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支撐、拆零提取與3D藝術裝飾為一體的包裝盒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3:05:36 2

本發明涉及物件包裝,特別是涉及具有集支撐物件、拆零提取與3D藝術裝飾功能為一體的包裝盒。
背景技術:
現行物件包裝普遍採用先將物件表面包敷保護物,再裝入包裝盒,為防止在盒中移動,在物件與盒子之間設置支撐物件的填充物,當裝入多個物件時,還需增加相互隔開的設置,若要包裝大量物件,還需再增加隔層,才能保證被包裝物件在儲運過程中的有效保護,這種慣用方式的缺陷是:包裝物和包裝材料繁多、用量大,工序冗長、工藝流程複雜,成本高;完成儲運功能後,提取物件繁瑣,尤其是多物件包裝零散提取時,未提取物件因填充物或分隔物的拆除而出現散落,給儲運帶來二次損耗;另外,現行慣用包裝盒對被包裝物件的裝飾僅限於在包裝盒表面設置文字、圖案與色彩這種平面的藝術裝飾功能,沒有立體的3D藝術裝飾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包裝盒不具備支撐與拆零提取物件以及不具備立體的3D藝術裝飾功能的不足,提出一種具有支撐物件同時又滿足拆零提取、並具有立體的3D藝術裝飾功能的包裝盒。
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包裝盒,在盒體的頂部、底部或側壁上設有可摺疊舌頁,在舌頁附近設有拆除、分離部分盒體的間斷通孔,舌頁與間斷通孔自身具有特定形狀,並以特定形式排列,既用於固定、支撐、分離所包裝的物件,又對被包裝的物件輔助以立體的3D藝術裝飾。
本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其功能的:
在包裝物件時,將盒體上的舌頁沿著切痕向盒內折起,被包裝物件置入折起後的舌頁之間的空隙處,使得物件因受到舌頁和盒體的支撐而得以固定,避免出現上下、前後及左右的晃動和避免物件相互之間的接觸與碰撞;物件運輸和存放堆積過程中,盒子的各面、各稜邊,以及舌頁能有效起到吸收和分散盒子所受到外部的衝擊力,從而保護盒子內部物件不會受到外力的直接衝擊。
當需要拆零提取物件時,可按需要拆零提取的數量,沿相應間斷通孔排列形成的軌跡分離部分盒體,從而取出物件,未分離的盒體及其內裝物件不會散落。
舌頁、間斷通孔自身的形狀與排列軌跡依被包裝物件的特性,設置成具有藝術裝飾效果的形狀和排列與圖案,成為具有立體效果的3D藝術裝飾單元。
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於:利用盒體自身材料做成舌頁的方式,替代支撐物與隔層,既節省包材、減少包裝盒自重,又簡化包裝工藝流程,降低包裝成本,方便盒內物件的快速拆零提取,避免了未提取物件的散落,從而方便了用戶的使用與對被包裝物件的管理,舌頁、間斷通孔自身的形狀與排列軌跡的形狀組合成手撕線的設置從空間上對被包裝物件賦以立體的3D藝術裝飾效果,能廣泛應用於生產過程中物料和產品以及商、超零售 環節商品的包裝、運輸、堆積存放和管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種實施例,圖中表示的是包裝盒在未包裝物件時打開的情形。
圖2是本發明的第一種實施例,圖中表示的是包裝盒閉合的情形。
圖3是本發明的第一種實施例的局部剖開視圖,圖中表示的是未包裝物件時,閉合後包裝盒內部的情形。
圖4是本發明的第二種實施例,圖中表示的是在未包裝物件時打開的情形。
圖5是本發明的第二種實施例,圖中表示的是包裝盒閉合的情形。
圖6是本發明的第二種實施例的局部剖開視圖,圖中表示的是未包裝物件時,閉合後包裝盒內部的情形。
圖7是本發明的第三種實施例,圖中表示的是包裝盒閉合的外部示意。
圖8是本發明的第三種實施例的局部剖開視圖,圖中表示的是未包裝物件時,閉合後包裝盒內部的情形。
圖9是本發明的第四種實施例,圖中表示的是包裝盒外部的側面與頂面的情形。
圖10是本發明的第四種實施例,圖中表示的包裝盒外部的底面與側面的情形。
圖11是本發明的第五種實施例,圖中表示的是包裝盒外部的側面與頂面的情形。
圖12是本發明的第五種實施例,圖中表示的包裝盒外部的底面與側面的情形。
圖13是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圖中表示的是包裝盒包裝物件時的外部情形。
圖14是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的局部剖開視圖,圖中表示的是包裝盒內包裝了物件後的內部情形。
圖15是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圖中表示的是包裝盒在包裝物件後,在拆零、提取被包裝物件時,沿拆零、提取方向分離部分盒體後,拆零、提取被包裝物件的情形。
圖16是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圖中表示的是包裝盒在包裝物件後,拆零、提取一定數量被包裝的物件後的情形。
圖中:1是包裝盒主體,2是舌頁,3是舌頁的壓切痕,4是被包裝的物件,5是間斷通孔,6是間斷通孔及其壓切痕排列軌跡形成的手撕線,7是包裝盒頂,8是包裝盒底,9是包裝盒側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之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
在圖1至圖3所示的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包裝盒主體1的頂部7和底部8上以壓切的形式預設了可摺疊舌頁2,此處的舌頁2是規則形狀,呈矩形,在舌頁與主體相連接的一端設有用以向內摺疊的壓切痕3,在包裝物件時,將舌頁2從盒體的外表面向盒體內折,與被固定、支撐物件排列的方向成法向,舌頁2之間的空隙處用於固定被包裝的物件4,在舌頁2 的兩側是間斷通孔5,環繞包裝盒主體1的頂部7、後側壁9、底部8、前側壁9排列成手撕線6,手撕線6的形狀為規則形狀,間斷通孔5呈矩形,在拆零、提取物件時沿著手撕線6撕開,提取相應數量物件。
在圖4至圖6所示的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在包裝盒主體1的頂部7和底部8上以壓切的形式預設了可摺疊舌頁2,此處的舌頁是規則形狀,呈矩形,在舌頁與主體相連接的一端設有用以向內摺疊的壓切痕3,在包裝物件時,將舌頁2從盒體的外表面向盒體1內折,與被固定、支撐物件排列的方向成法向,舌頁2之間的空隙處用於固定物件,盒體上間斷通孔5排列成手撕線6,為規則形狀,環繞主體包裝盒頂7、左側壁9、包裝盒底8、右側壁9排列,在拆零、提取物件時,將舌頁2沿手撕線6撕取即可。
在圖7至圖8所示的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在包裝盒主體1的頂部7和底部8、前側壁9和後側壁9上以壓切的形式預設了可摺疊舌頁2,舌頁是規則形狀,呈矩形,在舌頁與主體相連接的一端設有用以向內摺疊的壓切痕3,此時舌頁2從盒體的外表面向盒體1內折,與被固定、支撐物件排列的方向成法向,舌頁2之間的空隙處用於固定物件,盒體上間斷通孔是手撕線6,為規則形狀,環繞主體包裝盒頂7、左側壁9、包裝盒底8、右側壁9和包裝盒頂7、左側壁9、包裝盒底8、右側壁9排列成手撕線5,在拆零、提取物件時沿手撕線壓切痕6撕取即可。
在圖9至圖10所示的本發明實施例中,為了裝飾被包裝物件,將舌頁2、間斷通孔5設計成具有裝飾功能的特定形狀,將舌頁2的排列和間斷通孔5排列的軌跡6形狀設計成具有裝飾功能的特定形狀,在包裝盒主體1的頂部7和底部8上以壓切的形式預設舌頁2,此處的舌頁是對稱形狀,在舌頁與主體相連接的一端設有用以向內摺疊的壓切痕3,此時舌頁2從盒體的外表面向盒體1內折,與被固定、支撐物件排列的方向成法向,舌頁2之間的空隙處用於固定物件,盒體上間斷通孔5排列軌跡形成手撕線6,環繞包裝盒頂7、左側壁9、包裝盒底8、右側壁9排列成為具有裝飾功能的特定形狀,在拆零、提取被包裝物件時沿著手撕線6撕開舌頁2即可。
在圖11至圖12所示的本發明實施例中,舌頁2設計成具有裝飾功能的特定形狀,盒體上間斷通孔5為了搭配被包裝物件特徵而設定的具有裝飾功能的一定形狀,沿拆零、提取方向排列成手撕線6,在包裝盒主體1的頂部7和底部8上以壓切的形式預設了可摺疊舌頁2,此處的舌頁2是非規則形狀,在舌頁2與主體相連接的一端設有用以向內摺疊的壓切痕3,此時將舌頁2從盒體的外表面向盒體1內折,與被固定、支撐物件排列的方向成法向,舌頁2之間的空隙處用於固定物件,盒體上間斷通孔5為具有裝飾功能的非規則形狀,環繞主體包裝盒頂7、左側壁9、包裝盒底8、右側壁9排列成具有裝飾效果的圖案。
圖13至圖16所示的本發明實施例,表示本發明實現其功能的全過程,其中,圖13表示在包裝盒主體1內包裝了物件4,處於閉合狀態,包裝盒主體1的頂部7和底部8上的舌頁2,從盒體的外表面向盒體內折,固定和支撐被包裝物件4,舌頁2之間的空隙處用於固定被包裝物件4,在舌頁2的兩側是間斷通孔5,環繞主體1的頂部7、後側壁9、底部8、前側壁9排列成手撕線6。
圖14表示了在包裝盒內部,包裝盒主體1、盒頂7、盒底8、舌頁2、間斷通孔5、手撕線6與被包裝物件4的位置關係,舌頁2通過盒頂7、盒底8支撐於被包裝物件4的上、下。
在圖15中,當拆零、提取被包裝物件4時,將舌頁2從盒體內拉出,沿手撕線6撕開,即快速取出被包裝物件4。
圖16表示了拆零、提取了部分被包裝物件4後,未提取的部分被包裝物件4未出現散落、仍處於包裝盒主體1內,受到良好的包裝保護。
本發明總體結構的基本原理是:在盒體上設置舌頁並向盒內折起,將物件置入折起舌頁之間的空隙處,用以固定被包裝物件,避免物件晃動、碰撞和相互之間的摩擦,吸收、分散外部衝擊力,保護盒內部物件,且按物件的特性設置間斷通孔並以其排列軌跡組成手撕線,按量拆零提取物件,保證未取物件不會散落,同時將舌頁、間斷通孔的形狀、排列設置成具有藝術裝飾效果的一定形狀與圖案,實現對被包裝物件立體的3D藝術裝飾功能。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實施方便,便於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