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提升式曝氣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5:48:01 1
專利名稱:新型可提升式曝氣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汙水處理用曝氣設備,特別是一種新型可提升式曝氣器,屬 於曝氣設備的製造領域。
背景技術:
汙水處理曝氣系統包括風機、風管、閥門及曝氣器。在整個曝氣系統中,曝氣器的 安裝方式直接影響曝氣器的正常運行。過去多採用常規的安裝方式,即曝氣器固定在池底。 但這種安裝方式存在極大的弊端,當曝氣器發生故障時,只有放水才能進行維修,特別是接 觸氧化法處理汙水工藝,由於池內全是掛好膜的填料,人很難下去維修,即使人員下去了但 安全方面又是很大的一個問題。因此出現了可提升式曝氣管,它完全解決了因池底固定安 裝如出現破裂、漏氣、損壞堵塞時必須放空水進行維修的歷史難題。如中國專利號200520140408,專利名稱「可提升式曝氣器」,涉及汙水處理用曝氣 設備,包括主氣管、布氣裝置,布氣裝置是二組或二組以上的格柵狀安裝的布氣管,其一外 側或兩外側的布氣管上設有支架連接由池底固定的豎管導軌,格柵狀布氣管上另固定有提 升件。其不足之處是一是組件多而複雜;二是安裝要求高,難度大;三是檢修時雖不用將 池中液體抽乾,但需把整個組件拉出池外,除了對曝氣系統的曝氣量影響較大外,還比較費 力,而且因為一個組件的曝氣管數量較多,水面以下和水面以上的情況不一樣,不宜發現具 體哪一根曝氣管出現了問題;四是適用範圍窄,不能用於有填料的生物接觸氧化法,只是適 用於活性汙泥法等無填料的汙水處理方法。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新型可提升式
曙氣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新型可提升式曝氣器,包括曝氣 器、供氣主管、若干供氣支管和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位於分離池上方,供氣主管置於固定架 一側,各供氣支管相互平行並置於固定架上且其一端分別與供氣主管連通,各供氣支管下 方分離池內設有若干組曝氣器,各曝氣器分別由兩組微孔曝氣管、鍍鋅鋼管和分流閥構成, 分流閥上端入氣口通過鍍鋅鋼管與供氣支管連通,兩組微孔曝氣管橫向分別與分流閥兩側 的分流口連接。對於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供氣支管上連接有若干配氣支管,鍍鋅鋼管上端與 各配氣支管活動連接。對於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鍍鋅鋼管上端與配氣支管之間通過絲扣連接。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降低了安裝和維護的複雜程度,製作 成本低;具體使用時,容易發現曝氣管的問題並更換曝氣管方便;適用範圍廣,對於生物接 觸氧化法和活性汙泥法等有填料和無填料的方法都適用。
圖1是新型可提升式曝氣器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新型可提升式曝氣器的正面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A放大圖。圖4是B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參照圖廣4。新型可提升式曝氣器,包括曝氣器、供氣主管2、若干供氣 支管3和固定框架1,固定框架1位於分離池C上方,供氣主管2置於固定架1 一側,各供氣 支管3相互平行並置於固定架1上且其一端分別與供氣主管2連通,各供氣支管3下方分 離池C內設有若干組曝氣器,各曝氣器分別由兩組微孔曝氣管4、鍍鋅鋼管5和分流閥8構 成,分流閥8上端入氣口通過鍍鋅鋼管5與供氣支管3連通,兩組微孔曝氣管4橫向分別與 分流閥8兩側的分流口連接。供氣支管3上連接有若干配氣支管6,鍍鋅鋼管5上端與各配 氣支管6活動連接。鍍鋅鋼管5上端與配氣支管6之間通過絲扣7連接。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實施例雖然對本實用新型作了比較詳細的說明,但是這些說 明,只是對本實用新型的簡單說明,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實用新型實 質精神內的發明創造,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可提升式曝氣器,包括曝氣器、供氣主管、若干供氣支管和固定框架,固定 框架位於分離池上方,其特徵是供氣主管置於固定架一側,各供氣支管相互平行並置於固 定架上且其一端分別與供氣主管連通,各供氣支管下方分離池內設有若干組曝氣器,各曝 氣器分別由兩組微孔曝氣管、鍍鋅鋼管和分流閥構成,分流閥上端入氣口通過鍍鋅鋼管與 供氣支管連通,兩組微孔曝氣管橫向分別與分流閥兩側的分流口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提升式曝氣器,其特徵是供氣支管上連接有若干配 氣支管,鍍鋅鋼管上端與各配氣支管活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提升式曝氣器,其特徵是鍍鋅鋼管上端與配氣支管 之間通過絲扣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可提升式曝氣器,包括曝氣器、供氣主管、若干供氣支管和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位於分離池上方,供氣主管置於固定架一側,各供氣支管相互平行並置於固定架上且其一端分別與供氣主管連通,各供氣支管下方分離池內設有若干組曝氣器,各曝氣器分別由兩組微孔曝氣管、鍍鋅鋼管和分流閥構成,分流閥上端入氣口通過鍍鋅鋼管與供氣支管連通,兩組微孔曝氣管橫向分別與分流閥兩側的分流口連接。優點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和維護的複雜程度低,製作成本低;具體使用時,容易發現曝氣管的問題並且更換方便;適用範圍廣,對於生物接觸氧化法和活性汙泥法等有填料和無填料的方法都適用。
文檔編號C02F3/02GK201932951SQ201120032438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30日
發明者何才昌, 姚黃麗, 王勇, 陳壽兵, 陳杭飛, 陳潔 申請人:浙江博華環境技術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