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前的談話小學生作文2016
2023-12-04 17:34:06 1
經常與父母一起吃晚飯的孩子,基本上生活在一個比較和諧溫暖的家庭環境裡。這樣的家庭,一般來說夫妻關係、親子關係都是不錯的,溝通多,互相理解也多。
飯桌前的談話小學生作文一:
從若干年前開始,我非常驚訝地了解到,現在許多中國家庭已經很少在一起吃晚飯了。生活節奏加快,生存發展的壓力,使得一家人齊聚在餐桌前也變成一種奢望。似乎,社交生活比家庭晚餐更重要,公務應酬比家庭晚餐更重要。
有時候想想,有一天人生走到盡頭,回憶起生命中真正的快樂,是升了一級職,籤了一張單,賺了一筆錢……還是與家人、孩子在一起時那些溫情的細節、平凡卻溫馨的分分秒秒?
前美駐華大使洪博培說過:「我最後的目標是做一個稱職的爸爸,不然其他一切都沒有意義。」
如果中國男人,什麼時候把家庭幸福也視為人生的一種成功,甚至最重要的成功,也許孩子的教育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我們家是一個習慣於一起吃晚餐的家庭。曾經在一本書中我寫過:「相愛的人就是要在一起吃飯,吃很多很多頓飯。」在兒童小說《放慢腳步去長大》中,許多有趣的細節、故事都出自我家的餐桌。
我記得我們家的許多細小的趣事。比如,吃飯的時候,秋秋吃一口就把嘴湊到坐在她身旁的父親裸露的胳膊上,使勁哈氣。
「你這是幹嗎?」秋爸問。
「啊,好辣,我要把辣傳給你的胳膊。」秋秋繼續哈氣。
秋爸就用另一隻手扇著他的胳膊,嘴裡叫著:「好辣!好辣!」他順手拿起一支原子筆,在胳膊那處畫了一隻伸出來的舌頭,表示那兒辣得簡直受不了,舌頭在拼命喘氣。
有一次飯桌上有一樣海帶絲,深綠的顏色,切成整齊的長條。秋秋說,哇,這好像電影膠片。她夾了一筷海帶放進嘴裡,嚼完咽下後突然對我大張開嘴,一邊問:「你從我嘴裡看到什麼了?」
我納悶:「看到什麼了?還不是舌頭、牙齒、口腔。」
她失望地閉上嘴,抱怨道:「這電影膠片真奇怪,居然放不出電影來。」
這些對話都沒有什麼微言大義。我說「餐桌對話是最好的心靈教育」,但不意味著我們要在每場談話中都去貫徹「教育意義」。家庭對話是種心靈養護,重在氣氛。
飯桌前的談話小學生作文二:
一天中午,我們一家在吃中飯,桌上有美味的小黃魚、鮮嫩的青菜,還有一碗清爽可口的絲瓜湯。我喝著絲瓜湯,想到了我們家院子裡那已經開花了的絲瓜,「我們家結出來的的絲瓜會不會比這個更好吃呢?」我問。「當然!」媽媽說,「自家種的嘛!當然比買來的還好吃。」弟弟想了想,又問:「如果太多了吃不了怎麼辦?」「送人唄!」媽媽很高興地說。「送給誰啊?」弟弟真是打破沙鍋問到底。「當然要送給奶奶嘍!」我搶著說,「因為是奶奶把絲瓜苗培育好,然後帶給我們,如果奶奶不給我們絲瓜苗,我們哪來的絲瓜?」
「還要送給那個種花的人。」媽媽說。「為什麼?」我和弟弟很好奇,異口同聲地問。「因為媽媽答應那個賣花的人,我們的絲瓜成熟了,就送他幾條。」事情是這樣的,一天媽媽去買菜,路過一個花店,媽媽進去,看見裡面的泥土很好,很肥沃,就問店主:「這土賣不賣?」店主說:「不賣。」媽媽說:「賣給我吧,今年我們家院子裡種了一些絲瓜,可是院子裡的土太貧瘠了,可能結不出絲瓜了,你那肥沃的土賣給我一些,絲瓜結出來就送給你幾條!」店主笑了,說:「賣是不賣的,我送給你一些吧!」媽媽就從店裡拿了一些土。
媽媽說:「做人一定要守信用。言必行,行必果。你說出去了,就要做到,你做不到,就不要說。不管絲瓜結了幾條,或者很小,都要送給那個種花的人,如果沒結出來,也要向他說明一下。」「對,對!」我和弟弟不約而同地叫了起來。
我邊喝著絲瓜湯邊想像著,我們家的絲瓜大豐收,我和弟弟抱著一大堆絲瓜送給爺爺奶奶,種花人也笑呵呵地接過媽媽送給他的絲瓜……
飯桌前的談話小學生作文三:
夜幕降臨了,燈光下,媽媽、爸爸和我圍坐在餐桌前,一邊吃著飯菜,一邊談論著一天的見聞。
爸爸首先打開了話匣子,清了清嗓子說道「我來說說」今天發生在單位裡的一件事;在單位,a和b關係非常要好,兩個人幾乎可以說形影不離,中午,兩人在食堂一張餐桌上吃飯,下班兩人一道走。最近,單位準備競爭上崗,a和b兩人的崗位要合併成一個崗,儘管表面上看兩人還是很要好,可實際上兩人都偷偷較起了勁。a在電話裡給b說辦公室裡的事,b便趕緊說「先這樣吧,回頭再說。」匆匆掛了線。在別的辦公室閒聊時,不知誰說a幹活特麻利,不料,b卻說;「麻利是麻利,可保不準會出錯,太快了,肯定就不細了。」要在以前,b是絕對不可能這麼說的。
兩個月後,競崗的結果公布了,a上崗,b轉崗。中午在食堂吃飯的時候,大家再也看不見兩人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了。迎面兩人碰上,總是一個腦袋扭向左、一個腦袋扭向右,互不理睬,都不約而同地加快了腳步,神漠然地匆忙而過,仿佛在躲避仇敵一般。時不時的,會有人告訴a,b在背後說什麼來著,b也能聽a說他的「壞話……」
我分析道;「在競爭中,產生的嫉妒,讓兩個好朋友成為敵對頭。本來,只要公平競爭,不懷嫉妒,朋友能得到崗位,這是應該慶賀的事情。」
媽媽也補充說;「生活處處都是競技場,競爭也許是殘忍的,但對社會來說卻是絕對必須的。『物競天擇,優勝劣態。』重要的是,在競爭中不嫉妒,不猜疑,團結協作,互相理解。」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