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刨進給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3:31:04 1
專利名稱:雙面刨進給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木工機械,尤其涉及雙面木工刨床進給裝置的改進
背景技術:
目前,木材加工行業廣泛使用的雙面木工刨床,其進給裝置是在上刀軸的前、後兩 側分別設置有前進給輥軸和後壓軸,當下刀軸完成對木料下側面的刨削後,木料則在前進 給輥軸和後壓軸的共同進給作用下,克服上刀軸的刨削阻力,繼續向後推進,直至將木料送 出刨床,以完成對木料的雙面刨削。但是,當木料末端被推離前進給輥軸後,原本由前進給 輥軸和後壓軸共同承擔的,與木料進給送出方向相反的水平刨削阻力以及木料平移阻力, 一下子變得由後壓軸單獨承擔,而出現木料進給速度的急劇變化。這種速度上的突然「打 頓」和下降,勢必造成上刀軸刨刀對木料的重複刨削,嚴重影響木料的加工質量和精度,特 別是當切削量較大或木質較硬時,木料則完全不能被自動推出,使得雙面木工刨床難以正 常工作。加之這種現象的頻繁出現,還直接影響著整機的自動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木料進給速 度平穩、出料可靠的雙面刨進給機構,而且該裝置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雙面刨進給機構,包括分別設置於上刀軸 前、後側的前進給輥軸和後壓軸,前進給輥軸和後壓軸(5)均安裝於殼體上,在所述後壓軸 的後則還設置有後出料軸,該後出料軸也安裝於殼體上;所述後壓軸或後出料軸表面設有 增摩層,該增摩層(11)為噴塗層。由於在後壓軸的後側設置了後出料軸,一方面木料所受進給出料力由前進給輥 軸、後壓軸和後出料軸共同承擔,使木料進給和出料速度變得更加均勻平穩,有利於提高木 料的加工質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當木料被推離前進給輥軸後,木料仍受到後壓軸和後 出料軸的共同作用而繼續均勻進給並準確出料。因此,採用上述結構後,木料在任何加工段 總是受到至少二根軸的進給、出料作用,保證了刨床的正常工作;同時該結構還具有製作加 工方便,結構簡單的優點。後壓軸或後出料軸表面設置增摩層,更具有增加摩擦動力的效
^ o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雙面刨進給機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
圖1所示實施例中後壓軸的橫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的雙面刨進給機構,上刀軸3的表面設置有刨刀,用於木料的刨削。在上刀軸3的前側設置有前進給輥軸1,其後側設置有後壓軸5 ;在該後壓軸5的後側還設置有 後出料軸6。前進給輥軸1、後壓軸5和後出料軸6三者的旋轉方向相同,並與上刀軸3的 旋轉方向相反;上刀軸3與前進給輥軸1之間以及上刀軸3與後壓軸5之間分別相鄰地設 有前壓腳2和後壓腳4,前、後壓腳緊壓在木料8上,以保證木料平穩和高質量的刨削。前進 給輥軸1、上刀軸3、後壓軸5和後出料軸6均依次安裝於殼體7上,且與工作檯10及下託 軸9形成木料刨削通道。工作時,木料8在經下刀軸對其下側面刨削後,被推入上述刨削通道,木料8的前 端首先在前進給輥軸1的作用下向後進給,上刀軸3開始對木料上側面進行刨削,隨之,木 料8與後壓軸5、後出料軸6依次接觸,並在前進給輥軸以及上述兩軸的共同作用下,向後水 平進給;當木料末端被推離前進給輥軸1後,木料8仍受後壓軸5和後出料軸6兩軸的共同 作用,向後進給並完成水平出料,從而有效地避免了木料末端刨削時,因單根壓軸推出力不 足,而造成進給、出料速度急劇變化,所帶來的重複刨削、出料不暢等問題,保證了刨床工作 的全程自動化和木料加工質量。圖2所示的後壓軸5的表層經表面噴塗或等表面加工處理,形成具有粗糙毛面的 增摩層11,這種結構有效地增加了壓軸與木料之間的摩擦動力,達到穩定進給、出料速度, 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當然,還可以根據具體工作狀態,分別在後壓軸、後出料軸或同時在 該兩軸表面設置增摩層。
權利要求一種雙面刨進給機構,包括分別設置於上刀軸(3)前、後側的前進給輥軸(1)和後壓軸(5),前進給輥軸(1)和後壓軸(5)均安裝於殼體(7)上,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後壓軸(5)的後則還設置有後出料軸(6),該後出料軸(6)也安裝於殼體(7)上;所述後壓軸(5)或後出料軸(6)表面設有增摩層(11),該增摩層(11)為噴塗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刨進給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刀軸(3)前、後側還分 別相鄰地設置有前壓腳⑵和後壓腳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面刨進給機構,它包括分別設置於上刀軸前、後側的前進給輥軸和後壓軸,在所述後壓軸的後側還設置有後出料軸,前進給輥軸,後壓軸和後出料軸均安裝於殼體上,該裝置有效地解決了刨削木料末端所帶來的進給、出料不暢等不足,提高了整體自動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具有加工質量高、結構簡單的優點。
文檔編號B27C1/12GK201604182SQ20092028387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8日
發明者劉軍 申請人:鹽城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