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氣壓報警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6:03:41 2
專利名稱:輪胎氣壓報警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輪胎氣壓報警器,特別是機動車輛輪胎氣壓報警器。
機動車輛行駛過程中,輪胎承擔著車的整體重量,輪胎氣壓偏低會使車在高速行駛中突然爆胎。因此也司機最擔心輪胎氣壓不足,不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造成另一輪胎放炮,致使剎車不靈、行駛方向不能控制而釀成事故。
目前,檢測機動車輛輪胎氣壓最常用的方法多數還是採用錘子或棍棒敲打輪胎來判斷輪胎氣壓是否不足。中國專利96228050.X提供了一種「輪胎氣壓報警器」,由氣門嘴、氣門針、空心管、電子遙控氣壓表組成。把氣門針用緊固螺母壓進氣門嘴內,氣門針同空心管焊接,空心管的另一端用管接螺母與電子遙控氣壓表聯接,當輪胎內氣壓達到危險氣壓狀態時,氣壓表內的錶針觸動電子開關發出信號警報。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更為簡單、實用的輪胎氣壓報警器,在不改變原有輪胎上氣嘴構造的前提下,實現輪胎氣壓報警。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由氣笛和空心支杆、調整螺絲、整體固定螺絲、彈簧、彈簧殼體、氣封、封閉板組成的內芯兩部分構成輪胎氣壓報警器。彈簧繞在空心支杆上,氣封為彈性膠體物質套在彈簧殼體外的氣封託上。空心支杆從調整螺絲和整體固定螺絲的中間穿過,下端與封閒板焊接。調整螺絲有外絲扣,裝在整體固定螺絲內,調整螺絲和整體固定螺絲都開有氣孔,作為報警氣流通道。整體固定螺絲內外都有絲扣,內絲扣聯接調整螺絲,外絲扣擰接輪胎氣嘴,下端與彈簧殼體聯接,上述構件組合在一起組成內芯擰入輪胎氣嘴內。氣笛長為1-2cm,內有交錯隔板,頂部開有氣笛排氣報警口,內徑與輪胎氣嘴的外徑相同,內下端有絲扣與輪胎上的氣嘴擰接,據輪胎使用壓力通過調整螺絲調整設定報警壓力。
當輪胎氣壓足時,靠輪胎內的氣壓把封閉板頂出,與彈簧外殼體靠緊,封閉氣流通道;當輪胎氣壓不足,即達到設定的報警壓力需要報警,此時輪胎內的氣壓低於彈簧的壓力,彈簧會帶動支杆下滑彈開封閉板,使封閉板與彈簧外殼體分開,出現氣流通道,輪胎內的氣體順著彈簧和彈簧殼體之間流出,穿過調整螺絲上的氣孔,到達氣笛。由於氣笛中有交錯隔板使氣壓受阻,產生鳴音,實現發明目的。
本實用新型體積小,容易加工,安裝方便,實用。只要氣笛發出報警鳴音,司機就能夠聽見,準確、及時。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剖視圖。
圖中1氣笛 2空心支杆 3調整螺絲 4整體固定螺絲 5彈簧6氣封託 7彈簧殼體 8彈簧託盤 9氣封 10封閉板 11氣孔12隔板 13氣流通道 14氣笛排氣報警口 15氣嘴 16輪胎
圖1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中彈簧5的上端頂在調整螺絲3的下部,下端頂在彈簧託盤8上,外有彈簧殼體7,彈簧殼體7上加工有一氣封託6與其為一體,氣封9可隨著彈簧殼體7在整體固定螺絲4的作用下移動,彈簧託盤8上有密封墊,調整螺絲3用外絲扣與整體固定螺絲4聯接,整體固定螺絲4的下端聯接彈簧殼體7,與空心支杆2、調整螺絲3、彈簧5、彈簧殼體7、氣封9組成一體作為內芯。安裝時把原輪胎上氣嘴內的氣門芯取掉,將內芯擰入氣嘴15內,把氣笛1擰在氣嘴原防塵帽的位置上。輪胎充氣或修理時,擰下氣笛1,整體取出內芯,充完氣後,安入內芯,擰上氣笛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由空心支杆、彈簧、氣封、整體固定螺絲組成的輪胎氣壓報警器,其特徵是內芯中的調整螺絲(3)和整體固定螺絲(4)都開有氣孔(11),調整螺絲(3)安裝在整體固定螺絲(4)內,整體固定螺絲(4)的下端與彈簧殼體(7)聯接,空心支杆(2)的下端焊有封閉板(10),彈簧(5)的上端頂在調整螺絲(3)的下部,下端頂在彈簧託盤(8)上,上述構件組合後擰入氣嘴(15)內,氣嘴(15)上裝有汽笛(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胎氣壓報警器,其特徵是汽笛(1)內有交錯隔板(12),頂部開有汽笛排氣報警器(13),內徑與輪胎氣嘴(15)的外徑相同,內下端有絲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輪胎氣壓報警器,由氣笛和空心支杆、調整螺絲、整體固定螺絲、彈簧、彈簧殼體、氣封、封閉板組成的內芯兩部分構成。彈簧繞在空心支杆上,外有彈簧殼體,空心支杆從調整螺絲和整體固定螺絲的中間穿過,下端與封閉板焊接。調整螺絲裝在整體固定螺絲內,調整螺絲和整體固定螺絲都開有氣孔。整體固定螺絲內絲扣聯接調整螺絲,外絲扣擰接輪胎氣嘴,下端與彈簧殼體聯接與上述構件組成內芯。氣笛內有交錯隔板,頂部有排氣報警口,內下端有絲扣與氣嘴擰接。當輪胎氣壓低於彈簧壓力時,彈簧彈開封閉板,使封閉板與彈簧外殼體分開,輪胎內的氣體順著彈簧和彈簧殼體之間流出,通過氣笛發出鳴音報警。
文檔編號B60C23/02GK2561615SQ0222997
公開日2003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29日
發明者馬再興 申請人:馬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