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粘竹木複合地板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0:58:09 2
專利名稱:一種自粘竹木複合地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自粘竹木複合地板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板,尤其是涉及一種自粘竹木複合地板。
技術背景[0002]在地板行業,隨著「節能、環保、低碳」的生活觀念的深入,最大限度地節省森林資源,充分高效利用木材資源,開發可任意拆裝的鋪地材料已成為國內外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對於任意拆裝的鋪地地板,名為「一種複合地板及地板連接結構」(授權公告號CN 201635324U)的中國專利披露了相關技術,其在地板上採用榫頭和榫槽的連接結構,構成地板與地板之間的連接,加快地板的鋪設速度,但是由於在鋪設中需要將榫頭和榫槽對齊,使鋪設的工作量較大,並且一旦地板有一定的變形,就更難以將榫頭和榫槽對齊而嚴重影響鋪設速度,另外一旦其中一塊因損毀等原因,取出時,需要將與其連接的相鄰兩塊地板一併抬起,使地板更換的難度很大。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鋪設速度不夠快、連接結構易受地板變形影響、更換難度較大等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鋪設速度快且連接結構不受地板變形影響的自粘竹木複合地板。[0004]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自粘竹木複合地板,包括基層,以及附著於基層上、由若干竹片或木片構成的面層;其特徵在於所述基層至少有一邊的頂角設有凹槽、至少有一邊向外延伸至凸出於面層構成一延伸段,該延伸段上部設有卡槽,該卡槽與凹槽相適配;在卡槽的上表面和凹槽的下表面,或兩表面之一敷設有膠層。鋪設地板時,只要將待鋪設地板的凹槽與另一塊地板延伸段上的卡槽對正即可,再放下,就使凹槽表面粘結在卡槽的表面上,無需將兩塊地板的連接部對齊的操作, 因而使鋪設工作難度更小、更易於鋪設操作,鋪設速度也更快捷;同時,拆卸地板時,只需直接拉起地板就可,操作同樣快速、簡單,使地板的更換操作也較為容易;這種結構固定牢靠, 且不影響地板鋪設後的地板整體平整度。膠層可以是設在卡槽的上表面和凹槽的下表面, 或兩表面之一,可以根據地板的大小、重量、使用環境因素等因素選取合適的設置方式。[0005]為避免膠層受汙染,作為優選,在膠層表面設有可剝離的防護帶。使用時,撕掉防護帶,使膠層表面暴露。防護帶可以是紙質、塑膠質。[0006]作為優選,在所述防護帶的邊緣至少設有一向外凸出的凸條。使用者可手執凸條, 以撕掉防護帶,使操作更容易。[0007]作為優選,所述基層與面層呈三角形、四邊形或多邊形;當基層與面層為四邊形時,基層有兩邊設延伸段、另兩邊設凹槽。四邊形的基層兩邊設延伸段、兩邊設凹槽,可使地板之間的連接強度更大,是地板更易於保持平整。[0008]凹槽上下方向的的深度可等於零,亦即基層在凹槽處與面層沒有連接,但是為了加強基層與面層的連接強度,作為優選,基層設置凹槽的實體段為凹槽段,凹槽段上下方向3的寬度為0. l_4mm、左右方向的長度為面層單片寬度的1/4-3/4。在凹槽處,基層與面層通過凹槽段保持連接,加強基層與面層整體的連接強度。另外,這種凹槽段結構,也使相鄰的地板連接部較為相齊,使鋪設後的地板更平整、美觀。[0009]基層需要具有較好的透氣性和連接強度,作為優選,所述基層為無紡氈或PVC或紗布或棉布或化纖布或無紡布或滌綸布或混紡布或滴塑布或不織布或竹炭布或海綿,其厚度為l_5mm ;所述基層採用無紡布時,無紡布的密度為200-2000g/平方米。[0010]作為優選,所述面層由一層或一層以上的竹片或木片構成,與基層粘接連接。可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一層或一層以上,使產品滿足更多的需求。另外,一層結構簡單、易於製作,但耗材較高;一層以上,可利用較小的材料,甚至邊角材料,利於提高材料利用率,並提高地板強度。[0011]基於木質材料的幹縮溼脹等尺寸穩定性能考慮,作為優選,所述面層由若干竹片或木片的單片並排排列而成,單片寬度為5-200mm、厚度不超過5mm。這種結構,既保證使用者獲得良好的木質環境性能,又節省了原材料。[0012]作為上述方案的替代方案,所述面層由若干竹片編制而成,厚度不超過7mm。編制結構,使地板表面呈現另一種外觀,滿足更多的使用需求。另外,編制結構的強度較高,彎曲性能更好,也更易於捲曲疊放,減少存放空間,使其易於儲運和收藏。[0013]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易於製作等特點,尤其是具有鋪設速度快、連接結構不受地板變形影響、易於更換地板等有益效果。
[0014]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0015]附圖2是附圖1的俯視圖[0016]附圖3是附圖1的I處放大圖;[0017]附圖4是附圖1的II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0019]實施例本實用新型一種自粘竹木複合地板,如附圖1、附圖2、附圖3、附圖4所示,包括基層2,以及附著於基層2上、由若干竹片或木片構成的面層1 ;基層2至少有一邊的頂角設有凹槽32、至少有一邊向外延伸並凸出於面層1構成一延伸段3,該延伸段3上部設有卡槽31,該卡槽31與凹槽32相適配;在卡槽31的上表面和凹槽32的下表面,或兩表面之一敷設有膠層6。[0020]在膠層6表面設有可剝離的防護帶5。防護帶5的邊緣至少設有一向外凸出的凸條51。[0021]基層2與面層1為四邊形,基層2有兩邊設延伸段3、另兩邊設凹槽32。基層2設置凹槽32的實體段為凹槽段4,凹槽段4上下方向的寬度為0. l_4mm、左右方向的長度為面層1單片寬度的1/4-3/4。[0022]基層2採用無紡布,其厚度為l_5mm,其密度為200-2000g/平方米。在設置卡槽 22的一端,基層2的側緣相對面層1的側緣內收縮一段距離;第二連接帶4延伸段的端部不突出於面層1的側緣。[0023]面層1由一層或一層以上的竹片或木片構成,與基層2粘接連接。面層1由若干竹片或木片的單片並排排列,單片寬度為5-200mm、厚度不超過5mm。對於竹片,受限於竹子的直徑,其單片往往難以達到IOOmm以上的寬度;而木片可達到較寬的寬度,例如190mm。[0024]這裡所述的單片,是指從原材料的竹子或木材等直接裁切製成的竹片或木片;在某些時候,可以將若干個單片先拼接成一整塊,再由幾個整塊拼接成面層;若干個單片先拼接成一整塊時,單片之間可以是無縫地拼合,也可以是有縫地拼接,或者兩種結構交錯。[0025]使用時,只要將待鋪設地板的卡槽邊與另一塊地板的延伸段邊對齊、放下,即可使待鋪設地板與另一塊地板粘結連接,從而完成單塊地板的鋪設。[0026]本文僅以較佳的方式進行舉例說明,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可存在若干局部變形或替換,例如基層和面層為三角形、正方形、五邊形、六邊形或其他多邊形,這些簡單改變,仍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0027]實施例2 面層1由若干竹片編制而成,厚度不超過7mm。其餘同實施例1。
權利要求1.一種自粘竹木複合地板,包括基層(2),以及附著於基層(2)上、由若干竹片或木片構成的面層(1);其特徵在於所述基層(2)至少有一邊的頂角設有凹槽(32)、至少有一邊向外延伸至凸出於面層(1)構成一延伸段(3),該延伸段(3)上部設有卡槽(31),該卡槽(31)與凹槽(32)相適配;在卡槽(31)的上表面或凹槽(32)的下表面,或兩表面之一敷設有膠層(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粘竹木複合地板,其特徵在於在膠層(6)表面設有可剝離的防護帶(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粘竹木複合地板,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防護帶(5)的邊緣至少設有一向外凸出的凸條(5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粘竹木複合地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基層(2)與面層 (1)呈三角形、四邊形或多邊形;當基層(2)與面層(1)為四邊形時,基層(2)有兩邊設延伸段(3)、另兩邊設凹槽(3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粘竹木複合地板,其特徵在於基層(2)設置凹槽(32)的實體段為凹槽段(4),凹槽段(4)上下方向的寬度為0.l_4mm、左右方向的長度為面層(1)單片寬度的1/4-3/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粘竹木複合地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基層(2)為無紡氈或PVC或紗布或棉布或化纖布或無紡布或滌綸布或混紡布或滴塑布或不織布或竹炭布或海綿,其厚度為l-5mm;所述基層(2)採用無紡布時,無紡布的密度為200-2000g/平方米。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粘竹木複合地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面層(1)由一層或一層以上的竹片或木片構成,與基層(2)粘接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種自粘竹木複合地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面層(1)由若干竹片或木片的單片並排排列而成,單片寬度為5-200mm、厚度不超過5mmο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種自粘竹木複合地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面層(1)由若干竹片編制而成,厚度不超過7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粘竹木複合地板,其包括基層,以及附著於基層上、由若干竹片或木片構成的面層;基層至少有一邊的頂角設有凹槽、至少有一邊向外延伸至凸出於面層構成一延伸段,該延伸段上部設有卡槽,該卡槽與凹槽相適配;在卡槽的上表面和凹槽的下表面,或兩表面之一敷設有膠層。本實用新型具有鋪設速度快、連接結構不受地板變形影響、易於更換地板等有益效果;安裝時,只需撕掉防護層,即可拼裝。
文檔編號E04F15/02GK202248726SQ20112032676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日
發明者潘迪 申請人:潘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