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靜音茶具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13:46:51 1
專利名稱:一種靜音茶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靜音茶具,尤其涉及一種能消除放杯子時發出噪音的杯子和杯託的組合。
背景技術:
杯子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所用材料一般為玻璃、陶瓷、塑料等,玻璃、陶瓷製作的杯子易清洗且上檔次,在一些會議場所或茶室、咖啡廳常會使用這些材料製作的杯子。但玻璃、陶瓷材料製成的杯子在放置時會發出很大的聲響,產生噪音,影響環境,這種聲響會嚴重幹擾會議的嚴肅性,影響茶室或咖啡廳的輕鬆氣氛。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 CN202014964U,授權公告日2011.10.26.公開了ー種杯子,它包括杯體、杯底和杯ロ,其特徵是,在所述杯口上設置ー環扣,所述環扣將杯ロ分割為兩個杯ロ。這種杯子不能消除杯子放置時發出的聲響,產生的噪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決現有技術的杯子在放置時發出聲響,產生噪音。提供一種靜音茶具,在放置杯子時不會發出聲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靜音茶具,包括杯體和杯託,所述的杯託上表面設有與杯體底部形狀相配的緩衝墊。一般的杯子放置在桌子或杯託上吋,因桌面或杯託材質都較硬,所以會發出很大的聲響。採用此方案,當把杯子放置在杯託上時,杯子的杯底與杯託的緩衝墊接觸,則杯子的重力及放杯子時的カ緩慢地作用在緩衝墊上,不會產生聲響及噪音。作為優選,所述的杯體底部呈球形,杯託的上表面為外凸的球形,並在中心處設有凹槽,所述的緩衝墊位於凹槽內。一般的杯子杯底都為平面形狀,這種杯子清洗完後杯底水分停留在杯底不易乾燥。採用此方案則可解決此類問題,杯子清洗完後杯子倒放,水跡會沿著球形的底面向下滑,杯底很容易乾燥。作為優選,所述的杯託的邊緣設有向上的翻邊。向上的翹板方便拿取杯託。作為優選,所述的杯體上設有向上傾斜的板條狀把手。一般杯子的把手大都是彎曲的形狀,這種結構不容易清洗,採用本方案向上傾斜的板條狀把手則因結構簡單很容易清洗。作為優選,所述的把手上部的前後側設有內凹圓形。把手上設內凹圓形方便把持杯子。作為優選,所述的把手上端的位置高出杯體的杯ロ。清洗完杯子後通常會把杯子倒放以便浙乾杯子的水分,一般杯子的杯ロ都在同一平面,而把手的位置設在杯體的中間部位,這樣杯子倒放時杯口下沒有空隙,杯子裡的水分很難浙幹。本方案使把手上端的位置高出杯體的杯ロ,在洗好杯子後杯子倒放置時,杯口下部會有空隙,容易控乾杯子裡的水分,保證杯子的乾淨衛生。[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杯子放置時不會發出聲響,洗好杯子後容易控乾杯子的水分,保證杯子的乾淨衛生。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杯託的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把手的剖視圖。圖中杯體I、把手2、杯託3、翻邊4、緩衝墊5、內凹圓形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本實用新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述如圖I至圖3所示,一種靜音茶具,包括杯體I和杯託3,所述的杯體I上設有把手2,把手2呈板條狀且向上傾斜,把手2的外端呈圓形,把手上部的前後側設有內凹圓形6,把手2上端的位置高出杯體I的杯ロ。杯體I底部呈球形,杯託3的上表面為外凸的球形,上表面的中間設有與杯體I底部相配的凹槽,凹槽內設置緩衝墊5。杯託3的邊緣設有向上的翻邊4。杯體I採用玻璃陶瓷材料,玻璃陶瓷材料能夠抵抗溫度的急劇變化,具有優良的耐高溫變化的能力,能延長杯子的使用壽命。杯託3上的緩衝墊5採用橡膠或革材料製作,橡膠或革材料弾性好,材質柔軟,由其製作的靜音墊,當在杯託的靜音墊上放置杯子吋,杯子的重力及放杯子時的カ緩慢地作用在靜音墊上,不會產生聲響及噪音。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並非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別的形式上的改變,例如把緩衝墊可設置在杯體底部,這樣形式上的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靜音茶具,包括杯體(I)和杯託(3),其特徵是,所述的杯託(3)上表面設有與杯體(I)底部形狀相配的緩衝墊(5 )。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靜音茶具,其特徵是,所述的杯體(I)底部呈球形,杯託(3)的上表面為外凸的球形,並在中心處設有凹槽,所述的緩衝墊(5)位於凹槽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靜音茶具,其特徵是,所述的杯託(3)的邊緣設有向上的翻邊(4)。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靜音茶具,其特徵是,所述的杯體(I)上設有向上傾斜的板條狀把手(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靜音茶具,其特徵是,所述的把手(2)上部的前後側設有內凹圓形(6)。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ー種靜音茶具,其特徵是,所述的把手(2)上端的位置高出杯體(I)的杯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靜音茶具,包括杯體和杯託,所述的杯託上表面設有與杯體底部形狀相配的緩衝墊。採用此方案,當把杯子放置在杯託上時,杯子的杯底與杯託的緩衝墊接觸,不會發出聲響。
文檔編號A47G19/22GK202589155SQ201220223448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8日
發明者朱健律, 鄭林欣 申請人:浙江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