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柴油機冷卻水路與潤滑油路的分配體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18:41:46

本實用新型涉及V型柴油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V型柴油機冷卻水路與潤滑油路的分配體。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V型柴油機布置的冷卻水路與潤滑油路分配體結構大多數採用管路連接方式,特別是當V型柴油機有左右冷卻水腔的時候,冷卻水需要分到左右兩邊,很難保證左右兩列水流量一致,且需要從左右兩邊匯聚回流,如果採用管路連接結構,將使得管路布置更加複雜化,並且佔用空間大,影響其他零件的布置及整機的美觀。另外,焊接管路容易由於焊接質量或者採用連接墊片連接不可靠造成三漏問題。
公開於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實用新型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V型柴油機冷卻水路與潤滑油路的分配體,將冷卻水路與潤滑油路集成在一起,節約布置空間,防漏效果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V型柴油機冷卻水路與潤滑油路的分配體,包括分配體本體,分配體本體上設有低溫進水口、低溫出水口、調溫器小循環進水口、調溫器小循環出水口、高溫進水口、高溫出水口、機油進油口、機油出油口,分配體本體內設有對應連通低溫進水口和低溫出水口、調溫器小循環進水口和調溫器小循環出水口、高溫進水口和高溫出水口、機油進油口和機油出油口的流道。
優選地,分配體本體由條形殼體和與該條形殼體的一端的下側連為一體的方形殼體一體成型,方形殼體的後側具有用來與機體安裝的密封面,調溫器小循環進水口、調溫器小循環出水口、高溫進水口和高溫出水口設在條形殼體上,低溫進水口、低溫出水口、機油進油口和機油出油口設在方形殼體上。
優選地,條形殼體的另一端的上側設有用來安裝調溫器的調溫器座,調溫器小循環進水口設在調溫器座上,調溫器小循環出水口設在條形殼體的另一端的前側,調溫器小循環進水口和調溫器小循環出水口由條形殼體另一端內部的獨立腔體連通。
優選地,高溫進水口與調溫器小循環出水口並列的設在條形殼體的另一端的前側,高溫進水口用來與高溫水泵接通,高溫水泵的進水端與調溫器小循環出水口相連通,高溫出水口設在條形殼體一端的後側,高溫進水口和高溫出水口由條形殼體一端內部獨立的高溫水腔連通。
優選地,方形殼體的前側凸出設有進水管,低溫進水口設在進水管上,低溫出水口設在方形殼體的後側用來與機體入水口對接,進水管和低溫出水口由方形殼體內部的獨立的散熱腔體連通。
優選地,機油進油口設在方形殼體的左側端面上,機油出油口設在方形殼體的後側用來與機體進油口對接,機油出油口和機油進油口由方形殼體內部的獨立的機油腔體連通,機油腔體和散熱腔體具有共有的隔離壁用來熱量傳遞。
優選地,低溫進水口通過插管與低溫水泵接通。
優選地,機油進油口通過法蘭與外界機油管連接。
優選地,高溫出水口為兩個,高溫水腔內設有擋水板,擋水板用來將高溫水分成兩路從兩個高溫出水口流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V型柴油機冷卻水路與潤滑油路分配體將冷卻水路各管路整合到分配本體內,最大程度上減少了管路,使得該分配體結構緊湊簡化、布置方便,防漏效果好,除使管路簡化外,也確保了整機緊湊,也可有效降低機油的溫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V型柴油機冷卻水路與潤滑油路的分配體的主視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V型柴油機冷卻水路與潤滑油路的分配體的立體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V型柴油機冷卻水路與潤滑油路的分配體的剖視圖;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V型柴油機冷卻水路與潤滑油路的分配體的安裝使用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並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
如圖1至圖4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一種V型柴油機冷卻水路與潤滑油路的分配體,包括分配體本體100(參見圖4),分配體本體100上設有低溫進水口1、低溫出水口7、調溫器小循環進水口2、調溫器小循環出水口3、高溫進水口4、高溫出水口6、機油進油口8、機油出油口9,分配體本體100內設有對應連通低溫進水口1和低溫出水口7、調溫器小循環進水口2和調溫器小循環出水口3、高溫進水口4和高溫出水口6、機油進油口8和機油出油口9的流道。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例,分配體本體100由條形殼體20和與該條形殼體20的一端的下側連為一體的方形殼體30一體成型(參見圖2),方形殼體30的後側具有用來與機體安裝的密封面,調溫器小循環進水口2、調溫器小循環出水口3、高溫進水口4和高溫出水口6設在條形殼體20上,低溫進水口1、低溫出水口7、機油進油口8和機油出油口9設在方形殼體30上。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例,條形殼體20的另一端的上側設有用來安裝調溫器103的調溫器座,調溫器小循環進水口2設在調溫器座上,調溫器小循環出水口3設在條形殼體20的另一端的前側,調溫器小循環進水口2和調溫器小循環出水口3由條形殼體20另一端內部的獨立腔體連通。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例,高溫進水口4與調溫器小循環出水口3並列的設在條形殼體20的另一端的前側,高溫進水口4用來與高溫水泵104接通,高溫水泵104的進水端與調溫器小循環出水口3相連通,高溫出水口6設在條形殼體20一端的後側,高溫進水口4和高溫出水口6由條形殼體20一端內部獨立的高溫水腔連通。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例,方形殼體30的前側凸出設有進水管,低溫進水口1設在進水管上,低溫出水口7設在方形殼體30的後側用來與機體入水口對接,進水管和低溫出水口7由方形殼體30內部的獨立的散熱腔體連通。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例,機油進油口8設在方形殼體30的左側端面上,機油出油口9設在方形殼體30的後側用來與機體進油口對接,機油出油口9和機油進油口8由方形殼體30內部的獨立的機油腔體連通,機油腔體和散熱腔體具有共有的隔離壁用來熱量傳遞。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例,低溫進水口1通過插管與低溫水泵102接通。該分配體低溫進水結構的連接採用插管結構,兩道O型圈密封,安裝方便,密封性好。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例,機油進油口8通過法蘭與外界機油管101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例,高溫出水口6為兩個,分別為高溫出水口6和高溫出水口5,高溫水腔內設有擋水板,擋水板用來將高溫水分成兩路從兩個高溫出水口6流出。高溫水腔採用擋板設計使左右兩列水流量一致,確保各缸均勻冷卻。
上述方案中,將V型柴油機的冷卻水路與潤滑油路通過分配體將機油管路與水路結合為一個零件,有效地解決管路複雜性,同時機油與低溫水路有一些共面,可以有效地降低機油的溫度。分配體工作時,來自低溫水泵102的水從分配體的低溫進水口1進水,從低溫出水口7出水到中冷器冷卻空氣。而高溫水經小循環水進來及外面進來的高溫水經過高溫水泵104後由高溫進水口4進入高溫水腔,經過擋水板10分流流到左右兩個出水口,分別流向機體左右冷卻水腔進行冷卻。由於該V型柴油機冷卻水路與潤滑油路的分配體將冷卻水路和油路各管路整合到分配體本體100內,最大程度上減少了管路,使得該分配體結構緊湊簡化、布置方便,防漏效果好。此外潤滑油路與水路整合設計,除使管路簡化外,也確保了整機緊湊,也可有效降低機油的溫度。
綜上,本實施例的V型柴油機冷卻水路與潤滑油路的分配體,由於該V型柴油機冷卻水路與潤滑油路分配體將冷卻水路各管路整合到分配本體內,最大程度上減少了管路,使得該分配體結構緊湊簡化、布置方便,防漏效果好,除使管路簡化外,也確保了整機緊湊,也可有效降低機油的溫度。
前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並非想將本實用新型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並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並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