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塵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21:45:36 1
專利名稱:除塵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羽毛生產車間的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在羽毛生產領域,生產車間的空氣中,有害物質一般分為可見物質和不可見物質兩種。可見物質顆粒比較大,其主要影響車間內的能見度,使得車間內工人的操作和管理人員的監管受到影響。同時,可見微粒往往還大大降低了空調系統以及車間內設備的使用壽命。除此以外就是不可見微粒,其主要影響操作工人的健康。這些微粒通過呼吸進入肺,甚至通過眼睛進入視網膜,長期吸入這些微粒將導致視網膜模糊、肺功能障礙,甚至肺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除塵裝置,來收集生產車間的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並避免粉塵對操作工人的危害。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種除塵裝置,包括有管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管道中安裝有第一引風機,管道的下方連通有收集鬥;包括有U型管道,所述的U型管道中安裝有第二引風機,U型管道的一端與管道的前端相連通,U型管道的另一端連通有多個筒形布袋。所述的除塵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筒形布袋的底部連通有粉塵收集槽。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有效收集生產車間的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壽命,並避免了粉塵對操作工人的危害。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一種除塵裝置,包括有管道1,管道I中安裝有第一引風機2,管道I的下方連通有收集鬥3 ;包括有U型管道4,U型管道4中安裝有第二引風機5,U型管道4的一端與管道I的前端相連通,U型管道4的另一端連通有多個筒形布袋6。多個筒形布袋6的底部連通有粉塵收集槽7。第一引風機2將有害粉塵從生產車間的設備中引入管道1,小顆粒的粉塵先落入收集鬥3中,大顆粒的粉塵經第二引風機5引入U型管道4,並分別進入多個筒形布袋6,大顆粒的粉塵在多個筒形布袋6中逐漸沉降下來,並落入粉塵收集槽7。
權利要求1.一種除塵裝置,包括有管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管道中安裝有第一引風機,管道的下方連通有收集鬥;包括有U型管道,所述的U型管道中安裝有第二引風機,U型管道的一端與管道的前端相連通,U型管道的另一端連通有多個筒形布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除塵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筒形布袋的底部連通有粉塵收集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除塵裝置,包括有管道,管道中安裝有第一引風機,管道的下方連通有收集鬥;包括有U型管道,U型管道中安裝有第二引風機,U型管道的一端與管道的前端相連通,U型管道的另一端連通有多個筒形布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有效收集生產車間的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壽命,並避免了粉塵對操作工人的危害。
文檔編號B01D46/02GK202740912SQ201220258679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日
發明者張延新, 徐禮仁, 張和寶, 高大雲, 餘立軍, 曹樂 申請人:安徽一隆羽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