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染液攪拌裝置製造方法
2023-12-04 01:03:16 1
一種染液攪拌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染液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輪轂和至少兩個攪拌葉,輪轂連接在攪拌軸的下端,攪拌葉徑向均勻分布在輪轂四周,所述攪拌葉為分體設置的,包括金屬部和設置在金屬部自由端的橡膠部,所述金屬部為伸縮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攪拌葉的橡膠部既能與染缸充分接觸,使染液充分均勻,又不會損壞染缸;另外攪拌葉的金屬部為伸縮結構,在使用時可以跟據染缸的不同規格調整長度,以適配不同規格的染缸,節約了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染液攪拌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染液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染布前,需要將染料和溶劑放在染缸裡進行攪拌,為了使染液充分均勻,染液攪拌裝置需與染缸充分接觸,但是現有的染液攪拌裝置的攪拌液為金屬的,容易損壞染缸;另外因為染缸有大小之分,各種規格的染缸需配備不同型號的染液攪拌裝置,增加了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上述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既不會損壞染缸,又能適配不同規格的染缸的染液攪拌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染液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輪轂和至少兩個攪拌葉,輪轂連接在攪拌軸的下端,攪拌葉徑向均勻分布在輪轂四周,所述攪拌葉為分體設置的,包括金屬部和設置在金屬部自由端的橡膠部,所述金屬部為伸縮結構。
[0006]所述攪拌葉的截面為梯形。
[0007]所述伸縮結構為伸縮杆。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攪拌葉的橡膠部既能與染缸充分接觸,使染液充分均勻,又不會損壞染缸;另外攪拌葉的金屬部為伸縮結構,在使用時可以跟據染缸的不同規格調整長度,以適配不同規格的染缸,節約了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染液攪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0]其中,1、攪拌軸,2、輪轂,3、攪拌葉,4、金屬部,5、橡膠部,6、伸縮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
[0012]如圖1所示,一種染液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1、輪轂2和至少兩個攪拌葉3,輪轂2連接在攪拌軸I的下端,攪拌葉3徑向均勻分布在輪轂2四周,攪拌葉3為分體設置的,包括金屬部4和設置在金屬部4自由端的橡膠部5,金屬部4為伸縮結構6,橡膠部5既能與染缸充分接觸,使染液充分均勻,又不會損壞染缸。
[0013]攪拌葉3的截面為梯形,能夠讓染液充分對流,更加均勻,也方便伸長和收縮。
[0014]伸縮結構6為伸縮杆,便於收縮或伸長,可根據染缸的大小調節攪拌葉3的長度。
[0015]本實用新型的染液攪拌裝置,攪拌葉3的橡膠部5既能與染缸充分接觸,使染液充分均勻,又不會損壞染缸;另外攪拌葉3的金屬部4為伸縮結構6,在使用時可以跟據染缸的不同規格調整長度,以適配不同規格的染缸,節約了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染液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I)、輪轂(2)和至少兩個攪拌葉(3),輪轂(2)連接在攪拌軸(I)的下端,攪拌葉(3)徑向均勻分布在輪轂(2)四周,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葉(3)為分體設置的,包括金屬部(4)和設置在金屬部(4)自由端的橡膠部(5),所述金屬部(4)為伸縮結構(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染液攪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葉(3)的截面為梯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染液攪拌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伸縮結構(6)為伸縮杆。
【文檔編號】B01F15/00GK203540364SQ201320643723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8日
【發明者】陳麗潔, 周偉紅, 吳建中, 高一中, 俞雅瑩 申請人:江蘇海大印染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