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型材鋸切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19:2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鋁型材的生產加工領域,具體是指鋁型材鋸切結構。
背景技術:
鋸床是用圓鋸片或鋸條等將材料鋸斷或加工成所需形狀的工具機。鋸床以圓鋸片、鋸帶或鋸條等為刀具,鋸切金屬圓料、方料、管料和型材等的工具機。鋸床的加工精度一般都不很高,多用於備料車間切斷各種棒料、管料等型材;但是現有切割鋸床工作時切屑到處亂飛,安全性能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鋁型材鋸切結構,避免切割碎屑四處濺灑,同時提高鋁型材切割的安全可靠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鋁型材鋸切結構,包括殼體以及安裝在殼體上端的罩體,所述罩體兩端分別設有進口與出口,在所述殼體內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導杆和電機,滑塊套設在導杆上,在滑塊上安裝有鋸片,所述鋸片的轉軸通過皮帶與電機的輸出端連接,在殼體側壁安裝有氣缸,所述氣缸的輸出端活動貫穿殼體外壁後與滑塊的側壁連接,在殼體上表面開有與導杆平行的切割孔,鋸片上部貫穿所述切割孔,在罩體內開有正對所述切割孔的空腔;在殼體內壁上轉動設置有與導杆垂直的轉杆,且轉杆置於滑塊與電機之間,在所述滑塊的下端安裝有調節塊,在調節塊底面上安裝有齒帶,轉杆上固定有與齒帶相配合的齒輪,在轉杆的外圓周壁上對稱設置有兩個連杆,且在連杆的末端轉動設置有與轉杆平行的輥筒,所述輥筒的外壁與所述皮帶的內側壁接觸。針對現有技術中,在對鋁型材進行切割時,所產生的碎屑四處飛濺,在影響切割進度的同時碎屑還容易影響操作人員的視線,進而增加安全事故的發生機率;發明人為解決該類問題,設計出一種新型切割設備,即在殼體內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端通過皮帶與鋸片的轉軸連接,在殼體上壁開有切割孔,鋸片的上端貫穿切割孔且向上突出,罩體將切割孔完全覆蓋,即鋁型材的切割步驟在罩體的空腔內進行,使得切割所產生的碎屑只在空腔內活動,而無法四處濺射,並且罩體可選擇透明的塑料罩,以方便操作人員隨時觀察鋁型材的切割情況,產生的碎屑通過切割孔下移至殼體內部,通過集中收集還能對碎屑進行回收利用,進而達到避免切割碎屑四處濺灑,同時提高鋁型材切割的安全可靠度的目的。
使用時,鋸片的初始位置位於切割孔的一端端部,啟動氣缸,使得氣缸輸出端帶動滑塊移動,此時鋸片則沿切割孔朝其另一端端部移動,直至與鋁型材接觸,即開始對鋁型材進行切割工序;在移動過程中,為保證皮帶自身的張緊度,在鋸片在導杆上進行直線往復運動時,調節塊底面上安裝的齒帶與齒輪嚙合,進而帶動轉杆自由轉動,在轉杆轉動的同時,位於轉杆外壁上的兩個連杆進行同步轉動,即以轉杆的中心為圓心,兩個與皮帶內側壁接觸的輥筒開始繞圓心做圓周運動,當鋸片的轉軸與電機的輸出端之間間距最小時,連杆呈水平放置狀態,皮帶被兩個輥筒所支撐,並且向外擴張的幅度達到最大,以保證皮帶的張緊度,確保電機帶動鋸片轉動的頻率維持不變;當鋸片的轉軸與電機的輸出端之間的間距最大時,鋸片完成對鋁型材的切割,此時連杆發生圓周運動後,兩個連杆呈傾斜狀態,即兩個輥筒呈一高一低分布,並保證兩個輥筒與皮帶的內側壁接觸,此時皮帶向外擴張的弧度最小,而自身的張緊度保持不變。通過轉杆、連杆以及輥筒與滑塊的同步運動,可保證鋸片無論是在初始狀態還是在切割狀態,皮帶自身的張緊度始終保持不便,保障鋸片對鋁型材的穩定切割,避免鋸片因皮帶的張緊度變化而在切割時產生停頓、跳動等狀況,達到提高鋁型材切割效率的目的。
所述調節塊為U形,且齒帶設置在調節塊水平段的底面上。作為優選,調節塊為U形,在氣缸驅動時,其驅動負荷為鋸片、滑塊、調節塊以及各部件之間的滑動摩擦阻力,將調節塊設置為U形,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驅動負荷,在保證鋸片正常工作的同時,還能降低滑塊與導杆之間的相互磨損,進而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
所述空腔的截面為矩形,且空腔的寬度與切割孔的長度相同。作為優選,鋁型材由罩體的進口端進入,切割完成後由罩體出口端傳送出,將空腔的寬度設置為與切割孔的長度相同,使得切割所產生的碎屑在在空腔內的積累量減少,使絕大部分的碎屑沿切割孔下移至殼體內,以方便工作人員的集中收集。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在殼體內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端通過皮帶與鋸片的轉軸連接,在殼體上壁開有切割孔,鋸片的上端貫穿切割孔且向上突出,罩體將切割孔完全覆蓋,即鋁型材的切割步驟在罩體的空腔內進行,使得切割所產生的碎屑只在空腔內活動,而無法四處濺射,並且罩體可選擇透明的塑料罩,以方便操作人員隨時觀察鋁型材的切割情況,產生的碎屑通過切割孔下移至殼體內部,通過集中收集還能對碎屑進行回收利用,進而達到避免切割碎屑四處濺灑,同時提高鋁型材切割的安全可靠度的目的;
2、本實用新型將調節塊設置為U形,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驅動負荷,在保證鋸片正常工作的同時,還能降低滑塊與導杆之間的相互磨損,進而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
3、本實用新型將空腔的寬度設置為與切割孔的長度相同,使得切割所產生的碎屑在在空腔內的積累量減少,使絕大部分的碎屑沿切割孔下移至殼體內,以方便工作人員的集中收集。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
1-氣缸、2-導杆、3-滑塊、4-殼體、5-罩體、6-鋸片、7-皮帶、8-空腔、9-切割孔、10-連杆、11-調節塊、12-輥筒、13-型材、14-轉杆、15-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殼體4以及安裝在殼體4上端的罩體5,所述罩體5兩端分別設有進口與出口,在所述殼體4內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導杆2和電機15,滑塊3套設在導杆2上,在滑塊3上安裝有鋸片6,所述鋸片6的轉軸通過皮帶7與電機15的輸出端連接,在殼體4側壁安裝有氣缸1,所述氣缸1的輸出端活動貫穿殼體4外壁後與滑塊3的側壁連接,在殼體4上表面開有與導杆2平行的切割孔9,鋸片6上部貫穿所述切割孔9,在罩體5內開有正對所述切割孔9的空腔8;在殼體4內壁上轉動設置有與導杆2垂直的轉杆14,且轉杆14置於滑塊3與電機15之間,在所述滑塊3的下端安裝有調節塊11,在調節塊11底面上安裝有齒帶,轉杆14上固定有與齒帶相配合的齒輪,在轉杆14的外圓周壁上對稱設置有兩個連杆10,且在連杆10的末端轉動設置有與轉杆14平行的輥筒12,所述輥筒12的外壁與所述皮帶7的內側壁接觸。針對現有技術中,在對鋁型材13進行切割時,所產生的碎屑四處飛濺,在影響切割進度的同時碎屑還容易影響操作人員的視線,進而增加安全事故的發生機率;發明人為解決該類問題,設計出一種新型切割設備,即在殼體4內安裝有電機15,電機15的輸出端通過皮帶7與鋸片6的轉軸連接,在殼體4上壁開有切割孔9,鋸片6的上端貫穿切割孔9且向上突出,罩體5將切割孔9完全覆蓋,即鋁型材13的切割步驟在罩體5的空腔8內進行,使得切割所產生的碎屑只在空腔8內活動,而無法四處濺射,並且罩體5可選擇透明的塑料罩,以方便操作人員隨時觀察鋁型材13的切割情況,產生的碎屑通過切割孔9下移至殼體4內部,通過集中收集還能對碎屑進行回收利用,進而達到避免切割碎屑四處濺灑,同時提高鋁型材13切割的安全可靠度的目的。
使用時,鋸片6的初始位置位於切割孔9的一端端部,啟動氣缸1,使得氣缸1輸出端帶動滑塊3移動,此時鋸片6則沿切割孔9朝其另一端端部移動,直至與鋁型材13接觸,即開始對鋁型材13進行切割工序;在移動過程中,為保證皮帶7自身的張緊度,在鋸片6在導杆2上進行直線往復運動時,調節塊11底面上安裝的齒帶與齒輪嚙合,進而帶動轉杆14自由轉動,在轉杆14轉動的同時,位於轉杆14外壁上的兩個連杆10進行同步轉動,即以轉杆14的中心為圓心,兩個與皮帶7內側壁接觸的輥筒12開始繞圓心做圓周運動,當鋸片6的轉軸與電機15的輸出端之間間距最小時,連杆10呈水平放置狀態,皮帶7被兩個輥筒12所支撐,並且向外擴張的幅度達到最大,以保證皮帶7的張緊度,確保電機15帶動鋸片6轉動的頻率維持不變;當鋸片6的轉軸與電機15的輸出端之間的間距最大時,鋸片6完成對鋁型材13的切割,此時連杆10發生圓周運動後,兩個連杆10呈傾斜狀態,即兩個輥筒12呈一高一低分布,並保證兩個輥筒12與皮帶7的內側壁接觸,此時皮帶7向外擴張的弧度最小,而自身的張緊度保持不變。通過轉杆14、連杆10以及輥筒12與滑塊3的同步運動,可保證鋸片6無論是在初始狀態還是在切割狀態,皮帶7自身的張緊度始終保持不便,保障鋸片6對鋁型材13的穩定切割,避免鋸片6因皮帶7的張緊度變化而在切割時產生停頓、跳動等狀況,達到提高鋁型材13切割效率的目的。
作為優選,調節塊11為U形,在氣缸1驅動時,其驅動負荷為鋸片6、滑塊3、調節塊11以及各部件之間的滑動摩擦阻力,將調節塊11設置為U形,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驅動負荷,在保證鋸片6正常工作的同時,還能降低滑塊3與導杆2之間的相互磨損,進而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
作為優選,鋁型材13由罩體5的進口端進入,切割完成後由罩體5出口端傳送出,將空腔8的寬度設置為與切割孔9的長度相同,使得切割所產生的碎屑在在空腔8內的積累量減少,使絕大部分的碎屑沿切割孔9下移至殼體4內,以方便工作人員的集中收集。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