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奏發音部件、裝置、系統和伴奏方法與流程
2023-11-30 03:38:41 2

本發明屬於伴奏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伴奏方法豐富多彩,比如,有用碗伴奏的,比如有用繩子伴奏的,比如有用手機殼伴奏的,但是,仍然需要有新的設備和方法來進行伴奏。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給現有技術補充新的技術方案,本發明提出:
1,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包括永磁體,其特徵是:還包括發聲球,發聲球外表面為圓球形,發聲球內部有空腔,發聲球壁厚為不均勻壁厚,發聲球內部還固定連接一個永磁體,且發聲球和永磁體這兩者所構成的整體其質心位於發聲球外表所在圓球的球心;
還包括置球器,置球器為上部設有開口的球殼形;置球器外表面固定連接多個用於產生磁場的電磁體;
發聲球放置於置球器的球殼內;
置球器內表面所屬圓球形直徑為R1,發聲球外表面圓球形直徑為R2,R1比R2大;
置球器內表面和發聲球外表面之間填充有液體。
2,如上述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其特徵是:R1比R2大0.1-3mm;
3,如上述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其特徵是:發聲球由銅或者硬質塑料製成。
4,如上述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其特徵是:所述液體是煤油或者水銀或者水或者汽油或者酒精。
5,如上述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其特徵是:發聲球頂部露出置球器的開口。
6,如上述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其特徵是:還包括用於改變每個電磁體磁極以及控制每個電磁體磁場強弱的控制器。
7,如上述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其特徵是:發聲球壁厚為漸變厚度。
8,如上述7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其特徵是:發聲球設有壁厚最厚的一點,該點軸對稱位置為壁厚最薄點。
9,如上述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其特徵是:電磁體的數量是3個。
10,如上述9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其特徵是:3個電磁體的磁極都指向發聲球外壁所在圓球的球心,且3個電磁體中任意兩個間距都相同。
11,伴奏發音裝置,包括固定板,其特徵是:固定板水平設置,固定板開設有搗杆孔,搗杆穿過搗杆孔,搗杆為杆狀,搗杆受到壓力能夠向下運動,並在撤去壓力後回彈復位,在固定板下方,搗杆的下端,設有聯動裝置,聯動裝置帶動打擊球敲擊發音部件以產生伴奏音,所述發音部件包括永磁體,還包括發聲球,發聲球外表面為圓球形,發聲球內部有空腔,發聲球壁厚為不均勻壁厚,發聲球內部還固定連接一個永磁體,且發聲球和永磁體這兩者所構成的整體其質心位於發聲球外表所在圓球的球心;
還包括置球器,置球器為上部設有開口的球殼形;置球器外表面固定連接多個用於產生磁場的電磁體;
發聲球放置於置球器的球殼內;
置球器內表面所屬圓球形直徑為R1,發聲球外表面圓球形直徑為R2,R1比R2大;
置球器內表面和發聲球外表面之間填充有液體,還包括用於改變每個電磁體磁極以及控制每個電磁體磁場強弱的控制器。
12,如上述1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其特徵是:還包括:搗杆上端設有的搗杆蓋,在搗杆蓋和固定板之間,還設有用於讓搗杆回彈復位的彈簧,彈簧上端對搗杆蓋施加向上的彈力,彈簧下端對固定板施加向下的彈力。
13,如上述1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其特徵是:所述聯動裝置是這樣的:搗杆下端鉸連接第一連杆的一端,第一連杆的另一端鉸連接第二連杆的一端,第二連杆的另一端和轉盤固定連接以使轉盤和第二連杆同步轉動,轉盤為圓形,轉盤旋轉的軸心是轉盤的圓心,轉盤邊緣設有凸出轉盤的打擊球。
14,如上述13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其特徵是:搗杆上下往復運動一次,轉盤旋轉一圈。
15,如上述1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其特徵是:所述聯動裝置是這樣的:固定板下方,搗杆的一端,設有齒條,齒條帶動第一棘輪轉動,第一棘輪設有與第一棘輪同軸轉動的同軸杆,同軸杆和轉盤固定連接,同軸杆和轉盤連接位置是轉盤的圓心,轉盤為圓形,轉盤旋轉的軸心是轉盤的圓心,轉盤邊緣設有凸出轉盤的打擊球,搗杆向下且僅向下運動時,轉盤發生轉動。
16,如上述15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其特徵是:搗杆上下往復運動一次,轉盤旋轉一圈。
17,如上述1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打擊球的結構是這樣的:打擊球設有打擊球座,打擊球座內部設有腔體,打擊球座一端和轉盤固定連接,打擊球座另一端設有開口,開口處設有限位板;
打擊球桿一端伸入到打擊球座腔體內,在打擊球桿伸入到打擊球座腔體的那一端,打擊球桿設有打擊帽,打擊帽和打擊球桿固定連接,並且打擊球座內部的腔體設有處於壓縮狀態的第二彈簧,第二彈簧一端頂住打擊帽,第二彈簧另一端頂住打擊球座,第二彈簧用於給打擊杆施加讓打擊杆彈出的彈力,限位板用於防止打擊帽從打擊球座脫出;
打擊球桿另一端伸出打擊球座的開口,打擊球桿伸出打擊座的那一端固定連接打擊球蓋,打擊球蓋為設有開口的殼狀,打擊座處於打擊球蓋的殼內。
18,一種伴奏方法,所述方法應用於一種伴奏發音裝置,所述伴奏發音裝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水平設置,固定板開設有搗杆孔,搗杆穿過搗杆孔,搗杆為杆狀,搗杆受到壓力能夠向下運動,並在撤去壓力後回彈復位,在固定板下方,搗杆的下端,設有聯動裝置,聯動裝置帶動打擊球敲擊發音部件以產生伴奏音,所述發音部件包括永磁體,還包括發聲球,發聲球外表面為圓球形,發聲球內部有空腔,發聲球壁厚為不均勻壁厚,發聲球內部還固定連接一個永磁體,且發聲球和永磁體這兩者所構成的整體其質心位於發聲球外表所在圓球的球心;
還包括置球器,置球器為上部設有開口的球殼形;置球器外表面固定連接多個用於產生磁場的電磁體;
發聲球放置於置球器的球殼內;
置球器內表面所屬圓球形直徑為R1,發聲球外表面圓球形直徑為R2,R1比R2大;
置球器內表面和發聲球外表面之間填充有液體,還包括用於改變每個電磁體磁極以及控制每個電磁體磁場強弱的控制器,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控制器控制電磁體,使電磁體產生磁場,
第二步,永磁體因受到電磁體所產生的磁場作用從而使永磁體帶動發聲球旋轉,直至發聲球達到平衡位置,
第三步,給搗杆施加壓力,搗杆向下運動,進而帶動聯動裝置,聯動裝置帶動打擊球敲擊發音部件以產生伴奏音。
本發明結構簡單,可以用於伴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發聲球,11-永磁體,3-置球器,31-電磁體,32-液體,4-固定板,5-搗杆,51-搗杆蓋,52-第一彈簧,6-轉盤,61-打擊球,81-第一連杆,82-第二連杆,9-齒條,91-第一棘輪,92-同軸杆,611-打擊球座,612-限位板,613-打擊球殼,614-打擊球桿,6141-打擊帽,615-第二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2、3。圖中: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包括永磁體11,永磁體11最好用條形磁體,比如條形磁鐵。進一步的:還包括發聲球1(參見圖1),發聲球1外表面為圓球形,發聲球1內部有空腔,發聲球1壁厚為不均勻壁厚,不均勻壁厚,就意味著敲擊不同部位發聲球1會發出不同的音。發聲球1內部還固定連接一個永磁體11,且發聲球1和永磁體11這兩者所構成的整體其質心位於發聲球1外表所在圓球的球心,這樣的設計便於發聲球1旋轉,易於控制發聲球1的位置,並且在敲擊發聲球1的時候,發聲球1不容易發生混亂的運動,發出的音很純正,如果在敲擊的時候,發聲球1運動混亂或者發生較明顯的晃蕩,發聲球1發出的音還伴隨難以掌握和控制的摩擦音,這對打擊樂來說是不希望發生的事情,現有樂器尚未有藉助質心控制發音質量的;進一步的:永磁體11的質心和發聲球1的質心不重合。
參見圖2,還包括置球器3,置球器3為上部設有開口的球殼形;置球器3外表面固定連接多個用於產生磁場的電磁體31;用電磁體31產生磁場屬於現有技術。電磁體31可以是電磁鐵。
參見圖3,發聲球1放置於置球器3的球殼內;
置球器3內表面所屬圓球形直徑為R1,發聲球1外表面圓球形直徑為R2,R1比R2大;
置球器3內表面和發聲球1外表面之間填充有液體32。為什麼要有液體32,因為電磁體31磁場改變以後,發聲球1的位置要發生變化,為了讓發聲球1可以以更快的頻率發出連續的音節,需要有液體32充於置球器3內表面和發聲球1外表面之間。也就是說液體32這個技術特徵達到的技術效果是能讓本裝置發出更好的連續的音節。例如:發聲球1懸浮在液體32中,或者說發聲球1加永磁體11這個整體的平均密度等於液體32的密度,或者:發聲球1加永磁體11這個整體的平均密度小於液體32的密度。所謂平均密度是指發聲球1加永磁體11的質量除以發聲球1所佔據的體積。當然,發聲球1是密閉的,不能讓液體32流入的。
2,如上述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進一步的:R1比R2大0.1-3mm,比如大0.2mm,或者大0.3mm,或者大0.5mm,或者大1mm,或者大2mm,或者大2.5mm,或者大1.5mm。
3,如上述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進一步的:發聲球1由銅或者硬質塑料製成,實際材料可以用伴奏所需要的音質靈活選取。
4,如上述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進一步的:所述液體32是煤油或者水銀或者水或者汽油或者酒精。
5,如上述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進一步的:發聲球1頂部露出置球器3的開口。露出就容易被敲擊到,不露出也可以敲擊到。
6,如上述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進一步的:還包括用於改變每個電磁體31磁極以及控制每個電磁體31磁場強弱的控制器。控制器可以只讓一個電磁體31產生磁場,也可以讓兩個以上的電磁體31產生磁場,有了磁場,就可以控制發聲球1旋轉到需要的位置,並且很快位於平衡位置並處於平衡狀態,因為有液體32存在,所以,發聲球1可以更容易處於平衡狀態。
7,如上述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進一步的:發聲球1壁厚為漸變厚度。這樣的技術特徵更容易控制發聲球1的位置。如果薄厚不是漸變,而是突變,或者凹凸不平,那麼,找到發聲球1合適的旋轉位置就很麻煩。發聲球1壁厚為漸變厚度的技術效果還包括:可以很容易的讓發聲球1和永磁體11的質心位於球心,這樣的數學計算是容易的;即使發聲球1沒有旋轉到非常準確的位置,發出的音偏差不會太大,從而提高了音質的準確性,例如厚度為3mm的點和其周圍厚度3.1mm的點發出的音相差不是很大,這樣的技術效果是提高了伴奏的效果。
8,如上述7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進一步的:發聲球1設有壁厚最厚的一點,該點軸對稱位置為壁厚最薄點。
9,如上述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如圖11、12所示,進一步的:電磁體31的數量是3個。理論上,3個就可以實現本發明所需要的發聲球1旋轉。但是,3個電磁體31的時候,電磁體31需要更大的功率,更大的電流。
10,如上述9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的發音部件,進一步的:3個電磁體31的磁極都指向發聲球1外壁所在圓球的球心,且3個電磁體31中任意兩個間距都相同。這樣更容易讓控制器控制發聲球1的位置,設計控制器的操控過程也變的簡單很多。
使用方法,或者說發音方法,或者說伴奏方法,或者說本發明的原理如下:
把發聲球1表面劃分為N個區域,n1區域發音為f1,n2區域發音為f2,n3區域發音為f3,如此類推。如果需要讓發聲球1發出f1音,控制器控制電磁體31產生磁場,永磁體11受到力的作用帶動發聲球1旋轉,讓n1區域位於被敲擊位置,然後,敲擊n1區域,發聲球1就發出f1音;接著比如:如果接下來要發f3音,那控制器就控制電磁體31,讓發聲球1旋轉到n3區域位於被敲擊區域。如此如此就可以連續發音。於是,原本一個只能發音的物體(實際上幾乎所有的物體都可以發音),變成了可以伴奏的物體。需要注意的是,發音和伴奏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效果。我們家家都有水杯,用筷子敲水杯可以發音,但是,我們驚嘆於敲擊水杯而發出伴奏的民間樂手。這種量的變化,起到了質變的飛躍。打擊球61打擊的方向優選方式是施加力的方向通過發聲球1球心的方向,這樣的技術效果是得到的音質更加純正,沒有不需要的摩擦音,並且為下次敲擊帶來方便,為什麼會帶來方便呢?因為如果敲擊的時候,打擊球給發聲球施加了力矩,那麼,發聲球在打擊後會旋轉,下次轉到合適的位置就變得困難,所以,打擊球61打擊的方向優選方式是施加力的方向通過發聲球1球心的方向其技術效果包括:可以以更高的頻率發出伴奏音。
用控制器控制電磁體31,屬於現有技術,現在人類可以控制幾萬公裡的衛星,調整衛星的姿態,足以證明人類對常規控制參數的控制能力已經非常先進。如果要說用控制器控制電磁體31繼而讓發聲球1旋轉屬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不清楚的控制技術,這就是對人類技術的不了解,是缺乏基本科學素養的表現。
11,伴奏發音裝置,包括固定板4,其特徵是:固定板4水平設置,固定杆相對於地面是位置不變的。固定板4開設有搗杆孔,搗杆穿過搗杆孔,搗杆為杆狀,搗杆受到壓力能夠向下運動,並在撤去壓力後回彈復位;在固定板4下方,搗杆的下端,設有聯動裝置,聯動裝置帶動打擊球61敲擊發音部件以產生伴奏音,所述發音部件包括永磁體11,還包括發聲球1,發聲球1外表面為圓球形,發聲球1內部有空腔,發聲球1壁厚為不均勻壁厚,發聲球1內部還固定連接一個永磁體11,且發聲球1和永磁體11這兩者所構成的整體其質心位於發聲球1外表所在圓球的球心;
還包括置球器3,置球器3為上部設有開口的球殼形;置球器3外表面固定連接多個用於產生磁場的電磁體31;
發聲球1放置於置球器3的球殼內;
置球器3內表面所屬圓球形直徑為R1,發聲球1外表面圓球形直徑為R2,R1比R2大;
置球器3內表面和發聲球1外表面之間填充有液體32,還包括用於改變每個電磁體31磁極以及控制每個電磁體31磁場強弱的控制器。
參見附圖4:
12,如上述1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其特徵是:還包括:搗杆上端設有的搗杆蓋,在搗杆蓋和固定板4之間,還設有用於讓搗杆回彈復位的第一彈簧52,第一彈簧52上端對搗杆蓋施加向上的彈力,第一彈簧52下端對固定板4施加向下的彈力。回彈的方向是向上回彈。
參見圖5:
13,如上述1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其特徵是:所述聯動裝置是這樣的:搗杆下端鉸連接第一連杆81的一端,第一連杆81的另一端鉸連接第二連杆82的一端,第二連杆82的另一端和轉盤6固定連接以使轉盤6和第二連杆82同步轉動,轉盤6為圓形,轉盤6旋轉的軸心是轉盤6的圓心,轉盤6邊緣設有凸出轉盤6的打擊球61。
14,如上述13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其特徵是:搗杆上下往復運動一次,轉盤6旋轉一圈。這樣的技術特徵帶來的技術效果是:發出的音是一聲,而不是兩聲。否則,搗杆向下運動敲一下,搗杆向上回彈復位又敲一下。
附圖6是圖3和圖5構建成的本發明,結構是顯而易見的。
參見附圖7:
15,如上述1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其特徵是:所述聯動裝置是這樣的:固定板4下方,搗杆的一端,設有齒條9,齒條9帶動第一棘輪91轉動,第一棘輪91設有與第一棘輪91同軸轉動的同軸杆92,同軸杆92和轉盤6固定連接,同軸杆92和轉盤6連接位置是轉盤6的圓心,轉盤6為圓形,轉盤6旋轉的軸心是轉盤6的圓心,轉盤6邊緣設有凸出轉盤6的打擊球61,搗杆向下且僅向下運動時,轉盤6發生轉動。
轉盤6旋轉平面和轉盤6轉動的軸線垂直。
為了看清楚附圖,參見圖8,是8是圖7局部放大圖。圖9是圖8的俯視圖。
第一棘輪91:第一棘輪91隻能單方向產生驅動力,比如自行車後輪的齒輪,腳踏板旋轉的時候,自行車後輪的齒輪帶動車輪轉動,腳踏板反方向旋轉的時候,自行車後輪的車輪不帶動車輪轉動。本發明的第一棘輪91在齒條9向下運動的時候,帶動轉盤6發生轉動,齒條9向上運動的時候,轉盤6不轉動。這樣的技術特徵帶來的技術效果是:發出的音是一聲,而不是兩聲。否則,搗杆向下運動敲一下,搗杆向上回彈復位又敲一下,所以,技術效果還包括:易於得到純正的音,易於控制伴奏音。
16,如上述15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其特徵是:搗杆上下往復運動一次,轉盤6旋轉一圈,稍有機械常識的人都知道,實現這樣的功能對於現代機械技術來說簡直是易於反掌。
參見附圖10:
17,如上述11所述的伴奏發音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打擊球61的結構是這樣的:打擊球61設有打擊球座611,打擊球座611內部設有腔體,打擊球座611一端和轉盤6固定連接,打擊球座611另一端設有開口,開口處設有限位板612;
打擊球桿614一端伸入到打擊球座611腔體內,在打擊球桿614伸入到打擊球座611腔體的那一端,打擊球桿614設有打擊帽6141,打擊帽6141和打擊球桿614固定連接,並且打擊球座611內部的腔體設有處於壓縮狀態的第二彈簧615,第二彈簧615一端頂住打擊帽6141,第二彈簧615另一端頂住打擊球座611,第二彈簧615用於給打擊杆施加讓打擊杆彈出的彈力,限位板612用於防止打擊帽6141從打擊球座611脫出;
打擊球桿614另一端伸出打擊球座611的開口,打擊球桿614伸出打擊座的那一端固定連接打擊球蓋613,打擊球蓋613為設有開口的殼狀,打擊座處於打擊球蓋613的殼內。
這樣結構的打擊球61可以方便的打擊發聲球1。打擊球蓋613用於打擊發聲球1。
18,一種伴奏發音方法,所述方法應用於一種伴奏發音裝置,所述伴奏發音裝置,包括固定板4,固定板4水平設置,固定板4開設有搗杆孔,搗杆穿過搗杆孔,搗杆為杆狀,搗杆受到壓力能夠向下運動,並在撤去壓力後回彈復位,在固定板4下方,搗杆的下端,設有聯動裝置,聯動裝置帶動打擊球61敲擊發音部件以產生伴奏音,所述發音部件包括永磁體11,還包括發聲球1,發聲球1外表面為圓球形,發聲球1內部有空腔,發聲球1壁厚為不均勻壁厚,發聲球1內部還固定連接一個永磁體11,且發聲球1和永磁體11這兩者所構成的整體其質心位於發聲球1外表所在圓球的球心;
還包括置球器3,置球器3為上部設有開口的球殼形;置球器3外表面固定連接多個用於產生磁場的電磁體31;
發聲球1放置於置球器3的球殼內;
置球器3內表面所屬圓球形直徑為R1,發聲球1外表面圓球形直徑為R2,R1比R2大;
置球器3內表面和發聲球1外表面之間填充有液體32,還包括用於改變每個電磁體31磁極以及控制每個電磁體31磁場強弱的控制器,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控制器控制電磁體31,使電磁體31產生磁場,
第二步,永磁體11因受到電磁體31所產生的磁場作用從而使永磁體11帶動發聲球1旋轉,直至發聲球1達到平衡位置,
第三步,給搗杆施加壓力,搗杆向下運動,進而帶動聯動裝置,聯動裝置帶動打擊球61敲擊發音部件以產生伴奏音。
19,如上述18所述的一種伴奏方法,進一步的:所述方法包括還以下步驟:重複第一步到第三步。
20,如上述18所述的一種伴奏方法,進一步的:控制器預存有控制電磁體31磁極變化、磁場強弱變化的信息。把發聲球1表面劃分為N個區域,n1區域被敲擊後發音為f1,n2區域被敲擊後發音為f2,n3區域被敲擊後發音為f3......n區域發出的音為f,若讓發聲球1發出f1音,控制器控制電磁體31產生磁場,永磁體11受到力的作用帶動發聲球1旋轉,讓n1區域位於被敲擊位置,然後,敲擊n1區域,發聲球1就發出f1音;若要發f3音,那控制器就控制電磁體31,讓發聲球1旋轉到n3區域位於被敲擊區域,若讓發聲球1發出某個音,控制器控制電磁體31產生磁場,永磁體11受到力的作用帶動發聲球1旋轉,讓該音對應的區域位於被敲擊位置,然後,敲擊該音對應的區域,發聲球1就發出所需要的音。如此如此連續敲擊就可以連續發音。比如一首歌,先發出f3,然後f2,然後f5,然後f7,然後f1,然後f2,然後f2,那麼,把這些信息存儲到控制器,控制器就按照設定的時間順序控制相應的電磁體31從而讓發聲球1旋轉到指定的位置。
操作者事先要知曉發聲球1旋轉的頻率,或者說要知曉控制器改變發音位置的時間間隔,否則,操作者讓打擊球61敲擊發聲球1的時候,發出的音就不對了,對於一個生手,這個時間間隔可以長一點,對於熟練的操作者,時間間隔可以很短。
參見附圖13:
本發明還可以多個結合到一起使用,圖13僅僅繪製了一部分,繪圖略去了下方的部件,你懂的。
21,一種伴奏發音系統,其特徵是:多個伴奏發音裝置組合使用。
也就是說,最好設有讓多個控制器配合工作的伺服器,伺服器功能不同於本發明所描述的控制器。舉例說明伺服器的工作方法:
多個相同的伴奏發音裝置組合使用,把每個發聲球1表面劃分為N個區域,n1區域被敲擊後發音為f1,n2區域被敲擊後發音為f2,n3區域被敲擊後發音為f3,如此類推。現在需要發出連續的伴奏音:先發出f1,然後發出f2,然後發出f3,如何實現呢?這樣實現的:伺服器給每個伴奏發音裝置發出指令,讓:第一個伴奏發音裝置的控制器讓發聲球1旋轉到n1區域被敲擊位置,等待被敲擊,第二個伴奏發音裝置的控制器讓發聲球1旋轉到n2區域被敲擊的位置,等待被敲擊,第三個伴奏發音裝置的控制器讓發聲球1旋轉到n3區域被敲擊的位置,等待被敲擊。然後,操作者只要依序按下搗杆,就可以依序發出f1、f2、f3的音,從而形成連續的伴奏音。當然,操作者依序按下搗杆的時間間隔不能太長,否則聽起來各個音不連續。限於篇幅,不能窮舉,但是稍有理解能力的人都會毫無疑義的知曉伺服器的功能,並且稍有現代科技素養的人都知道,這樣的控制手段是不需要創造性勞動就可以實現本發明所述的這個功能。
也就是說,伺服器用於給每個伴奏發音裝置的控制器發出指令,讓每個伴奏發音裝置的控制器在指定時刻讓發聲球1位於指定位置,以便發出指定的音。也可以說伺服器是用於控制每個伴奏發音裝置的控制器,這種控制,既包含發聲球1的位置信息(或者說是所發音的信息,或者說電磁鐵的磁場信息),又包含不同伴奏發音裝置先後的順序,還可以包含不同伴奏發音裝置調整發聲球1位置的時間。
22,一種伴奏方法,所述方法應用於一種伴奏發音系統,所述伴奏發音系統設有多個伴奏發音裝置,所述伴奏發音裝置,包括固定板4,固定板4水平設置,固定板4開設有搗杆孔,搗杆穿過搗杆孔,搗杆為杆狀,搗杆受到壓力能夠向下運動,並在撤去壓力後回彈復位,在固定板4下方,搗杆的下端,設有聯動裝置,聯動裝置帶動打擊球61敲擊發音部件以產生伴奏音,所述發音部件包括永磁體11,還包括發聲球1,發聲球1外表面為圓球形,發聲球1內部有空腔,發聲球1壁厚為不均勻壁厚,發聲球1內部還固定連接一個永磁體11,且發聲球1和永磁體11這兩者所構成的整體其質心位於發聲球1外表所在圓球的球心;
還包括置球器3,置球器3為上部設有開口的球殼形;置球器3外表面固定連接多個用於產生磁場的電磁體31;
發聲球1放置於置球器3的球殼內;
置球器3內表面所屬圓球形直徑為R1,發聲球1外表面圓球形直徑為R2,R1比R2大;
置球器3內表面和發聲球1外表面之間填充有液體32,還包括用於改變每個電磁體31磁極以及控制每個電磁體31磁場強弱的控制器,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控制器控制電磁體31,使電磁體31產生磁場,
第二步,永磁體11因受到電磁體31所產生的磁場作用從而使永磁體11帶動發聲球1旋轉,直至發聲球1達到平衡位置,
第三步,給搗杆施加壓力,搗杆向下運動,進而帶動聯動裝置,聯動裝置帶動打擊球61敲擊發音部件以產生伴奏音,
第四步,重複第一步到第三步。
進一步的,還可以包括伺服器,伺服器用於給每個伴奏發音裝置的控制器發出指令,讓每個伴奏發音裝置的控制器在指定時刻讓發聲球1位於指定位置,以便發出指定的音。也可以說伺服器是用於控制每個伴奏發音裝置的控制器,這種控制,既包含發聲球1的位置信息(或者說是所發音的信息,或者說電磁鐵的磁場信息),又包含不同伴奏發音裝置先後的順序,還可以包含不同伴奏發音裝置調整發聲球1位置的時間。
本發明結構簡單,可以用於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