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雷公藤葉生產雷公藤內酯醇的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5:56:01
專利名稱:用雷公藤葉生產雷公藤內酯醇的工藝的製作方法
用雷公藤葉生產雷公藤內酯醇的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藝,尤其涉及一種從雷公藤葉生產雷公藤
內酯醇的工藝。背景技術: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簡稱TWHF)是衛矛科雷公藤屬木質藤 本植物,又稱斷腸草、山砒霜、南蛇藤。由於毒性大,民間有用於殺蟲、毒鼠等。但其作為一種 傳統的中藥,在中國有數百年的應用歷史,它具有抗炎、抗腫瘤、抗生育等多種活性,其化學 成分主要是二萜、三萜、倍半萜、生物鹼等。其中以二萜內酯為主要活性成分,雷公藤內酯醇 (Triptolide)又稱雷公藤甲素,就屬於二萜內酯,被認為是最主要的生理活性成分,因此從 雷公藤中提取雷公藤內酯醇具有重要的價值。 用雷公藤根芯生產多甙片,全國已有十幾家在生產,用葉生產雷公藤內酯醇(甲 素),散見於相關文獻,但均為實驗室研究,未見有工業化生產的報導,國內外也未見有甲素 的生產批文號。業內生產雷公藤內酯醇的方法有如下幾種,第一種、甲醇冷浸法浸液濃縮 後乙酸乙酯再提取的浸膏後經氫化鋁柱層析,該工藝使用甲醇有毒,不宜生產上使用。第 二種、水煮提取工藝目前多為實驗室採用,通過水煮醇沉除雜,既消耗大量乙醇,又帶走 20%以上的有效成分,影響收率和生產成本。第三種、水煮液自然沉澱法該法生產周期長, 且無法濾出澄清的水沉液,影響萃取工藝的收率和生產周期。第四種、冷凍自然沉降法,該 法雖然沉降效果較好,但耗費大量能源,生產成本高。第五種、用水煮後的濃縮液經脫脂後 再萃取該法不僅消耗大量石油醚,且造成生產中的不安全因素。
發明者魏佰興 申請人:福建省漢堂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