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杆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5:44:16 2
專利名稱: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杆涉及全地形車差速後橋切換機構的 切換件。
技術背景目前,國外使用的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杆採用電磁閥來推動切換杆轉 動,通過撥叉使切換盤的結合爪與離合器殼體的結合爪完全脫開,使切換盤內 花鍵無扭矩傳遞,由差速器實現差動,若採用切換拉索來拉動切換杆,使其旋 轉後,通過切換扭簧帶動撥叉轉動,其叉頭轉動切換盤滑動,使切換盤結合爪 與離合器殼體結合爪脫開,則差速器實現後橋差動,以實現後橋兩側後輪的差 速轉動;若採用拉索使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的切換杆轉動,則可同樣實現上述 功能,但需要從新設計一種新的切換杆,以便與切換拉索組件相配合。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杆,切換杆桿身一 端的切換拉索安裝塊上開有切換拉索圓柱頭孔和拉索過線槽,另一端的撥叉導 軸安裝塊上開有撥叉導軸安裝孔,切換杆桿身上開有切換扭簧安裝槽。一種全地形車差速後橋切換杆,其特徵在於切換杆(1)的切換杆桿身(7) 一側開有切換扭簧安裝槽(3),在切換杆桿身(7) —端連接的切換拉索安裝塊 (6)上開有切換拉索圓柱頭孔(4)和拉索過線槽(5),另一端連接的撥叉導 軸安裝塊(8)上開有撥叉導軸安裝孔(2),切換杆桿身(7)與切換拉索安裝塊(6)、撥叉導軸安裝塊(8)連接製成切換杆(1) 一體件。本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杆用來安裝切換拉索圓柱頭、切換扭簧和撥叉 導軸,當切換拉索圓柱頭被拉索拉動後,使切換杆繞撥叉導軸作順時針轉動, 則帶動切換扭簧安裝槽內的切換扭簧轉動,從而使切換扭簧伸進撥叉的兩隻腳 帶動撥叉旋轉,撥叉的叉頭使切換盤的結合爪與離合器殼體的結合爪完全脫開, 切換盤花鍵無扭矩傳遞,由差速器實現差動。本實用新型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杆的結構和形狀說明如下 切換杆由切換杆桿身及其兩端的切換拉索安裝塊、撥叉導軸安裝塊連接成 一體件,切換杆桿身為扁平塊,在其一側開有切換扭簧安裝槽,在切換扭簧安 裝槽內可勾裝切換扭簧中間的方環形腳;在切換杆桿身一端連接有切換拉索安 裝塊,在切換拉索安裝塊上,開有切換拉索圓柱頭孔,用來安裝切換拉索圓柱 頭,在切換拉索安裝塊上,還開有拉索過線槽,切換拉索圓柱頭上的拉索通過 此拉索過線槽穿裝拉索,因此,拉索過線槽與切換拉索圓柱頭孔外側垂直相連 通,以便過線;在切換杆桿身另一端連接有撥叉導軸安裝塊,撥叉導軸安裝塊 呈圓形狀塊,在圓形狀塊內垂直開有撥叉導軸安裝孔,撥叉導軸安裝孔為圓形 通孔,用來安裝撥叉導軸。本實用新型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杆結構簡單,運行可靠,加工容易。
圖l:為本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杆(1)三維示意圖。圖2:為本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杆(1)局部剖視主視示意圖。圖3:為圖2中切換杆(1) A-A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和圖2,切換杆(1)由切換杆桿身(7)、切換拉索安裝塊(6)和 撥叉導軸安裝塊(8)連接成一體件。在切換杆桿身(7) —端連接有切換拉索 安裝塊(6),在切換杆桿身(7)另一端連接有撥叉導軸安裝塊(8)。在切換杆桿身(7) —側開有切換扭簧安裝槽(3),切換扭簧安裝槽(3) 為L形內凹槽,可將切換扭簧中間的方環形腳勾裝在這個L形槽內,L形槽內側 為半圓弧槽,L形槽的開口部分均為圓弧過渡塊。參見圖3,切換杆桿身(7)略似矩形塊,兩側均為直線邊,切換杆桿身(7) 通過圓弧過渡與撥叉導軸安裝塊(8)相連接,切換杆桿身(7)的上平面和下 平面與撥叉導軸安裝塊(8)的上平面和下平面分別連接在一起,且均各處於同 一平面中;撥叉導軸安裝塊(8)為外凸圓弧形塊,在撥叉導軸安裝塊(8)中 間,開有垂直的撥叉導軸安裝孔(2),撥叉導軸安裝孔(2)在其兩側面為帶有 內凹圓臺的圓通孔,即其兩側內凹圓臺的直徑大於圓通孔的直徑。如圖3所示,切換拉索安裝塊(6)上、下兩面內側分別通過圓弧與切換杆 桿身(7)的上、下兩面相連接,即切換拉索安裝塊(6)的厚度大於切換杆杆 身(7)的厚度;在切換拉索安裝塊(6)外側中部開有拉索過線槽(5),拉索 過線槽(5)與切換拉索圓柱頭孔(4)垂直相連接,切換拉索圓柱頭孔(4)為 圓柱形通孔。切換拉索圓柱頭安裝在切換拉索圓柱頭孔(4)內,拉索過線槽(5) 以便於拉索過線用。
權利要求1、一種全地形車差速後橋切換杆,其特徵在於切換杆(1)的切換杆桿身(7)一側開有切換扭簧安裝槽(3),在切換杆桿身(7)一端連接的切換拉索安裝塊(6)上開有切換拉索圓柱頭孔(4)和拉索過線槽(5),另一端連接的撥叉導軸安裝塊(8)上開有撥叉導軸安裝孔(2),切換杆桿身(7)與切換拉索安裝塊(6)、撥叉導軸安裝塊(8)連接製成切換杆(1)一體件。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地形車差速後橋切換杆,其特徵在於切換扭 簧安裝槽(3)為L形內凹槽,其開口部分均為圓弧過渡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地形車差速後橋切換杆,其特徵在於切換杆 桿身(7)略似矩形塊,兩側均為直線邊,通過圓弧過渡與撥叉導軸安裝塊(8)相連接,切換杆桿身(7)的上平面和下平面與撥叉導軸安裝塊(8) 的上平面和下平面分別連接在一起,且均各處於同一平面中。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地形車差速後橋切換杆,其特徵在於撥叉導 軸安裝塊(8)為外凸圓弧塊,在其中間開有垂直的撥叉導軸安裝孔(2), 撥叉導軸安裝孔(2)為兩側面帶有內凹圓臺的圓通孔。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地形車差速後橋切換杆,其特徵在於切換拉 索安裝塊(6)上、下兩面內側分別通過圓弧與切換杆桿身(7)的上、下 兩面相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地形車差速後橋切換杆,其特徵在於在切換 拉索安裝塊(6)外側中部開有拉索過線槽(5),拉索過線槽(5)與切換 拉索圓柱頭孔(4)相連通。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地形車差速後橋切換杆,其特徵在於切換拉 索圓柱頭孔(4)為圓柱形通孔。
專利摘要本全地形車差速後橋用切換杆涉及全地形車差速後橋切換機構的切換件。在切換杆(1)的切換杆桿身(7)一側開有切換扭簧安裝槽(3),在切換杆桿身(7)一端連接的切換拉索安裝塊(6)上開有切換拉索圓柱頭孔(4)和拉索過線槽(5),另一端連接的撥叉導軸安裝塊(8)上開有撥叉導軸安裝孔(2),切換杆桿身(7)與切換拉索安裝塊(6)、撥叉導軸安裝塊(8)連接製成切換杆(1)一體件。本切換杆結構簡單、運行可靠、加工容易。
文檔編號F16H63/30GK201126012SQ20072013123
公開日2008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5日
發明者俊 殷, 陳玉梅, 黃玉軍 申請人:江蘇林海動力機械集團公司;林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