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β‑熊果苷的合成方法與流程
2023-11-30 18:09:11 3
本發明屬於日化添加劑的合成領域,尤其是一種β-熊果苷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β-熊果苷的來源大致要可分為天然植物提取、植物組織培養、酶轉化法和化學合成四種方法來製備,前三種方法受到產率低、操作複雜、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約尚無法工業化生產,目前市場β-熊果苷均來自化學合成。
化學合成β-熊果苷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反應法、乙醯化糖法和乙醯滷糖法。直接反應法最簡單,在酸性催化劑的存在下,糖與對苯二酚共熱縮合,產物為糖苷異構體的混合物,該方法不適合製備二糖,二糖在酸性條件下易水解。酸性催化劑可以是氯化氫、陽離子樹脂。氯化氫作為催化劑,需要碳酸銀來除氯。陽離子樹脂反應完畢後可過濾,所得濾液在室溫下通過分步結晶法製得糖苷。
目前,最為廣泛的應用是以五乙醯葡萄糖和對苯二酚在路易斯酸如對甲苯磺酸、三氟化硼乙醚等的催化下反應。合成的β-熊果苷總收率不超過60%。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β-熊果苷的合成方法,該方法可將收率提高至81-90%。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β-熊果苷的合成方法,所述的熊果苷通過將四乙醯熊果苷乙醯化、再將其產物脫乙醯基而得;
其中,所述的四乙醯熊果苷通過將五乙醯葡萄糖與對苯二酚及其衍生物在離子液體下反應所得。
其中,所述的四乙醯熊果苷與乙醯化劑、脫乙醯基劑的摩爾比例為1:1-2:2-10。
其中,所述的四乙醯熊果苷與乙醯化劑、脫乙醯基劑的摩爾比例為1:1.1:1.5。
其中,所述的五乙醯葡萄糖與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摩爾比例為1:1-2。
其中,所述的五乙醯葡萄糖與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摩爾比例為1:1.5。
其中,所述的離子液體為三氯化鐵、氯化丁基甲基咪唑中的一種或兩種組合。
其中,所述乙醯化所用的乙醯化劑為乙醯氯、乙酸酐和冰醋酸中的一種或幾種。
其中,所述乙醯化所用的乙醯化劑為乙酸酐。
其中,所述乙醯化的反應溫度為50-100℃,反應時間為1-3小時。
其中,所述乙醯化的反應溫度為60-70℃,反應時間為1.5小時。
其中,所述的脫乙醯基所用的試劑為氯化銨水溶液。
其中,所述的脫乙醯基的反應溫度為60-80℃,反應時間為1-3小時。
其中,所述的脫乙醯基的反應溫度為70℃,反應時間為2小時。
本發明與傳統方法相比,可將β-熊果苷的收率提高至81-9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權利要求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發明權利要求保護範圍內所做的有限次修改,仍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保護範圍內。
實施例1
將四乙醯熊果苷44g(0.1mol)投入到帶攪拌的三口燒瓶中,加入200ml甲苯,攪拌溶解,升溫至60℃,緩慢滴加乙酸酐112g(0.11mol),半小時內滴加完畢,繼續攪拌1小時,減壓蒸出甲苯,得到五乙醯熊果苷固體。再直接向燒瓶內加入10%氯化銨水溶液80g(0.15mol),升溫至70℃,攪拌反應2小時,降溫至室溫,析出結晶,抽濾烘乾後得到熊果苷24.5g,收率90%。
實施例2
將四乙醯熊果苷88g(0.2mol)投入到帶攪拌的三口燒瓶中,加入300ml氯仿,攪拌溶解,升溫至60℃,緩慢滴加乙醯氯23.5g(0.3mol),1小時內滴加完畢,繼續攪拌2小時,減壓蒸出氯仿,得到五乙醯熊果苷固體。再直接向燒瓶內加入10%氯化銨水溶液321g(0.6mol),升溫至70℃,攪拌反應2小時,降溫至室溫,析出結晶,抽濾烘乾後得到熊果苷45.2g,收率83%。
實施例3:
將四乙醯熊果苷2.2kg(5mol)投入到帶攪拌的20升三口燒瓶中,加入5kg二氯乙烷,攪拌溶解,升溫至60℃,緩慢滴加乙酸酐663g(6.5mol),1.5小時內滴加完畢,繼續攪拌1小時,減壓蒸出二氯乙烷,得到五乙醯熊果苷固體。再直接向燒瓶內加入10%氯化銨水溶液5.35kg(10mol),升溫至70℃,攪拌反應3小時,降溫至室溫,析出結晶,抽濾烘乾後得到熊果苷1.2kg,收率88%。
以上所述的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範圍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β‑熊果苷的合成方法,屬於日化添加劑的合成領域。旨在提供一種收率可高達81‑90%的合成方法,該方法通過將四乙醯熊果苷乙醯化、再將其產物脫乙醯基而得;其中,所述的四乙醯熊果苷為五乙醯葡萄糖與對苯二酚及其衍生物在離子液體下反應所得。本發明可用於日化品中β‑熊果苷的合成。
技術研發人員:丁聖峰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湖北阿泰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7.24
技術公布日:20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