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平臺鋼板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3:30:41 4
膝關節平臺鋼板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脛骨平臺骨折固定用鋼板,尤其是一種膝關節平臺鋼板。該鋼板整體呈Z形,由鋼板頭部、板身和鋼板尾部組成,鋼板頭部和鋼板尾部成旋轉角為180度的旋轉對稱,在鋼板頭部和鋼板尾部上分別設有若干個通孔;板身的厚度大於鋼板頭部和鋼板尾部的厚度;鋼板頭部和鋼板尾部的厚度為1.2±0.3mm,板身的厚度為6.0±0.3mm;板身的兩側設有凹槽;所述的通孔數量為三個;鋼板頭部和鋼板尾部的邊緣呈圓弧形。本發明具有手術入路簡單、手術創傷小,能防止塌陷移位和側向移位,且不用塑形,固定效果理想的優點。
【專利說明】膝關節平臺鋼板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脛骨平臺骨折固定用鋼板,尤其是一種膝關節平臺鋼板。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處理近膝關節平臺處骨折時,通常採用T型鋼板、L型鋼板或者AO鋼板,這些鋼板的厚度大都比較厚,難以實現微創手術,容易造成手術創傷大,傷口不易恢復。使用時,T型鋼板或者L型鋼板的縱向支撐力有限,難以控制縱向塌陷位移,而且支持強度有限,容易發生斷板的現象;A0鋼板則難以塑形,支撐強度也較一般。傳統的骨折處理方法,在手術中還需要對鋼板進行預折彎和裁剪,操作複雜,不能夠完全服帖成骨骼的形狀。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手術入路簡單、手術創傷小,能防止塌陷移位和側向移位,且不用塑形,固定效果理想的膝關節平臺鋼板。
[0004]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鋼板整體呈Z形,由鋼板頭部、板身和鋼板尾部組成,鋼板頭部和鋼板尾部成旋轉角為180度的旋轉對稱,在鋼板頭部和鋼板尾部上分別設有若干個通孔;板身的厚度大於鋼板頭部和鋼板尾部的厚度。
[0005]本發明所述鋼板頭部和鋼板尾部的厚度為1.2±0.3mm,板身的厚度為
6.0±0.3mm。
[0006]本發明所述板身的兩側設有凹槽。
[0007]本發明所述的通孔數量為三個。
[0008]本發明所述鋼板頭部和鋼板尾部的邊緣呈圓弧形。
[0009]本發明所述鋼板頭部和鋼板尾部的厚度為1.2mm,板身(2)的厚度為6.0mm。
[0010]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鋼板的頭部和尾部成旋轉角為180度的旋轉對稱,鋼板頭部和尾部採用極薄的平板結構,板身則加厚,增加強度,並在板身兩側設有有利於骨折定位的凹槽,該鋼板使用時不需要塑形,可大大減少手術中大幅度調整骨板外形的情況,減少手術時間,降低手術風險,有利於患者在手術後早期就進行關節鍛鍊,恢復關節的曲伸功能,減少創傷性關節炎等併發症的發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主視圖。
[0013]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右視圖。
[0014]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俯視圖。
[0015]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0016]參見圖1—圖4,本實施例整體呈Z形,由鋼板頭部1、板身2和鋼板尾部3組成,鋼板頭部I和鋼板尾部3成旋轉角為180度的旋轉對稱,即鋼板頭部I繞中心點旋轉180度與鋼板尾部3重合。在鋼板頭部I和鋼板尾部3上分別設有三個通孔4。板身2的厚度大於鋼板頭部I和鋼板尾部3的厚度,鋼板頭部I和鋼板尾部3的厚度為1.2mm,板身2的厚度為6.0mm。板身2的兩側設有凹槽5。鋼板頭部I和鋼板尾部3的邊緣呈圓弧形。
[0017]鋼板頭部1、板身2和鋼板尾部3的材質為鈦合金或不鏽鋼材料。
[0018]使用時, 將鋼板與骨骼面貼合,然後在通孔4處用接骨螺釘將鋼板固定在骨折處。
【權利要求】
1.一種膝關節平臺鋼板,其特徵是:該鋼板整體呈Z形,由鋼板頭部(I)、板身(2)和鋼板尾部(3)組成,鋼板頭部(I)和鋼板尾部(3)成旋轉角為180度的旋轉對稱,在鋼板頭部(I)和鋼板尾部(3)上分別設有若干個通孔(4);板身(2)的厚度大於鋼板頭部(I)和鋼板尾部(3)的厚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膝關節平臺鋼板,其特徵是:所述鋼板頭部(I)和鋼板尾部(3)的厚度為1.2±0.3_,板身(2)的厚度為6.0±0.3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膝關節平臺鋼板,其特徵是:所述板身(2)的兩側設有凹槽(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膝關節平臺鋼板,其特徵是:所述的通孔(4)數量為三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膝關節平臺鋼板,其特徵是:所述鋼板頭部(I)和鋼板尾部(3)的邊緣呈圓弧形。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膝關節平臺鋼板,其特徵是:所述鋼板頭部(I)和鋼板尾部(3)的厚度為1.2mm,板身(2)的厚度為6.0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 述的膝關節平臺鋼板,其特徵是:所述鋼板頭部(I)、板身(2)和鋼板尾部(3)的材質為鈦合金或不鏽鋼材料。
【文檔編號】A61B17/80GK103622743SQ201310615416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8日
【發明者】周建明 申請人:浙江康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