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頭異向旋轉皮膚磨削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4:29:44 2
專利名稱:雙頭異向旋轉皮膚磨削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改進的皮膚磨削器,屬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目前,臨床上為去掉人體表面疤痕(如面部天花疤痕、痤瘡疤痕、外傷性疤痕、表淺燒傷疤痕、雀斑、老年斑、酒渣鼻、紋身等)施用皮膚磨削術,採用工具為皮膚磨削器。這種磨削器帶有一個橄欖形或圓柱形的單磨頭,以牙鑽用動力驅動旋轉,結構簡單而實用。缺點是用它施術時,只能做逆磨頭旋轉方向推進,操作不慎,可能會誤傷受術者的眼睛、鼻子或口腔的危險。而且,需要用手崩緊磨削區皮膚,由於用手崩緊的張力不同,可造成磨削深淺不一。施術時磨削下的皮屑及創面滲血,隨著磨頭旋轉而回濺,汙染嚴重。另外,由於這種磨削器只有一個磨頭工作,因此,磨削速度慢,手術時間長(做一次全面部磨削約需2小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研製一種能夠克服上述操作缺點的皮膚磨削器械。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用兩個做逆向旋轉的平行配製的雙磨頭去取代原產品中的單磨頭來實現的。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A-A剖面圖。
本實用新型由磨削輪6、7,傳動齒輪2、3、4、5及主動軸8組成。其中,齒輪2固定在主動軸8上,齒輪4與磨削輪7、齒輪5與磨削輪6均分別做同軸固定,即它們分別固定在軸10和軸11上。齒輪2與3、4,齒輪3與5互相嚙合。這樣,主動軸8即可帶動磨削輪6、7旋轉,但兩者的旋轉方向相反(向外)。傳動齒輪、磨削輪等都安裝在外殼1內。外殼1的底面開啟,兩端面中一面封閉,上面開有四個軸孔,另一面用端蓋7蓋住,上面也開有四個軸孔、主動軸8、磨削輪軸10、11以及起中介輪作用的齒輪3的固定軸9都分別安裝在各自的軸孔內,其中,主動軸8的一端應伸出端蓋7之外,以便與驅動動力相連接。齒輪2與3、4與5的參數即直徑、齒數、模數等分別相同,故其轉速也相同。磨削輪6、7之間相隔一定距離,其外表面之間以間隔1-25毫米為宜,其露出外殼底面的部分約為0.5-3毫米。
磨削輪6、7用金屬材料製造,亦可用橡膠、塑料等製造,其形狀為橄欖形或圓柱形,直徑略大於齒輪4、5的直徑,它們的外表面有一條條微小的凸筋,藉以加大摩擦力。
外殼1可以用不易鏽蝕的材料製造,如塑料、不鏽鋼、或其它金屬材料等等。傳動齒輪可以用尼龍或金屬材料製造。
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的主動軸8與驅動動力源(一般醫院可利用牙鑽動力源)相聯接,開啟後,兩磨削輪6、7即開始作反向高速旋轉,使其輕觸術區皮膚,緩緩推進,開始進行磨削,由於本實用新型中兩磨削輪轉向相反,就不會失手滑入人體器管的危險,且因反向旋轉的張力作用,使磨削區皮膚自然張緊,無需再由他人用手輔助,使磨削速度和效果都得到提高。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雙頭異向旋轉皮膚磨削器,它由驅動動力源傳動軸和磨削輪所組成,其特徵為,磨削輪的數量為兩個,平行配置,且轉向相反,其中,磨削輪6與齒輪5,磨削輪7與齒輪4分別做同軸固定,齒輪5與齒輪3相嚙合,後者與齒輪4都嚙合於齒輪2,齒輪2固定在主動軸8上,並由它將主動軸8的旋轉運動傳遞給磨削輪6、7,齒輪2、3、4、5,磨削輪6、7都安裝在外殼1內,外殼1底面開啟,使磨削輪6、7露出,主動軸8一端伸出在端蓋7之外,以便與驅動動力源相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頭異向旋轉皮膚磨削器,其特徵在於磨削輪6、7的形狀為橄欖形或圓柱形。
專利摘要一種改進的雙頭異向皮膚磨削器,它將傳統的皮膚磨削器由單個磨削輪改為平行配製的兩個磨削輪,且它們的轉向相反,這樣就克服了傳統磨削器容易失手誤傷人體器管的弊病。施術過程中,可自然張緊術區皮膚,無需再靠他人輔助,使磨削速度和效果都得以提高。
文檔編號A61B17/00GK2042346SQ8822158
公開日1989年8月9日 申請日期1988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1988年12月27日
發明者張春立 申請人:張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