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嘔吐的中藥敷袋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09:31:51 2
專利名稱:防止嘔吐的中藥敷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過綁紮外敷防止嘔吐的中藥敷袋。
背景技術:
嘔吐是胃內容物反入食管,經口吐出的一種反射動作。嘔吐可將胃內的有害物質 吐出,是機體的一種防禦反射,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大多數並非由此引起,且頻繁而劇烈 地嘔吐可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等併發症。嘔吐一般分反射性、中樞性、前庭障礙性、神經官能性四大類。反射性嘔吐屬消化 系統範疇;如咽部刺激(如人為刺激)、急性胃炎、消化性胃潰瘍活動期、急性胃腸穿孔、幽 門梗阻、大量出血、胃黏膜脫垂等。中樞性嘔吐屬神經系統;如偏頭痛、腦膜炎、腦出血、高血 壓腦病等。當然嘔吐的發生機制是多種多樣的。針對不同的病史或表現作出綜合判斷,以便 於準確把握嘔吐的實質。另外,久服中藥也可以引起條件反射或胃氣不降,造成聞藥或飲服中藥煎劑後即 吐的現象。中國專利號為2007101222837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治療嘔吐的中藥組合物》, 以麥門冬、竹茹、瓜萎子、雞內金入藥,具有滋陰養胃、降逆止嘔吐的功效。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止嘔吐的中藥敷袋,針對久飲中藥煎劑、聞藥或飲 用藥後即吐的症狀,以及妊娠反應引起的嘔吐,通過綁紮「清冷淵」穴位外敷,即可防止飲用 中藥煎劑嘔吐的現象發生。本發明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敷袋由藥袋3、藥袋基布2、中 藥粉劑5、無紡棉粘結布1、4組成;其特徵在於藥袋基布2上均布連續縫製在一起的藥袋 3、藥袋3內填充中藥粉劑5 ;藥袋基布2兩端的兩側分別縫置有無紡棉粘結布1、4。所述中藥粉劑5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生蒼朮15份、乾薑15份、陳 皮8份、吳萸肉8份、灶心土 10份;共為細末,填入藥袋3內即可。在患者服用中藥煎劑前15分鐘,將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敷袋綁紮在「清冷淵」穴位 處外敷,即可起效。針對妊娠反應,綁紮在「清冷淵」可以有效的防止嘔吐;該本發明使用方 便,作用迅速、無任何毒副作用。
附圖所示是本發明具體結構的斜視圖,圖中1、4為無紡綿粘結布;2藥袋基布;3 藥袋;5中藥粉劑。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敷袋由藥袋3、藥袋基布2、中藥粉劑5、無紡棉粘結布1、4組成; 其特徵在於藥袋基布2上均布連續縫製在一起的藥袋3、藥袋3內填充中藥粉劑5 ;藥袋基
3布2兩端的兩側分別縫置有無紡棉粘結布1、4。 所述中藥粉劑5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生蒼朮15份、乾薑15份、陳 皮8份、吳萸肉8份、灶心土 10份;共為細末,填入藥袋3內即可。
權利要求
一種防止嘔吐的中藥敷袋,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敷袋由藥袋(3)、藥袋基布(2)、中藥粉劑(5)、無紡棉粘結布(1)、(4)組成;其特徵在於藥袋基布(2)上均布連續縫製在一起的藥袋3、藥袋(3)內填充中藥粉劑(5);藥袋基布(2)兩端的兩側分別縫置有無紡棉粘結布(1)、(4)。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止嘔吐的中藥敷袋,其特徵在於中藥粉劑(5)選取 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生蒼朮15份、乾薑15份、陳皮8份、吳萸肉8份、灶心土 10 份;共為細末,填入藥袋⑶內即可。
全文摘要
一種防止嘔吐的中藥敷袋,本發明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敷袋由藥袋3、藥袋基布2、中藥粉劑5、無紡棉粘結布1、4組成;其特徵在於藥袋基布2上均布連續縫製在一起的藥袋3、藥袋3內填充中藥粉劑5;藥袋基布2兩端的兩側分別縫置有無紡棉粘結布1、4。所述中藥粉劑5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生蒼朮15份、乾薑15份、陳皮8份、吳萸肉8份、灶心土10份;共為細末,填入藥袋3內即可。在患藥服用中藥煎劑前15分鐘,將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敷袋綁紮在「清冷淵」穴位處外敷,即可起效。該本發明使用方便,作用迅速,無任何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1/08GK101884773SQ20091013639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3日
發明者王學文 申請人:王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