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數據通信系統、數據通信請求裝置和數據通信響應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21:24:29

專利名稱:數據通信系統、數據通信請求裝置和數據通信響應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與包含多個通信裝置的數據通信系統中的通信方法的選擇相關的技
術,所述多個通信裝置經由能夠進行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的通信路徑來連接。
背景技術:
近年來伴隨著半導體細微化/高速化技術的進展,在安裝於設備間或設備內的 LSI間進行通信的數據量存在逐漸增加的傾向,而另一方面,對影響組裝成本的LSI的端子 (pad)數有嚴格制約。 作為在這種制約下使用的通信方式,列舉出了半雙工通信方式和全雙工通信方 式。 一般情況下,容易控制的全雙工通信方式能夠高速化,但在全雙工通信方式中存在如下 課題在只進行發送或接收的一方的期間,用於另一方的通信路的頻帶被浪費。因此,公開 了如下的技術在進行發送或接收的一方的期間,採用通過切換進行全雙工通信的通信路 的方向而使用了全部線路的半雙工通信方式,有效地使用被限制的通信路的頻帶(專利文 件l)。 根據專利文件l,在通過能夠進行全雙工通信的雙線式通信路連接的兩個通信裝 置間,在同時檢測到來自雙方的通信裝置的發送請求的情況下,持續著全雙工通信模式來 進行數據通信,在只檢測到來自 一方通信裝置的發送請求的情況下,切換成半雙工通信方 式之後進行數據通信。 例如,當只從一方通信裝置向另一方通信裝置輸出發送請求時,控制兩個通信路, 使得該兩個通信路的通信方向從該一方通信裝置朝向另一方通信裝置,能夠進行使用半雙 工通信的數據通信。 專利文件1 :日本特開2002-94600號公報 然而,在對比文件1所公開的技術中,因為在通信裝置間只根據是否同時檢測到 來自雙方的發送請求來決定通信模式,所以有時不能進行有效的通信。 例如,在發送處理能力小於等於一側通信路的頻帶的一方通信裝置進行半雙工通
信的數據發送的情況下,由於該一方通信裝置佔有超過發送處理能力的兩個通信路來用於
發送,所以產生發送緩衝器的下溢,使收發處於停止的狀態,通信效率降低。 並且,同樣,在接收處理能力小於等於一側通信路的頻帶的一方通信裝置進行半
雙工通信的數據接收的情況下,由於該一方通信裝置佔有超過接收處理能力的兩個通信路
來用於接收,所以產生接收緩衝器的溢出,引起數據丟失。因此,當引起數據丟失時需要重
發步驟,通信效率大幅降低。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降低通信效率就能夠切換通信方式的數據通
信系統、數據通信請求裝置、數據通信響應裝置、通信方法、數據通信請求方法以及數據通 信響應方法。
7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一種數據通信系統,該系統由能夠進行全雙工通信 的第1裝置和第2裝置構成,使用連接所述第1裝置和所述第2裝置的通信路來選擇全雙工 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任意一種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所述數據通信系統的特徵在於, 所述第1裝置具備通信請求單元,根據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生成包含第1通信標誌的 請求信號,並經由所述通信路發送給所述第2裝置,所述第1通信標誌表示是否指定半雙工 通信;第1選擇單元,在發送所述請求信號後,從所述第2裝置接收包含第2通信標誌的針 對所述請求信號的響應信號,基於所述第1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根據與所述第2 裝置間相互預先設定的步驟,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與雙方的通信處理能力對應 的通信方式,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是否指定半雙工通信;以及第1通信單元,以所選擇的 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所述第2裝置具備通信響應單元,在接收到所述請求信號時,生 成基於該第2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的包含所述第2通信標誌的所述響應信號,並經由所述 通信路發送給所述第1裝置;第2選擇單元,基於所述第1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 根據所述步驟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與雙方的通信處理能力相應的通信方式;以 及第2通信單元,以所選擇的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 根據該結構,由於數據通信系統的第1裝置和第2裝置在選擇通信方式時使用第1 通信標誌、第2通信標誌以及相互預先設定的步驟,所以兩裝置都能夠選擇同一通信方式。 並且,由於能夠通過為了兩裝置間的數據通信開始所需的請求信號和響應信號的握手來決 定通信方式,所以不需要用於決定通信方式的多餘步驟就能夠採用與兩裝置的通信處理能 力相應的通信方式。因此,數據通信系統能夠抑制作為課題所列舉的收發緩衝器的下溢和 溢出的產生,並且能夠在不降低通信效率的情況下進行數據通信。 這裡,可以是所述通信請求單元在生成所述請求信號之前,接收與所述第2裝置 的通信處理能力相關的信息,使用所接收的信息表示的通信處理能力和自裝置的通信處理 能力來生成表示所述第1裝置和所述第2裝置中的任意一個裝置的優先標誌,並將所生成 的所述優先標誌存儲在預定的第1存儲區域中,並且發送給所述第2裝置,所述通信響應單 元在接收到所述優先標誌時,將所接收的所述優先標誌存儲在預定的第2存儲區域中,所 述步驟包含判斷所述第1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是否相同;在判斷為 相同的情況下,選擇基於該內容的通信方式;在判斷為不相同的情況下,在所述第1選擇單 元中,基於存儲在所述第1存儲區域中的優先標誌來選擇通信標誌表示的應當優先的裝置 所指定的通信方式,在所述第2選擇單元中,基於存儲在所述第2存儲區域中的優先標誌來 選擇通信標誌表示的應當優先的裝置所指定的通信方式。 根據該結構,由於第1裝置和第2裝置相互共享優先標誌,並在通信方式的選擇時 使用,所以在第1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和第2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不同的情況下,能夠防止 選擇互不相同的通信方式。 這裡,可以是所述通信處理能力包含用於數據接收的緩衝器的容量,所述請求信 號包含表示該第1裝置請求數據發送和接收數據的通信種類,所述通信請求單元判斷所述 第1裝置和所述第2裝置雙方的緩衝器的容量是否能夠確保以半雙工通信的通信頻帶發送 的數據的數據量,在判斷結果是肯定的情況下,生成表示發送數據側的裝置的優先標誌,在 判斷結果是否定的情況下,生成表示接收數據側的裝置的優先標誌,所述第1選擇單元和 所述第2選擇單元在優先標誌是表示發送數據側的裝置的內容的情況下,基於所述通信種類選擇成為數據發送側的裝置所發送的信號中包含的通信標誌表示的通信方式,在優先標 志是表示接收數據側裝置的內容的情況下,基於所述通信種類選擇成為數據接收側的裝置 所發送的信號中包含的通信標誌表示的通信方式。 根據該結構,第1裝置和第2裝置在第1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和第2通信標誌表 示的內容不同的情況下,根據如下的通信標誌的內容來選擇通信方式,該通信標誌是通過 分別在第1裝置和第2裝置中使用由數據接收時所用的緩衝器的容量所決定的優先標誌而 從發送數據的裝置和接收數據的裝置的任意一個裝置中發送來的。由此,數據通信系統在 優先標誌表示接收側裝置的情況下,能夠防止接收側的緩衝器溢出,在優先標誌表示發送 側裝置的情況下,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發送側的發送能力。 這裡,可以是所述通信請求單元對所接收的信息表示的通信處理能力和自裝置 的通信處理能力進行比較,並生成表示根據比較結果判斷為通信處理能力差的裝置的優先 標誌,所述第1選擇單元和所述第2選擇單元在優先標誌表示所述第1裝置的情況下,選擇 所述第1通信標誌表示的通信方式,在優先標誌表示所述第2裝置的情況下,選擇所述第2 通信標誌表示的通信方式。 根據該結構,第1裝置和第2裝置在第1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和第2通信標誌表 示的內容不同的情況下,通過使用優先標誌能夠選擇第1裝置和第2裝置中通信處理能力 差的裝置指定的通信方式。由此,數據通信系統的第1裝置和第2裝置即使在第1通信標 志表示的內容和第2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不同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選擇通信處理能力差 的裝置指定的通信方式,使兩裝置在數據通信時都能夠在自身的通信處理能力內可靠地進 行處理。 這裡,可以是所述通信請求單元在生成所述請求信號之前,接收與所述第2裝置 的通信處理能力相關的信息,在所接收的信息表示的通信處理能力和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 力中的任意一方不滿足半雙工通信的通信處理能力的情況下,將表示使全雙工通信優先的 優先標誌存儲到預定的第1存儲區域中,並且發送給所述第2裝置,在雙方的通信處理能 力滿足半雙工通信的通信處理能力的情況下,將表示使半雙工通信優先的優先標誌存儲到 預定的第1存儲區域中,並且發送給所述第2裝置,所述通信響應單元在接收到所述優先 標誌時,將所接收的所述優先標誌存儲在預定的第2存儲區域中,所述步驟包含判斷所述 第l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是否相同;在判斷為相同的情況下,選擇基於 該內容的通信方式;在判斷為不相同的情況下,在所述第1選擇單元中,基於存儲在所述第 1存儲區域中的優先標誌來選擇應當優先的通信方式,在所述第2選擇單元中,基於存儲在 所述第2存儲區域中的優先標誌來選擇應當優先的通信方式。 根據該結構,第1裝置和第2裝置即使在第1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和第2通信標 志表示的內容不同的情況下,也能根據按雙方的通信處理能力所決定的優先標誌來選擇通 信方式。由此,在任意一個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不足使用半雙工通信的處理能力的情況下, 由於能夠根據優先標誌來選擇全雙工通信,所以不會進行兩裝置都超過通信處理能力的數 據通信。 這裡,可以是所述第1通信標誌表示指定半雙工通信的通信、指定全雙工通信的 通信、以及可以是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某一種通信的任意一個,所述通信響應單 元在所述請求信號中包含的所述第1通信標誌表示可以是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某一種通信的情況下,將表示所述指定所述全雙工通信的通信和指定所述半雙工通信的通 信中的任意一個的第2通信標誌包含在所述響應信號中,所述步驟包含在所述第l通信標 志表示可以是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任意一種通信的情況下,選擇所述第2通信標 志表示的通信方式。 根據該結構,第1通信裝置在對通信標誌設定可以是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 的任意一種通信的情況下,通過使用第2通信裝置指定的第2通信標誌,能夠使兩裝置都在 通信處理能力內進行數據通信。 這裡,可以是所述第1通信標誌表示指定半雙工通信的通信和指定全雙工通信 的通信中的任意一個,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指定半雙工通信的通信、指定全雙工通信的 通信、以及可以是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某一種通信中的任意一個,所述步驟包含 在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可以是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任意一種通信的情況下,選 擇所述第1通信標誌表示的通信方式。 根據該結構,第2通信裝置在對通信標誌設定可以是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 的任意一種通信的情況下,通過使用第1通信裝置指定的第1通信標誌,能夠使兩裝置都在 通信處理能力內進行數據通信。 這裡,可以是所述通信請求單元在將與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相應的第1通信 標誌包含在所述請求信號中之前,判斷成為數據通信對象的數據的數據尺寸是否在預定尺 寸以上,在判斷為比預定尺寸小的情況下,將表示不指定半雙工通信的第1通信標誌包含 在所述請求信號中,在判斷為在預定尺寸以上的情況下,將與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相應 的第1通信標誌包含在所述請求信號中,所述通信響應單元在將與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 相應的第2通信標誌包含在所述請求信號中之前,判斷成為所述數據通信的對象的數據的 數據尺寸是否在所述預定尺寸以上,在判斷為比預定尺寸小的情況下,將表示不指定半雙 工通信的第2通信標誌包含在所述響應信號中,在判斷為在預定尺寸以上的情況下,將與 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相應的第2通信標誌包含在所述請求信號中。 根據該結構,在進行較小尺寸的數據通信時,選擇半雙工通信,能夠防止因通信路 的方向切換所需的時間開銷而降低通信效率。 並且,本發明是一種數據通信請求裝置,該裝置對能夠進行全雙工通信的其他裝 置進行數據通信的請求,使用與所述其他裝置間連接的通信路來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 通信中的任意一個進行數據通信,其特徵在於,所述數據通信請求裝置具備通信請求單 元,生成包含第l通信標誌的請求信號並經由所述通信路發送給所述其他裝置,所述第l通 信標誌表示是否指定利用半雙工通信來作為與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相應的通信方式;選 擇單元,在發送所述請求信號後,從所述其他裝置接收包含第2通信標誌的針對所述請求 信號的響應信號,基於所述第1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根據與所述其他裝置間相 互預先設定的步驟,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與雙方的通信處理能力相應的通信方 式,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是否指定利用半雙工通信來作為基於所述其他裝置的通信處理 能力的通信方式;以及通信單元,以所選擇的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 根據該結構,數據通信請求裝置根據第1通信標誌和第2通信標誌,按照預先設定 的步驟使自裝置和其他裝置都選擇同一通信方式。並且,由於所選擇的通信方式與兩裝置 的通信處理能力相對應,所以各裝置即使使用所選擇的通信方式也不會進行超過自身的通
10信處理能力的處理。因此,數據通信請求裝置能夠在不降低通信效率的情況下進行數據通信。 這裡,可以是所述通信請求單元在生成所述請求信號之前,接收與所述其他裝置 的通信處理能力相關的信息,對所接收的信息表示的通信處理能力和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 力進行比較,為了與所述其他裝置共享,將表示應當使根據比較結果判斷為通信處理能力 差的裝置所指定的通信標誌優先的優先標誌存儲在預定的所述存儲區域中,並且發送給所 述其他裝置,所述步驟包含判斷所述第l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是否相 同;在判斷為相同的情況下,選擇基於該內容的通信方式;在判斷為不相同的情況下,在所 述選擇單元中,基於存儲在所述存儲區域中的優先標誌來選擇通信標誌表示的應當優先的 裝置所指定的通信方式。 根據該結構,由於數據通信請求裝置與其他裝置共享優先標誌,並在通信方式的 選擇時使用,所以在第1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和第2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不同的情況下,能 夠防止選擇互不相同的通信方式。 這裡,可以是在所述數據通信中,使用所述通信路來進行多次數據收發,按照每 次數據收發,進行請求信號的生成和發送,所述通信請求單元在生成針對第2次及以後的 數據收發的請求信號時,對自裝置的當前通信處理能力和所述其他裝置的處理能力進行比 較,按照比較結果更新存儲在所述第1存儲區域中的優先標誌,並且生成包含針對更新後 的優先標誌的請求信號,並發送給其他裝置。
根據該結構,由於數據通信請求裝置在數據通信中更新優先標誌,所以在數據通
信中的數據收發時,能夠選擇與該時刻的相互通信處理能力對應的通信方式。 並且,本發明是一種數據通信響應裝置,該裝置從能夠進行全雙工通信的其他裝
置接收數據通信的請求,使用與該其他裝置間連接的通信路來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
信中的任意一個進行數據通信,其特徵在於,所述數據通信響應裝置具備通信響應單元,
在從所述其他裝置接收到包含所述第1通信標誌的請求信號時,生成包含第2通信標誌的
所述響應信號,並經由所述通信路發送給所述其他裝置,所述第1通信標誌表示是否指定
半雙工通信來作為與所述其他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相應的通信方式,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
示是否指定半雙工通信來作為基於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的通信方式;選擇單元,基於所
述第1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按照與所述其他裝置間相互預先設定的步驟,選擇全
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與雙方的通信處理能力對應的通信方式;以及通信單元,以所選
擇的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 根據該結構,數據通信響應裝置根據第1通信標誌和第2通信標誌,按照預先設定 的步驟使自裝置和其他裝置都選擇同一通信方式。並且,由於所選擇的通信方式與兩裝置 的通信處理能力相對應,所以各裝置即使使用所選擇的通信方式也不會進行超過自身的通 信處理能力的處理。因此,數據通信響應裝置能夠在不降低通信效率的情況下進行數據通信。 這裡,可以是所述通信響應單元在接收所述請求信號之前,當接收到表示應當使 該數據通信響應裝置和所述其他裝置中通信處理能力差的裝置所指定的通信標誌優先的 優先標誌時,將所接收的所述優先標誌存儲在預定的存儲區域中,所述步驟包含判斷所述 第l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是否相同;在判斷為相同的情況下,選擇基於該內容的通信方式;在判斷為不相同的情況下,基於存儲在所述存儲區域中的優先標誌來 選擇通信標誌表示的應當優先的裝置所指定的通信方式。 根據該結構,由於數據通信響應裝置與其他裝置共享優先標誌,並在通信方式的 選擇時使用,所以在第1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和第2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不同的情況下,能 夠防止選擇互不相同的通信方式。 這裡,可以是在所述數據通信中,使用所述通信路來進行多次數據收發,按照每 次數據收發,從所述其他裝置進行請求信號的發送,所述通信響應單元在開始所述數據通 信之前,接收並存儲與所述其他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相關的信息,在生成針對第2次及以 後的數據收發中的請求信號的響應信號時,對自裝置的當前通信處理能力和所述其他裝置 的處理能力進行比較,按照比較結果更新存儲在所述存儲區域中的優先標誌,並且生成包 含針對更新後的優先標誌的響應信號,並發送給所述其他裝置。 根據該結構,由於數據通信響應裝置在數據通信中更新優先標誌,所以在數據通
信中的數據收發時,能夠選擇與該時刻的相互通信處理能力對應的通信方式。 這裡,所述通信路由2條串行通信路形成,所述其他裝置具備用於數據通信的至
少兩個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所述數據通信響應裝置是存儲卡或1/0卡,所述存儲卡或1/
0卡具有用於數據通信的至少兩個的第3端子和第4端子,能夠與所述其他裝置拆裝,在向
所述其他裝置上安裝時,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3端子、所述第2端子和所述第4端子分別
連接,由此形成所述兩條串行通信路。 根據該結構,由於能夠使用存儲卡或1/0卡作為數據通信響應裝置,所以這些卡 能夠在不降低與其他裝置間的通信效率的情況下進行數據通信。


圖1是表示數據通信系統10中的通信裝置20、30的結構的框圖。圖2是表示共享控制信息時的通信流的圖。圖3是表示請求信號60的數據結構的格式例的圖。圖4是表示響應信號70的數據結構的格式例的圖。圖5是表示優先標誌230、330的格式例的圖。圖6是表示切換部204的結構的圖。圖7是表示切換部304的結構的圖。圖8是表示主機20通過半雙工通信向從機30發送數據時的結構的圖。圖9是表示主機20通過半雙工通信從從機30接收數據時的結構的圖。圖10是表示數據通信系統10中的處理概要的流程圖。圖11是表示主機20的處理的流程圖。圖12是表示通信請求處理的流程圖。圖13是表示通信方式的設定處理的流程圖。圖14是表示通信方式的選擇處理的流程圖。圖15是表示從機30的處理的流程圖。圖16是表示通信響應處理的流程圖。圖17是表示通信方式的切換動作的流程圖。
圖18是表示通信模式標誌中包含未選擇的情況下的通信方式的選擇處理的流程 圖。 圖19是表示將收發對象數據分割成多個塊的情況下的主機20的處理的流程圖。
圖20是表示將收發對象數據分割成多個塊的情況下的從機30的處理的流程圖。
圖21是表示數據通信系統10a中的通信裝置20a的結構的框圖。
圖22是表示數據通信系統10a中的SD卡30a的結構的框圖。
符號說明 10 :數據通信系統;20 :通信裝置(主機);30 :通信裝置(從機);40 :通信路徑; 201 :發送部;202 :接收部;203 :處理部;204 :切換部;205 :控制部;301 :發送部;302 :接收 部;303 :處理部;304 :切換部;305 :控制部;400、401 :通信路。
具體實施例方式1.實施方式1 以下,使用附圖對本發明所涉及的通信裝置進行說明。
1. 1.數據通信系統10的結構 圖1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數據通信系統10的整體結構。 數據通信系統10如圖1所示,由通信裝置(主機)20、通信裝置(從機)30以及通
信路徑40構成。 通信路徑40由通信路400、401構成,實現主機20和從機30間的全雙工通信和半 雙工通信。 主機20是輸出請求信號來作為通信開始的觸發的裝置,從機300是在接受該請求 信號而能準備通信時向主機20輸出響應信號的裝置。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這些主機20 和從機30的關係是固定的。 主機20和從機30在進行數據通信時,從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指定與自裝
置的通信處理能力對應的通信方式,並從相互指定的通信方式中選擇同一通信方式。這裡,
所謂數據通信是指成為主機20實際處理對象的數據的收發、即應當從主機20向從機30寫
入的數據和應當由主機20從從機30中讀取的數據的收發。 主機20和從機30按照所選擇的同一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 另外,當在主機20和從機30之間通過握手方式進行數據量少的數據通信時,能夠
同時轉送請求信號和響應信號,所以按照將通信路400作為下行通信路、將通信路401作為
上行通信路的全雙工通信模式來進行通信。這裡,所謂下行是指數據從主機20向從機30
發送,反過來,所謂上行是指數據從從機30向主機20發送。 並且,在本實施方式的數據通信系統10中,作為既定的通信方式(以下稱為"既定
方式"),假設使用全雙工通信來進行通信。
1. 2主機20的結構 主機20如圖1所示,由發送部201、接收部202、處理部203、切換部204以及控制 部205構成。 (1)發送部201和接收部202 發送部201和接收部202分別具有DMA (Direct Memory Access :直接內存存取)
13電路的功能,為了吸收裝置間的通信路400、401的通信頻帶與處理部203的數據處理能力 的差,如圖l所示,具有緩衝器210、211。
(2)控制部205 控制部205由CPU和存儲器等構成,一邊監視數據通信的狀態一邊進行數據通信 的控制。 控制部205如圖1所示,包含通信請求部220、通信方式選擇部221、優先標誌存儲 部222。 控制部205對應當向從機30發送的數據和從從機30接收到的數據執行相關處 理。這裡所說的數據處理是主機20從從機30讀取數據時的處理和向從機30寫入數據時 的處理。讀取時的處理包含對從機30進行讀取請求和將所接收的數據保存在自身HDD等 存儲部(未圖示)中之類的處理。並且,寫入時的處理包含對從機30進行寫入請求所涉及 的處理。 並且,也進行為了在相互的裝置間共享與通信相關的信息(控制信息)而進行的
通信初始化所涉及的處理。 (2-1)通信請求部220 這裡,對通信請求部220進行說明。(通信初始化時) 首先對通信初始化所涉及的動作進行說明。另外,所謂通信初始化是指在主機20 實際應當處理的數據的收發前進行的、用於共享與通信相關的信息的數據收發。
通信請求部220預先存儲針對自裝置的控制信息。這裡,所謂控制信息是能夠 收發的數據地址空間、自裝置在數據通信中能夠處理的基本數據塊長、發送部201和接收 部202分別具有的緩衝器的容量、自裝置中的通信方式的切換時間和數據處理的處理速度 (數據處理速度)等。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將這些數據分別作為控制信息來處理,這些控 制信息(能夠收發的數據地址空間、基本數據塊長、緩衝器容量、切換時間、處理速度)被作 為映射在1/0地址空間的控制寄存器來保存。 通信請求部220為了與從機30共享通信所需的控制信息,生成表示請求從機30 所具有的控制信息的I/O接收請求信號50。所生成的I/O接收請求信號50在處理部203 中被變換為以包為單位的數據包信號,並發送給從機30。例如,如圖2(a)所示,I/0接收請 求信號50是包含I/O接收501和I/O地址502的信號。所謂I/O接收501是表示請求讀 取從機30所具有的控制信息的標示符,所謂1/0地址502用於識別作為讀取的請求對象的 控制信息(控制寄存器)。 通信請求部220按照每個請求讀取的數據(例如,數據地址空間、緩衝器容量、基 本數據塊長、切換時間、處理速度),生成I/O接收請求信號50,並將所生成的I/O接收請求 信號50依次發送給從機30。 通信請求部220依次發送了 I/O接收請求信號50之後,經由處理部203依次從從 機30接收從機30所具有的控制信息(數據地址空間、緩衝器容量、基本數據塊長、切換時 間、處理速度)503。 通信請求部220比較所接收的控制信息503和對應的自身控制信息來確定數據通 信時使用的控制信息。例如,通信請求部220在作為控制信息而從從機30中接收到緩衝器
14容量時,與自身的緩衝器容量比較,將容量小的緩衝器容量確定為數據通信時使用的控制 信息。並且,在基本數據塊長的情況下,將塊長較短的一方確定為數據通信時的控制信息, 在切換時間和處理時間的情況下,將時間較長的一方確定為數據通信時的控制信息。即,通 信請求部220將在兩裝置間通信處理能力低的一方確定為數據通信時使用的控制信息。
通信請求部220生成附加了所確定的控制信息512的I/O發送請求信號51。所生 成的I/O發送請求信號51在處理部203中被變換為以包為單位的數據包信號,並發送給從 機30。 例如,如圖2 (b)所示,I/O發送請求信號51是包含I/O接收510和地址511的信 號,作為該信號的後續,被附加了所確定的控制信息512。 1/0接收510和1/0地址511與 1/0接收請求信號50所包含的相同。 並且,通信請求部220生成基於相互的通信處理能力的優先標誌。這裡,所謂優先
標誌是被相互的裝置共享,在選擇通信方式時根據需要所使用的,例如,表示在相互指定的
通信方式中使主機20指定的優先和使從機30指定的優先的任意一個。 通信請求部220將所生成的優先標誌保存到優先標誌存儲部222中,同時也發送
給從機30。由此,在兩裝置間能夠共享優先標誌。 通信請求部220在生成優先標誌時,使用數據處理的處理時間(數據的轉送速率) 作為通信處理能力,將與處理時間較長的一方對應的裝置所指定的通信方式決定為優先。
根據通信請求部220的上述動作,在自裝置與從機30之間能夠共享通信開始前所 需的控制信息,成為能夠通信的狀態。
(數據通信時) 通信請求部220根據上述的通信初始化,共享了數據通信所需的控制信息後,在 讀取或寫入的數據的收發之前,生成請求信號60。所生成的請求信號在處理部203中被變 換為以包為單位的數據包信號,並發送給從機30。 請求信號例如如圖3 (a)所示,包含通信種類601、通信模式標誌602、地址603以 及尺寸604。通信種類601表示該信號的種類,例如,值"OO"表示I/O發送請求信號,"01" 表示1/0接收請求信號,"10"表示數據發送請求信號,"11"表示數據接收請求信號。通信 模式標誌602用於識別數據的收發所使用的通信方式,例如,值"0"表示全雙工通信,"1"表 示半雙工通信。這裡,值"0"表示全雙工通信意味著反過來說不能進行半雙工通信。
地址603在主機20請求數據寫入的情況下表示寫入數據的開始位置,在主機20 請求數據讀取的情況下表示讀取數據的開始位置。 尺寸604在主機20請求數據寫入的情況下表示應當寫入的數據的尺寸,在主機20 請求數據讀取的情況下表示應當讀取的數據的尺寸。 另外,圖2(a)、 (b)所示的1/0接收請求信號50、 I/O發送請求信號51是省略了 圖3(a)所示的請求信號60中的通信模式標誌602和尺寸604的信號。這是因為由於在 通信種類601表示I/O接收請求信號或I/O發送請求信號的情況下,通信內容是控制信息 (控制寄存器),其尺寸通常是固定的,所以能夠省略尺寸604,另外由於控制信息的尺寸比 較小,所以如果考慮通信方式的切換開銷,則希望I/O收發只在全雙工通信中進行,因此, 不必在既定的全雙工通信的狀態下改變通信方式,所以可以不附加通信模式標誌602。另 外,I/O接收請求信號50和I/O發送請求信號51也可以不省略通信模式標誌602和尺寸
通信請求部220在生成請求信號60時,決定應當通知給從機30的通信方式。例
如,通信請求部220判定應當發送或應當接收的數據的尺寸是否是能夠忽略通信路400、
401的方向切換開銷的尺寸。這裡,與按照通信路400、401的方向切換開銷而設定的閾值相
比,如果實際應當發送或應當接收的數據的尺寸足夠大,則進行基於收發能力的通信方式
的決定,否則將指定給從機30的通信方式決定為全雙工通信,即,通信請求部220對通信模
式標誌602設定表示全雙工通信的模式(值"0")。 這裡,對基於收發能力的通信方式的決定進行論述。 通信請求部220使用以下所示的算式1來計算數據收發所需的緩衝器尺寸。通信 請求部220在請求數據寫入的情況下,判斷算出緩衝器尺寸是否能夠被緩衝器210確保,在 判斷為能夠確保的情況下,對通信模式標誌602設定表示半雙工通信的模式(值"l"),在 判斷為不能確保的情況下,對通信模式標誌602設定表示全雙工通信的模式(值"0")。並 且,在請求數據讀入的情況下,判斷算出緩衝器尺寸是否能夠被緩衝器211確保,在判斷為 能夠確保的情況下,對通信模式標誌602設定表示半雙工通信的模式(值"1"),在判斷為 不能確保的情況下,對通信模式標誌602設定表示全雙工通信的模式(值"0")。
算式1
(緩衝器尺寸)=(薩尺寸)x(驢頻帶/、,(f,理速度)
(通信頻帶)接著,通信請求部220在發送請求信號60之後,經由處理部203從從機30接收與
所發送的請求信號對應的響應信號70。 響應信號70例如如圖4(a)所示,包含可否通信701和通信模式標誌702。可否 通信701用於存儲信息,該信息表示是接收到主機20發送的請求信號60還是因請求信號 60中包含的地址603或尺寸604存在錯誤而未接收到,例如,值"O"表示接收到請求信號 60(能通信),"1"表示未接收到請求信號(不能通信(錯誤))。通信模式標誌702用於識 別從機30所決定(指定)的通信方式,其內容與通信模式標誌602相同。
(2-2)通信方式選擇部221 通信方式選擇部221從分別包含在自裝置向從機30發送的請求信號60和從從機 30中接收到的響應信號70內的通信模式標誌602、702中,唯一地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 通信中的任意一種通信方式,並根據其結果進行與切換部204的切換相關的控制。另外,關 於與選擇方法和切換相關的控制,在後面進行敘述。 並且,通信方式選擇部221在結束了使用半雙工通信的數據通信時,將通信方式 恢復為既定方式。 (2-3)優先標誌存儲部222 優先標誌存儲部222如圖5(a)所示,具有用於存儲在自裝置和從機30之間共享 的優先標誌230的區域,通信初始化時,優先標誌被保存在該區域中。另外,優先標誌的設 定如上所述,由通信請求部220進行。 這裡,圖5(b)示出優先標誌230的一例。由此,在優先標誌230表示的值是"0" 的情況下,表示主機優先,即,請求信號中包含的通信模式標誌表示的通信方式優先,在值是"l"的情況下,表示從機優先,即,響應信號中包含的通信模式標誌表示的通信方式優先。
另外,後述的從機30具有的優先標誌330也同樣。
(3)處理部203 處理部203對應當向從機30發送的數據(應當向從機30寫入的數據)實施處理, 生成以包為單位的包信號,並經由發送部201發送給從機30。 並且,處理部203將從控制部205接收到的I/O接收請求信號50、I/O發送請求信 號51以及數據通信時的請求信號60變換為以包為單位的包信號,並經由發送部201發送 給從機30。 並且,處理部203對蓄積在緩衝器211中的接收數據進行處理,並傳遞給控制部 205。例如,處理部203將控制信息503、響應信號70輸出給控制部205。
(4)切換部204 切換部204根據通信方式選擇部221所選擇的通信方式、即數據收發時通信模式 是全雙工通信還是半雙工通信,來進行通信路400、401的方向的切換以及與發送部201、接 收部202的連接的切換。 以下,對切換部204的詳細情況進行敘述。 切換部204如圖6所示,包含差動發送機245、247和差動接收機246、248。
差動發送機245、247和差動接收機246、248是用於使用通信路400、401來收發串 行數據的裝置。差動發送機245、247和差動接收機246、248如上所述,由控制部205來控 制其動作。 這裡,所謂與上述通信方式選擇部221進行的切換相關的控制是指通過選擇性 地使連接在通信路400、401上的差動發送機245、2479和差動接收機246、248的任意一方 有效,來切換為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的任意一種通信方式。例如,在通信方式選擇部 221選擇全雙工通信作為通信方式時,通信方式選擇部221通過使差動發送機245和差動接 收機248有效的控制,來進行通信方式的切換。並且,在選擇半雙工通信作為通信方式時, 在主機20請求數據接收的情況下,通信方式選擇部221通過使差動接收機246、248有效的 控制來進行通信方式的切換,在主機20請求數據發送的情況下,通信方式選擇部221通過 使差動發送機245、247有效的控制來進行通信方式的切換。 另外,通常在進行了通信方式的切換後進行位同步的控制,但這並不是發明的本
質,所以這裡省略說明。 1.3從機30的結構 從機30如圖1所示,由發送部301、接收部302、處理部303、切換部304以及控制 部305構成。 (1)發送部301和接收部302 發送部301和接收部302分別與主機20具有的發送部201和接收部202同樣,如 圖l所示,具有緩衝器310、311。
(2)控制部305 控制部305由CPU和存儲器等構成,與主機20具有的控制部205同樣,一邊監視 數據通信的狀態一邊進行通信的控制,如圖1所示,包含通信響應部320、通信方式選擇部 321、優先標誌存儲部322。
控制部305對應當向主機20發送的數據和從主機20接收的數據執行相關處理。
這裡所說的數據處理由於與主機20中的數據處理相同,所以這裡省略說明。 並且,與主機20中的控制部205同樣,也進行為了在相互的裝置間共享與通信相
關的信息(控制信息)而進行的通信處理化所涉及的處理。 (2-1)通信響應部320 這裡,對通信響應部320進行說明。(通信初始化時) 首先對通信初始化所涉及的動作進行說明。 通信響應部320與主機20的通信請求部220同樣,預先存儲針對自裝置的控制信 息。 通信相應部320經由接收部302和處理部303從主機20接收I/O接收請求信號 50。 通信響應部320將由所接收的I/O接收請求信號50請求的控制信息503發送給 主機20。此時,要發送的控制信息503在處理部303中被變換為以包為單位的數據包信號, 並發送給主機20。 然後,通信響應部320在經由處理部303接收到被附加了應當與主機20共享的控 制信息512的I/O發送請求信息51時,將附加在所接收的I/O發送請求信息51上的控制 信息512保存到預定存儲區域。 並且,通信響應部320在從主機20接收到優先標誌時,將所接收的優先標誌保存 到優先標誌存儲部322中。 根據通信響應部320的上述動作,在自裝置與主機20之間能夠共享通信開始前所 需的控制信息,成為能夠通信的狀態。
(數據通信時) 通信響應部320根據上述的通信初始化,共享了數據通信所需的控制信息之後, 在經由接收部302和處理部303從主機20接收到請求信號60時,生成響應信號70。此時, 通信響應部320對所接收的請求信號60進行錯誤檢測,在檢測到錯誤的情況下,對可否通 信701設定值"l",在未檢測到錯誤的情況下,對可否通信701設定值"O"。並且,通信響應 部320利用與通信請求部220使用的決定方法相同的方法,決定應當向主機20通知的通信 方式。通信響應部320在能夠開始數據收發的定時,經由處理部303和發送部301向主 機20發送所生成的響應信號70。此時,要發送的響應信號70在處理部303中被變換為以 包為單位的數據包信號,並發送給主機20。
(2-2)通信方式選擇部321 通信方式選擇部321與主機20的通信方式選擇部221相同,所以這裡省略說明。
(2-3)優先標誌存儲部322 優先標誌存儲部322如圖5(a)所示,具有用於存儲在自裝置和主機20之間共享 的優先標誌330的區域,通信初始化時,優先標誌330被保存在該區域中。另外,優先標誌 330的設定如上所述,由通信響應部320進行。 優先標誌330如圖5 (b)所示的那樣,與優先標誌230相同。
18
(3)處理部303 處理部303對應當向主機20發送的數據(主機20應當讀取的數據)實施處理, 生成以包為單位的包信號,並經由發送部301發送給主機20。 並且,處理部303將從控制部305接收到的控制信號503和數據通信時的響應信 號70變換為以包為單位的包信號,並經由發送部301發送給主機20。 並且,處理部303對蓄積在緩衝器311中的接收數據進行處理,並傳遞給控制部 305。例如,處理部303將附加了控制信息512的I/O發送請求信號51、請求信號60輸出給 控制部305。 (4)切換部304 切換部304根據通信方式選擇部221所選擇的通信方式、即數據收發時通信模式 是全雙工通信還是半雙工通信,來進行通信路400、401的方向的切換以及與發送部301、接 收部302的連接的切換。 以下,對切換部304的詳細情況進行敘述。 切換部304如圖7所示,包含差動發送機345、347和差動接收機346、348。
差動發送機345、347和差動接收機346、348是用於使用通信路400、401來收發串 行數據的裝置。差動發送機345、347和差動接收機346、348如上所述,由控制部305來控 制其動作。 這裡,雖然由通信方式選擇部321進行與切換相關的控制,但該動作與通信方式 選擇部221所進行的控制相同,所以這裡省略說明。 另外,通常在進行了通信方式的切換後,與主機20同樣,進行位同步的控制,但這
並不是發明的本質,所以這裡省略說明。 1.4關於通信方式的切換 這裡,對通信方式的切換進行說明。 在圖1中,示出了將通信方式設為全雙工通信的情況下的數據通信系統10。此時, 在切換部204中進行控制,使差動發送機245和差動接收機248有效,在切換部304中進行 控制,使差動發送機247和差動接收機246有效。由此,能夠進行將通信路400作為下行、 將通信路401作為上行的全雙工通信。 在圖8中,示出了將通信方式設為半雙工通信、從主機20向從機30發送數據的情 況下的數據通信系統10。該情況下,半雙工發送時的切換部204、304為了在主機20的發送 部201和從機30的接收部302之間進行使用了半雙工發送的通信路400、401的發送處理, 分別進行從全雙工通信向半雙工通信的切換和從半雙工通信向全雙工通信的切換。具體來 講,在切換部204中進行控制,使差動發送機245、247有效,在切換部304中進行控制,使差 動接收機346、348有效。由此,能夠進行將通信路400和通信路401都作為下行的半雙工 通信。 在圖9中,示出了將通信方式設為半雙工通信、主機20從從機30接收數據的情況 下的數據通信系統10。該情況下,半雙工接收時的切換部204、304為了在主機20的接收 部202和從機30的發送部301之間進行使用了半雙工接收的通信路400、401的接收處理, 分別進行從半雙工通信向全雙工通信的切換和從全雙工通信向半雙工通信的切換。具體來 講,在切換部204中進行控制,使差動接收機246、248有效,在切換部304中進行控制,使差動發送機345、347有效。由此,能夠進行將通信路400和通信路401都作為上行的半雙工 通信。 1.5動作 (1)數據通信系統10的動作概要 這裡,使用圖10所示的流程圖對數據通信系統10的動作概要進行說明。
數據通信系統10在主機20和從機30之間收發I/O接收請求信號50、 I/O發送請 求信號51以及控制信息503、512,進行用於共享數據通信所使用的控制信息的通信初始化 處理(步驟S5)。根據該處理,在主機20和從機30之間共享了開始通信前所需的控制信 息,成為能夠通信的狀態。 數據通信系統10在主機20和從機30之間,進行收發請求信號60的通信請求處
理(步驟S10),該請求信號60包含主機20指定的通信模式標誌602。 然後,數據通信系統10在主機20和從機30之間,進行收發響應信號70的通信響
應處理(步驟S15),該響應信號70包含從機30指定的通信模式標誌702。 當根據通信請求處理和通信響應處理而使主機20和從機30之間的握手成立時,
數據通信系統10中的主機20和從機30使用相互指定的通信模式標誌602、702,根據同一
算法唯一地選擇數據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方式(步驟S20)。 數據通信系統10根據與主機20和從機30在通信模式選擇處理中唯一選擇的通 信模式對應的通信方式,進行收發數據的數據通信處理(步驟S25)。 數據通信系統10判斷通信是否結束、即是否存在剩下的應當通信的數據(步驟 S30)。在判斷為通信結束的情況下,結束處理,否則再次返回步驟SIO,繼續進行數據通信。
(2)主機20的動作 這裡,使用圖11所示的流程圖對數據通信時的主機20的動作進行說明。
主機20執行圖10所示的通信初始化處理中主機20側的處理(步驟S100)。具體 來講,通信請求部220生成I/O接收請求信號50,並向從機30發送。然後,當接收到從機具 有的控制信息503時,對自身具有的控制信息和所接收的控制信息進行比較,確定數據通 信所需的控制信息。並且,通信請求部220生成I/O發送請求信號,並在所生成的I/O發送 請求信號上附加所確定的控制信息來發送給從機30。由此,主機20和從機30共享通信所 需的控制信息,成為能夠通信的狀態。 通信請求部220執行圖10所示的通信請求處理中主機20側的處理(步驟S105)。 此時,通信請求部220決定應當通知給從機30的通信方式,生成請求信號60,並將所生成的 請求信號60發送給從機30,所述請求信號60包含表示所決定的通信方式的通信模式標誌 602。關於詳細的動作,在後面進行敘述。 通信請求部220執行圖10所示的通信響應處理中主機20側的處理(步驟S110)。 具體來講,通信請求部220在發送請求信號60之後,成為等待接收響應信號70的狀態,該 響應信號70包含表示從機30指定的通信方式的通信模式標誌702,當接收到響應信號70 時(步驟S110中的"是"),轉移到下一步驟。 通信方式選擇部221執行圖10所示的通信方式選擇處理,選擇數據通信的通信方 式(步驟S115)。 當選擇全雙工通信作為通信方式時(步驟S115中的"全雙工通信"),作為圖10所示的數據通信處理,主機20進行全雙工通信的數據通信(步驟S120)。
當選擇半雙工通信作為通信方式時(步驟SI 15中的"半雙工通信"),作為圖10所 示的數據通信處理,進行步驟S125 S135的動作。另外,步驟S125 S135的動作相當於 在圖IO所示的數據通信處理中進行半雙工通信的情況。 通信方式選擇部221進行從作為既定方式的全雙工通信到半雙工通信的通信方
式的切換(步驟S125)。具體來講,在主機20請求數據接收的情況下,通信方式選擇部221
進行控制,使得差動接收機246、248有效。並且,在主機20請求數據發送的情況下,通信方
式選擇部221進行控制,使得差動發送機245、247有效。控制部205根據所切換的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步驟S130)。 通信方式選擇部221在數據的發送或接收結束時,根據通信方式的恢復,將通信
方式切換為既定方式(步驟S135)。具體來講,通信方式選擇部221進行控制,使得差動發
送機245和差動接收機248有效。 控制部205判斷通信是否結束、即是否存在應當發送或接收的數據(步驟S140)。
控制部205在判斷為通信結束、即不存在應當發送或接收的數據的情況下(步驟 S140中的"是"),結束處理。控制部205在判斷為通信未結束、即存在應當發送或接收的數 據的情況下(步驟S140中的"否"),處理返回步驟S105。另外,步驟S140中的動作相當於 圖10所示的S30的動作中的主機側20的動作。 這裡,數據通信系統10在選擇了全雙工通信的情況下,按照基於圖1所示的通信 路400、401的通信方向的全雙工通信來進行數據通信。並且,在選擇了半雙工通信的情況 下,如果是從主機20向從機30發送數據的情況,則按照基於圖8的通信路400、401的通信 方向的半雙工通信來進行數據通信,如果是主機20從從機30接收數據的情況,則按照基於 圖9的通信路400、401的通信方向的半雙工通信來進行數據通信。
(3)通信請求處理 這裡,使用圖12所示的流程圖對圖11所示的步驟S105的通信請求的處理動作進 行說明。 通信請求部220決定對從機30指定的通信方式,並對通信模式標誌602設定表示 所決定的通信方式的值(步驟S200),根據該通信方式進行收發的準備(步驟S205)。
然後,通信請求部220生成請求信號60,並將所生成的請求信號60發送給從機 30 (步驟S210),所述請求信號60包含表示在步驟S200中決定的通信方式的通信模式標誌 602。 (4)通信方式的設定處理 這裡,使用圖13所示的流程圖對圖12所示的步驟S200的通信方式的設定處理動 作進行說明。 通信請求部220判斷應當發送或接收的數據的尺寸比預先設定的閾值大還是小 (步驟S250)。 在判斷為小的情況下(步驟S250中的"小"),通信請求部220將在通信模式中表 示全雙工通信的值"O"設定在通信模式標誌602 (步驟S265)。 在判斷為大的情況下(步驟S250中的"大"),通信請求部220在使用算式1請求 數據的寫入時,判斷算出緩衝器尺寸是否能夠被緩衝器210確保,在請求數據讀入時,判斷算出緩衝器尺寸是否能夠被緩衝器211確保(步驟S255)。 在判斷為能夠確保、即判斷為能夠通過半雙工通信進行通信的情況下(步驟S255 中的"能夠半雙工通信"),通信請求部220對通信模式標誌602設定表示半雙工通信的模 式(值"1")(步驟S260)。在判斷為不能確保、即判斷為不能通過半雙工通信進行通信的 情況下(步驟S255中的"不能半雙工通信"),通信請求部220對通信模式標誌602設定表 示全雙工通信的模式(值"0")。
(5)通信方式的選擇處理 這裡,使用圖14所示的流程圖對圖11的步驟S115所示的通信方式的選擇處理進 行說明。 通信方式選擇部221判斷請求信號60中包含的通信模式標誌602和響應信號70 中包含的通信模式標誌702是否一致(步驟S300)。 在判斷為一致的情況下(步驟S300中的"是"),通信方式選擇部221將通信模式 標誌602或702表示的通信方式選擇為數據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方式(步驟S305)。
在判斷為不一致的情況下(步驟S300中的"否"),通信方式選擇部221使用優先 標誌230將通信模式標誌602、702中應當優先的裝置所指定的通信模式標誌表示的通信方 式選擇為數據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方式(步驟S310)。
(6)從機30的動作 這裡,使用圖15所示的流程圖對數據通信時的從機30的動作進行說明。
從機30執行圖10所示的通信初始化處理中從機30側的處理(步驟S400)。具體 來講,通信響應部320在從主機20接收到I/O接收請求信號50時,將與I/O接收請求信號 50對應的控制信息503發送給主機20。然後,通信響應部320在接收到附加了應當與主機 20共享的控制信息512的I/O發送請求信號51時,將所接收的控制信息512保存到預定的 存儲區域。由此,主機20和從機30共享通信所需的控制信息,成為能夠通信的狀態。
通信響應部320執行圖10所示的通信請求處理中從機30側的處理(步驟S405)。 具體來講,通信響應部320成為等待接收請求信號60的狀態,該請求信號60包含表示主機 20指定的通信方式的通信模式標誌602,當接收到請求信號60時,轉移到下一步驟。
通信響應部320執行圖10所示的通信響應處理中從機30側的處理(步驟S410)。 此時,通信響應部320決定應當通知給主機20的通信方式,生成響應信號70,並將所生成的 響應信號70發送給主機20,所述響應信號70包含表示所決定的通信方式的通信模式標誌 702。關於詳細的動作,在後面進行敘述。 通信方式選擇部321執行圖10所示的通信模式選擇處理,選擇數據通信的通信方
式(步驟S415)。另外,關於通信方式的選擇處理,由於使用通信模式標誌602(702)和優先
標誌330,按照與圖14相同的處理流程能夠實現,所以這裡省略詳細說明。 當選擇全雙工通信作為通信方式時(步驟S415中的"全雙工通信"),作為圖10所
示的數據通信處理,從機30進行使用全雙工通信的數據通信(步驟S420)。 當選擇半雙工通信作為通信方式時(步驟S415中的"半雙工通信"),作為圖10所
示的數據通信處理,進行步驟S425 S435的動作。另外,步驟S425 S435的動作相當於
在圖IO所示的數據通信處理中進行半雙工通信的情況。 通信方式選擇部321進行從作為既定方式的全雙工通信到半雙工通信的通信方式的切換(步驟S425)。具體來講,在主機20請求數據接收的情況下,通信方式選擇部321
進行控制,使得差動發送機345、347有效。並且,在主機20請求數據發送的情況下,通信方
式選擇部321進行控制,使得差動接收機346、348有效。 控制部305根據所切換的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步驟S430)。 通信方式選擇部321在數據的發送或接收結束時,根據通信方式的恢復,將通信
方式切換為既定方式(步驟S435)。具體來講,通信方式選擇部321進行控制,使得差動發
送機345和差動接收機348有效。 控制部305判斷通信是否結束、即是否存在應當發送或接收的數據(步驟S440)。
控制部305在判斷為通信結束、即不存在應當發送或接收的數據的情況下(步驟 S440中的"是"),結束處理。控制部305在判斷為通信未結束、即存在應當發送或接收的數 據的情況下(步驟S440中的"否"),處理返回步驟S405。另外,步驟S440中的動作相當於 圖10所示的S30的動作中的從機側30的動作。
(7)通信響應處理 這裡,使用圖16所示的流程圖對圖15所示的步驟S410的通信響應的處理動作進 行說明。 通信響應部320決定對主機20指定的通信方式,並對通信模式標誌702設定表示 所決定的通信方式的值(步驟S500),根據該通信方式進行收發的準備(步驟S505)。
然後,通信響應部320生成響應信號70,並將所生成的響應信號70輸出給主機 20 (步驟S510),所述響應信號70包含表示在步驟S500中決定的通信方式的通信模式標誌 702。 另外,關於通信方式的設定處理,由於按照與圖13同樣的處理流程能夠實現,所
以這裡省略詳細說明。
(8)關於通信方式的切換 這裡,使用圖17所示的流程圖對通信方式的切換進行說明。另外,假設主機20和 從機30已經共享控制信息。 主機20生成請求信號60,並將所生成的請求信號60發送給從機30 (步驟S550), 所述請求信號60包含表示數據發送的通信種類601和表示作為通信方式的半雙工通信的 通信模式標誌602。 從機30在接收到請求信號60時,生成響應信號70,並將所生成的響應信號70發 送給主機20 (步驟S555),所述響應信號70包含表示能夠通信的信息和表示作為通信方式 的半雙工的通信模式標誌702。 主機20和從機30從請求信號60和響應信號70分別包含的通信模式標誌602、 702中選擇半雙工通信來作為通信方式,並進行通信方式的切換,使得自裝置能夠按照半雙 工通信來進行數據通信(步驟S560)。 主機20通過所切換的通信方式、即半雙工通信,將數據發送給從機30 (步驟 S565)。 在數據通信結束時,主機20和從機30將通信方式從半雙工通信切換為全雙工通 信(步驟S570)。 這裡,如上所述,從步驟S550開始到步驟S560的通信方式被切換的期間的通信方
23式是全雙工通信,從步驟S560開始到步驟S570的通信方式被切換的期間的通信方式是半 雙工通信。並且,從步驟560開始到下一個通信方式被切換的期間的通信方式是全雙工通信。 1. 6變形例 另外,雖然根據上述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當然不限定為上 述的實施方式。以下的情況也包含在本發明中。 (1)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圖3(a)和圖4(a)示出了請求信號60和響應信號70 各自的數據結構的一例,但不限於此。 例如,在使用上述的算式1的情況下,從算式1中也可以知道只要能夠確保能進 行半雙工通信的收發緩衝器,就能進行通信頻帶更窄的全雙工通信。因此,如圖3(b)所示, 通信模式標誌602除了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也可以設定表示能夠進行全雙工通信和 半雙工通信的任意一個的未選擇。 該情況下,從機30在接收到包含表示未選擇的通信模式標誌602 (值"10"或 "11")的請求信號60時,設定表示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的任意一個的通信模式標誌 702。 並且,從機30在接收到包含表示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的任意一個的通信模 式標誌602的請求信號60時,如圖4(b)所示,可以對通信模式標誌702設定表示未選擇的 值"10"或"11"。 這裡,使用圖18所示的流程圖對通信模式標誌中包含未選擇的情況的選擇處理 進行說明。另外,這裡雖然對主機20側的動作進行說明,但從機30側的動作也相同。
通信方式選擇部221判斷請求信號60中包含的通信模式標誌602和響應信號70 中包含的通信模式標誌702是否一致(步驟S600)。 在判斷為一致的情況下(步驟S600中的"是"),通信方式選擇部221將通信模式
標誌602或702表示的通信方式選擇為數據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方式(步驟S605)。 在判斷為不一致的情況下(步驟S300中的"否"),通信方式選擇部221判斷通信
模式標誌602和通信模式標誌702的任意一方是否表示未選擇(步驟S610)。 在判斷為沒有設定未選擇的情況下(步驟S610中的"否"),通信方式選擇部221
使用優先標誌230,將通信模式標誌602、702中應當優先的裝置所指定的通信模式標誌表
示的通信方式選擇為數據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方式(步驟S615)。 在判斷為設定了未選擇的情況下(步驟S610中的"是"),通信方式選擇部221將 沒有設定未選擇的另一方通信模式標誌表示的通信方式選擇為數據通信所使用的通信方 式(步驟S620)。 (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優先標誌230、330的數據結構的一例中,表示是否使主 機20和從機30的任意一個裝置所指定的通信方式優先。 在該情況下,主機20在通信初始化處理中獲取從機30的通信能力(收發部具備 的收發緩衝器的容量和處理部的數據處理速度等)來作為從機30的控制信息,並與自身的 通信能力進行比較,在相互的裝置中共享使通信能力低的一方優先的優先標誌230、330。由 此,在通信能力低的一方選擇了全雙工通信的情況下,不能選擇頻帶更寬的半雙工通信,能 夠實現與相互的通信能力對應的可靠的通信。另外,該情況下的優先標誌230、330也可以保存分別對主機20和從機30設定的優先級,例如,通信能力越低,優先級越高,由此能夠進 行與上述同樣的通信模式選擇。 然而,表示應當優先的通信方式的方法不限於上述方法。 例如,如圖5(c)所示,優先標誌230a(330a)也可以表示發送優先和接收優先的任 意一個。 例如,通信請求部220在優先標誌的設定時,判斷主機20和從機30的接收能力是 否在半雙工通信模式的通信頻帶以上。具體來講,判斷接收緩衝器211和311是否能夠確 保半雙工通信模式的通信頻帶所發送的數據量。在判斷結果為肯定的情況下,對優先標誌 設定使數據通信時的發送側的裝置優先(發送優先),在判斷結果為否定的情況下,對優先 標誌設定使數據通信時的接收側的裝置優先(接收優先)。 例如,在發送優先的情況下,在主機20請求發送時,使主機20指定的通信方式優 先,在主機20請求接收時,使從機30指定的通信方式優先。另一方面,在接收優先的情況 下,在主機20請求發送時,使從機30指定的通信方式優先,在主機20請求接收時,使主機 20指定的通信方式優先。 由此,在主機20和從機30的接收能力不滿足半雙工通信模式的通信頻帶的情況 下,通過設定接收優先,能夠選擇考慮了接收側的緩衝器溢出的通信方式,另一方面,在它 們的接收能力為半雙工通信模式的通信頻帶以上的情況下,通過設定發送優先,能夠選擇 最大限度地利用發送側的發送能力的通信方式。 並且,如圖5(d)所示,優先標誌230b(330b)也可以表示是全雙工優先還是半雙工 優先。 在該情況下,即使請求信號60和響應信號70所包含的通信模式存在差異,只要全 雙工通信優先就選擇全雙工通信模式,只要半雙工通信優先就選擇半雙工通信模式。由此, 例如在主機20和從機30的通信能力不足半雙工通信模式的通信頻帶的情況下,通過使全 雙工通信優先,主機20和從機30除了能夠相互選擇半雙工通信模式以外,還能夠限制半雙 工通信模式,另一方面,在它們的通信能力為半雙工通信模式的通信頻帶以上的情況下,通 過使半雙工通信優先,主機20和從機30除了能夠相互選擇全雙工通信模式以外,還能夠限 制全雙工通信模式。 另外,如圖5(e)所示,優先標誌230c (330c)也可以取得圖5(b) 圖5(d)所示的 優先標誌的任意一個的設定條件。 (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主機20和從機30在數據通信開始前的通信初始化處理中
共享優先標誌,在進行數據通信期間,優先標誌的內容固定,但並不限於此。 例如,如圖3 (c)所示,選擇通信方式時的請求信號60也可以包含優先級610來發
送給從機30。該情況下,對優先級610設定圖5(b)所示的任意一個值。另外,關於要設定
的優先級的值的決定,由於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所以這裡省略說明。 或者,如圖4 (c)所示,也可以設定響應信號70包含優先級710的格式。該情況下, 對優先級710設定圖5(b)所示的任意一個值。另外,關於要設定的優先級的值的決定,由 於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所以這裡省略說明。 由此,主機20、從機30都在通信方式的設定處理中與通信方式的設定同時地也設 定優先級,在通信方式的選擇處理中,能夠選擇請求信號和響應信號的通信模式標誌所表示的通信方式中優先級最高的通信方式。
(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通信方式選擇部221進行了從半雙工通信向既定方式(全
雙工通信)的切換,但並不限於此。該切換也可以由其他構成要素來進行。
(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比較相互裝置的性能時,使用了緩衝器的容量來進行比
較,但並不限於此。 例如,如USB2. 0、 IEEE1394和PCI Express那樣,在採用了為了進行高速串行通信而處理電流驅動的差動信號的通信路的情況下,其方向切換需要在通信裝置間切換電流方向,為了其穩定和位同步,需要進行前導的收發,因上述等原因,產生了相當於幾十至幾千比特的轉送時間的切換開銷。因此,也可以將相互裝置的性能作為比較,在通信模式切換時使用這些開銷(切換時間)。 (6)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數據通信中,假定主機20統一發送或接收數據,但並不限於此。 也可以將應當發送或接收的數據分割為多個塊來發送或接收。 對該情況下的主機20、從機30的動作進行說明。 首先,使用圖19所示的流程圖對主機20的動作進行說明。 主機20執行圖10所述的通信初始化處理中主機20側的處理(步驟S700)。 通信請求部220執行圖10所示的通信請求處理中主機20側的處理(步驟S705)。
另外,通信請求處理由於能夠通過與圖12和13相同的動作來實現,所以這裡省略詳細說明。 通信請求部220執行圖10所示的通信響應處理中主機20側的處理(步驟S710)。 通信方式選擇部221在從從機30接收到響應信號70時(步驟S710中的"是"),
執行圖10所示的通信模式選擇處理,選擇數據通信的通信方式(步驟S715)。另外,通信方
式的選擇處理由於能夠通過與圖14相同的動作來實現,所以這裡省略詳細說明。 當選擇全雙工通信作為通信方式時(步驟S715中的"全雙工通信"),作為圖10所
示的數據通信處理,主機20(例如,控制部205)對應當通信的數據中的1塊數據進行使用
全雙工通信的數據通信(步驟S720)。當該1塊數據的通信結束時,主機20(例如,控制部
205)判斷對應當通信的數據的所有塊的數據通信是否結束(步驟S725)。 在判斷為結束的情況下(步驟S725中的"是"),控制部205判斷通信是否結束、
即是否存在應當發送或接收的數據(步驟S750)。 控制部205在判斷為通信結束、即不存在應當發送或接收的數據的情況下(步驟S750中的"是"),處理結束。控制部205在判斷為通信未結束、即存在應當發送或接收的數據的情況下(步驟S750中的"否"),處理返回到步驟S705,針對接下來的數據進行通信方式的選擇和數據通信。 在判斷為針對所有塊的數據通信未結束的情況下(步驟S725中的"否"),處理返回到步驟S705,對接下來應當發送的塊進行通信方式的選擇和數據通信。
當選擇半雙工通信作為通信方式時(步驟S715中的"半雙工通信"),作為圖10所示的數據通信處理,進行步驟S730 S740的動作。另外,由於步驟S730 S740的動作與圖11所示的步驟S125 步驟S135的動作相同,所以這裡省略說明。 控制部205在步驟S740中將通信方式切換為既定方式時,判斷對應當通信的數據
26的所有塊的數據通信是否結束(步驟S745)。 在判斷為結束的情況下(步驟S745中的"是"),處理進入步驟S750。在判斷為對
所有塊的數據通信未結束的情況下(步驟S745中的"否"),處理返回到步驟S705,對接下
來應當發送的塊進行通信方式的選擇和數據通信。 接著,使用圖20所示的流程圖對從機30的動作進行說明。 從機30執行圖10所示的通信初始化處理中從機30側的處理(步驟S800)。 通信響應部320執行圖10所示的通信請求處理中從機30側的處理(步驟S805)。
通信響應部320在從主機20接收到請求信號60時(步驟S805中的"是"),執行
圖10所示的通信響應處理中從機30側的處理(步驟S810)。另外,由於通信響應處理能夠
按照與圖15同樣的動作來實現,所以這裡省略詳細說明。 通信方式選擇部321執行圖10所示的通信模式選擇處理,選擇數據通信的通信方式(步驟S815)。另外,關於通信方式的選擇處理,由於能夠按照與圖14同樣的處理流程來實現,所以這裡省略詳細說明。 當選擇全雙工通信作為通信方式時(步驟S815中的"全雙工通信"),作為圖10所示的數據通信處理,從機30(例如,控制部305)對應當通信的數據中的1塊數據進行使用全雙工通信的數據通信(步驟S820)。當該1塊數據的通信結束時,從機30(例如,控制部305)判斷對應當通信的數據的所有塊的數據通信是否結束(步驟S825)。
在判斷為結束的情況下(步驟S825中的"是"),控制部305判斷通信是否結束、即是否存在應當發送或接收的數據(步驟S850)。 控制部305在判斷為通信結束、即不存在應當發送或接收的數據的情況下(步驟S850中的"是"),處理結束。控制部305在判斷為通信未結束、即存在應當發送或接收的數據的情況下(步驟S850中的"否"),處理返回到步驟S805,針對接下來的數據進行通信方式的選擇和數據通信。 在判斷為針對所有塊的數據通信未結束的情況下(步驟S825中的"否"),處理返回到步驟S805,對接下來應當發送的塊進行通信方式的選擇和數據通信。
當選擇半雙工通信作為通信方式時(步驟S815中的"半雙工通信"),作為圖10所示的數據通信處理,進行步驟S830 S840的動作。另外,由於步驟S830 S840的動作與圖15所示的步驟S425 步驟S435的動作相同,所以這裡省略說明。 控制部305在步驟S840中將通信方式切換為既定方式時,判斷對應當通信的數據的所有塊的數據通信是否結束(步驟S845)。 在判斷為結束的情況下(步驟S845中的"是"),處理進入步驟S850。在判斷為對所有塊的數據通信未結束的情況下(步驟S845中的"否"),處理返回到步驟S805,對接下來應當發送的塊進行通信方式的選擇和數據通信。 如上所述,主機20和從機30分別在半雙工通信時,在1塊數據通信結束後,總是切換為全雙工通信。這是因為在半雙工通信中,在l塊數據通信結束後,認為會產生中斷。例如,在半雙工通信時,當在成為接收側的裝置中產生錯誤(例如,CRC錯誤)時,在切換為全雙工通信後將該錯誤通知給數據的發送側的裝置,能夠進行針對相同塊的數據發送。這是因為在半雙工通信時,由於通信路徑只朝向一個方向,所以不能相互通信。因此,在恢復成全雙工通信後(切換後),通過發送錯誤消息(中止消息),能夠中止(強制中止)與針對該塊的通信相關的處理。 (7)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請求信號包含有應當接收或發送的數據的尺寸,但並不限於此。 請求信號也可以不包含應當接收或發送的數據的尺寸。 該情況下,在主機20向從機30發送數據或者從從機30接收數據的情況下,當數據發送或接收結束之後,將表示數據發送或接收結束的完成消息作為其他數據發送給從機30。 例如,在主機20利用半雙工通信向從機30發送數據的情況下,當發送對象數據的發送結束時,暫時切換為全雙工通信。在從機30側,當接收到利用半雙工通信從主機20發送的數據時,暫時切換為全雙工通信。然後,主機20和從機30分別為了收發完成消息而使用請求信號和響應信號中分別包含的通信模式標誌來選擇通信方式,並按照所選擇的通信方式進行該消息的收發。 並且,例如,在主機20利用半雙工通信從從機30接收數據的情況下,當接收對象
數據的接收結束時,與發送時同樣,暫時切換為全雙工通信。在從機30側,當利用半雙工通
信發送數據時,暫時切換為全雙工通信。並且,主機20和從機30分別為了收發完成消息而
與上述同樣選擇通信方式,並按照所選擇的通信方式進行該消息的收發。 如上所述,主機20和從機30在數據通信結束時暫時切換為全雙工通信,這是因
為與以塊為單位進行數據通信的情況同樣,當在接收側產生錯誤(緩衝器的溢出)時,認
為會產生用於將該錯誤通知給數據發送側裝置的中斷。 (8)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主機20和從機30的關係是固定的,但並不限於此。雙方裝置的控制部可以是具備通信請求部和通信響應部的結構。據此,主機和從機的關係可以動態地切換。例如,主機和從機的關係可以按照每一通信來切換。 (9)這裡,成為從機的裝置可以是與主機20能夠拆裝的存儲卡或I/0卡。例如,存儲卡是SD卡,I/O卡是用於與其他裝置進行無線通信的無線LAN卡。
這裡,對從機採用SD卡的情況進行說明。 圖21是表示上述所示的從機30採用SD卡30a的情況下的數據通信系統10a的
結構的圖,數據通信系統10a由主機20a和SD卡30a構成。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對與實
施方式所示的主機20和從機30的構成要素相同的部分賦予同一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主機20a如圖21所示,具備處理部203、控制部205和卡I/F部206。 卡I/F部206與安裝在主機20上的SD卡30a進行數據通信,如圖21所示,具備
發送部201、接收部202、切換部204和插針(pin)207、208。 插針207、208用於與SD卡30a連接。 SD卡30a如圖22所示,除了從機30的構成要素以外,還具備插針(pin) 306、307。
通過將SD卡30a安裝在主機20上,插針306、307分別被連接在卡I/F部206的插針207、208上。 S卩,通過插針207和插針307連接,形成上述的通信路400,通過插針208和插針308連接,形成上述的通信路401。這些形成的通信路400、401和切換部204、304的連接由於是與實施方式所示的圖6、7同樣的連接,所以這裡省略說明。 因此,通過這些連接,與實施方式同樣,主機20a和SD卡30a能夠經由通信路400a和401a實現使用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的數據通信。 另外,由於I/0卡也能用同樣的結構實現,所以這裡省略說明。
(10)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設定優先標誌時,作為要比較的處理能力,使用了數據
處理的處理時間(數據的轉送速度),但並不限於此。只要是能夠比較主機20和從機30的
處理能力的信息即可。例如,是接收緩衝器的容量、發送緩衝器的容量或者它們的組合。
(11)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主機20設定的通信模式標誌所表示的通信方式和從
機30設定的通信模式標誌所表示的通信方式不同的情況下,使用優先標誌決定了通信方式。 例如,在優先標誌表示從機優先的情況下,由於雖然主機20能夠進行基於半雙工的通信但指定了全雙工通信,所以假定主機20和從機30的通信方式的指定不同。因此,通過使用優先標誌,能夠使兩裝置選擇半雙工通信。由於該選擇的通信方式並沒有超過各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所以通信效率不會降低。 然而,通信方式不同的情況下的選擇方法不限於使用了優先標誌的選擇方法。
在主機20設定的通信模式標誌所表示的通信方式和從機30設定的通信模式標誌所表示的通信方式不同的情況下,可以始終選擇全雙工通信。 在該情況下,主機20和從機30都不一定具備用於存儲優先標誌的區域。並且,在通信方式不同的情況下,如果選擇全雙工通信,則通信對象數據的尺寸小的情況下有效。此時,由於主機20隻要指定半雙工通信來作為基本的通信方式、並在尺寸小時指定全雙工通信即可,所以不需要來自從機的請求。 並且,反過來,在通信方式不同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半雙工通信。
在該情況下,例如在伴隨著流控制的數據通信中有效。 這是因為在伴隨著流控制的數據通信中,由於確認了是否是能夠相互開始通信的狀態之後開始數據通信,所以也可以是任意一種通信模式,該情況下,作為半雙工優先,將積存的數據提前轉送效率好。
對流控制的一例進行說明。 在流控制的寫入時,主機20能夠準備寫入對象數據時,通知給從機30。從機30在接收到通知後,如果能夠確保寫入對象數據的尺寸的空緩衝器,則通知給主機。在具有來自該雙方的通知之後,開始轉送寫入對象數據。在讀入時,反過來,當主機20能夠確保空緩衝器、從機30能夠準備讀入對象數據時,在相互通知之後開始數據轉送。這樣,伴隨著流控制,在成為能夠相互進行數據轉送的狀態之後開始數據通信的情況下,半雙工優先有利。
並且,在伴隨著背壓型的流控制的數據通信中,在通信方式不同的情況下,也可以按照保存在接收側裝置的緩衝器中的狀況來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任意一種。
所謂背壓型的流控制是指在數據積存前開始轉送,當接收側要溢出時,通知WAIT。在該情況下,在相互指定的通信方式不同的情況下,當始終選擇半雙工通信時,效率變差。這是因為必須在任意定時從數據接收側向發送源通知WAIT,但兩條都朝向一個方向(從數據發送側向數據接收側)時,無法通知WAIT。 所以,在從機30向主機20返迴響應信號時,如果已經在成為接收源的裝置中積存了數據,則使半雙工通信優先,在沒有積存的情況下,使全雙工通信優先,使得能夠發送WAIT。
(12)這裡,本發明中的通信處理能力如上所述,包含緩衝器的容量、通信方式的切換時間、數據處理的處理速度以及通過算式1所算出的通信時能夠確保的緩衝器尺寸。
(1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通信請求部220也可以將優先標誌作為控制信息發送給從機30。 並且,處理部203可以包含將對從接收部202輸入的數據進行了期望處理的結果輸出給發送部201的數據處理電路,也可以包含對從接收部202輸入的數據進行存儲、並輸出發送部201所請求的數據的存儲器。 (14)本發明可以採用上述所示的方法。並且,可以採用將這些方法通過計算機來實現的電腦程式,也可以採用由所述電腦程式構成的數位訊號。 並且,本發明可以將所述電腦程式或所述數位訊號記錄在計算機能夠讀取的記
錄介質中,例如,軟盤、硬碟、CD-R0M、M0、 DVD、 DVD-R0M、 DVD-RAM、 BD (Blu-ray Disc)、半導體
存儲器等中。並且,也可以採用記錄在這些記錄介質中的所述數位訊號。 並且,本發明可以經由以電氣通信線路、無線或有線通信線路、網際網路為代表的網
絡、數據播放等來傳送所述電腦程式或所述數位訊號。 並且,本發明是具備微傳感器和存儲器的計算機系統,所述存儲器記錄上述電腦程式,所述微傳感器可以按照所述電腦程式來動作。 並且,通過記錄到所述記錄介質中來移送所述程序或所述數位訊號,或者通過經由所述網絡等來移送所述程序或所述數位訊號,可以利用獨立的其他計算機系統來實施。
(15)可以分別組合上述實施方式和上述變形例。
1. 7其他 (1)本發明是一種通信系統,經由能夠進行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的多個通信路來連接多個通信裝置,這些通信裝置間按照主機和從機的關係進行請求信號和響應信號的握手之後進行數據通信,所述通信系統的特徵在於,成為主機的通信裝置具備輸出請求信號的通信請求單元,該請求信號包含表示進行數據通信的通信模式是全雙工通信還是半雙工通信的通信模式標誌,接收到所述請求信號而成為從機的通信裝置具備輸出響應信號的通信響應單元,該響應信號包含表示進行數據通信的通信模式是全雙工通信還是半雙工通信的通信模式標誌,所述成為主機的通信裝置和成為從機的通信裝置的任意一個都具備通信模式選擇單元,其根據所述請求信號和所述響應信號的雙方的通信模式標誌來選擇通信模式;以及數據通信單元,其在將所述多個通信路切換為所述通信模式選擇單元所選擇的通信模式之後進行數據通信。 由此,通信系統能夠考慮通信裝置間相互的收發處理能力來選擇全雙工通信或半雙工通信的通信模式。 (2)這裡,可以是所述通信請求單元輸出請求信號,該請求信號包含表示全雙工通信、半雙工通信、或未選擇這些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標誌,所述通信模式選擇單元在所述請求信號包含表示未選擇的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標誌的情況下,選擇所述響應信號的通信模式標誌表示的通信模式。 或者,可以是所述通信響應單元輸出響應信號,該響應信號包含表示全雙工通信、半雙工通信、或未選擇這些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標誌,所述通信模式選擇單元在所述響應信號包含表示未選擇的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標誌的情況下,選擇所述請求信號的通信模式標誌表示的通信模式。 或者,可以是所述通信請求單元輸出請求信號,該請求信號包含表示全雙工通信、半雙工通信、或未選擇這些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標誌,所述通信響應單元輸出響應信號,該響應信號也包含表示全雙工通信、半雙工通信、或未選擇這些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式標
志o 根據這些結構,通信系統能夠按照每一通信來切換是主機指定的通信模式還是從機指定的通信模式。 (3)這裡,可以是所述通信模式選擇單元在只從所述請求信號和所述響應信號的雙方所包含的通信模式標誌中不能唯一決定通信模式的情況下,根據表示在主機和從機之間預先設定的主機優先還是從機優先的優先標誌來選擇通信模式。 或者,可以是所述通信模式選擇單元在只從所述請求信號和所述響應信號的雙方所包含的通信模式標誌中不能唯一決定通信模式的情況下,根據表示在主機和從機之間預先設定的發送優先還是接收優先的優先標誌來選擇通信模式。 或者,可以是所述通信模式選擇單元在只從所述請求信號和所述響應信號的雙
方所包含的通信模式標誌中不能唯一決定通信模式的情況下,根據表示在主機和從機之間
預先設定的全雙工通信優先還是半雙工通信優先的優先標誌來選擇通信模式。 或者,可以是所述通信模式選擇單元在只從所述請求信號和所述響應信號的雙
方所包含的通信模式標誌中不能唯一決定通信模式的情況下,選擇在主機和從機中通信能
力低的通信裝置所輸出的通信模式。 或者,可以是所述通信請求單元輸出還包含通信模式選擇的優先級的請求信號,所述通信響應單元輸出還包含通信模式選擇的優先級的響應信號,所述通信模式選擇單元在只從所述請求信號和所述響應信號的雙方所包含的通信模式標誌中不能唯一決定通信模式的情況下,根據所述優先級來選擇通信模式。 根據這些結構,通信系統在主機指定的通信模式和從機指定的通信模式不同的情況下也能夠唯一地選擇通信模式。 (4)這裡,如果要開始的數據通信是用於交換通信裝置間的控制信息的1/0存取,則所述通信請求單元輸出包含全雙工通信的通信模式標誌的請求信號,如果要開始的數據通信是用於進行數據有效載荷的讀寫的存儲器存取,則所述通信請求單元輸出包含半雙工通信的通信模式標誌的請求信號。 根據該結構,通信系統可以採用與通信特性(數據尺寸和延遲請求)對應的通信模式。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具有如下特徵能夠根據主機和從機間的相互收發能力,按照每一通信來選擇全雙工通信或半雙工通信的通信模式,並且,能夠與用於開始數據通信的握手的同時地唯一選擇通信模式,因此能夠應用於在設備間或設備內的功能塊間進行有效數據轉送的通信系統,在該系統中有用。 並且,本發明所涉及的主機20和從機30在製造、銷售裝置的產業中,能夠經營地、即反覆且持續地利用。
3權利要求
一種數據通信系統,該系統由能夠進行全雙工通信的第1裝置和第2裝置構成,使用連接所述第1裝置和所述第2裝置的通信路來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任意一種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所述數據通信系統的特徵在於,所述第1裝置具備通信請求單元,根據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生成包含第1通信標誌的請求信號,並經由所述通信路發送給所述第2裝置,所述第1通信標誌表示是否指定半雙工通信;第1選擇單元,在發送所述請求信號後,從所述第2裝置接收包含第2通信標誌的針對所述請求信號的響應信號,基於所述第1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根據與所述第2裝置間相互預先設定的步驟,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與雙方的通信處理能力對應的通信方式,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是否指定半雙工通信;以及第1通信單元,以所選擇的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所述第2裝置具備通信響應單元,在接收到所述請求信號時,生成基於該第2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的包含所述第2通信標誌的所述響應信號,並經由所述通信路發送給所述第1裝置;第2選擇單元,基於所述第1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根據所述步驟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與雙方的通信處理能力相應的通信方式;以及第2通信單元,以所選擇的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數據通信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通信請求單元在生成所述請求信號之前,接收與所述第2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相 關的信息,使用所接收的信息表示的通信處理能力和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來生成表示所 述第1裝置和所述第2裝置中的任意一個裝置的優先標誌,並將所生成的所述優先標誌存 儲在預定的第1存儲區域中,並且發送給所述第2裝置,在接收到所述優先標誌時,所述通信響應單元將所接收的所述優先標誌存儲在預定的 第2存儲區域中,所述步驟包含判斷所述第1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是否相同; 在判斷為相同的情況下,選擇基於該內容的通信方式;在判斷為不相同的情況下,在所述第1選擇單元中,基於存儲在所述第1存儲區域中的 優先標誌來選擇通信標誌表示的應當優先的裝置所指定的通信方式,在所述第2選擇單元 中,基於存儲在所述第2存儲區域中的優先標誌來選擇通信標誌表示的應當優先的裝置所 指定的通信方式。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據通信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通信處理能力包含用於數據接收的緩衝器的容量, 所述請求信號包含表示該第1裝置請求數據發送和接收數據的通信種類, 所述通信請求單元判斷所述第1裝置和所述第2裝置雙方的緩衝器的容量是否能夠確保以半雙工通信的通信頻帶發送的數據的數據量,在判斷結果是肯定的情況下,生成表示 發送數據側的裝置的優先標誌,在判斷結果是否定的情況下,生成表示接收數據側的裝置 的優先標誌,所述第1選擇單元和所述第2選擇單元在優先標誌是表示發送數據側的裝置的內容的情況下,基於所述通信種類選擇成為數據發送側的裝置所發送的信號中包含的通信標誌表 示的通信方式,在優先標誌是表示接收數據側裝置的內容的情況下,基於所述通信種類選 擇成為數據接收側的裝置所發送的信號中包含的通信標誌表示的通信方式。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據通信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通信請求單元對所接收的信息表示的通信處理能力和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進 行比較,並生成表示根據比較結果判斷為通信處理能力差的裝置的優先標誌,所述第1選擇單元和所述第2選擇單元在優先標誌表示所述第1裝置的情況下,選擇 所述第1通信標誌表示的通信方式,在優先標誌表示所述第2裝置的情況下,選擇所述第2 通信標誌表示的通信方式。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數據通信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通信請求單元在生成所述請求信號之前,接收與所述第2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相 關的信息,在所接收的信息表示的通信處理能力和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中的任意一方不 滿足半雙工通信的通信處理能力的情況下,將表示使全雙工通信優先的優先標誌存儲到預 定的第1存儲區域中,並且發送給所述第2裝置,在雙方的通信處理能力滿足半雙工通信的 通信處理能力的情況下,將表示使半雙工通信優先的優先標誌存儲到預定的第1存儲區域 中,並且發送給所述第2裝置,在接收到所述優先標誌時,所述通信響應單元將所接收的所述優先標誌存儲在預定的 第2存儲區域中,所述步驟包含判斷所述第1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是否相同; 在判斷為相同的情況下,選擇基於該內容的通信方式;在判斷為不相同的情況下,在所述第1選擇單元中,基於存儲在所述第1存儲區域中的 優先標誌來選擇應當優先的通信方式,在所述第2選擇單元中,基於存儲在所述第2存儲區 域中的優先標誌來選擇應當優先的通信方式。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數據通信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1通信標誌表示指定半雙工通信的通信、指定全雙工通信的通信、以及可以是 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某一種通信的任意一個,所述通信響應單元在所述請求信號中包含的所述第1通信標誌表示可以是全雙工通 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某一種通信的情況下,將表示所述指定所述全雙工通信的通信和指定 所述半雙工通信的通信中的任意一個的第2通信標誌包含在所述響應信號中,所述步驟包含在所述第1通信標誌表示可以是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任意一種通信的情況 下,選擇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的通信方式。
7.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數據通信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1通信標誌表示指定半雙工通信的通信和指定全雙工通信的通信中的任意一個,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指定半雙工通信的通信、指定全雙工通信的通信、以及可以是 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某一種通信中的任意一個,所述步驟包含在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可以是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任意一種通信的情況 下,選擇所述第1通信標誌表示的通信方式。
8.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數據通信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通信請求單元在將與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相應的第1通信標誌包含在所述請 求信號中之前,判斷成為數據通信對象的數據的數據尺寸是否在預定尺寸以上,在判斷為 比預定尺寸小的情況下,將表示不指定半雙工通信的第1通信標誌包含在所述請求信號 中,在判斷為在預定尺寸以上的情況下,將與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相應的第1通信標誌 包含在所述請求信號中,所述通信響應單元在將與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相應的第2通信標誌包含在所述請 求信號中之前,判斷成為所述數據通信的對象的數據的數據尺寸是否在所述預定尺寸以 上,在判斷為比預定尺寸小的情況下,將表示不指定半雙工通信的第2通信標誌包含在所 述響應信號中,在判斷為在預定尺寸以上的情況下,將與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相應的第2 通信標誌包含在所述請求信號中。
9. 一種數據通信請求裝置,該裝置對能夠進行全雙工通信的其他裝置進行數據通信的 請求,使用與所述其他裝置間連接的通信路來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任意一個 進行數據通信,其特徵在於,所述數據通信請求裝置具備通信請求單元,生成包含第1通信標誌的請求信號並經由所述通信路發送給所述其他 裝置,所述第1通信標誌表示是否指定利用半雙工通信來作為與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相 應的通信方式;選擇單元,在發送所述請求信號後,從所述其他裝置接收包含第2通信標誌的針對所 述請求信號的響應信號,基於所述第1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根據與所述其他裝置 間相互預先設定的步驟,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與雙方的通信處理能力相應的通 信方式,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是否指定利用半雙工通信來作為基於所述其他裝置的通信 處理能力的通信方式;以及通信單元,以所選擇的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數據通信請求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通信請求單元在生成所述請求信號之前,接收與所述其他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相 關的信息,對所接收的信息表示的通信處理能力和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進行比較,為了 與所述其他裝置共享,將表示應當使根據比較結果判斷為通信處理能力差的裝置所指定的 通信標誌優先的優先標誌存儲在預定的所述存儲區域中,並且發送給所述其他裝置,所述步驟包含判斷所述第1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是否相同; 在判斷為相同的情況下,選擇基於該內容的通信方式;在判斷為不相同的情況下,在所述選擇單元中,基於存儲在所述存儲區域中的優先標 志來選擇通信標誌表示的應當優先的裝置所指定的通信方式。
11. 根據權利要求io所述的數據通信請求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數據通信中,使用所述通信路來進行多次數據收發, 按照每次數據收發,進行請求信號的生成和發送,所述通信請求單元在生成針對第2次及以後的數據收發的請求信號時,對自裝置的當前通信處理能力和所述其他裝置的處理能力進行比較,按照比較結果更新存儲在所述第1 存儲區域中的優先標誌,並且生成包含針對更新後的優先標誌的請求信號,並發送給其他裝置。
12. —種數據通信響應裝置,該裝置從能夠進行全雙工通信的其他裝置接收數據通信 的請求,使用與該其他裝置間連接的通信路來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任意一個 進行數據通信,其特徵在於,所述數據通信響應裝置具備通信響應單元,在從所述其他裝置接收到包含所述第1通信標誌的請求信號時,生成 包含第2通信標誌的所述響應信號,並經由所述通信路發送給所述其他裝置,所述第1通信 標誌表示是否指定半雙工通信來作為與所述其他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相應的通信方式,所 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是否指定半雙工通信來作為基於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的通信方式;選擇單元,基於所述第1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按照與所述其他裝置間相互預 先設定的步驟,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與雙方的通信處理能力對應的通信方式; 以及通信單元,以所選擇的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
13.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數據通信響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通信響應單元在接收所述請求信號之前,當接收到表示應當使該數據通信響應裝 置和所述其他裝置中通信處理能力差的裝置所指定的通信標誌優先的優先標誌時,將所接 收的所述優先標誌存儲在預定的存儲區域中,所述步驟包含判斷所述第1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的內容是否相同; 在判斷為相同的情況下,選擇基於該內容的通信方式;在判斷為不相同的情況下,基於存儲在所述存儲區域中的優先標誌來選擇通信標誌表 示的應當優先的裝置所指定的通信方式。
14.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數據通信響應裝置,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數據通信中,使用所述通信路來進行多次數據收發, 按照每次數據收發,從所述其他裝置進行請求信號的發送,所述通信響應單元在開始所述數據通信之前,接收並存儲與所述其他裝置的通信處理 能力相關的信息,在生成針對第2次及以後的數據收發中的請求信號的響應信號時,對自裝置的當前通 信處理能力和所述其他裝置的處理能力進行比較,按照比較結果更新存儲在所述存儲區域 中的優先標誌,並且生成包含針對更新後的優先標誌的響應信號,並發送給所述其他裝置。
15.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數據通信響應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通信路由2條串行通信路形成,所述其他裝置具備用於數據通信的至少兩個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 所述數據通信響應裝置是存儲卡或I/O卡,所述存儲卡或I/O卡具有用於數據通信的 至少兩個的第3端子和第4端子,能夠與所述其他裝置拆裝,在向所述其他裝置上安裝時, 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3端子、所述第2端子和所述第4端子分別連接,由此形成所述兩條 串行通信路。
16. —種數據通信系統中使用的通信方法,所述數據通信系統由能夠進行全雙工通信的第1裝置和第2裝置構成,使用連接所述第1裝置和所述第2裝置的通信路來選擇全雙 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任意一種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所述通信方法的特徵在於, 所述第1裝置按照自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生成包含第1通信標誌的請求信號,並經由所述通信路 發送給所述第2裝置,所述第1通信標誌表示是否指定半雙工通信;在發送所述請求信號後,從所述第2裝置接收包含第2通信標誌的針對所述請求信號 的響應信號,基於所述第1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根據與所述第2裝置間相互預先 設定的步驟,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與雙方的通信處理能力相應的通信方式,所 述第2通信標誌表示是否指定半雙工通信;以所選擇的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所述第2裝置在接收到所述請求信號時,生成基於該第2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的包含所述第2通信 標誌的所述響應信號,並經由所述通信路發送給所述第1裝置;基於所述第1通信標誌和所述第2通信標誌,根據所述步驟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 通信中與雙方的通信處理能力相應的通信方式;以所選擇的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在不降低通信效率的情況下切換通信方式的數據通信系統。該數據通信系統使用連接第1裝置和第2裝置的通信路來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的任意一種進行數據通信,第1裝置根據該第1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經由通信路向第2裝置發送表示是否指定半雙工通信的第1通信標誌,第2裝置根據該第2裝置的通信處理能力經由通信路向第1裝置發送表示是否指定半雙工通信的第2通信標誌,第1裝置和第2裝置根據第1通信標誌和第2通信標誌,按照相互預先設定的步驟選擇全雙工通信和半雙工通信中與雙方的通信處理能力對應的通信方式,並按照所選擇的通信方式進行數據通信。
文檔編號H04L29/06GK101785279SQ20098010006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2日
發明者關部勉, 坂井敬介, 外山昌之, 西岡伸一郎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