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穀、大米兩用提升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10:28:16 2
專利名稱:稻穀、大米兩用提升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糧食輸送機械,尤其是碾米機的一種稻穀、大米共用的提升裝置。
(二)技術背景近幾年來,由於科研人員的努力,不斷出現了一些較先進的碾米機,如《風吸送米式全自動碾米機》專利號982376286、《雙機頭拋光全自動碾米機》專利號002525119,這些機器的特點是自動化程度高,工人勞動強度低,工作效率高,加工的米質好。但目前使用的各種碾米機的稻穀、大米輸送系統較複雜,稻穀的提升和大米的提升是各自獨立的兩套機構,電動機、風機、吸風管、輸送管和分離箱均為兩套,其管線長,用材多,加工、安裝麻煩,結構不緊湊,佔用場地大、操作不方便,能耗也較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研製一種結構緊湊,用材少,安裝、使用方便,能耗低的稻穀、大米兩用提升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包括電動機帶動的風機,封閉、斜底的分離箱、,在箱壁上安裝的進料管、進米管、出料管和底部的出米管,以及風機與分離箱之間的吸風管,其特徵是在分離箱內安有斜隔板,將其分成上部料箱和下部米箱兩個箱,在斜隔板的側面安有斜檔板,在隔板和擋板下端有料槽與出料管相接,風機安裝在分離箱附近,在料箱、米箱和風機之間安有三通式的吸風管;在分離箱上、與吸風管入口一側相鄰的側面上,上部安有與料箱相通的進料管,下部安有與米箱相通的進米管;在分離箱上、與吸風管入口一側相對側面的下部安有與料箱相通的出料管,該管通過流槽與盛米鬥相連;在料箱和米箱內分別安有擋料板和擋米板。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隔板將分離箱分成料箱和米箱,並在分離箱附近安裝了風機和驅動風機的電動機,又用了較短的「三通式」吸風管將料箱、米箱和風機相連,這樣就可用一套裝置代替原來兩套機構才能完成的稻穀、大米輸送任務,因吸風管較短,使分離箱、風機和吸風管成為一體,結構緊湊,節省材料,安裝、使用都比較方便,耗能較低。
以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分離箱的結構放大圖;圖3是圖2的A向視圖;圖4是圖2的B向視圖。
圖1中有電動機1、與其對接的風機2、風機2通過三通式吸風管3分別與分離箱4內的上部料箱17和下部米箱18相連;在分離箱4上、與吸風管3入口一側相鄰的側壁上部,安有與料箱17相通的進料管5,下部安有與米箱18相通的進米管6,在與吸風管3入口一側相對的側壁下部安有與料箱17相通的出料管7,管7經流槽8與盛米鬥9相通;分離箱4是一個有斜底的上口為長方形的封閉式箱體,在箱底的最低處的側壁附近設有出米管11,在出料管7和出米管11的出口均有開關。
圖2——圖4是分離箱的結構示意圖。
分離箱4內安有與底面平行的長方形斜隔板13,板13的上邊緣固定在進料管5入口和進米管6入口之間的內壁上,下邊緣與對面側壁有一定距離,在斜隔板13的側面安有倒直角梯形的斜擋板20,梯形的上邊和直角邊分別固定在分離箱4的兩個相鄰的側壁上,斜邊與斜隔板13相連,下邊緣距對面側壁也有一定距離,板13、板20的下邊緣與箱4兩相鄰側壁,就構成一個方形口,口下面接一個料槽14經米箱18與出料管7相連,使料箱17與米箱18各自封閉,在料箱17的中部,與進料管5入口一側的側壁平行地懸置一長方形擋料板15,板15上邊緣與分離箱4的上蓋內壁固定,下邊緣與隔板13之間有一定空隙,在米箱18內,與板15的位置、方向、大小一樣地懸置一個擋米板16,其上邊緣與隔板13下表面相固定,下邊緣與米箱18底有一定空隙。分離箱4與吸風管3的接口為19。
(五)具體實施例按照上述設計方案,試製一臺全自動稻穀、大米兩用提升機,電動機1功率為2.2KW,電動機1與風機2對接,轉速均為2800轉/分,分離箱4體積為600×380×1150mm,本機經過安裝在碾米機上試用證明,可以代替《風吸送米式全自動碾米機》、《雙機頭拋光全自動碾米機》上的稻穀、大米輸送機構工作,送稻穀和送米各自封閉獨立,強氣流將稻穀和大米吸入料箱17和米箱18後,經擋料板15擋米板16阻擋後落下,不會隨氣流經排風口12逸出。體積小,佔用場地小,移動、安裝、使用都比較方便,耗電小,效率高。
權利要求1.一種稻穀、大米兩用提升機,包括電動機(1)帶動的風機(2),封閉、斜底的分離箱(4),在箱(4)壁上安裝的進料管(5)、進米管(6)、出米管(5)和底部的出米管(11),以及風機(2)與分離箱(4)之間的吸風管(3),其特徵是在分離箱(4)內安有斜隔板(13)、,將其分成上部料箱(17)和下部米箱(18)兩個箱,在斜隔板(13)的側面安有斜擋板(20),在隔板(13)和擋板(20)下端有料槽(14)與出料管(7)相接,風機(2)安裝在分離箱(4)附近,在料箱(17)、米箱(18)和風機(2)之間安有三通式的吸風管(3);在分離箱(4)上、與吸風管(3)入口一側相鄰的側面上,上部安有與料箱(17)相通的進料管(5),下部安有與米箱(18)相通的進米管(6);在分離箱(4)上、與吸風管(3)入口一側相對側面的下部安有與料箱(17)相通的出料管(7),該管(7)通過流槽(8)與盛米鬥(9)相連;在料箱(17)和米箱(18)內分別安有擋料板(15)和擋米板(16)。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機,其特徵是分離箱(4)內安有與底面平行的長方形斜隔板(13),板(13)的上邊緣固定在進料管(5)入口和進米管(6)入口之間內壁上,下邊緣與對面側壁有一定距離,在斜隔板(13)的側面安有倒直角梯形的斜擋板(20),梯形的上邊和直角邊分別固定在分離箱(4)的兩個相鄰的側壁上,斜邊與斜隔板(13)相連,下邊緣距對面側壁也有一定距離,板(13)、板(20)的下邊緣與箱(4)的兩相鄰側壁就形成一個方形口,口下面接一個料槽(14)經米箱(18)與出料管(7)相連。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機,其特徵是在料箱(17)的中部,與進料管(5)入口一側的側壁平行地懸置一長方形擋料板(15),板(15)上邊緣與分離箱(4)的上蓋內壁固定,下邊緣與隔板(13)之間有一定空隙,在米箱(18)內,與板(15)的位置、方向、大小一樣地懸置一個擋米板(16),其上邊緣與隔板(13)下表面相固定,下邊緣與米箱(18)底有一定空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稻穀、大米兩用提升機,其結構特點是分離箱分割成上、下兩層,上層為料箱,下為米箱,在分離箱附近安有風機,有三通式吸風管連接料箱、米箱和風機,在料箱上接有進料管、出料管,在米箱上接有進米管、出米管,其結構緊湊,佔地少,安裝、使用方便,節省材料和電能。
文檔編號B02B3/00GK2534148SQ0221053
公開日2003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8日
發明者董洪林 申請人:董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