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戊唑醇和大蒜素的可溼性粉劑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14:07:21 2
一種戊唑醇和大蒜素的可溼性粉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戊唑醇和大蒜素的可溼性粉劑,所述可溼性粉劑中有效成分為戊唑醇和大蒜素;助劑為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皂角粉、硅藻土。本發明可溼性粉劑對黃瓜白粉病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本發明利用戊唑醇和大蒜素的殺菌活性具有較好的協同作用,有效增強了對黃瓜白粉病的預防和治療的作用,發病前期施藥見效快,且持效期長,對非靶標作物無影響。
【專利說明】-種戊唑醇和大蒜素的可溼性粉劑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戊唑醇和大蒜素的可溼性粉劑,具體涉及戊唑醇和大蒜素的可溼 性粉劑用於防治黃瓜白粉病,屬於農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戊唑醇屬三唑類殺菌劑,是留醇脫甲基抑制劑。戊唑醇是一種高效、廣譜、內吸性 三唑類殺菌劑,具有保護、治療、剷除三大功能,殺菌譜廣、持效期長。該品用於防治油菜菌 核病,不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產作用明顯等特點。是用於重要經濟作物的種子處 理或面噴灑的高效殺菌劑,可有效地防治禾穀類作物的多種銹病、白粉病、網斑病、根腐病、 赤黴病等。
[0003] 大蒜素(Allicin)是從百合科蔥屬植物大蒜(AlliumSativum)的鱗莖(大蒜頭)中 提取的一種有機硫化合物,也存在于洋蔥和其他蔥屬植物中。學名二烯丙基硫代亞磺酸酯。 淡黃色油狀液體。沸點80-85°C(0. 2kPa),相對密度1. 112 (20/4°C),折光率1. 561。溶於 乙醇、氯仿或乙醚。水中溶解度2.5%(質量)(KTC),其水溶液pH值為6. 5,靜置時有油狀 物沉澱物形成。與乙醇,乙醚及苯可互溶。對熱鹼不穩定,對酸穩定。由存在於百合科植物 大蒜的鱗莖中,由存在的大蒜氨酸在大蒜酶作用下轉化產生。也存在於蔥的鱗莖中。具有 強烈的大蒜臭,味辣。
[0004] 目前植物病菌的防治難度越來越大,一方面,隨著種植結構的改變,瓜果、蔬菜等 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逐步擴大,病害發生程度、發生數量均有所提高,在防治上難度加大;另 一方面,病原菌的抗性在持續的藥劑選擇壓力下逐年上升,單劑的防治效果越來越弱,植物 病害防治面臨重大挑戰。
【發明內容】
[0005]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戊唑醇和大蒜素的可溼性粉劑,本發明效果好、 持效長,對非靶標作物安全。
[0006]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戊唑醇和大蒜素的可溼性粉劑,所述可溼性粉劑中有效成分為戊唑醇和大蒜素; 助劑為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皂角粉、硅藻土。
[0007] 進一步的,本發明可溼性粉劑中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戊唑醇1%-5〇%、大蒜素0. 1%-1%、烷基酚聚氧乙烯嘧5%_10%、皂角粉3%_8%、硅藻土加至100% 〇
[0008] 進一步的,本發明可溼性粉劑中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戊唑醇1〇%-40%、大蒜素0.l%-0. 5%、烷基酚聚氧乙烯嘧6%-9%、皂角粉4%-8%、硅藻土加 至 100%。
[0009] 更進一步的,本發明可溼性粉劑中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戊唑醇30%、大蒜素0. 3%、烷基酚聚氧乙烯嘧7. 2%、皂角粉5%、硅藻土加至100%。
[0010] 本發明可溼性粉劑用於防治黃瓜白粉病;施藥方式為噴霧;施藥時期為發病初 期;每年施藥次數為1或2次;本發明有效成分用藥量為8克/公頃-15克/公頃,優選的, 用藥量為9.3克/公頃。
[0011] 本發明可溼性粉劑對黃瓜白粉病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本發明利用戊唑醇和大 蒜素的殺菌活性具有較好的協同作用,有效增強了對黃瓜白粉病的預防和治療的作用,發 病前期施藥見效快,且持效期長,對非靶標作物無影響。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描述本發明,本發明的優點和特點將會隨著描述而 更為清楚。但實施例僅是範例性的,並不對本發明的範圍構成任何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 應該理解的是,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下可以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細節和形式進行 修改或替換,但這些修改和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0013] 實施例1 30%戊唑醇和0. 3%大蒜素可溼性粉劑 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戊唑醇30%、大蒜素0. 3%、烷基酚聚氧乙烯嘧7. 2%、皂角粉5%、硅藻土加至100%。
[0014] 將上述各成分應用常規農藥加工技術,製成的適合農業上使用的可溼性粉劑制 品。本實施例中戊唑醇和大蒜素的共毒係數為199. 84。
[0015] 實施例2 40%戊唑醇和0.1%大蒜素可溼性粉劑 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戊唑醇40%、大蒜素0. 1%、烷基酚聚氧乙烯嘧8%、皂角粉3. 5%、硅藻土加至100%。
[0016] 將上述各成分應用常規農藥加工技術,製成的適合農業上使用的可溼性粉劑制 品。本實施例中戊唑醇和大蒜素的共毒係數為174. 65。
[0017] 實施例3 10%戊唑醇和1%大蒜素可溼性粉劑 各原料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 戊唑醇10%、大蒜素1%、烷基酚聚氧乙烯嘧5%、皂角粉7. 5%、硅藻土加至100%。
[0018] 將上述各成分應用常規農藥加工技術,製成的適合農業上使用的可溼性粉劑制 品。本實施例中戊唑醇和大蒜素的共毒係數為155. 87。
[0019] 試驗例1本發明對黃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1、試驗方法 試驗地點在山東省聊城市,供試作物為黃瓜,試驗設每畝對照共10個處理,每處理重 復4次,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為40平方米。
[0020] 2、調查時間和次數 在施藥前、第1次藥後7天及第2次施藥後7天、14天,每小區採用對角線5點取樣,每 點調查20株,逐葉分級調查發病程度,計算病指及防治效果。
[0021] 分級標準如下: 〇級:無病; 1級:病斑面積佔整片葉面積的5%以下; 3級:病斑面積佔整片葉面積的6%-15% ; 5級:病斑面積佔整片葉面積的16%-25% ; 7級:病斑面積佔整片葉面積的26%-50% ; 9級:病斑面積佔整片葉面積的50%以上。
[0022] 3、藥效計算方法 病葉率(%)=病葉數/調查總葉數X100 ; 病情指數=E(各級病葉數X相對級數值)/(調查總葉數X9)X100 防治效果(%) =[1_ (空白對照區藥前病情指數X處理區藥後病情指數)/(空白對照 區藥後病情指數X處理區藥前病情指數)]X100。
[0023] 4、藥害調查方法 施藥後連續14d目測藥劑對作物是否有藥害。
[0024] 5、試驗結果及分析 各處理防治黃瓜白粉病的效果如表1所示: 表1本發明可溼性粉劑對黃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權利要求】
1. 一種戊唑醇和大蒜素的可溼性粉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溼性粉劑中有效成分為戊 唑醇和大蒜素;助劑為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皂角粉、硅藻土。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溼性粉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溼性粉劑中各原料組分按 重量百分數計: 戊唑醇1%-5〇%、大蒜素0. 1%-1%、烷基酚聚氧乙烯嘧5%-10%、皂角粉3%-8%、硅藻土加至 100%。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溼性粉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溼性粉劑中各原料組分按 重量百分數計: 戊唑醇1〇%-40%、大蒜素0. 1%-0. 5%、烷基酚聚氧乙烯嘧6%-9%、皂角粉4%-8%、硅藻土加 至 100%。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溼性粉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溼性粉劑中各原料組分按 重量百分數計: 戊唑醇30%、大蒜素0. 3%、烷基酚聚氧乙烯嘧7. 2%、皂角粉5%、硅藻土加至100%。
5. 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可溼性粉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溼性粉劑用於防 治黃瓜白粉病。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溼性粉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溼性粉劑的施藥方式為噴 霧。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溼性粉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溼性粉劑的施藥時期為發 病初期。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溼性粉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溼性粉劑每年施藥次數為1 或2次。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溼性粉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溼性粉劑有效成分用藥量 為8克/公頃-15克/公頃。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溼性粉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溼性粉劑有效成分用藥量 為9.3克/公頃。
【文檔編號】A01N25/14GK104351206SQ201410630610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1日
【發明者】孫波, 孫倩, 穆柯曉, 郝愛華, 王蒙蒙 申請人:濟南新起點醫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