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的加工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23:17:41 2
專利名稱:蛋黃的加工技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蛋黃製品的加工方法,特別是在蛋品去除了蛋清之後,將所剩蛋黃加工成有傳統風味的蛋製品,例如皮蛋、糟蛋、五香蛋蛋黃的方法。
各種蛋品既可經簡單的烹調食用,也可以進行醃製加工成鹹蛋,裹泥糟漬成皮蛋,糟蛋,但它們都要經過較長一段時間。雖然也有快速的加工方法,如國內的發明CN85108756公開介紹的就是一種蛋類快速加工方法,它採用的是去硬殼軟蛋進行加工,然而這些技術都是就整蛋而言。
目前,隨著日用化妝品需求量的增加,日化工業以及工業上提取酶量的加大,都促使蛋清用量日趨增大,而所制蛋黃直接加工成食品卻很少,大都是與其它添加物混合攪拌製成各種蛋製品。在國外,這種蛋黃的加工技術都較為複雜,例如US3717474和EP48818中所介紹的,鑑於膽固醇含量高的問題,它們都先要降低蛋黃中膽固醇的含量,使蛋黃與食用油混合、提取、分離。分離出的蛋黃再加工成各種蛋製品。
可是從蛋製品營養角度看,蛋黃中的膽固醇並非就能引起人體內膽固醇含量的增加,食用適量的蛋黃有益無害,為了解決工業上大量剩餘蛋黃以及簡單熟制蛋黃製品不受歡迎的問題,就必須尋找一種加工蛋黃的技術,利用這種技術生產出受歡迎的、可口的蛋黃製品。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方便、簡單多樣的蛋黃加工技術,通過本發明可制出有中國傳統風味的、人們喜食的皮蛋、糟蛋、鹹蛋的蛋黃製品。
本發明利用的是除去了蛋清的純蛋黃,蛋黃經紫外線照射,使部分膽固醇轉化成維生素D,然後把處理過的蛋黃密封在有滲透作用的膜或容器之內,將封好的蛋黃容器浸入到根據要求配製好的溶液或泥漿料之中,在20~30℃下,維持5~20天。取出醃好的蛋黃,放在所需的容器(如腸衣)內,經高溫加熱,就製得有各種風味的蛋黃製品。
本發明中所用的浸泡蛋黃的有滲透作用的膜或容器是指,有滲透作用的食用膜,例如,動物膀胱、動植物的細胞膜、賽璐酚、膠棉膜等。具有滲透作用的容器指無釉陶瓷、瓦罐等。在製作過程中,要視容器滲透率的強弱,再決定浸泡時間的長短。
本發明所用的溶液或漿料是根據成品蛋黃的味道而定。醃製3kg蛋,所用溶液配方(公斤)如下水50碳酸鈉2.5生石灰14食鹽1.5蛋黃3紅茶末1.5將上述配料混合,加熱煮沸,冷卻後待用或加泥製成漿料備用。
如若要製成京彩蛋黃,則可在上述配料中再加入柏樹灰0.5kg、錳、鎂的氧化物0.1kg。
同上所述,製成辣味的、五香的、含碘、含鋅的蛋黃等味道的成品,則可分別加入辣味蛋黃辣椒粉0.5kg桑樹灰12kg含碘蛋黃碘化鈣粉0.5kg含鋅蛋黃氧化鋅粉0.5kg五香味五香調料0.5kg
本發明加工蛋黃的方法,也適用於肉類,將肉品粉碎加工後,裝入有滲透作用的膜或容器裡,浸泡在按本發明配方配製的溶液或漿料中,同樣可以獲得各種風味的肉食製品。
實施例醃製鹹蛋將3kg分離出來的淨蛋黃,經紫外線照射消毒,再噴灑上50度左右的白酒,然後將蛋黃密封在內壁浸過食用油的滲透膜內,封好後的蛋黃浸泡在按上述要求配製好的溶液或泥漿中,以沒過為宜。置於常溫(約25℃)下醃製15天左右,取出醃好的蛋黃,烹製熟即可食用。
權利要求
1.一種蛋黃製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將分離出的蛋黃,經紫外線照射,再裝入有滲透作用的膜或容器裡,浸泡在配好的溶液或漿料中,在20~30℃溫度下,經5~20天,製成鹹蛋黃、皮蛋黃、糟蛋黃等蛋黃製品。
2.根據權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說的有滲透作用的膜或容器是指動物膀胱、動植物細胞膜、賽璐酚、膠棉膜、無釉陶瓷、瓦罐等。
3.根據權項1的方法,其中所說的溶液或漿料是指根據不同口味、將水、碳酸鈉、生石灰、食鹽、蛋黃、紅茶末、各種添加劑、混合均勻,或加泥成漿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關於蛋黃的加工技術,它是利用具有滲透作用的膜或容器,將蛋黃按傳統風味,加工成食用蛋黃製品,該項技術既解決了工業上剩餘蛋黃的作用,又滿足了人們的食用需要。
文檔編號A23L1/32GK1080133SQ9210458
公開日1994年1月5日 申請日期1992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1992年6月16日
發明者張紹浦 申請人:張紹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