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蓄冷斷電保溫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1:10:30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保存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蓄冷斷電保溫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用於醫藥保存領域的製冷設備,通常採用增加發泡層厚度的方式,增強箱體的保溫效果,但是在斷電的情況下,僅靠增加發泡層厚度,不能解決箱內溫度回升快的問題,箱內儲存的物品容易損壞,易造成用戶的損失。在正常運行時,製冷設備箱內溫度均勻性較差,靠近玻璃門處箱內溫度偏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提出通過設置蓄冷器,在斷電情況下,保證箱內能夠維持一段時間的正常運行溫度範圍的一種新型蓄冷斷電保溫裝置。
本實用新型具體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蓄冷斷電保溫裝置,包括箱體、門體和製冷系統,製冷系統包括至少一層蒸發器,蒸發器設置於箱體內的上部,每層蒸發器的上方設置蓄冷器,蓄冷器的兩端與箱體的兩側內壁之間留有空隙。
優選地,所述蒸發器為盤管擱架式蒸發器。
優選地,所述蓄冷器的上方安裝有貫流風機。
優選地,最底層所述蒸發器的下方與最頂層蓄冷器的上方均設置保溫層。
優選地,所述保溫層為保溫棉或發泡層。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斷電情況下,蓄冷器持續的散發冷量,位置箱體內低溫運行,不會因為斷電而出現箱體內溫度出現斷崖式的波動,能較長時間的保持箱體內溫的穩定,減少因斷電造成的用戶損失;蓄冷器與箱體的兩側預留有空隙,空隙有利於冷量的均勻散發和維持箱內溫度的均勻恆定;通過增設貫流蒸發風機,實現箱內空氣的流動循環,在門體處形成循環風幕,門體處溫度在要求範圍內,進而實現箱體內溫度的均勻恆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新型蓄冷斷電保溫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單層蒸發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新型蓄冷斷電保溫裝置內空氣循環示意圖;
圖4為新型蓄冷斷電保溫裝置工作原理示意圖。
其中,1為箱體,2為蒸發器,3為蓄冷器,4為保溫層,5為貫流風機,6為箱體發泡層,7為門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蓄冷斷電保溫裝置,包括箱體、門體和製冷系統,箱體1的內側為一層箱體發泡層6,門體7可以採用玻璃門,製冷系統包括至少一層蒸發器,蒸發器設置於箱體內的上部,每層蒸發器的上方設置蓄冷器,蓄冷器的兩端與箱體的兩側內壁之間留有空隙,空隙有利於冷量的均勻散發、維持箱內溫度的均勻恆定。
蒸發器2為盤管擱架式蒸發器,蓄冷器3為冰排,冰排的布置方式與數量由實際需求選擇,每層蒸發器上均勻布置冰排,形成蒸發器層與蓄冷器間隔排列的格局,蓄冷器3的上方安裝有貫流風機5,在通電工作狀態下,貫流風機5促進實現箱體內的空氣的流動循環,在門體(尤其是門體採用玻璃門的情況下)處形成循環風幕。維持玻璃門體處的溫度在要求範圍內,進而實現箱體內溫度的均勻恆定。在斷電情況下,冰排持續穩定散發冷量,維持箱體內溫度,使箱體內溫度均勻,不會因為斷電而出現箱體內溫度出現斷崖式的波動,能較長時間的保持箱體內溫的穩定,減少因斷電造成的用戶損失。
如圖2-3所示,蒸發器2也可以採用普通的蒸發器,在蒸發器的上方設置蓄冷器3,蓄冷器3與箱體的兩側預留有空隙,空隙有利於冷量的均勻散發和維持箱內溫度的均勻恆定,根據箱體內的實際要求,選擇是否增加貫流風機或其它形式的蒸發風機。
最底層蒸發器2的下方與最頂層蓄冷器3的上方均設置保溫層,保溫層4為保溫棉或發泡層,保溫層4能有效阻隔箱體內空氣與冰排直接接觸,有利於冰排的快速冷凍。
如圖4所示,為新型蓄冷斷電保溫裝置工作原理示意圖:冷藏裝置的門體7處由於密封不徹底,保溫效果差,熱量損失大,門體附近溫度偏高,尤其採用玻璃門時,這種現象尤為明顯,通過增設貫流蒸發風機,實現箱內空氣的流動循環,在玻璃門處形成循環風幕,維持玻璃門處溫度在要求範圍內,進而實現箱體內溫度的均勻恆定。在斷電情況下蓄冷器持續穩定散發冷量,維持箱溫,使箱體內溫度均勻,不會因為斷電而出現箱體內溫度出現斷崖式的波動,能滿足較長時間的箱溫要求,減少因斷電造成的用戶損失。
當然,上述說明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並不僅限於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