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陣列式圓筒混凝土厚板施工方法與流程
2023-12-05 00:00:16 1

本發明涉及中空陣列式圓筒混凝土厚板施工方法,尤其適用於陣列式雙向梁多孔厚板的混凝土施工。
背景技術:
在高新技術的光電產業廠房結構,要求有極高的潔淨度、穩定性,滿足通風、空氣循環,防止極細顆粒包括塵埃浮塵的覆著,生產間的現澆混凝土樓板具有厚度較大、開孔較多、平整度等工作性能要求較高的特點。
厚板混凝土施工存在模板支撐體系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難題,陣列式布置多孔結構,存在陣列式圓孔如何精密留置,施工時應如何保證其模板及支撐體系的性能穩定,陣列式多孔及其模板的匹配與施工,混凝土澆築完畢保持樓板表面與孔洞之間的平整度與吻合度,陣列式多孔有規則性的孔洞留置與流水施工工序及後期混凝土的質量控制等技術問題。
如何解決陣列式多孔厚板的施工,涉及到陣列式多孔的精準預留、密封,多孔條件下的鋼筋安裝,上部結構支撐體系的布置,厚板平整度的嚴格控制與允許偏差,一次成型的平整度控制要求較高,這些與傳統樓板施工過程存在很大的不同。
潔淨度與平整度,是陣列式多孔厚板施工後的重要功能條件,也是傳統樓板施工中不需要或者不需要重點考慮的技術問題。
大量的陣列式圓筒,如何快速預留,不漏漿,施工便於模塊組織,施工工序簡單高效,拆除方便,成孔穩定高效,便於工人操作,便於循環組織流水施工,也是決定其是否可行的重要因素。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中空陣列式圓筒混凝土厚板施工方法,目的是開發出一種適宜於陣列式圓筒留置的厚板施工方法,便於多孔厚板的模塊化流水施工。
為實現上述目的,中空陣列式圓筒混凝土厚板施工方法,按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中空陣列式圓筒混凝土厚板施工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施工準備及基準標高引測;
步驟二:搭設支撐架體;
步驟三:木方調平及底模標高調整;
步驟四:底模板鋪設及標高覆核;
步驟五:帶底模的陣列式圓筒板放線;
步驟六:安裝固定凸出固定底盤;
步驟七:縱橫向梁鋼筋綁紮安裝;
步驟八:固定內核筒;
步驟九:安裝混凝土預埋內筒;
步驟十:帶底模的陣列式圓筒板結構過程檢測;
步驟十一:陣列式圓筒板結構上封施工蓋體;
步驟十二:陣列式圓筒板結構標高覆核與調整;
步驟十三:陣列式圓筒板結構混凝土澆築;
步驟十四:陣列式圓筒板結構混凝土收平;
步驟十五:陣列式圓筒板結構混凝土養護;
步驟十六:陣列式中空陣列式圓筒混凝土厚板驗收。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一具體為:施工準備及基準標高引測關鍵點包括豎向構件柱施工及標高控制點引測就位,並進行明晰標註。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二搭設支撐架體,具體為豎向立杆間距不超過900mm,水平向平杆間距不超過1200mm,可調託自由間距不超過300mm,架體穩定,變形量不超過1mm。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三木方調平及底模標高調整,具體為主次龍骨安裝調整,橫平豎直,然後安裝底模板,標高符合控制誤差要求,累積測量誤差控制符合要求。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四底模板鋪設及標高覆核,底模板為異型帶有多孔板的底模板。底模板根據設計排版圖、以及陣列式多孔筒的布置進行模塊拼裝,底模板標高控制及柱網間隔誤差控制不超過1mm。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五帶底模的陣列式圓筒板放線,具體包括陣列式圓筒板中心線引測、凸出固定底盤變線引測、雙向梁縱向鋼筋安裝邊線、板頂面標高控制線。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六安裝固定凸出固定底盤,固定凸出底盤採用對稱固定方式,凸出底盤表面平整。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七縱橫向梁鋼筋綁紮安裝,具體包括採用樣板示範,機械接頭,縱橫向鋼筋層次區分,先上下部縱筋,後腰部筋,採用梁體外懸掛綁紮方式,先長向後短向組織實施。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八固定內核筒,採用鎖卡方式緊固,逆時針轉動聽到鎖卡聲音為止,固定內核筒為鋁合金筒體,其外直徑比混凝土預埋內筒內直徑小20mm-40mm,中間設置格柵加強肋,鋁合金筒體是保證混凝土預埋內筒就位和施工可靠的支撐筒體。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九安裝混凝土預埋內筒,所述的混凝土預埋內筒是澆築混凝土時的不脫模預埋筒體,其在混凝土拆模之後是留置在混凝土中,形成陣列式筒體板,其直徑和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常用規格直逕取200mm-600mm,厚度為400mm-1000mm,筒體內壁光滑,沒有毛刺,模板拆除後,混凝土預埋內筒留置在混凝土內,形成預留的深孔筒,混凝土預埋內筒是擱置在固定內核筒體上的預留筒體。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十帶底模的陣列式圓筒板結構過程檢測,具體包括陣列式圓筒板的安裝偏差、位置、標高,以及陣列式圓筒板的緊固件、密封性、腔內雜物、潔淨度等的過程檢查及驗收記錄。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十一陣列式圓筒板結構上封施工蓋體,具體包括封蓋及密封。上封施工蓋體能承受混凝土澆築期間施工活荷載,並不小於2.5kN/m2,安裝封蓋體前,檢查上封施工蓋體的完好性、帶有翼緣的圓形密封蓋體的尺寸和密封性。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十二陣列式圓筒板結構標高覆核與調整,具體包括陣列式圓筒頂面標高、樓板頂面標高、上封施工蓋體標高的覆核。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十三陣列式圓筒板結構混凝土澆築,混凝土採用流動性好、收縮性小的自密實混凝土,分層澆築,分層推進布料,布料堆積厚度最大高低偏差不應超過300mm,分層厚度不超過200mm,層間間歇不超過初凝時間,澆築順序連續穩定,振動混凝土時嚴格控制插入點距離圓筒的距離不應超過50mm,混凝土成型面比結構樓板控制標高高出3mm-5mm。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十四陣列式圓筒板結構混凝土收平,混凝土澆築完畢要進行收面與抹平,收面採用粗面,在混凝土凝結硬化前完成,用笤帚梳理出拉毛面,然後進行精細抹平,採用人工與機械結合的方式進行,包括局部修補、乾粉灑塗、機械磨平。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十五陣列式圓筒板結構混凝土養護,採用灑水塗膜養護方式進行。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十六陣列式中空陣列式圓筒混凝土厚板成品保護與驗收,具體包括預留筒厚板的成品保護、陣列式圓筒厚板的質量驗收。
本發明有益效果:
本發明中空陣列式圓筒混凝土厚板施工方法,重點圍繞現澆樓板體系特殊用途功能需求,包括:潔淨度高要求、平整度高要求、預留多筒高要求、標高控制高要求、變形控制高要求。採用帶底模的陣列式圓筒板成型結構,陣列單元模塊一次安裝多筒,實現模塊化施工,內筒與預留筒雙筒結合,方便拆裝與成孔,保證成孔質量與效率,所成圓筒圓滑通順,規則統一,外觀感好。標高控制四測四核,嚴格控制累積誤差。混凝土採用澆築分層、收縮控制、收面抹平等保證了混凝土高平整度和標高的高要求控制。本發明提出的空陣列式圓筒混凝土厚板施工方法,有利於解決大面積、厚板、多孔留置的模塊化流水施工,施工高效便捷,成孔質量高,觀感質量和平整度容易保證。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帶底模的陣列式圓筒板成型結構;
圖2是一種帶底模的陣列式圓筒板成型結構的4孔陣列布置方式;
圖3是中空陣列式圓筒混凝土厚板施工方法工藝流程示意圖;
圖中:1—多孔板底模板;2—凸出固定底盤;3—底盤固件;4—固定內核筒;5—混凝土預埋內筒;6—內核筒加固件;7—上封施工蓋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帶底模的陣列式圓筒板成型結構,包括一塊帶有多孔板的底模板1,底模板1上安裝有多個凸出固定底盤2,每一個凸出固定底盤2的中心位置又通過一個底盤固件3固定;每一個凸出固定底盤2外壁上套裝一個固定內核筒4,該固定內核筒4底部嵌固端設有一圈鋸齒結構Ⅰ,在底模板1與固定內核筒4相接觸的部位設置有與鋸齒結構Ⅰ相適配的鋸齒結構Ⅱ,通過鋸齒結構Ⅰ與鋸齒結構Ⅱ的咬合將固定內核筒4固定在凸出固定底盤2上;固定內核筒4內的中間位置設有內核筒加固件6;固定內核筒4的外壁上套裝一個混凝土預埋內筒5,該固定內核筒4外壁靠近底部處設有一圈鋸齒結構Ⅰ,在內核筒加固件6與固定內核筒4相接觸的部位設置有與鋸齒結構Ⅰ相適配的鋸齒結構Ⅱ,通過鋸齒結構Ⅰ與鋸齒結構Ⅱ的咬合將內核筒加固件6固定在固定內核筒4上;固定內核筒4和混凝土預埋內筒5的頂部設置上封施工蓋體7。
施工過程:
實施案例為某光電生產室,要求非常潔淨,每立方米空氣中灰塵不超過100個,要求室內構件表面潔淨、牢固、不起皮、積灰。開孔結構樓板的面積近 60000m2,其中樓板厚 600-900mm,在樓板上開圓筒數量為12000多個,板上洞口為直徑380mm 的圓洞,主梁寬 500mm,密肋梁寬 240mm 和260mm,梁高均為 750mm。
實施案例採用中空陣列式圓筒混凝土厚板施工方法,如圖3所示,採用的施工步驟為: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施工準備及基準標高引測;
步驟二:搭設支撐架體;
步驟三:木方調平及底模標高調整;
步驟四:底模板鋪設及標高覆核;
步驟五:帶底模的陣列式圓筒板放線;
步驟六:安裝固定凸出固定底盤;
步驟七:縱橫向梁鋼筋綁紮安裝;
步驟八:固定內核筒;
步驟九:安裝混凝土預埋內筒;
步驟十:帶底模的陣列式圓筒板結構過程檢測;
步驟十一:陣列式圓筒板結構上封施工蓋體;
步驟十二:陣列式圓筒板結構標高覆核與調整;
步驟十三:陣列式圓筒板結構混凝土澆築;
步驟十四:陣列式圓筒板結構混凝土收平;
步驟十五:陣列式圓筒板結構混凝土養護;
步驟十六:陣列式中空陣列式圓筒混凝土厚板驗收。
步驟一:施工準備及基準標高引測關鍵點包括豎向構件柱施工及標高控制點引測就位,並進行明晰標註。
步驟二具體採用碗口腳手架,豎向立杆間距不超過900mm,水平向平杆間距不超過1200mm,可調託自由間距不超過300mm,架體穩定,變形量不超過1mm,實際監測架體變形量最大為0.83mm。
步驟三具體為主次龍骨安裝調整,橫平豎直,然後安裝底模板,標高符合控制誤差要求,累積測量誤差控制符合要求。採用龍骨為100mm正方形截面的主龍骨,50mm×100mm矩形截面次龍骨。龍骨截面偏差不超過5m。龍骨頂面標高控制不超過1mm,2m平整度不超過1mm。
步驟四具體為底模板為異型帶有多孔板的底模板。底模板根據設計排版圖、以及陣列式多孔筒的布置進行模塊拼裝,底模板標高控制及柱網間隔誤差控制不超過1mm。
步驟五具體包括陣列式圓筒板中心線引測、凸出固定底盤變線引測、雙向梁縱向鋼筋安裝邊線、板頂面標高控制線。
步驟六具體為固定凸出底盤採用對稱固定方式,凸出底盤表面平整。固定凸出底盤為4孔組合留置方式,一個底模帶4個圓筒組成。柱網間隔範圍內陣列布置方式為4×4、4×3模式。
步驟七具體包括採用樣板示範,機械接頭,縱橫向鋼筋層次區分,先上下部縱筋,後腰部筋,採用梁體外懸掛綁紮方式,先長向後短向組織實施。縱向鋼筋採用木方支撐外懸模外綁紮,然後模內就位安裝。
步驟八具體採用鎖卡方式緊固,逆時針轉動聽到鎖卡聲音為止。固定內核筒為鋁合金筒體,其外直徑比混凝土預埋內筒內直徑小20mm-40mm,中間設置格柵加強肋,鋁合金筒體是保證混凝土預埋內筒就位和施工可靠的支撐筒體。案例中,鋁合金筒體外直徑350mm,比混凝土預埋內筒內直徑小30mm,中間設置格柵加強肋,鋁合金筒體是保證混凝土預埋內筒就位和施工可靠的支撐筒體。
步驟九具體為混凝土預埋內筒是澆築混凝土時的不脫模預埋筒體,其在混凝土拆模之後是留置在混凝土中,形成陣列式筒體板,其直徑和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規格直逕取380mm-400mm,高度為650mm-800mm,筒體內壁光滑,沒有毛刺,模板拆除後,混凝土預埋內筒留置在混凝土內,形成預留的深孔筒。混凝土預埋內筒是擱置在固定內核筒體上的預留筒體。
步驟十具體包括陣列式圓筒板的安裝偏差、位置、標高,以及陣列式圓筒板的緊固件、密封性、腔內雜物、潔淨度等的過程檢查及驗收記錄。
步驟十一具體包括封蓋及密封。上封施工蓋體能承受混凝土澆築期間施工活荷載,並不小於2.5kN/m2。安裝封蓋體前,檢查上封施工蓋體的完好性、帶有翼緣的圓形密封蓋體的尺寸和密封性。
步驟十二具體包括陣列式圓筒頂面標高、樓板頂面標高、上封施工蓋體標高的覆核。
步驟十三中的混凝土採用流動性好、收縮性小的自密實混凝土,分層澆築,分層推進布料,布料堆積厚度最大高低偏差不應超過300mm,分層厚度不超過200mm,層間間歇不超過初凝時間,澆築順序連續穩定,振動混凝土時嚴格控制插入點距離圓筒的距離不應超過50mm。混凝土成型面比結構樓板控制標高高出3mm-5mm。
步驟十四陣列式圓筒板結構混凝土收平,混凝土澆築完畢要進行收面與抹平。收面採用粗面,在混凝土凝結硬化前完成,用專用笤帚梳理出拉毛面。然後進行精細抹平,採用人工與機械結合的方式進行,包括局部修補、乾粉灑塗、機械磨平。平整度2mm/3m,圓筒間平整度1mm/1.2m。
步驟十五陣列式圓筒板結構混凝土養護,採用灑水塗膜養護方式進行。塗膜材料採用水性可溶材料,不宜採用塑料薄膜,形成不可分解體。
步驟十六陣列式中空陣列式圓筒混凝土厚板成品保護與驗收,具體包括預留筒厚板的成品保護、陣列式圓筒厚板的質量驗收。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設計方案,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