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北沙參田除草劑及雜草防治方法與流程
2024-02-26 12:26:15 2
本發明屬於雜草防治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於北沙參田的除草劑及雜草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北沙參是一種闊葉類多年生草本作物,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littoralisfr.schmidtexmiq)的乾燥根,主要分布於山東、河北、遼寧、江蘇等地,生長於海邊沙灘或栽培於肥沃疏鬆的沙質土壤,生產周期2-3年。北沙參的秋播種子第二年3月出苗,春播種子2-4周後出苗,由於北沙參苗期生長緩慢,而北沙參田中的田間雜草通常抗逆性強,可塑性大,生長勢強,因此北沙參極易受到雜草的競爭性危害,表現為北沙參出苗時田間已雜草叢生,隨著氣溫升高、雨水增多,田間雜草生長快、密度高,北沙參生長受到顯著抑制,導致後期產量和品質明顯下降,因此有效的雜草防除對提高北沙參產量和品質非常重要。
由於北沙參苗期莖葉脆嫩易斷,不宜中耕除草,而目前北沙參生產中的雜草防除多採用人工拔除,不僅耗費大量人工勞動力,效率低下,勞動強度大,而且整個北沙參生長周期需要進行多次拔除,容易傷及北沙參根系,作為經濟作物進行規模化種植時人工除草是不現實、無法實現的。
為替代人工除草,目前生產中針對北沙參栽培特點篩選出一些化學除草劑,並初步應用於北沙參田,常見的化學除草劑有:醯胺類的乙草胺,二硝基苯胺類的氟樂靈、二甲戊靈,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類的精喹禾靈、高效氟吡甲禾靈和精吡氟禾草靈,環己烯酮類的稀禾啶等,但上述除草劑在北沙參田的使用均由其他旱作物田借鑑而來,我國還沒有化學除草劑在北沙參田取得農藥登記和許可使用,而且上述除草劑均有一定的殺草範圍和使用條件,它們在北沙參田的使用表現出以下明顯不足:北沙參出苗前,可採用氟樂靈、乙草胺、二甲戊靈等,進行土壤封閉,基本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部分闊葉雜草,如馬唐、牛筋草、狗尾草、稗草、馬齒莧、藜、蓼等,但對繁縷、酸模、薺菜、泥胡菜、一年蓬、澤漆、附地菜、野老鸛草等防效較差或基本無效,同時,北沙參出苗後,由於其早期生長緩慢,加上土壤封閉階段的除草劑效果基本喪失,北沙參出苗後的雜草危害依然嚴重,此時一般通過精喹禾靈、稀禾啶、高效氟吡甲禾靈和精吡氟禾草靈等除草劑進行莖葉處理控制禾本科雜草危害;由於北沙參是傘形科闊葉類作物,因此用於防除北沙參出苗後闊葉雜草的除草劑使用要求非常嚴格,需要在闊葉雜草和北沙參之間具有良好選擇性,既能有效防除闊葉雜草又不影響北沙參生長發育,目前生產上沒有用於北沙參苗期防除闊葉雜草的除草劑品種。可見,目前北沙參苗期闊葉雜草缺乏安全高效的治理措施,闊葉雜草競爭性危害嚴重製約北沙參產量和品質。
氟磺胺草醚是一種防除闊葉類雜草的除草劑品種,屬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劑類,主要用於豆科作物田防除一年生闊葉雜草,豆科作物苗前或苗後均可使用,能被雜草的莖、葉和根吸收,進入葉綠體內,破壞光合作用引起葉片黃化、枯萎和死亡,而豆科作物根部吸收該藥劑後能迅速降解,因此對豆科作物較安全,在中國專利申請201310035894.3就公開了一種用於大豆田的除草劑,其中有效成分就包括25%的氟磺胺草醚10-30份,與其他防除禾本科雜草的除草劑復配而成。同時,由於農藥產品在其使用過程中需要對作物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因此農業部農藥信息網(http://www.chinapesticide.gov.cn/)對現有農藥有效成分及其可應用作物範圍進行了明確界定和記載,氟磺胺草醚可應用範圍僅局限於豆科作物或者非耕地,主要包括春大豆、夏大豆、紅小豆田、花生田、綠豆田,氟磺胺草醚在其他闊葉類作物田的安全使用還未見報導。
雖然氟磺胺草醚對闊葉類雜草具有較好的防除效果,但是除了豆科作物,氟磺胺草醚對其他闊葉類作物安全性較差,有明顯藥害,因此通常不可作為闊葉類作物田的除草劑使用。「25%氟磺胺草醚as對菸草不安全」,8種除草劑對菸草的安全性及倍創對碸嘧磺隆的減量增效作用,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36卷第6期,2014年6月;「對瓜蔞子施用二苯醚類的乙羧氟草醚和氟磺胺草醚後,表現出明顯藥害症狀,植株葉片發枯、發黃」,15種葉面處理除草劑對6種中藥材的藥害症狀觀察,山西農業科學2012,40(1):60-64;「氟磺胺草醚對甘薯安全性較差,氟磺胺草醚處理後葉片基本乾枯,藥害嚴重」,第十二屆全國雜草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2015太原;「氟磺胺草醚和乙羧氟草醚處理籽用南瓜著藥葉片密布藥害斑,新生葉可正常生長,但生長抑制,鮮重抑制率50%左右」,王宇,研究簡報及摘要(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16,四川成都,p537),在施用二苯醚類的乙羧氟草醚和氟磺胺草醚後,在推薦劑量的1/2時,防風即表現出明顯的藥害症狀,對於何首烏,氟磺胺草醚在各劑量處理下均有藥害,山西農業科學2011,39(3):262-265,275。可見,對於氟磺胺草醚的使用,目前的研究均發現其對於闊葉類作物存在明顯的藥害,安全性較差。文獻:北沙參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山東農業科學2011,6:103-105,其中對於雜草,採用的是定苗中耕除草。
綜上所述,提供一種安全高效的北沙參田除草劑及雜草防治方法,解決北沙參全生育期的雜草危害問題將有助於推動北沙參擴大種植和安全生產,本發明申請人在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的資助下系統研究了北沙參田雜草綜合治理技術,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本發明。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北沙參作物田的雜草危害問題,特別是在對北沙參安全基礎上的北沙參苗期闊葉雜草危害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北沙參田除草劑以及北沙參田的雜草防治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推動北沙參擴大種植和安全生產。
本發明的除草劑,是一種應用於北沙參田的除草劑,其有效成分為氟磺胺草醚。該除草劑是一種特別用於北沙參田、防除闊葉類雜草的除草劑。
上述的北沙參田除草劑中,更進一步,還包括防除禾本科雜草的除草劑,所述的防除禾本科雜草的除草劑,具體為精喹禾靈、稀禾啶、高效氟吡甲禾靈和精吡氟禾草靈的一種或多種任意組合,優選精喹禾靈。
上述的北沙參田除草劑,氟磺胺草醚的用量為225-375ga.i/hm2。
本發明還包括一種北沙參田雜草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北沙參播種前,對種植區域整地,播種後覆蓋土壤或草木灰,鎮壓;
步驟2、在北沙參播種後出苗前,進行土壤封閉;
步驟3、土壤封閉處理後,採用秸稈或地膜覆蓋;
步驟4、北沙參出苗後,採用北沙參田除草劑進行莖葉處理,所述的北沙參田除草劑有效成分包括氟磺胺草醚。
上述的北沙參田雜草防治方法步驟2中,施藥進行土壤封閉,施用藥物為異丙甲草胺或乙草胺,異丙甲草胺用量為1080-2160ga.i/hm2,乙草胺用量為500-1000ga.i/hm2。
上述的北沙參田雜草防治方法步驟4中,北沙參出苗後3-4葉期施藥進行莖葉處理,施用藥物為氟磺胺草醚,氟磺胺草醚用量為225-375ga.i/hm2。
本發明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所述的北沙參田除草劑,能夠在北沙參田安全使用,防除北沙參出苗後田間闊葉雜草,從而有效解決了北沙參田闊葉雜草危害問題,推動北沙參安全生產,擴大北沙參種植規模。且在防除闊葉雜草的同時,對北沙參作物本身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針對性較強。
2)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北沙參田雜草防治方法,綜合利用物理、化學、農業等措施對雜草的控制作用,良好的整地質量和土壤墒情,秸稈、地膜等覆蓋措施不僅可促進北沙參早發快發,提高北沙參幼苗生長勢,抑制雜草生長勢,而且優化的使用條件有助於提高化學除草效果和對北沙參的安全性。
3)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北沙參田雜草防治方法,突出土壤封閉和莖葉噴霧的銜接,尤其強調不同作用機制莖葉處理劑的混配使用,提高一次性防除北沙參苗期大部分雜草的效果:氟磺胺草醚系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劑,通過破壞植物光合作用導致植物乾枯白化而死亡,可以有效防治多種闊葉雜草,但對禾本科雜草防除效果不佳。精喹禾靈系乙醯輔酶a羧化酶抑制劑,通過破壞分生組織抑制植株生長,對禾本科雜草防治效果好,對莎草科和闊葉雜草無效。
4)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北沙參田除草劑中氟磺胺草醚和精喹禾靈用量較各單劑推薦用量下降20%-50%,有利於降低成本,保持生態平衡,符合國家農藥減施增效戰略要求,推廣價值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採用除草劑對北沙參田進行雜草防除,除草劑的主要有效成分為氟磺胺草醚,用量為225—375ga.i/hm2,可根據需要與防除禾本科雜草的除草劑精喹禾靈復配,用量為37.5—67.5ga.i/hm2。採用本方法處理後,對北沙參田中的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均能起到有效防除,對如狗尾草、苣蕒菜、鹽蒿等常見的雜草,均有較好的防除作用。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北沙參田雜草防治方法,具體如下:
1)在北沙參播種前,對種植區域土壤深翻耙細整平做畦後播種,播種後覆淺土或草木灰1-2cm,鎮壓;
2)在北沙參播後苗前,使用異丙甲草胺按照用量1080ga.i/hm2,或使用乙草胺按照用量500-1000ga.i/hm2進行土壤噴霧處理,公頃用水量450-750l,設備為背負式壓力噴霧器或手持式電動噴霧器。噴霧處理前2天保持土壤相對含水量70%-90%;
3)土壤噴霧處理後1周使用秸稈、地膜等覆蓋。
4)北沙參出苗後3-4葉期,採用實施例1所述的北沙參田除草劑進行莖葉噴霧處理。
表1各實施例對北沙參田雜草株防效、鮮重防效以及對北沙參安全性
表1數據說明:
參照gb/t17980.47-2000對採用本發明實施例1的各個處理調查雜草株防效、鮮重防效以及對北沙參的安全性如下:
雜草防效調查方法:每個試驗小區選擇4個點,每點0.25m2,於施藥後45d調查雜草株數和鮮重,計算株防效和鮮重防效,雜草防效計算方法:株(鮮重)防效=[對照區雜草株數(鮮重)-處理區雜草株數(鮮重)]/對照區雜草株數(鮮重)×100%
北沙參安全性調查方法:按以下分級方法給每個試驗小區北沙參藥害定級:1級—北沙參生長正常,無任何受害症狀;2級—北沙參輕微藥害,藥害少於10%;3級—北沙參中等藥害,以後能恢復,不影響產量;4級—北沙參藥害較重,難以恢復,造成減產;5級—北沙參藥害嚴重,不能恢復,造成明顯減產或絕產。
結果與分析:見表1,本發明提供的北沙參田雜草防治方法綜合利用物理、化學、農業等措施對雜草的控制作用,利用土壤封閉和莖葉噴霧的銜接,以及不同作用機制莖葉處理劑的混配使用,形成的北沙參田雜草防治整體技術方案,對北沙參田絕大部分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同時對北沙參具有較好的安全性,該技術貫穿於北沙參不同生長發育時期,全程解決北沙參田雜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