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輪蝸杆驅動裝置製造方法
2023-12-07 06:35:11 1
蝸輪蝸杆驅動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蝸輪蝸杆驅動裝置,包括蝸輪箱箱體、可旋轉地固定設置在蝸輪箱箱體內的蝸杆,與所述的蝸杆傳動連接並與閥門閥杆固定連接的蝸輪,所述的蝸杆兩端延伸出蝸輪箱箱體之外,其中所述的蝸杆一端為動力輸入端,與輸入端相對的另一端設置有限位機構。本發明的驅動裝置一級設計成蝸輪蝸杆,二級設計成二組直齒輪,來實現二級傳動。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綜合蝸輪蝸杆和直齒輪二者的優點,既能提高整體的傳動效率又能實現蝸動頭在任意角度的自鎖,同時在蝸杆的左端延伸出一段細牙螺紋,通過一個行程螺母進行蝸動頭角度的調節。
【專利說明】蝸輪蝸杆驅動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閥門驅動【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蝸輪蝸杆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一般的閥門控制需要通過手動完成,手動控制閥門時,容易控制開關,但當需要調節閥門大小時,手動控制常常會出現誤差;而且在很多人員無法常駐的區域,則需要可以遠程控制或者自動控制的閥門。
[0003]驅動裝置主要用於控制閥門的開關,如中國專利201310088524.6公開了一種二級蝸輪蝸杆和錐齒輪傳動的迴轉閥門手動裝置,包括輸入軸,輸入軸的一端設有第一蝸輪,並可由與第一蝸輪相連接的第一蝸杆帶動轉動;輸入軸的另一端設有小錐齒輪,並在所述小錐齒輪的一側嚙合有大錐齒輪;大錐齒輪的中部設置有第二蝸杆;第二蝸杆上連接有第二蝸輪;所述第二蝸輪上設置有閥門連接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通過二級蝸輪蝸杆的傳動來調節閥門,可以實現閥門大小的精確控制。
[0004]雖然上述專利技術通過小錐齒輪和大錐齒輪的傳動可以實現在輸入軸的徑向方向上的傳動,但是目前國內的蝸輪蝸杆驅動裝置,尤其是重型蝸輪蝸杆驅動裝置在結構設計主要存在傳動效率低,承載能力小而且在用電機做輸入的時候蝸動頭運轉很不穩定,同時為對齒輪迴轉進行限位,現有的限位調節是通過作用在蝸輪扇葉上的螺釘進行調節,存在多次調節後易產生洩漏的現象。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限位機構調節便利的蝸輪蝸杆驅動裝置。
[0006]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一種蝸輪蝸杆驅動裝置,包括蝸輪箱箱體、可旋轉地固定設置在蝸輪箱箱體內的蝸杆,與所述的蝸杆傳動連接並與閥門閥杆固定連接的蝸輪,所述的蝸杆兩端延伸出蝸輪箱箱體之外,其中所述的蝸杆一端為動力輸入端,與輸入端相對的另一端設置有限位機構,所述的限位機構包括形成在蝸杆端部的螺紋,可旋轉地設置在蝸杆端部螺紋之上的行程螺母,以及與所述的蝸輪箱箱體固定連接並將蝸杆端部及行程螺母包容其中的端蓋,所述的端蓋限制所述的行程螺母只能沿蝸杆軸向移動而不轉動。
[0008]所述的端蓋的內腔體截面與行程螺母的截面為匹配的方形或多稜形結構。
[0009]所述的端蓋的內腔體截面與行程螺母的截面為匹配的圓形,所述的端蓋設置有至少一個通孔,可相對通孔自由前後移動的螺釘外端在端蓋外側、內端穿過所述的通孔並與所述的行程螺母固定連接以限制行程螺母的轉動。
[0010]所述的端蓋的內腔面與行程螺母的外壁面間設置有至少一個沿蝸杆軸向延伸的導向稜和導向槽。
[0011]所述的端蓋的內腔面與行程螺母的外壁面上分別對應地設置有至少一個沿蝸杆軸向延伸的導向槽,可匹配地嵌設在導向槽中的導向鍵可將行程螺母和端蓋相鎖定。
[0012]所述的蝸杆的動力端與直齒輪減速機構可傳動連接。
[0013]所述的直齒輪減速機構包括與所述的蝸輪箱體固定連接的直齒輪箱,可旋轉地設置在直齒輪箱內部的動力軸,與所述的動力軸固定連接的第一齒輪,與所述的第二齒輪嚙合連接的第二齒輪,所述的第二齒輪與所述的蝸杆動力端固定連接。
[0014]所述的直齒輪減速機構包括與所述的蝸輪箱體固定連接的直齒輪箱,可旋轉地設置在直齒輪箱內部的動力軸,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第四齒輪以及中間軸,所述第一齒輪與動力軸中部固定連接且與第二齒輪嚙合連接,所述的中間軸與動力軸平行設置且兩端分別與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固定連接,所述的第四齒輪可旋轉地設置在動力軸端部且與第三齒輪嚙合連接,所述的第四齒輪與所述的蝸杆動力端固定連接。
[0015]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串聯設置的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直齒輪減速機構。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發明的驅動裝置一級設計成蝸輪蝸杆,二級設計成二組直齒輪,來實現二級傳動。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綜合蝸輪蝸杆和直齒輪二者的優點,既能提高整體的傳動效率又能實現蝸動頭在任意角度的自鎖,同時在蝸杆的左端延伸出一段細牙螺紋,通過一個行程螺母進行蝸動頭角度的調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蝸輪蝸杆驅動裝置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0020]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蝸輪蝸杆驅動裝置包括蝸輪箱箱體13、可旋轉地固定設置在蝸輪箱箱體內的蝸杆14,與所述的蝸杆傳動連接並與閥門閥杆固定連接的蝸輪22,所述的蝸杆兩端延伸出蝸輪箱箱體之外,其中所述的蝸杆一端為動力輸入端以與直齒輪減速機構傳動連接,與輸入端相對的另一端設置有限位機構,所述的限位機構包括形成在蝸杆端部的螺紋,可旋轉地設置在蝸杆端部螺紋之上的行程螺母22,以及與所述的蝸輪箱箱體固定連接並將蝸杆端部及行程螺母包容其中的端蓋18,所述的端蓋限制所述的行程螺母只能沿蝸杆軸向移動而不轉動,同時,所述的端蓋上設置有可見行程螺母的透明窗口。
[0021]具體地說,為限定所述的行程螺母只能軸向移動,兩者之間的限制機構可為多種,如所述的端蓋的內腔體截面與行程螺母的截面為匹配的方形或多稜形結構,或者,所述的端蓋的內腔面與行程螺母的外壁面間設置有至少一個沿蝸杆軸向延伸的導向稜和導向槽,或者,所述的端蓋的內腔面與行程螺母的外壁面上分別對應地設置有至少一個沿蝸杆軸向延伸的導向槽,可匹配地嵌設在導向槽中的導向鍵可將行程螺母和端蓋相鎖定,當然也可採用其他形式。如所述的端蓋的內腔體截面與行程螺母的截面為匹配的圓形,所述的端蓋設置有兩到四個通孔,可相對通孔自由前後移動的螺釘外端留在端蓋之外、內端穿過所述的通孔並與所述的行程螺母固定連接以限制行程螺母的轉動。
[0022]同時,端蓋和蝸輪箱箱體之間,以及以下描述的直齒輪箱體與蝸輪箱箱體間均採用NBR的橡膠墊片其他部位採用O形圈,能夠達到良好的密封性能,它能達到IP68的防護等級。
[0023]本發明屬於閥門驅動裝置的一種,主要應用於部分迴轉閥門的驅動操作,尤其是應用在要求能夠承受較高的扭矩輸入,密封等級要求嚴格同時還能夠匹配電機的輸入。本發明的蝸輪蝸杆驅動裝置的限位機構利用蝸杆轉動時行程螺母的軸向移動且與箱體或端蓋間的幹涉頂持作用實現對蝸杆動作的限位,所述的蝸杆端部的螺紋為細螺紋,其軸向承受能力強,同時利用行程螺母與端蓋或蝸輪箱箱體的幹涉實現限位,兩者之間接觸面大承受能力強,能夠承受高強度的扭矩測試,而且能夠在只拆開端蓋的情況下進行閥門行程的調節,方便快速。操作簡單有效。
[0024]進一步地,所述的直齒輪減速機構包括與所述的蝸輪箱體固定連接的直齒輪箱,可旋轉地設置在直齒輪箱內部的動力軸,與所述的動力軸固定連接的第一齒輪,與所述的第一齒輪嚙合連接的第二齒輪,所述的第二齒輪與所述的蝸杆動力端固定連接,即利用一組直齒輪可實現減速效果,同時提高傳動效率。
[0025]優選地,所述的直齒輪減速機構包括與所述的蝸輪箱體固定連接的直齒輪箱11,通過軸承5可旋轉地設置在直齒輪箱內部的動力軸I,第一齒輪6、第二齒輪28、第三齒輪27、第四齒輪7以及中間軸29,所述第一齒輪6與動力軸I中部固定連接且與第二齒輪嚙合連接,所述的中間軸29與動力軸I平行設置且兩端分別與第二齒輪28和第三齒輪27固定連接,所述的第四齒輪7可旋轉地設置在動力軸端部且與第三齒輪嚙合連接,所述的第四齒輪與所述的蝸杆動力端固定連接。
[0026]本發明造型美觀,體積小,在蝸輪箱的右端連接一個二級直齒輪減速箱,由兩對相同中心距的直齒輪構成,驅動裝置傳動效率大大提高且運行穩定,輸入端增加一個輸入法蘭。在蝸輪箱的左端為蝸動頭的限位機構,蝸輪箱採用完全對稱結構,如操作空間受限制可以將直齒輪箱裝在蝸輪箱的左端,蝸杆對調。實現另一個方向的操作。
[0027]當然,對於不同的需求,還可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串聯設置的如上所述的直齒輪減速機構。
[0028]本發明的驅動裝置一級設計成蝸輪蝸杆,二級設計成二組直齒輪,來實現二級傳動。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綜合蝸輪蝸杆和直齒輪二者的優點,既能提高整體的傳動效率又能實現蝸動頭在任意角度的自鎖,同時在蝸杆的左端延伸出一段細牙螺紋,通過一個行程螺母進行蝸動頭角度的調節。
[0029]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蝸輪蝸杆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蝸輪箱箱體、可旋轉地固定設置在蝸輪箱箱體內的蝸杆,與所述的蝸杆傳動連接並與閥門閥杆固定連接的蝸輪,所述的蝸杆兩端延伸出蝸輪箱箱體之外,其中所述的蝸杆一端為動力輸入端,與輸入端相對的另一端設置有限位機構,所述的限位機構包括形成在蝸杆端部的螺紋,可旋轉地設置在蝸杆端部螺紋之上的行程螺母,以及與所述的蝸輪箱箱體固定連接並將蝸杆端部及行程螺母包容其中的端蓋,所述的端蓋限制所述的行程螺母只能沿蝸杆軸向移動而不轉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輪蝸杆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端蓋的內腔體截面與行程螺母的截面為匹配的方形或多稜形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輪蝸杆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端蓋的內腔體截面與行程螺母的截面為匹配的圓形,所述的端蓋設置有至少一個通孔,可相對通孔自由前後移動的螺釘內端穿過所述的通孔並與所述的行程螺母固定連接以限制行程螺母的轉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輪蝸杆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端蓋的內腔面與行程螺母的外壁面間設置有至少一個沿蝸杆軸向延伸的導向稜和導向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輪蝸杆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端蓋的內腔面與行程螺母的外壁面上分別對應地設置有至少一個沿蝸杆軸向延伸的導向槽,可匹配地嵌設在導向槽中的導向鍵可將行程螺母和端蓋相鎖定。
6.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蝸輪蝸杆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蝸杆的動力端與直齒輪減速機構可傳動連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蝸輪蝸杆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直齒輪減速機構包括與所述的蝸輪箱體固定連接的直齒輪箱,可旋轉地設置在直齒輪箱內部的動力軸,與所述的動力軸固定連接的第一齒輪,與所述的第二齒輪嚙合連接的第二齒輪,所述的第二齒輪與所述的蝸杆動力端固定連接。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蝸輪蝸杆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直齒輪減速機構包括與所述的蝸輪箱體固定連接的直齒輪箱,可旋轉地設置在直齒輪箱內部的動力軸,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第四齒輪以及中間軸,所述第一齒輪與動力軸中部固定連接且與第二齒輪嚙合連接,所述的中間軸與動力軸平行設置且兩端分別與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固定連接,所述的第四齒輪可旋轉地設置在動力軸端部且與第三齒輪嚙合連接,所述的第四齒輪與所述的蝸杆動力端固定連接。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輪蝸杆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串聯設置的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直齒輪減速機構。
【文檔編號】F16K31/53GK103615590SQ201310651321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4日
【發明者】範全軍, 王博 申請人:天津富賽克流體控制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