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氣混噴式清洗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18:21:11 2
專利名稱:水氣混噴式清洗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氣混噴式清洗機,用於對金屬件或注塑件等工件表面油汙、汙垢的清洗。
工業生產中,經切削、衝壓、鑄造、熱處理等加工過程的金屬零件或注塑件等工件往往沾有油灰、油泥等汙物,在裝配之前需對其進行清洗。目前一般採用洗滌劑加水清洗,不但費事,而且工件的孔道、溝槽等凹凸不平處難以洗滌到位,洗滌效果不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氣混噴式清洗機,以能自動高效地清洗掉工件表面的油泥汙垢,免去手工洗滌的麻煩,並可免用洗滌劑。
本實用新型清洗機包括箱體、內筐、進水管和出水管,內筐為電機驅動的旋轉體,進水管通過水泵增壓並含有若干個環形管,環形管裝有多個噴頭,各噴頭的噴嘴向內筐方向伸出,噴頭內設有空氣導管,該導管的一端與大氣相通,另一端位於噴嘴的內側。當高壓水通過噴頭從噴嘴高速噴出時,噴頭的噴嘴內側形成負壓區,使外界空氣從導管吸入,並與高壓水一同噴向內筐,筐內零件受高壓水和氣泡的高速衝擊,促使汙垢迅速剝離。本機的內筐為網格狀多孔筐,以減小水氣噴入時的阻力。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利用高速水流和氣流對零件的衝擊作用,使零件表面的汙垢迅速剝離。由於氣泡有很強的穿浮力,加之零件因內筐的旋轉而被不斷翻動,因而零件各面及溝槽都能被吹洗到位,一般情況下無需添加洗滌劑。本機操作方便,清洗效率高。
以下結合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構。
圖1是水氣混噴式清洗機的剖面結構圖。
圖2是噴嘴結構放大圖。
圖3是圖1的A向視圖。
如圖1、3所示,箱體1內設有內筐3,內筐為網格筐,待洗工件由箱體1的開口11投入內筐3。內筐由電機9驅動,並通過減速機8減速。進水管4有二個繞箱體1設置的環形管41和42,環形管上分布有多個噴頭2,噴頭的結構見圖2。如圖2所示,噴頭通過螺紋接口23、24與環形管固定連接並相通,噴頭內裝有空氣導管21,導管的右端通大氣,左端位於噴嘴22的內側。
本機工作原理如下水由泵7的進口管6抽入,通過泵7增壓後由進水管4通入各環形管41、42並從各噴頭2的噴嘴22噴向內筐3,水流高速噴出時,噴嘴內側區域25即形成負壓,外界空氣便通過導管21被吸入,並被高速水流攜帶一同從噴嘴22噴出。高速水流及氣泡穿過內筐3的網格衝擊筐內的工件,使工件表面汙垢被剝離。由於氣泡接觸工件表面時會快速裂變,導致工件表面受力大小及受力方向不斷改變,加速了汙垢的剝離。以上過程中,箱體1內保持一定水位,內筐3始終不斷地旋轉,筐內工件不斷地被翻動。箱內汙水可從出水管5排出。
權利要求1.水氣混噴式清洗機,包括箱體、內筐、進水管和出水管,內筐為電機驅動的旋轉體,其特徵是進水管通過水泵增壓並含有若干個環形管,環形管裝有多個噴頭,各噴頭的噴嘴向內筐方向伸出,噴頭內設有空氣導管,該導管的一端與大氣相通,另一端位於噴嘴的內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氣混噴式清洗機,其特徵是所說的內筐是網格狀多孔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氣混噴式清洗機,用於洗洗金屬零件或注塑件等工件表面的油汙和汙垢。包括箱體、內筐、進水管和出水管,內筐為電機驅動的旋轉體,進水管通過水泵增壓並含有若干個環形管,環形管裝有多個噴頭,各噴頭的噴嘴向內筐方向伸出,噴頭內設有空氣導管,該導管的一端與大氣相通,另一端位於噴嘴的內側。
文檔編號B08B3/06GK2270566SQ9622369
公開日1997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1996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1996年9月19日
發明者祁冠方, 戴龍林, 吳明友, 楊志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