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摻氮生長p型ZnO晶體薄膜的方法
2023-12-05 23:27:31 2
專利名稱:實時摻氮生長p型ZnO晶體薄膜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p型ZnO的摻雜方法。具體說是關於實時摻氮生長p型ZnO晶體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術:
要實現ZnO基器件的應用,製備可控的n和p型ZnO晶體薄膜是必須的。目前,人們對於n型ZnO晶體薄膜的研究已經比較充分,通過摻雜III價元素,已經能夠實現實時、濃度可控的低阻n型ZnO晶體薄膜的生長。但要使ZnO晶體薄膜製備出光電子器件,必須製備ZnO pn結。由於ZnO存在諸多的本徵施主缺陷,如間隙鋅Zni和空位氧VO,其能級分別位於導帶底0.05eV和0.3eV處,對受主產生高度自補償作用,而且,ZnO受主能級一般很深(N除外),空穴不易於熱激發進入價帶,受主摻雜的固溶度也很低,因而難以實現p型轉變,成為制約ZnO實現產業化的瓶頸。目前ZnO晶體薄膜的p型摻雜研究還處於開始階段,濃度可控,重複性好的p型ZnO薄膜還難以實現。
目前文獻報導p型ZnO晶體薄膜的摻雜主要有四種方法(1)利用高活性的氮作為摻雜劑,(2)鎵和氮的共摻雜,(3)摻砷,(4)摻磷。後兩種由於受主能級較深,固溶度低,所以摻雜效果不理想,並且砷和磷都有毒性。前兩種利用高活性的氮摻雜及鎵和氮共摻雜,由於氮的活性很低,且原子半徑比氧原子大,因此採用化學氣相澱積(CVD)和分子束外延(MBE)生長技術,很難替代氧原子的位置,也無法實現實時可控摻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實時摻氮生長p型ZnO晶體薄膜的方法。
本發明的實時摻氮生長p型ZnO晶體薄膜的方法是採用磁控濺射法,先將襯底表面清洗後放入直流反應磁控濺射裝置的反應室中,反應室真空度抽到至少10-3Pa,然後加熱襯底,使襯底溫度為200~600℃,優選400~550℃,以高純氨氣NH3(99.99%以上)和高純氧氣O2(99.99%以上)為濺射氣體,該二種氣體分別由流量計控制輸入裝置的緩衝室,在緩衝室充分混合後引入真空反應室,在1~10Pa壓強下,以高純Zn(99.99%以上)為靶材,進行濺射生長,其中氨氣與氧氣的分壓比根據摻雜濃度調節。根據NH3與O2不同的分壓比可以製備不同摻雜濃度p型ZnO晶體薄膜,生長的時間由所需的厚度決定。
上述襯底可以採用矽或藍寶石或玻璃。
本發明的優點1)可以實現實時摻雜,在ZnO晶體薄膜生長過程中同時實現摻雜;2)摻雜濃度較高,由於NH3在濺射過程中被離化,氮原子被激活,而且NH3的離化能低於N2,所以N的摻雜效率比較高;3)摻雜濃度可以通過調節輸入的NH3∶O2不同分壓比來控制;4)有較好的重複性和穩定性。
附圖是根據本發明方法採用的直流反應磁控濺射裝置示意中1和2分別為氨氣和氧氣的進氣管路;3 為流量計;4 緩衝室;5樣品架;6 加熱器;7 真空計;8 自動壓強控制儀;9 S槍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先將襯底經過表面清洗後放入反應室樣品架5上,襯底朝下放置,有效防止顆粒狀的雜質對襯底的玷汙,反應室真空度抽至10-3Pa;利用加熱器,加熱襯底,襯底溫度控制在500℃;濺射氣體是高純的NH3(99.99%以上)和高純的O2(99.99%以上),兩路氣體經進氣管1和2進入緩衝室4,在緩衝室充分混合後引入到真空室,真空室內的壓強由自動壓強控制儀8控制,壓強約為5Pa左右。NH3與O2分壓比根據摻雜需要,可通過流量計3任意調節,此例設NH3∶O2=1∶1;以S槍9上的高純Zn(99.99%)為靶材進行濺射生長。濺射功率在32W下生長一定的時間,半小時可以濺射2微米左右。通過調節輸入的NH3∶O2分壓比,可以獲得摻雜濃度可控的p型ZnO晶體薄膜。
生長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如下
這裡,v和s分別代表氣態和固態。在ZnO薄膜中,N取代O位於晶格位置,而H由於原子半徑較小,會存在於與N相鄰的間隙位置,這可以很大程度上抑制生長過程中間隙Zn的存在,降低自補償效應。
權利要求
1.實時摻氮生長p型ZnO晶體薄膜的方法,其特徵是採用磁控濺射法,先將襯底表面清洗後放入直流反應磁控濺射裝置的反應室中,反應室真空度抽到至少10-3Pa,然後加熱襯底,使襯底溫度為200~600℃,以高純氨氣和高純氧氣為濺射氣體,該二種氣體分別由流量計控制輸入裝置的緩衝室,在緩衝室充分混合後引入真空反應室,在1~10Pa壓強下,以高純Zn為靶材,進行濺射生長,其中氨氣與氧氣的分壓比根據摻雜濃度調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時摻氮生長p型ZnO晶體薄膜的方法,其特徵是襯底的溫度為400~55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時摻氮生長p型ZnO晶體薄膜的方法,其特徵是所說的襯底是矽或藍寶石或玻璃。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實時摻氮生長p型ZnO晶體薄膜的方法是採用磁控濺射法,先將襯底表面清洗後放入直流反應磁控濺射裝置的反應室中,反應室真空度抽到至少10
文檔編號C23C14/34GK1391259SQ02136110
公開日2003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02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02年7月17日
發明者黃靖雲, 葉志鎮 申請人: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