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樓宇基於現場總線排煙通風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3:15:56
專利名稱:智能樓宇基於現場總線排煙通風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控制領域,特別是一種智能樓宇基於現場總線排煙通風 控制系統。
技術背景百葉/窗作為樓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樓宇的通風、室內遮陽採光、溫度 調節、消防聯動等重要功能,然而當前對其操作仍停留在人工操作階段,而按照智能大廈的 要求,其智能化程度偏低,而在一些高檔建築中,如會展中心、體育場館、車站等場合,其門 窗數量角度,在建築的設計時,需要完成採光、消防等要求,但一方面由於百葉/窗距離地 面較高,很難進行人工調節,所以均要求自動控制,但更重要的是能夠達到消防聯動,實現 百葉/窗在火災中充分起到排煙散熱的作用,減少對人的傷害。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根據天氣變化,自主調 節百葉或窗的開閉度,且在發生消防災難時,能夠自適應的決定百葉或窗的開閉,排放煙 霧,減少對人體的傷害,且現場操作人員可以不通過網絡,進行直接操作的基於現場總線排 煙通風控制系統。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智能樓宇基於現場總線排煙通 風控制系統,包括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過現場總線並聯連接有多個輔助控制器,每個 輔助控制器連接有開窗執行器,中央控制器上通過電線連接有緊急按鈕、通風開關和消防 控制中心,中央控制器還通過電線連接有煙霧感應器、風力感應器和雨水感應器,消防控制 中心和輔助控制器內部均設有電機。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中央控制器、消防控制中心和輔助控制器的 設置均採用嵌入式。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電機為無槽無刷電機。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通過採用無槽無刷電機替代直流電機 驅動百葉或窗的開閉,並通過嵌入式系統對百葉或窗實現自動控制,並對百葉或窗進行就 地操作,根據無槽無刷電機的反電動勢信號,判斷電機的轉速,從而實現對百葉或窗的任意 角度控制,採用現場總線的技術方便了網絡的互聯,實現了智能化的要求。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中央控制器、2-輔助控制器、3-開窗執行器、4-緊急按鈕、5-通風開 關、6-消防控制中心、7-煙霧感應器、8-風力感應器、9-雨水感應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 詳述,該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定。如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種智能樓宇基於現場總線排煙通風控制系統的實施 方式,包括中央控制器1,中央控制器1通過現場總線並聯連接有多個輔助控制器2,每個輔 助控制器2連接有開窗執行器3,中央控制器1上通過電線連接有緊急按鈕4、通風開關5 和消防控制中心6,中央控制器1還通過電線連接有煙霧感應器7、風力感應器8和雨水感 應器9,消防控制中心6和輔助控制器2內部均設有電機,電機為無槽無刷電機,且中央控制 器1、消防控制中心6和輔助控制器2的設置均採用嵌入式,通過採用無槽無刷電機替代直 流電機驅動百葉或窗的開閉,並通過嵌入式系統對百葉或窗實現自動控制,並對百葉或窗 進行就地操作,根據無槽無刷電機的反電動勢信號,判斷電機的轉速,從而實現對百葉或窗 的任意角度控制,採用現場總線的技術方便了網絡的互聯,實現了智能化的要求。
權利要求一種智能樓宇基於現場總線排煙通風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系統包括中央控制器(1),所述中央控制器(1)通過現場總線並聯連接有多個輔助控制器(2),所述每個輔助控制器(2)連接有開窗執行器(3),所述中央控制器(1)上通過電線連接有緊急按鈕(4)、通風開關(5)和消防控制中心(6),所述中央控制器(1)還通過電線連接有煙霧感應器(7)、風力感應器(8)和雨水感應器(9),所述消防控制中心(6)和所述輔助控制器(2)內部均設有電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於現場總線排煙通風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中央 控制器(1)、消防控制中心(6)和所述輔助控制器(2)的設置均採用嵌入式。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基於現場總線排煙通風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 電機為無槽無刷電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於現場總線排煙通風控制系統,包括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過現場總線並聯連接有多個輔助控制器,每個輔助控制器連接有開窗執行器,中央控制器上還通過電纜連接有緊急按鈕、通風開關和消防控制中心,中央控制器通過信號連接有煙霧感應器、風力感應器和雨水感應器。本實用新型具有能夠根據天氣變化,自主調節百葉或窗的開閉度,且在發生消防災難時,能夠自適應的決定百葉或窗的開閉,排放煙霧,減少對人體的傷害,且現場操作人員可以不通過網絡,進行直接操作的優點。
文檔編號G05B19/418GK201673400SQ201020192350
公開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7日
發明者嚴浩忠, 葛建新, 陳將峰 申請人:南通桑寧精密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