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聚羧酸減水劑合成用超聲反應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17:44:4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聚羧酸減水劑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聚羧酸減水劑合成用超聲反應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聚羧酸減水劑在大量製備時,基於產量的保證,通常需要設置大體積的反應釜和滴加罐來滿足生產需要,因此需要較大的生產場地才能實現。同時,為了使反應釜內的單體反應完全,需要在反應釜內設置攪拌器,但隨著攪拌器的轉動攪拌,反應釜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晃動,因此需要將反應釜固定在一個鋼結構平臺上,以解決反應釜的晃動問題,但這樣一來,生產場地的所需面積也就相應增大,同時反應釜設置在鋼平臺上也不利於反應釜的更換、檢修等後期維護工作的進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聚羧酸減水劑合成用超聲反應裝置,通過超聲反應器對反應釜內的原料進行超聲反應,使物料可以混合均勻,無需鋼結構平臺對反應釜進行固定。
本實用新型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
一種聚羧酸減水劑合成用超聲反應裝置,包括反應釜和滴加罐,所述滴加罐用於向所述反應釜內供送原料,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包括一盛放器,所述盛放器具有一盛放槽,所述盛放槽的槽體寬度與所述反應釜的釜體寬度相吻合適配,所述盛放槽內盛放有水,所述盛放槽的槽底設置有超聲反應器,所述滴加罐通過隔膜泵與所述反應釜構成連接。
所述盛放槽的槽底內設置有若干超聲反應器,所述超聲反應器均勻布置在所述盛放槽的槽底。
所述滴加罐設置有一循環泵,所述循環泵的循環進口設置在所述滴加罐的底端,所述循環泵的循環出口設置在所述滴加罐的頂端。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合成裝置簡便,無需攪拌設備,從而不用搭建鋼結構平臺來對反應釜和滴加罐進行固定;物料可以混合均勻,單體反應完全;有利於反應釜和滴加罐後期維護工作的進行;裝置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適於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特徵及其它相關特徵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於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
如圖1所示,圖中標記1-10分別表示為:反應釜1、滴加罐2、盛放器3、水4、超聲反應器5、隔膜泵6、循環泵7、循環進口8、循環出口9、盛放槽10。
實施例:本實施例中的聚羧酸減水劑合成用超聲反應裝置用於對反應釜1內的原料施加超聲作用,從而使原料可以混合均勻,單體反應完全。如圖1所示,超聲反應裝置包括盛放器3,盛放器3內開設有盛放槽10,盛放槽10的寬度與反應釜1的釜體寬度相吻合適配,使得盛放器3能夠放入到盛放槽10之中。盛放槽10內盛放有水4,盛放槽10的容積滿足於其盛放水4之後可以使放入的反應釜1可以在水中浮起的要求。在盛放槽10的底部設置有超聲反應器5,超聲反應器5朝向反應釜1,在其工作時可穿過反應釜1的釜體對其內部的原料施加超聲作用,從而使原料可以混合均勻,單體反應完全;此時,對反應釜1的原料起到攪拌作用的是非接觸式的超聲反應器5,因此反應釜1無需再設置攪拌器,同時也無需搭建鋼平臺支撐。
如圖1所示,在反應釜1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滴加罐2,滴加罐2通過隔膜泵6將其罐體內的原料供送到反應釜1的釜體之中。在每個滴加罐2上分別設置有循環泵7,循環泵7的循環進口8設置在滴加罐2的底部,循環出口9設置在滴加罐2的頂部,在循環泵7的作用下,滴加罐2內的原料自循環進口8至循環出口9作循環往復地運動,從而對滴加罐2內的原料進行混合,保證原料溶解完全;此時滴加罐2無需攪拌器,也無需搭建鋼平臺支撐。
本實施例通過循環泵7以及超聲反應器5的設置使反應釜1和滴加罐2都無需搭建鋼平臺支撐以及設置攪拌器,同時還能保證聚羧酸減水劑的產品質量。
本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時:可配合一控制器來使用。具體而言,首先設定循環泵7的工作時間或循環次數,以使滴加罐2內的原料經過充分混合。接著,在循環泵7工作完成後,控制隔膜泵6自動開始工作,將已充分混合的原料供送到反應釜1內之中。當原料全部供送完畢後,啟動超聲反應器5對反應釜1內的原料進行均勻混合,直至單體反應完全。在反應釜1內發生單體反應的同時,控制器可控制原料通過供送裝置再供送到滴加罐2之中,同時驅動循環泵7再次工作,以提高整個生產過程的稼動率。
為了進一步提高反應釜1內原料的均勻性,在盛放器3內可均勻布置多個超聲反應器5,以從不同的方向上對盛放器3施加超聲作用,從而實現原料的混合均勻,單體反應完全。
雖然以上實施例已經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構思和實施例做了詳細說明,但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沒有脫離權利要求限定範圍的前提條件下,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進和變換,如:各功能設備的位置布局、各功能設備的具體結構組成等,故在此不一一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