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張中行為什麼要作文

2023-12-07 05:37:16 2

  為什麼要作文?問題很簡單,卻可以有不同的答覆。因為學校有這門課,這是背著書包上學不久的孩子們的可能想法。因為有些場合要考作文,這是上學已久將要離開學校的大孩子們的可能想法。因為有些意思,不只要說,還要寫下來,甚至不必說而必須寫下來,這是近於三十而立直到老成持重的許多人的可能想法。所謂必須寫下來,情況各式各樣。想要告訴的人不在跟前,說話聽不見,只好寫,如書信之類。有時候,在跟前時並不少,但為了表達得更柔婉,更懇摯,卻寧可寫而不說,如有些書信之類。還有時候,並不想告訴人,卻為了備忘,必須記下來,如日記、札記之類。更多的時候是有所思,有所信,自認為應該傳與廣大讀者,包括十世百世的後來人,這就是各種性質的著作之類。這最後一種情況,古人也早注意到,如《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的話: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這個說法,我們現在來發揮,似乎可以說,有所思,有所感,只說不寫,就不能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發揮得積極一些就是,有所思,有所感,寫下來,就能打破空間的限制,讓千裡以外甚至全世界都知道,並打破時間的限制,讓千百年後的人都知道。一般說,作文之為必要,理由不過如此而已。

  這就又碰到上文提到的寫話問題。言是話,寫成書面形式,成為文,於是可以行遠。這樣說,作文不過是把語音變為字形,其為必要,或說優點是可以行遠,即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這個優點分量很重,因為,如果沒有這個優點,文化就幾乎會斷種,或至少是停滯,人類的文明自然就難以滋生光大。但是不是作文的價值就止於此呢?應該說不止於此。有文化的成年人都聽過大量的話,讀過相當數量的單篇文章和整本著作,如果兩者的內容像物一樣,都可以集成堆堆,然後察看,比較,就會發現,話的一堆和文的一堆,且不管量,在質的方面原來有相當大的分別:話輕文重,話粗文精,話低文高,等等。總之,文所傳的不只是話,而遠遠超過話。

  這超過的情況有多方面,這裡說說主要的。

  一是精確。又可以分作三個方面。(1)簡練。同一種意思,同一個人,用話表達,常常會不經意,因而難免冗贅、拖沓、重複;寫成書面,總要經過思考斟酌,因而會簡練得多。(2)有條理。說話,有時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沒想到,說了話不算了,他。中午下班,剩兩車沒卸,還。忘說了,那是上午布置讓下午討論的。重九登高總算大家團圓了;中秋賞月大哥出差,沒參加。寫成書面,多少要用一些組織的功夫,就不會出現這樣顛三倒四的情況。(3)確切。同一種意思,用以表達的詞句可以很不同。不同的詞句,有價值相等的可能性,但不多;經常是有高下之別。譬如由高到低可以排成如下的行列:恰如其分,大致明白,意思模糊,似是而非,大錯特錯等。同一個人,用話說,常常脫口而出,所用詞句未必是恰如其分的;用筆寫,選詞造句總要費些心思,甚至還要修改,達到恰如其分的機會就大多了。

  二是深遠。深遠的對面是淺近。話,從理論方面說自然也可以不淺近而深遠,但實際上,與文相比,總是偏於淺近。因為習慣如此,所以無妨說,想表達深遠的內容,我們要用文,不宜於用話。這所謂深遠的內容,可以包括種種方面,這裡作為舉例,只談兩個方面。(1)難明之理。最典型的是哲理,如下面兩處(為了簡明,舉文言。下同):

  a.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a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第一章)

  b.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莊子齊物論》)

  像這樣深微的內容,用文表達,詞語典重而意義精闢;用話表達,即使非絕不可能,總是很難的。(2)難表之情。最典型的是詩詞,如下面兩處:

  a.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

  b.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月臺花榭,瑣窗朱戶,惟有春知處。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困愁深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世案》)

  像這樣的幽渺之情,不用文而用話,總是很難表達的。

  三是優美。話可以說得美。《論語》推重宰我、子貢的口才,說:言語,宰我、子貢。可惜沒有舉例。《左傳》、《國語》等史書裡還保存不少所謂辭令;遠遠之後,像《紅樓夢》裡鳳姐的巧言也是好例。不過比起書面的花樣,那就顯得寒儉多了。書面的花樣,文言裡尤其多。最突出的是韻文,由《詩經》開始,之後的樂府、唐詩、宋詞、元曲等都是。還有我國特有的駢文,四六對句,如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蘇軾的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都是大家熟悉而百讀不厭的名句。散文寫得美的也很多,寫景的如《水經注》和柳宗元的遊記,言情的如晉人雜帖和蘇東坡的小簡,都值得反覆讀,仔細吟味。五四文學革命之後,白話作品,寫得美的也很有一些,如魯迅的百草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都是。這種種優美的精神財富是文創造的,用話,恐怕很難,而且由於不成文法的分工,如果話一定要越俎代庖,我們聽著也許會感到過於造作吧?

  由此可見,文是話的書面形式,卻又超過話的書面形式;它有大本領,有大成就。由利用它的人這方面說,它是表情達意的更好的工具,學會使用它就會有大成就,才能有大成就。這樣,人生上壽不及百年,柴米油鹽,雜事無數,還要不憚煩而用力作文,其原因就是非常明顯的了。

同类文章
一二三木頭人遊戲作文400字

一二三木頭人遊戲作文400字

今天,我們班特別熱鬧好玩。老師帶我們玩「木頭人」遊戲。老師先跟我們講遊戲的規則:「當「木頭人」的人不能動,也不能說話,更不能笑。而當「逗笑人」的人任務則是要把「木頭人」逗笑。如果木頭人一直分毫未動,堅持最久的就是「超級木頭人」;如果逗笑人可以把所有的人都逗笑了,他就是「逗笑專家」。」說完,老

收貨的季節

  又是一個令人快樂的收穫節,在這一年的收穫節裡農民伯伯收穫了他們自己家種的農作物,而我我吃著無比美味的棒棒糖思緒也回到了收穫的那一天……  那一天,羅老師說:「今天是我們班和同年級的四個班比賽拔河,現在要選吃15個男同學和15個女同學,哪些同學願意為班爭光。」聽到這裡我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手,

高中敘事作文:一次難忘的演講比賽

  學校舉辦了《永遠的豐碑》演講比賽,由我們班打頭。我們一邊練習演講,一邊盼望著比賽快點到來。今天早上,我們幾個人就要上臺演講了,我心裡卻非常緊張,像打鼓一樣。同班的好朋友鍾雪霞告訴我:「不要緊張,要對自己充滿信心,這樣才能取得優秀成績。」聽了鍾雪霞講的話,我心裡平靜多了。  到了比賽的時間

成長的煩惱500字

  範文一  現在的我,早已不是童年時那個幼稚的我了,我現在正邁向青春時期,那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時期啊!我恨不得時間過得再快些,能讓我立刻步入那個時期。可是,伴隨著成長,各種各樣的煩惱也一個接著一個,接踵而至,似雨點般向我打來。  我剛升上初中時認為,初中生活會想我在小學時一樣沒有煩惱。可是,

高中敘事作文:詩意地生活

  第一篇  思緒從六朝金粉的秦淮河穿越到曉風殘月的西湖,從煙花三月的揚州飛掠到楓橋夜泊的姑蘇,若是讓我選擇一個地方詩意地生活,我一定會搖曳輕舟,最終停泊在煙雨朦朧的江南水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遠離朱自清的槳聲燈影裡得秦淮河,我搖著小船如痴如醉地追尋著青磚瓦房的典雅江南。  

高三敘事作文:藍色的傘

  第一篇  羊羔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連小小的動物也懂得感恩父母,更何況是我們呢?一顆心靈因為對愛的感恩,所以才使自己擁有了鑽石般的璀璨光芒。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把經歷過無數風雨的藍色雨傘。我清楚地記得剛上四年級時。有一次下起大雨。天不從人願啊!我在校門口等了許久都不見雨停。我用書

高三敘事作文:感動的心藏在槐樹下

  2008年浙江省金華市中考作文題:感動的心藏在槐樹下  月下。小路。老槐樹……  氤氳的夜色浸染著紫色的窗枝,夢裡似乎又闖到槐花淡淡的幽香似一道澄清的柔波……  又是一個有月的晚上,風漸起漸落,吹亂了人們的頭髮,吹亂了人們的思緒,只有那顆心顯得格外溫暖。  槐樹在小路的盡頭,樹下有間餛飩

高中敘事作文:梔子花開

  「青春的旋律,我是你最後一個音符。不知道當你柔美的手指滑過黑白的鋼琴鍵時,你會否注意到我的哀傷?」每個人的青春裡都會遇到那個動人的音符,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音符也終將淡出我們的耳際。  梔子花又開始了燦爛的一季。牆角邊,庭院前,陽臺上,樓道口,到處可以看到粉嫩粉嫩,像蝴蝶一樣微微舒展著雙

高三敘事作文:站在老屋的門口

  站在老屋的門口  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頂披著一層灰色的瓦,時光侵蝕了老屋的門。而我徘徊在門口,想著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爺爺守著老屋。他喜歡坐在門口,一口又一口優哉遊哉地抽著自卷的旱菸。而當每次嗆得滿臉通紅時,便急急地招我給他捶背。那場景重複了幾年。而我印象中染紅老屋門口的那一抹殘

我的治牙記

  跟我很熟悉的人一般知道,我有著一口讓人一見了就感慨不好的牙,我的確是靠這個在朋友圈裡出了大名氣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前幾天吧,我早晨吃飯的時候六齡齒隱隱作痛,其實那可顆早就該治的六齡齒已經在好久之前就有感覺了,我只是心驚膽戰的不敢告訴我的家長,我知道只要說了就不能避免去醫院了。  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