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及智能終端與流程
2023-10-09 07:05:34 3

本發明涉及智能終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及智能終端。
背景技術:
現有的物聯網傳輸技術(Internet of Things,IoT),需要智能終端(User Terminal,UE)支持Category 0傳輸等級(下文中簡稱為cat 0)。IoT的應用場景有很多,不同的應用場景之間的差異性相當大,且差異性尤其體現在對通信小區進行選擇和駐留方面。
例如,當智能終端是電子計量電錶時(即物聯網通信晶片安裝在電子計量電錶中),由於電錶的位置通常是固定的,若要變動,其變動範圍也不會太大,變動頻率更不會太高。因此,對於電錶而言,通常較少會用到小區重選功能,因此關閉電子計量電錶的小區重選功能可以節省智能終端晶片的功耗。
又例如,對於一些行動支付類的智能終端而言,其移動是比較頻繁的,移動距離可能也會比較大(例如快遞送貨員攜帶的行動支付類智能終端等),因此在這類型的智能終端內可能需要支持較高頻率的小區重選功能。
再例如,對於一些電子交通監控類的智能終端而言(例如一些安裝在交通工具上的監控類智能終端),其不僅移動頻率較高,移動速度也非常快,因此需要非常高頻率的小區重選功能才能正常工作。
對於上述不同的應用場景,現有技術中並不存在一個統一的小區選擇解決方案。而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分別設計不同的智能終端晶片的做法不利於優化晶片製造成本,同時也會提高產品的功耗。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現提供一種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及智能終端的技術方案,旨在將智能終端的小區選擇操作擴展到不同的應用場景中。
上述技術方案具體包括:
一種小區選擇處理方法,適用於智能終端;其中,預設一標準選擇次數以及一第一選擇時段;
所述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具體包括:
步驟S1,所述智能終端記錄小區選擇的選擇次數,並在所述選擇次數達到所述標準選擇次數時轉至步驟S2;
步驟S2,所述智能終端記錄進行小區選擇達到所述標準選擇次數的選擇時段,並將所述選擇時段與所述第一選擇時段進行比較,在所述選擇時段小於所述第一選擇時段時轉向步驟S3;
步驟S3,所述智能終端進入高速移動處理模式,以根據一預設的高速重選間隔時間進行小區選擇,並在小區選擇成功後返回所述步驟S2。
優選的,該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其中,預設一第二選擇時段;
所述步驟S2中,若所述選擇時段不小於所述第一選擇時段,則執行下述步驟:
步驟S21,將所選擇時段與所述第二選擇時段進行比較,並在所述選擇時段小於所述第二選擇時段時轉向步驟S22;
步驟S22,所述智能終端進入中速移動處理模式,以根據一預設的中速重選間隔時間進行相應的小區選擇,並在選擇成功後返回所述步驟S2。
優選的,該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其中,所述智能終端在每次進行小區選擇並成功駐留被選擇的小區後,執行下述操作:
所述智能終端記錄駐留小區的時間;
所述智能終端更新小區選擇的所述選擇次數;
所述智能終端記錄駐留小區的鄰小區的鄰區信息。
優選的,該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其中,執行所述步驟S1之前,首先判斷所述智能終端是否支持小區選擇處理功能;
若所述智能終端不支持所述小區選擇處理功能,則退出;
若所述智能終端支持所述小區選擇處理功能,則繼續執行所述步驟S1。
優選的,該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其中,每次小區選擇時判斷對被選擇的小區是否駐留成功,並在對被選擇的小區駐留失敗時退出。
優選的,該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驟S21中,若所述選擇時 段不小於所述第二選擇時段,則所述智能終端刪除關聯於所述選擇時段的最早一次小區選擇的記錄,並將所述選擇次數減1,隨後返回所述步驟S1。
優選的,該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驟S3中,所述智能終端進入所述高速移動處理模式後,依照下述步驟進行小區選擇處理:
步驟S31,所述智能終端刪除關聯於所述選擇時段的最早一次小區選擇的記錄,並將所述選擇次數減1;
步驟S32,所述智能終端記錄關聯於當前駐留的小區的鄰小區的鄰區信息,並將關聯於小區選擇的重選間隔時間設定為預設的所述高速重選間隔時間;
步驟S33,所述智能終端根據所述鄰區信息判斷是否存在可以被選擇的小區,並在存在可以被選擇的小區時轉向步驟S34;
步驟S34,所述智能終端判斷從上次進行小區選擇起是否已經經過所述高速重選間隔時間,並在已經經過所述高速重選間隔時間後轉至步驟S35;
步驟S35,所述智能終端進行小區選擇,並判斷小區選擇是否成功:
若小區選擇失敗,則退出;
若小區選擇成功,則返回所述步驟S2。
優選的,該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其中,在所述智能終端進入所述高速移動處理模式後啟動一第一計時器;
所述第一計時器在所述智能終端進行一次小區選擇成功後重置為初始零位;
若所述第一計時器計時達到預設的第一未重選時段時,所述智能終端仍然沒有發生小區選擇操作,則所述智能終端進入所述中速移動處理模式。
優選的,該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驟S22中,所述智能終端進入所述中速移動處理模式後,依照下述步驟進行小區選擇處理:
步驟S221,所述智能終端刪除關聯於所述選擇時段的最早一次小區選擇的記錄,並將所述選擇次數減1;
步驟S222,所述智能終端記錄關聯於當前駐留的小區的鄰小區的鄰區信息,並將關聯於小區選擇的重選間隔時間設定為預設的所述中速重選間隔時間;
步驟S223,所述智能終端根據所述鄰區信息判斷是否存在可以被選擇的 小區,並在存在可以被選擇的小區時轉向步驟S224;
步驟S224,所述智能終端判斷從上次進行小區選擇起是否已經經過所述中速重選間隔時間,並在已經經過所述中速重選間隔時間後轉至步驟S225;
步驟S225,所述智能終端進行小區選擇,並判斷小區選擇是否成功:
若小區選擇失敗,則退出;
若小區選擇成功,則返回所述步驟S2。
優選的,該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其中,在所述智能終端進入所述中速移動處理模式後啟動一第二計時器;
所述第二計時器在所述智能終端進行一次小區選擇成功後重置為初始零位;
若所述第二計時器計時達到預設的第二未重選時段時,所述智能終端仍然沒有發生小區選擇操作,則所述智能終端等待進行下一次小區選擇,隨後返回所述步驟S1。
優選的,該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其中,預設的所述中速重選間隔時間為預設的重選間隔時間。
優選的,該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應用於處於空閒態的所述移動終端。
優選的,該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其中,所述智能終端支持Category 0,並駐留到支持Category 0的小區以實現物聯網數據傳輸。
一種智能終端,其中,採用上述的小區選擇處理方法。
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種小區選擇處理方法,能夠將智能終端的小區選擇操作擴展到不同的應用場景中,提升智能終端的應用範圍以及小區選擇處理方案的靈活性,降低智能終端的功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一種小區選擇處理方法的總體流程示意圖;
圖2-4是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於圖1的基礎上,對小區選擇方案進行處理的分步驟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發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發明的限定。
如上文中所述,現有的IoT技術中,智能終端在空閒態(IDLE態)的重選策略比較比較固化,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小區選擇重選解決方案能夠應用於不同的IoT應用場景中。
則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基於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現提供一種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其適用於智能終端。進一步地,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小區選擇處理方法適用於支持Category 0的智能終端,即上述智能終端能夠駐留到支持Category 0的小區,並能夠接入IoT以進行物聯網數據傳輸。更進一步地,上述小區選擇處理方法適用於處於IDLE態下的智能終端。
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技術方案同樣可以適用於不支持Category 0的智能終端,則使用本發明技術方案,同樣可以在智能終端的IDLE態下降低智能終端進行小區選擇的功耗。
下文中以支持Category 0的智能終端為例描述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具體內容。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智能終端內預設一標準選擇次數,以及一第一選擇時段。
則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上述小區選擇處理方法具體包括:
步驟S1,智能終端記錄小區選擇的選擇次數,並在選擇次數達到標準選擇次數時轉至步驟S2;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在執行上述步驟S1之前,首先判斷智能終 端是否支持小區選擇處理功能:
若智能終端支持小區選擇處理功能,則繼續執行上述步驟S1,即繼續執行本發明技術方案中的小區選擇處理方法;
若智能終端不支持小區選擇處理功能,則直接退出流程,即不根據本發明技術方案中的小區選擇處理方法進行小區選擇,而按照現有技術中的重選策略進行小區選擇。
本發明的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中,在上述智能終端中設置一個功能開關,用於控制上述小區選擇處理功能。換言之,在執行上述步驟S1之前,首先判斷該功能開關是否被打開:若該功能開關處於關閉狀態,則直接退出;若該功能開關處於打開狀態,則繼續執行上述步驟S1。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在每次成功進行小區選擇之後,智能終端都會做下述操作:
智能終端記錄駐留小區的時間;
智能終端更新小區選擇的選擇次數;
智能終端記錄駐留小區的鄰小區的鄰區信息。
具體地,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在每次成功進行小區選擇之後,智能終端記錄下:1)上一次小區駐留總共花費的時間;2)根據本次小區選擇,更新小區選擇的選擇次數,即在當前的選擇次數上加1;3)記錄當前駐留的小區的鄰小區的小區信息,即記錄當前駐留的小區的鄰區信息,以作為下一次小區選擇時的參考信息。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在成功駐留到一個支持cat 0的小區之後,智能終端並不做通常意義上的鄰小區重選測量和評估。換言之,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在進行小區選擇時,並不做傳統的小區重選操作,即不需要維護小區重選列表,以及做各種相應的重選測量和重選可能性評估。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所做的小區選擇,是根據鄰區信息進行參考,以選擇一個可能的鄰小區作為對象,直接進行小區選擇。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步驟S1中,實時監控上述選擇次數,並在選擇次數達到一預設的標準選擇次數時轉向下述步驟S2。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若存在小區選擇失敗的情況,則直接退出本發明技術方案中的小區選擇處理流程。
步驟S2,智能終端記錄進行小區選擇達到標準選擇次數的選擇時段,並將選擇時段與第一選擇時段進行比較,在選擇時段小於第一選擇時段時轉向步驟S3;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謂選擇時段,是指關聯於上述記錄的選擇次數的總時段。其計算方法可以為:如上文中所述,智能終端記錄每次駐留小區的持續時間,以及小區選擇的次數,即智能終端記錄小區變化以及小區駐留的相關信息。則智能終端只需要根據相關信息,將選擇時段內的小區駐留的持續時間相加,就能夠得出該選擇時段的時間長度。
例如,上述標準選擇次數被設定為5次,則當小區選擇達到5次後,智能終端將該5次小區選擇對應的小區駐留的持續時間相加(此時應該存在4次小區駐留),即可以得到相應的選擇時段的時間長度。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預設一個第一選擇時段,該第一選擇時段的時間長度可以較短。換言之,若上述選擇時段小於預設的第一選擇時段,則表示在較短的時間內,智能終端已經完成了多次小區選擇,則此時可以判斷智能終端處於高速移動過程中(例如放置於交通工具上的電子監控類設備),並進入如下文中所述的步驟S3的高速移動處理模式進行小區選擇處理。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步驟S2中,若選擇時段不小於第一選擇時段,則執行如圖2所示的下述步驟:
步驟S21,將所選擇時段與第二選擇時段進行比較,並在選擇時段小於第二選擇時段時轉向步驟S22;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若選擇時段不小於第二選擇時段,則智能終端刪除關聯於選擇時段的最早一次小區選擇的記錄,並將選擇次數減1,隨後返回步驟S1。
步驟S22,智能終端進入中速移動處理模式,以根據一預設的中速重選間隔時間進行相應的小區選擇,並在選擇成功後返回步驟S2。
換言之,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智能終端首先記錄其進行小區選擇達到標準選擇次數的選擇時段,並將該選擇時段分別與預設的第一選擇時段以及第二選擇時段進行比較(預設的第一選擇時段小於預設的第二選擇時段):
1)若實際的選擇時段小於預設的第一選擇時段,則判斷智能終端當前處 於高速移動過程中,因此進入高速移動處理模式;
2)若實際的選擇時段不小於預設的第一選擇時段,但是小於預設的第二選擇時段,則判斷智能終端當前處於中速移動過程中,因此進入中速移動處理模式;
3)若實際的選擇時段不小於預設的第二選擇時段,則智能終端刪除關聯於選擇時段的最早一次小區選擇的記錄,並將選擇次數減1,隨後返回步驟S1。例如,預設的標準選擇次數為5,因此在進行選擇時段的匹配時,智能終端應當已經進行過5次小區選擇了。則在這種情況下,智能終端刪除最早一次小區選擇的記錄(即第一次小區選擇的記錄),並將選擇次數減1(即當前選擇次數為4),隨後返回步驟S1。當返回步驟S1後,智能終端繼續進行小區選擇,並在選擇次數達到標準選擇次數時(由於之前的選擇次數為4,因此只需要再進行一次選擇,其即可以達到標準選擇次數)重複步驟S1-S2的判斷。
步驟S3,智能終端進入高速移動處理模式,以根據一預設的高速重選間隔時間進行小區選擇,並在小區選擇成功後返回步驟S2。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謂預設的高速重選間隔時間,實際表徵在高速移動處理模式下,智能終端進行小區選擇的重選頻率。例如,預設的重選頻率為5秒,即智能終端在正常情況下,每5秒重選一次小區(在存在小區選擇對象的前提下)。則預設的高速重選間隔時間可以為3秒,即在高速移動處理模式下,智能終端提升小區選擇的重選頻率,每3秒重選一次小區,以滿足高速移動時智能終端的數據傳輸需求。
則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上述高速移動處理模式下的小區選擇處理方案具體包括:
步驟S31,智能終端刪除關聯於選擇時段的最早一次小區選擇的記錄,並將選擇次數減1;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在進入高速移動處理模式之後,首先執行如上文中所述的刪除最早一次小區選擇記錄,並將選擇次數減1的操作。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在進入高速移動處理模式的同時,啟動一個第一計時器,該第一計時器的作用在下文中會詳述。
步驟S32,智能終端記錄關聯於當前駐留的小區的鄰小區的鄰區信息, 並將關聯於小區選擇的重選間隔時間設定為預設的高速重選間隔時間;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如上文中所述,記錄鄰區信息是為了作為之後進行小區選擇的參考信息。設定高速重選間隔時間是為了提高小區選擇的重選頻率。
步驟S33,智能終端根據鄰區信息判斷是否存在可以被選擇的小區,並在存在可以被選擇的小區時轉向步驟S34;
步驟S34,智能終端判斷從上次進行小區選擇起是否已經經過高速重選間隔時間,並在已經經過高速重選間隔時間後轉至步驟S35;
換言之,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智能終端必須經過上述步驟S34-S35的雙重條件,才能確定進行小區選擇,即:
1)根據鄰區信息判斷存在一個能夠被選擇的鄰小區,即存在小區選擇的對象。
2)距離智能終端進入高速移動處理模式經過上述預設的高速重選間隔時間,或者距離智能終端上一次小區選擇經過上述預設的高速重選間隔時間。
只有滿足上述兩個條件,才會在高速移動處理模式下啟動智能終端的下一次小區選擇。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若上述第一計時器計時達到一預設的第一未重選時段時,智能終端仍然沒有發生任何一次小區選擇操作,則將智能終端轉而進入中速移動處理模式(下文中會詳述)。
例如,預設的第一未重選時段的時間長度為20秒,則上述過程可以簡化為:若智能終端進入高速移動處理模式後20秒內未發生小區選擇操作,則智能終端轉而進入中速移動處理模式。上述處理的目的在於在不同的處理模式之間進行靈活切換,避免在一個模式中固化地對智能終端進行操作。
步驟S35,智能終端進行小區選擇,並判斷小區選擇是否成功:
若小區選擇失敗,則退出;
若小區選擇成功,則返回步驟S2。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若小區選擇成功,則返回步驟S2,即記錄上一次小區駐留的持續時間,更新小區選擇的選擇次數(選擇次數加1),並記錄當前駐留的小區的鄰區信息,隨後重新判斷當前的選擇次數是否達到標準選擇次數。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由於在上述步驟S31中,選擇次數 減1,而回到步驟S35中,選擇次數又加1,因此返回到步驟S2時的判斷,選擇次數必定匹配於標準選擇次數。換言之,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步驟的目的在於,對於每次小區選擇都進行模式判斷,而不是在一個模式內循環進行小區選擇操作。
相應地,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上述中速移動處理模式下,小區選擇處理方案具體包括:
步驟S221,智能終端刪除關聯於選擇時段的最早一次小區選擇的記錄,並將選擇次數減1;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在智能終端進入中速移動處理模式時,啟動一關聯於第二未重選時段的第二計時器,其作用類似於第一計時器。若在第二未重選時段內,智能終端沒有相應的小區選擇操作,則智能終端等待進行下一次小區選擇,隨後返回步驟S1。
步驟S222,智能終端記錄關聯於當前駐留的小區的鄰小區的鄰區信息,並將關聯於小區選擇的重選間隔時間設定為預設的中速重選間隔時間;
步驟S223,智能終端根據鄰區信息判斷是否存在可以被選擇的小區,並在存在可以被選擇的小區時轉向步驟S224;
步驟S224,智能終端判斷從上次進行小區選擇起是否已經經過中速重選間隔時間,並在已經經過中速重選間隔時間後轉至步驟S225;
步驟S225,智能終端進行小區選擇,並判斷小區選擇是否成功:
若小區選擇失敗,則退出;
若小區選擇成功,則返回步驟S2。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處於中速移動處理模式下的小區選擇處理方案,與處於高速移動處理模式下的小區選擇處理方案的區別在於:
1)預設的高速重選間隔時間和預設的中速重選間隔時間不同。具體而言,預設的高速重選間隔時間通常要小於預設的中速重選間隔時間,即關聯於高速移動處理模式的小區選擇重選頻率要高於關聯於中速移動處理模式的小區選擇重選頻率。
具體地,本發明的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預設的中速重選間隔時間可以為預設的重選間隔時間。換言之,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智能終端處於正常狀態下時,其重選間隔時間即為中速重選間隔時間。因此,該實施 例中,當移動終端從正常狀態下進入到中速移動處理模式時,可以不需要調整重選間隔時間,即可以跳過上述步驟S222。而當移動終端從高速移動處理模式下進入到中速移動處理模式時,需要調整重選間隔時間,即不能跳過上述步驟S222。
2)上述第一未重選時段和第二未重選時段的設定可以不同。例如,將第一未重選時段設定為20秒,第二未重選時段設定為40秒,以滿足不同的處理模式下的需求。
綜上所述,本發明技術方案中,將小區選擇的重選處理方案劃分為針對不同移動狀態的處理方案(例如高速移動處理方案,以及中速移動處理方案)。對於每次可能進行的小區選擇,均在之前判斷移動終端當前所處的移動狀態,並切換至相應的處理方案執行,保證對應不同應用場景使用不同的重選處理方案執行智能終端的小區選擇操作,擴大智能終端的應用範圍,節省功耗(例如在中速移動過程中,相對於高速移動處理模式降低重選時間間隔)。
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中,還提供一種智能終端,其中採用上文中所述的小區選擇處理方法。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及保護範圍,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