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汙水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16:20:36 1
專利名稱:生活汙水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汙水處理裝置,特別是公開一種生活汙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市場上的生活汙水處理裝置基本是按國際海事組織環保會舊的排放標準進行設 計,其排放水質要求
耐熱大腸桿菌群幾何平均值《250個/ 100ml 總懸浮固體量幾何平均值《50mg / 1 五日生化需氧量(B0D5):《50mg / 1 目前國際海事組織環保會最新決議W0159(55)已出臺,並且自2010年1月1日起實行, 該決議對排放水質的要求
耐熱大腸桿菌群幾何平均值《100個/ 100ml 總懸浮固體量幾何平均值《35mg / 1 五日生化需氧量(B0D5):《25mg / 1 化學需氧量(COD):《125mg / 1 PH值6. 5 8.5 餘氯<0. 5mg / 1
僅根據排放參數來判斷,實行舊標準的生活汙水處理裝置在處理效果上一定沒有按新標準 開發的設備明顯。
其次,現有產品僅僅只將汙水經過處理分解後排入沉澱櫃,船舶在航行時肯定會隨著 海水晃動,隨之設備也會一起搖擺,那麼沉澱櫃內的液體將被帶動攬混濁,這樣被排放至 排放的水必定是帶有雜質的。
現在還有些生產廠家採用超濾膜過濾,雖然排放指標很好,但是由於系統操作、維護 都很複雜,要定期地更換超濾膜,而且超濾膜的成本高;膜佔空間大,增大了設備的體積, 不適用於船舶有限的安裝空間,因此無論從使用還是經濟上來說都不適用於船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低成本、適 用於船舶的生活汙水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生活汙水處理裝置,包括汙水入口、生化處理櫃、沉澱櫃、淨水櫃、澄清水出口,所述沉澱櫃內部分為上層澄清水層和下層沉澱層,其特徵在 於還包括風機,所述沉澱櫃內設有自清濾袋,所述自清濾袋與風機通過送氣管相連,所 述自清濾袋位於上層澄清水層。
所述淨水櫃內設有紫外線消毒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清濾袋的設置,不僅嚴格過濾了固體懸浮物,同時可以 減小了沉澱櫃的體積,節省了船舶上有限的安置空間,並且也不受海面狀況的限制,節約 成本,結構簡單。在淨水櫃內安裝紫外線消毒器也是更環保有效的殺菌方式,無需消耗化 學藥品,使處理後的排放水質更好,更降低了對海洋的汙染。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生化處理櫃;2、沉澱櫃;3、自清濾袋;4、風機5、紫外線消毒器;6、澄 清水出口; 7、淨水櫃;8、暴氣管;9、汙水入口; 10、送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附圖,本實用新型包括汙水入口 9、生化處理櫃1、沉澱櫃2、淨水櫃7、澄清水 出口6、風機4,所述沉澱櫃2內部分為上層澄清水層和下層沉澱層,所述生化處理櫃l中 設有暴氣管8,所述沉澱櫃2內設有自清濾袋3,所述自清濾袋3通過送氣管10與風機4 相連,所述自清濾袋3位於上層澄清水層;所述淨水櫃7內設有紫外線消毒器5。
汙水通過汙水入口 9進入生化處理櫃1,經過暴氣管8進行暴氣處理,配合生化處理櫃 1中的碎泵擾動汙泥以提高生化處理效率;經過生化處理後的汙水被送入沉澱櫃2進行沉澱。 沉澱櫃2上層的澄清水經過自清濾袋3強化過濾節固體懸浮物微粒後,流入淨水櫃7,沉澱 櫃2底層的沉澱物及液面上的浮沬經過氣動噴射器再次返回到汙水入口 9。流入淨水櫃7的 澄清水經過紫外線消毒器5的再次消毒處理後,再通過澄清水出口 6排入出舷外。在使用 過程中,自清濾袋3外部容易附著固體懸浮物微粒,因此使用風機4定時對自清濾袋3吹 氣,使附著在自清濾袋3外部的固體懸浮物微粒脫落並下沉至下沉沉澱層,從而使沉澱櫃2 內上層的澄清水保持純淨。
權利要求1. 一種生活汙水處理裝置,包括汙水入口、生化處理櫃、沉澱櫃、淨水櫃、澄清水出口,所述沉澱櫃內部分為上層澄清水層和下層沉澱層,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風機,所述沉澱櫃內設有自清濾袋,所述自清濾袋與風機通過送氣管相連,所述自清濾袋位於上層澄清水層。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汙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淨水櫃內設有紫外線消毒 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生活汙水處理裝置。包括汙水入口、生化處理櫃、沉澱櫃、淨水櫃、澄清水出口,所述沉澱櫃內部分為上層澄清水層和下層沉澱層,還包括風機,所述沉澱櫃內設有自清濾袋,所述自清濾袋與風機通過送氣管相連,所述自清濾袋位於上層澄清水層。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自清濾袋的設置,不僅嚴格過濾了固體懸浮物,同時可以減小了沉澱櫃的體積,節省了船舶上有限的安置空間,並且也不受海面狀況的限制,節約成本,結構簡單。
文檔編號C02F9/14GK201240974SQ200820060639
公開日2009年5月20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4日
發明者琦 孫, 胡麗萍, 邵旖旎, 陳亞軍 申請人:上海漢盛船舶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