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分銅液電積法處理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1-08 06:51:52 1
專利名稱:一種分銅液電積法處理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溼法冶金的工藝,尤其是一種分銅液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貴金屬生產過程中陽極泥中的銅需要浸出、回收,一般是對這種酸性含銅溶液利 用鐵粉置換的方法處理,由於溶液含10 100g/l的硫酸,這樣的工藝消耗大量的鐵粉,處 理費用高,而且廢水中又引入大量的鐵離子,導致廢水處理成本升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分銅液電積法處理工藝,用電 積脫銅的工藝來代替鐵粉置換工藝,電積脫銅只消耗直流電,可以得到較為純淨的銅粉,便 於回收利用,電積的同時酸得到再生。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分銅液電積法處理工藝,其步驟
1)將陽極泥焙燒渣從料盤I打入到分銅釜中,加入水3. 5噸,加熱升溫到60 度-90度,並進行2-3小時充分攪拌,使焙燒渣中的銅進入液相;
2)通過壓濾機對處理過的陽極泥焙燒渣液體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出的渣相為分銅 渣,放入料盤II中,液相打入貯罐I ;
3)將貯罐I中的含銅酸性溶液輸到電積脫銅槽中,利用不溶陽極、銅片陰極在直 流電作用下進行電積脫銅,脫銅後產生的銅板及銅粉進入料盤III中,脫銅後的溶液則進入 貯罐II ;
4)脫銅後的含酸溶液再次利用或濃縮形成成品濃硫酸。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電積脫銅工藝來處理分銅液,不再消耗鐵粉,也不產生 含鐵離子的廢水,同時得到了比較純淨的銅板和銅粉,純度可達95%以上,而且電積後溶液 的酸度上升,可以回收到更多的硫酸。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種分銅液電積法處理工藝,其步驟
1)將陽極泥焙燒渣從料盤I打入到分銅釜中,加入水3. 5噸,加熱升溫到60 度-90度,並進行2-3小時充分攪拌,使焙燒渣中的銅進入液相;
2)通過壓濾機對處理過的陽極泥焙燒渣液體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出的渣相為分銅 渣,放入料盤II中,液相打入貯罐I ;
3)將貯罐I中的含銅酸性溶液輸到電積脫銅槽中,利用不溶陽極、銅片陰極在直 流電作用下進行電積脫銅,脫銅後產生的銅板及銅粉進入料盤III中,脫銅後的溶液則進入貯罐II ;
4)脫銅後的含酸溶液再次利用或濃縮形成成品濃硫酸。
將陽極泥焙燒渣從料盤1加入到分銅釜2中,加入水並加溫,使焙燒渣中的銅進入 液相,通過壓濾機3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出的渣相為分銅渣,放入料盤4中作為分金工序的 原料,液相進入貯罐5,再將貯罐5中的含銅酸性溶液送到電積脫銅槽8中,利用不溶陽極 6、銅片陰極7在直流電作用下進行電積脫銅,脫銅後產生的銅板及銅粉進入料盤9,脫銅後 的溶液則進入貯罐10,該含酸溶液再返用或濃縮形成成品濃硫酸。
通過在分銅釜內加入一批陽極泥焙燒渣2噸,經溶解後固液分離,得到含銅55g/ 1,含硫酸18g/l的分銅液細3,分銅液經電積後產出221kg純度為98. 5%的銅板及銅粉, 銅的回收率達98.9%,脫銅後溶液硫酸濃度為101.5g/l,酸度上升了 83. 5g/l,多回收硫酸 334kg。
利用電積脫銅工藝處理酸性分銅液,產出純度95 %以上的銅板和銅粉,同時可以 使酸得到再生。
權利要求
1. 一種分銅液電積法處理工藝,其特徵在於步驟有1)將陽極泥焙燒渣從料盤I打入到分銅釜中,加入水3.5噸,加熱升溫到60度-90度, 並進行2-3小時充分攪拌,使焙燒渣中的銅進入液相;2)通過壓濾機對處理過的陽極泥焙燒渣液體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出的渣相為分銅渣, 放入料盤II中,液相打入貯罐I ;3)將貯罐I中的含銅酸性溶液輸到電積脫銅槽中,利用不溶陽極、銅片陰極在直流電 作用下進行電積脫銅,脫銅後產生的銅板及銅粉進入料盤III中,脫銅後的溶液則進入貯罐 II ;4)脫銅後的含酸溶液再次利用或濃縮形成成品濃硫酸。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分銅液電積法處理工藝,其步驟1)將陽極泥焙燒渣從料盤Ⅰ打入到分銅釜中,加入水3.5噸,加熱升溫到60度-90度,並進行2-3小時充分攪拌,使焙燒渣中的銅進入液相;2)通過壓濾機對處理過的陽極泥焙燒渣液體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出的渣相為分銅渣,放入料盤Ⅱ中,液相打入貯罐Ⅰ;3)將貯罐Ⅰ中的含銅酸性溶液輸到電積脫銅槽中,利用不溶陽極、銅片陰極在直流電作用下進行電積脫銅,脫銅後產生的銅板及銅粉進入料盤Ⅲ中,脫銅後的溶液則進入貯罐Ⅱ;4)脫銅後的含酸溶液再次利用或濃縮形成成品濃硫酸;不再消耗鐵粉,也不產生含鐵離子的廢水,同時得到了比較純淨的銅板和銅粉,純度可達95%以上。
文檔編號C22B7/00GK102031379SQ20101058609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4日
發明者張葉新, 杜武釗, 王海濱, 胡勝軍 申請人:東營方圓有色金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