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電機模仿中醫針灸針法的方法
2023-11-03 20:22:17
專利名稱:控制電機模仿中醫針灸針法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學領域中的控制電機運行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控制電機模仿中醫針灸針法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各種中醫針灸過程中,都是通過人工的捻轉,提插針灸針,來對穴位進行刺激。捻轉的速度,角度,均勻度,提插力度,深度等非常影響治療效果,如果手法不當,反而會惡化病症。通過醫學研究,捻轉時能達到正弦波形,旋轉速度達到三百轉以上時,治療效最佳。但往往由於醫療人員的不足,精力有限,手法有限,不能對每一位患者都進行足夠的捻轉,提插,並且針灸時正轉反轉的圈數,速度,提插時的深度,次數等的精度也很低,達不到針灸的最佳效果,極大的影響了針灸治療。現有的針灸儀是採用電針方式,即利用電脈衝刺激穴位達到治療效果,雖然也能模擬各種傳統針灸針法,但這種方式效果不如傳統扎針的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傳統的針灸方法全靠人員的經驗來施針,造成勞動強度大,治療效果不均,延誤治療甚至給患者造成傷害的問題,提供一種能有效減輕施針人員勞動量,保證治療效果的控制電機模仿中醫針灸針法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控制電機模仿中醫針灸針法的方法,它將針的運行方式分為捻轉和提插兩種方式,通過控制裝置控制電機運行模仿各種針法,它的方法為a、先通過人工找穴,扎針,然後將控制裝置初始化,並將針灸針固定在電機上;b、根據施針需要選擇針灸針法,即可選擇捻轉和提插方式中的一種,也可同時選擇兩種運行方式進行施針;c、在人機互動界面上進行相應針法參數設定,其中,捻針時各參數的範圍為,所需的旋轉速度為0-600次/分鐘,精度<1次/分鐘;正反轉速度比0-20,精度<0.01;正轉角度0-720度,精度<0.1度;反轉角度0-720度,精度<0.1度;正反轉間隔時間0-3分鐘,精度<1毫秒;補法瀉法平法手法選擇及力度選擇;捻轉時間0-600分鐘,精度<1毫秒;提插時各參數的範圍為,提插針時所需的提插深度0-30釐米,精度<0.1毫米;提插速度比0-20,精度<0.01;分步提插次數0-6次,精度<1次;提插補法瀉法平法手法選擇及力度選擇;提插速度0-200次/分鐘,精度<1次/分鐘;提插時間0-600分鐘,精度<1毫秒;d、控制裝置控制電機按設定運行方式運行,對患者施針,設定動作完成後停機;e、如遇到意外情況,可以馬上通過按鈕停止電機的旋轉。
所述控制裝置為ARM或單片機,它按設定數據算出需要的控制電機轉動的PWM波和方向信號,通過電機控制器來控制電機的正反轉,和直線電機運動。
所述步驟c中,捻轉針時,如果選擇補法,則正轉輸出較寬電平,讓電機旋轉時力度大,反轉輸出較窄電平,讓電機旋轉時力度小;如果選擇瀉法,則正轉輸出較窄電平,讓電機旋轉時力度小,反轉輸出較寬電平,讓電機旋轉時力度大;如果選擇平法,則輸出均勻的一般寬的電平,讓電機旋轉時力度均勻。
所述步驟c中,提插時,如果選擇補法,則插時輸出較寬電平,讓電機快插,提時,則輸出較窄電平,讓電機慢提;如果選擇瀉法,則插時輸出較窄電平,讓電機慢插,提時,則輸出較寬電平,讓電機快提;如果選擇平法,則提、插時,輸出一般寬電平,讓提插速度一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它將電機與針灸的毫針連接在一起,先將毫針扎入人體後,再通過控制電機的運行來模擬傳統的針灸針法,這樣就避免了醫生針灸時需耗費很大體力的問題,能夠最大限度的模仿傳統針灸的方式,克服了現有各種針灸儀只是單純的利用電脈衝來刺激穴位,不是將毫針扎入人體,造成治療效果不佳的問題,既能夠達到針灸的最佳效果,又能提高針灸的精度,在使用前只要先設定針灸時所需的參數,便可控制電機來進行針灸的模仿,達到甚至超過人工針灸的效果,將人從機械的捻轉,提插針灸針中解放出來,提高了針灸效果,精度,量化針灸,減輕醫療人員工作量,提高醫療人員的效率。
圖1為本發明的控制流程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因為針灸針法可分為均勻捻轉、均勻提插、捻轉補法、捻轉瀉法、提插補法、提插瀉法,所以可總的分為捻轉和提插,補法瀉法。用電機來模仿捻轉和提插,補法瀉法。先通過人工找穴,扎針,然後將針灸針固定在電機上,隨後在人機互動界面上選擇是捻轉針還是提插針。選擇捻轉針後,設定捻針時所需的旋轉速度(0-600次/分鐘,精度<1次/分鐘)、正反轉速度比(0-20,精度<0.01)、正轉角度(0-720度,精度<0.1度)、反轉角度(0-720度,精度<0.1度)、正反轉間隔時間(0-3分鐘,精度<1毫秒)、補法瀉法平法手法選擇及力度選擇、捻轉時間(0-600分鐘,精度<1毫秒);選擇提插針後,設定提插針時所需的提插深度(0-30釐米,精度<0.1毫米)、提插速度比(0-20,精度<0.01)、分步提插次數(0-6次,精度<1次)、提插補法瀉法平法手法選擇及力度選擇、提插速度(0-200次/分鐘,精度<1次/分鐘)、提插時間(0-600分鐘,精度<1毫秒)。兩種針法可以選其一也可同時選擇。通過ARM或單片機等控制設備,按設定數據算出需要的控制電機轉動的脈寬電平,及脈寬間隔,來控制電機的正反轉,和直線電機運動。捻轉針時,如果選擇補法,則正轉輸出較寬電平,讓電機旋轉時力度大,反轉輸出較窄電平,讓電機旋轉時力度小;如果選擇瀉法,則正轉輸出較窄電平,讓電機旋轉時力度小,反轉輸出較寬電平,讓電機旋轉時力度大;如果選擇平法,則輸出均勻的一般寬的電平,讓電機旋轉時力度均勻。提插時,如果選擇補法,則插時輸出較寬電平,讓電機快插,提時,則輸出較窄電平,讓電機慢提;如果選擇瀉法,則插時輸出較窄電平,讓電機慢插,提時,則輸出較寬電平,讓電機快提;如果選擇平法,則提、插時,輸出一般寬電平,讓提插速度一樣。一切就緒後,電機轉動。在電機轉動時,如遇到意外情況,可以馬上通過特定按鈕來停止電機的旋轉,以防止事故發生。這樣,醫療人員就不用一直在人工行針,只要通過初始設定,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針灸效果,也提高醫療人員的效率。
實施例一對於牙疼患者用針灸針扎合谷穴,將針固定在電機上,設定參數,正轉340轉/分鐘,反轉300轉/分鐘,正轉角度90度,反轉角度90度,正反轉間隔0.01秒,正轉補法,反轉瀉法,捻轉時間30分鐘;用針灸針扎頰車穴,將針固定在電機上,設定參數,正轉360轉/分鐘,反轉300轉/分鐘,正轉角度85度,反轉角度85度,正反轉間隔0.01秒,正轉補法,反轉瀉法,捻轉時間45分鐘。
實施例二對於腹瀉患者用針灸針扎天樞穴,將針固定在電機上,設定參數,正轉300轉/分鐘,反轉300轉/分鐘,正轉角度90度,反轉角度90度,正反轉間隔0.01秒,正轉平法,反轉平法,捻轉時間30分鐘,提插深度6釐米,提插速度5釐米/秒,分步提插次數2次,提補法,插瀉法,提插次數100次,提插時間30分鐘;用針灸針扎足三裡穴,將針固定在電機上,設定參數,正轉450轉/分鐘,反轉450轉/分鐘,正轉角度80度,反轉角度80度,正反轉間隔0.01秒,正轉平法,反轉平法,捻轉時間30分鐘,提插深度3.33釐米,提插速度3釐米/秒,分步提插次數2次,提補法,插瀉法,提插次數100次,提插時間30分鐘。
權利要求
1.一種控制電機模仿中醫針灸針法的方法,它將針的運行方式分為捻轉和提插兩種方式,通過控制裝置控制電機運行模仿各種針法,其特徵是它的方法為,a、先通過人工找穴扎針,然後將控制裝置初始化,並將針灸針與電機連接;b、根據施針需要選擇針灸針法,既可選擇捻轉和提插方式中的一種,也可同時選擇兩種運行方式進行施針;c、在人機互動界面上進行相應針法參數設定,其中,捻針時各參數的範圍為,所需的旋轉速度為0-600次/分鐘,精度<1次/分鐘;正反轉速度比0-20,精度<0.01;正轉角度0-720度,精度<0.1度;反轉角度0-720度,精度<0.1度;正反轉間隔時間0-3分鐘,精度<1毫秒;補法、瀉法、平法手法選擇及力度選擇;捻轉時間0-600分鐘,精度<1毫秒;提插時各參數的範圍為,提插針時所需的提插深度0-30釐米,精度<0.1毫米;提插速度比0-20,精度<0.01;分步提插次數0-6次,精度<1次;提插、補法、瀉法、平法手法選擇及力度選擇;提插速度0-200次/分鐘,精度<1次/分鐘;提插時間0-600分鐘,精度<1毫秒;d、控制裝置控制電機按設定運行方式運行,對患者施針,設定動作完成後停機;如遇到意外情況,可以馬上通過按鈕停止電機的旋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電機模仿中醫針灸針法的方法,其特徵是所述控制裝置為ARM或單片機,它按設定數據算出需要的控制電機轉動的PWM波和方向信號,通過電機控制器來控制電機的正、反轉和直線電機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電機模仿中醫針灸針法的方法,其特徵是所述步驟c中,捻轉針時,如果選擇補法,則正轉輸出較寬電平,讓電機旋轉時力度大,反轉輸出較窄電平,讓電機旋轉時力度小;如果選擇瀉法,則正轉輸出較窄電平,讓電機旋轉時力度小,反轉輸出較寬電平,讓電機旋轉時力度大;如果選擇平法,則輸出均勻的一般寬的電平,讓電機旋轉時力度均勻。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電機模仿中醫針灸針法的方法,其特徵是所述步驟c中,提插時,如果選擇補法,則插時輸出較寬電平,讓電機快插,提時,則輸出較窄電平,讓電機慢提;如果選擇瀉法,則插時輸出較窄電平,讓電機慢插,提時,則輸出較寬電平,讓電機快提;如果選擇平法,則提、插時,輸出一般寬的電平,讓提插速度一樣。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控制電機模仿中醫針灸針法的方法。它解決了傳統的針灸方法全靠醫療人員經驗施針,勞動強度大,治療效果不均,會延誤治療甚至給患者造成傷害的問題,具有減輕施針人員勞動量,保證治療效果等優點,其方法為a.先通過人工找穴,扎針,然後將控制裝置初始化,並將針灸針固定在電機上;b.根據施針需要選擇針灸針法;c.在人機互動界面上進行相應針法參數設定;d.控制裝置控制電機按設定運行方式運行,對患者施針,設定動作完成後停機;如遇到意外情況,可以馬上通過按鈕停止電機的旋轉。
文檔編號A61H39/00GK1861035SQ20061004386
公開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25日
發明者王洪君, 楊華, 趙子嬰, 尹華 申請人: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