齒輪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23:05:55 2
專利名稱:齒輪組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齒輪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齒輪組件。
背景技術:
大部分齒輪的工作環境較為穩定,因此,一般只是將齒輪直接安裝在減速機匣內或相關結構上,並沒有其他特殊的保護裝置使其不受外界因素影響。而燃氣輪機的工作環境惡劣,且工作轉速高,對工作環境要求較高;在高速運轉時可能會出現齒輪嚙合不良、齒面磨損嚴重、功率傳動不穩定等嚴重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齒輪組件,以解決齒輪在工作環境惡劣且轉速高、對工作環境要求高的情況下,齒輪工作不穩定的技術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齒輪組件,包括齒輪軸、安裝在齒輪軸的第一端的第一組件、安裝在齒輪軸的與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的第二組件及套裝在齒輪軸、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外部的齒輪殼體;第一組件包括第一下襯套、上襯套和第一波形彈簧,第一下襯套與上襯套齒形連接,第一波形彈簧安裝在第一下襯套與上襯套之間;第一下襯套和上襯套抵在齒輪殼體的第一端;第二組件包括第二下襯套和第二波形彈簧,第二下襯套與齒輪殼體齒形連接,第二波形彈簧安裝在第二下襯套和齒輪殼體之間,第二下襯套抵在齒輪殼體的第二端。進一步地,第一下襯套設置第一輪齒,上襯套設置有與第一輪齒配合的第二輪齒;第一下襯套和上襯套相互抵靠,且第一輪齒和第二輪齒相互嚙合。進一步地,第二下襯套設置第三輪齒,齒輪殼體的第二端設置有與第三輪齒配合的第四輪齒,第二下襯套通過第三輪齒和第四輪齒的相互嚙合而抵靠在齒輪殼體上。進一步地,第一組件還包括彈性擋圈和六角螺栓,上襯套的內周緣設置槽圈,彈性擋圈安裝在槽圈內,六角螺栓鎖緊彈性擋圈和上襯套。進一步地,第一組件還包括第二止動銷,上襯套設有安裝孔,安裝孔與槽圈相通,第二止動銷穿過安裝孔和槽圈後頂抵在彈性擋圈上。進一步地,第一組件還包括安裝在齒輪軸上的第一軸承和第一螺母,且第一螺母的端面頂抵在第一軸承的內環的端面。進一步地,第一組件還包括第一止動銷,第一螺母設有安裝孔,齒輪軸的第一端設有與第一螺母的安裝孔相配合的孔,第一止動銷穿過第一螺母的安裝孔後卡和在齒輪軸的孔內。進一步地,第二組件還包括安裝在齒輪軸上的第二軸承和第二螺母,且第二螺母的端面頂抵在第二軸承的內環的端面。進一步地,第二組件還包括第三止動銷第二螺母設有安裝孔,齒輪軸的第二端設有與第二螺母的安裝孔相配合的孔,第三止動銷穿過第二螺母的安裝孔後卡和在齒輪軸的孔內。進一步地,齒輪殼體為兩端開口的空心圓筒,齒輪殼體的側壁上開有缺口,齒輪軸的齒輪正對著缺口。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齒輪的外面安裝齒輪殼體,且在齒輪殼體內安裝上襯套和下襯套,且上襯套和下襯套之間、下襯套和齒輪殼體之間分別通過齒形連接,使得下襯套不會隨著軸的轉動而旋轉,且上襯套和下襯套之間、下襯套和齒輪殼體之間都安裝波形彈簧,通過波形彈簧來減少齒輪受到的震動,使齒輪平穩工作。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徵和優點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徵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齒輪組件的剖視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齒輪組件的局部剖視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齒輪組件的下襯套的剖視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齒輪組件的上襯套的剖視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齒輪組件的局部剖視示意圖;以及圖6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齒輪組件的齒輪殼體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齒輪組件,包括齒輪軸I、安裝在齒輪軸I的第一端的第一組件4、安裝在齒輪軸I的與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的第二組件5及套裝在齒輪軸I、第一組件4和第二組件5外部的齒輪殼體3。上述齒輪軸I上一體成型有齒輪2。請結合參見圖2,第一組件4包括安裝在齒輪軸I上的第一軸承41、用於固定第一軸承41的第一螺母46、第一下襯套42及與第一下襯套42配合的上襯套43。具體地,第一螺母46固定在齒輪軸I的第一端,並使得第一螺母46的端面頂抵在第一軸承41的內環的端面。優選地,為了防止第一螺母46脫落,第一螺母46上設多個安裝孔,齒輪軸I的第一端上設有與安裝孔相配合的孔,並通過第一止動銷44穿過第一螺母46的安裝孔後卡和在齒輪軸I的孔內,將第一螺母46與齒輪軸I固定。請結合參照圖3,第一下襯套42為圓環結構,第一下襯套42套裝在第一螺母46的外周緣上,且第一下襯套42的一端面頂抵第一軸承41的外圈的側壁上。優選地,第一下襯套42的內圈向外軸向延伸形成第一凸緣421,第一凸緣421的外周緣上設置第一輪齒422。請結合參照圖4,上襯套43為圓環結構,上襯套43的內周緣軸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凸緣431,上襯套43及第二凸緣431的內周緣設置有與第一下襯套43的第一輪齒422相配合的第二輪齒436,通過齒形連接防止第一軸承41帶動第一下襯套43旋轉。優選地,在上襯套43的內圈的中間位置設置槽圈433,在槽圈433處安裝有彈性擋圈45。在上襯套43的周緣上,還鑽有安裝孔,安裝孔與槽圈433是相通的。上襯套43上設置一個槽(附圖未示出),槽圈433貫穿槽。在槽中設置有螺紋孔,該螺紋孔內安裝有六角螺栓47,且六角螺栓47用鎖片鎖緊,以防止彈性擋圈45在槽圈433內轉動。上襯套43的第二凸緣431的外周面上套裝第一波形彈簧48,然後將第一下襯套43的第一輪齒422與上襯套43的第二輪齒436配合安裝。第一波形彈簧48頂抵在上襯套43的側壁和第一下襯套42的側壁。請參見圖5,第二組件5包括安裝在齒輪軸I的第二軸承51、用於固定第二軸承51的第二螺母52及第二下襯套53。具體地,第二螺母52固定在齒輪軸I的第二端,並使得第二螺母52的端面頂抵在第二軸承51的內環的端面。優選地,為了防止第二螺母52脫落,第二螺母52上有多個安 裝孔,齒輪軸I的第二端上設有與安裝孔相配合的孔,第三止動銷55穿過第二螺母52的安裝孔後卡和在齒輪軸I的孔內,將第二螺母52與齒輪軸I固定。第二下襯套53的結構與第一下襯套42的結構相同,第二下襯套53套裝在第二螺母52的外周緣上,且第二下襯套53的一端面頂抵第二軸承51的外圈的側壁上,第二下襯套53包括第三輪齒531。請參見圖6,齒輪殼體3為容納安裝齒輪軸I、第一組件4和第二組件5的兩端開口的空心圓筒;齒輪殼體3的第一端設置與上襯套43的安裝孔相配合的孔,第二止動銷434插入到安裝孔和上襯套43的孔內,將上襯套43和齒輪殼體3固定,第二止動銷434的一端面頂抵彈性擋圈45,以防止第二止動銷434從安裝孔中彈出使第二止動銷434失效。第一下襯套42的外周緣和上襯套43的外周緣抵靠在齒輪殼體3的第一端的內側壁。齒輪殼體3的第二端設有垂直圓筒內壁向內的凸出部31,凸出部31的內周緣設置與第二下襯套53的第三輪齒531相配合的第四輪齒32,通過齒形連接防止第二軸承51帶動第二下襯套52旋轉。齒輪殼體3的凸出部31的內側壁安裝第二波形彈簧54,然後將第二下襯套53的第三輪齒531與齒輪殼體3的第四輪齒32配合安裝,第二波形彈簧54頂抵在齒輪殼體3的凸出部31的內側壁和第二下襯套53的側壁。齒輪殼體3的側壁開有缺口 33,齒輪軸I的齒輪2正對著缺口 33,且穿過該缺口33與外部的從動齒輪嚙合。上述的第一波形彈簧48和第二波形彈簧54,都具有彈性,使得本實用新型在工作過程中受到的軸向力轉變為對波形彈簧的彈力,以使齒輪的工作平穩。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齒輪組件,其特徵在於,包括齒輪軸(I)、安裝在所述齒輪軸(I)的第一端的第一組件(4)、安裝在所述齒輪軸(I)的與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的第二組件(5)及套裝在所述齒輪軸(I)、所述第一組件(4)和所述第二組件(5)外部的齒輪殼體(3); 所述第一組件(4)包括第一下襯套(42)、上襯套(43)和第一波形彈簧(48),所述第一下襯套(42)與所述上襯套(43)齒形連接,所述第一波形彈簧(48)安裝在所述第一下襯套(42)與所述上襯套(43)之間;所述第一下襯套(42)和所述上襯套(43)抵在所述齒輪殼體⑶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組件(5)包括第二下襯套(53)和第二波形彈簧(54),所述第二下襯套(53)與所述齒輪殼體(3)齒形連接,所述第二波形彈簧(54)安裝在所述第二下襯套(53)和所述齒輪殼體(3)之間,所述第二下襯套(53)抵在所述齒輪殼體(3)的第二端。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齒輪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下襯套(42)設置第一輪齒(422),所述上襯套(43)設置有與第一輪齒(422)配合的第二輪齒(436);所述第一下襯套(42)和所述上襯套(43)相互抵靠,且所述第一輪齒(422)和所述第二輪齒(436)相互齧入口 o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齒輪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下襯套(53)設置第三輪齒(32),所述齒輪殼體(3)的第二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三輪齒(32)配合的第四輪齒(531),所述第二下襯套(53)通過所述第三輪齒(32)和所述第四輪齒(531)的相互嚙合而抵靠在所述齒輪殼體⑶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齒輪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組件(4)還包括彈性擋圈(45)和六角螺栓(47),所述上襯套(43)的內周緣設置槽圈(433),所述彈性擋圈(45)安裝在所述槽圈(433)內,所述六角螺栓(47)鎖緊所述彈性擋圈(45)和所述上襯套(4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齒輪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組件(4)還包括第二止動銷(434),所述上襯套(43)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與所述槽圈(433)相通,所述第二止動銷(43)穿過所述安裝孔和所述槽圈(433)後頂抵在所述彈性擋圈(45)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齒輪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組件(4)還包括安裝在所述齒輪軸(I)上的第一軸承(41)和第一螺母(46),且所述第一螺母(46)的端面頂抵在所述第一軸承(41)的內環的端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齒輪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組件(4)還包括第一止動銷(44),所述第一螺母(46)設有安裝孔,所述齒輪軸(I)的第一端設有與所述第一螺母(46)的安裝孔相配合的孔,所述第一止動銷(44)穿過所述第一螺母(46)的安裝孔後卡和在所述齒輪軸(I)的孔內。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齒輪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組件(5)還包括安裝在所述齒輪軸(I)上的第二軸承(51)和第二螺母(52),且所述第二螺母(52)的端面頂抵在所述第二軸承(51)的內環的端面。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齒輪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組件(5)還包括第三止動銷(55)所述第二螺母(52)設有安裝孔,所述齒輪軸(I)的第二端設有與所述第二螺母(52)的安裝孔相配合的孔,所述第三止動銷(55)穿過所述第二螺母(52)的安裝孔後卡和在所述齒輪軸(I)的孔內。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齒輪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齒輪殼體(3)為兩端開口的空心圓筒,所述齒輪 殼體(3)的側壁上開有缺口(33),所述齒輪軸(I)的齒輪(2)正對著所述缺口(3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齒輪組件,包括齒輪軸、第一組件、第二組件及套裝在齒輪軸、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外部的齒輪殼體;第一組件包括第一下襯套、上襯套和第一波形彈簧,第一下襯套與上襯套齒形連接,第一波形彈簧安裝在第一下襯套與上襯套之間;第一下襯套和上襯套抵在齒輪殼體的第一端;第二組件包括第二下襯套和第二波形彈簧,第二下襯套與齒輪殼體齒形連接,第二波形彈簧安裝在第二下襯套和齒輪殼體之間,第二下襯套抵在齒輪殼體的第二端。本實用新型的上襯套和下襯套之間、下襯套和齒輪殼體之間通過齒形連接,使得下襯套不會隨著軸的轉動而旋轉,且波形彈簧減少了齒輪受到的震動,使齒輪平穩工作。
文檔編號F16H1/20GK202500986SQ201220084840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8日
發明者周曉丹, 姜玫竹, 易翔, 李朝坤, 田鵬, 章瑾鋒, 薛二鵬, 趙林, 趙鼎義, 黃譚喜 申請人:中國南方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