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氯西林鈉藥物中間體2,6‑二氯甲苯的合成方法與流程
2023-12-05 10:08:3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氯西林鈉藥物中間體2,6-二氯甲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雙氯西林屬β內醯胺類抗生素,雙氯西林具耐酸、耐酶等特點,對葡萄球菌和革蘭陽性菌具抗菌活性。研究表明,阿莫西林—雙氯西林對常見的病原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對傷寒沙門菌也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可作為治療呼吸道感染、單純性皮膚軟組織感染和傷寒等的首選藥物之一。2,6-二氯甲苯作為雙氯西林鈉藥物中間體,其合成方法優劣對於提高藥物合成產品質量,減少副產物含量具有重要經濟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雙氯西林鈉藥物中間體2,6-二氯甲苯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i)在安裝有攪拌器、溫度計、滴液漏鬥的反應容器中,加入質量分數為40%---50%的氯化鉀溶液500mL,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使溶液溫度維持在85--90℃,分批次加入2-甲基-3-氯苯胺(2)1.2mol,待反應物完全溶解之後,維持溶液溫度至6--9℃,滴加亞硝酸鉀1.2—1.6moL溶于于200mL水溶液配置成溶液,配置過程中維持溶液溫度在6--8℃,配置過程的時間維持在30—40min,用碘化鉀試紙測定反應終點,生成重氮鹽(3);
(ii)將0.3—0.5mol硝酸鹽和一定量亞硝酸鹽溶於600—700mL的水溶液中,加入500mL質量分數為60—80%的氯化鉀溶液,加熱溶液至60℃,生成氯化亞鹽溶液,將步驟(i)生成的重氮鹽(3)溶液緩慢加入到氯化亞鹽溶液中,維持攪拌速度500rpm,加入過程的時間維持在30—50min,放置2h之後,待溶液分層,油層有鹽酸洗滌5—6次,用中和溶液洗滌3—5次,用碳酸鈉洗滌2—3次,最後加入碳酸氫鈉溶液使溶液pH維持在7—8,分去水層,用氧化鈣脫水,蒸餾,收集180--192℃的餾分,得2,6-二氯甲苯;其中,步驟(i)所述的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的體積與氯化鉀溶液的體積比為1:1—1.5,步驟(i)所述分批次加入2-甲基-3-氯苯胺(2)的次數為5—7次,步驟(ii)所述硝酸鹽為硝酸鐵、硝酸鎳中的任意一種。
步驟(ii)所述的亞硝酸鹽為亞硝酸鈉、亞硝酸鉀、亞硝酸鎂中的任意一種;步驟(ii)所述的硝酸鹽與亞硝酸鹽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1.6,步驟(ii)所述的中和溶液為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鎂中的任意一種。
整個反應過程可用如下反應式表示:
本發明優點在於:減少了反應的中間環節,降低了反應溫度及反應時間,提高了反應收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雙氯西林鈉藥物中間體2,6-二氯甲苯的合成方法
實例1:
(i)在安裝有攪拌器、溫度計、滴液漏鬥的反應容器中,加入質量分數為40%的氯化鉀溶液500mL,加入500mL水溶液,使溶液溫度維持在85℃,分批次加入2-甲基-3-氯苯胺(2)1.2mol,待反應物完全溶解之後,維持溶液溫度至6℃,滴加亞硝酸鉀1.2moL溶于于200mL水溶液配置成溶液,配置過程中維持溶液溫度在6℃,配置過程的時間維持在30min,用碘化鉀試紙測定反應終點,生成重氮鹽(3);
(ii)將0.3mol硝酸鐵和0.3mol亞硝酸鈉溶於600mL的水溶液中,加入500mL質量分數為60%的氯化鉀溶液,加熱溶液至60℃,生成氯化亞鐵溶液,將步驟(i)生成的重氮鹽(3)溶液緩慢加入到氯化亞鐵溶液中,維持攪拌速度500rpm,加入過程的時間維持在30min,放置2h之後,待溶液分層,油層有鹽酸洗滌5次,用氯化鈉洗滌3次,用碳酸鈉洗滌2次,最後加入碳酸氫鈉溶液使溶液pH維持在7—8,分去水層,用氧化鈣脫水,蒸餾,收集180--192℃的餾分,得2,6-二氯甲苯152.63g,收率79%。
實例2:
在安裝有攪拌器、溫度計、滴液漏鬥的反應容器中,加入質量分數為45%的氯化鉀溶液500mL,加入500mL的水溶液,使溶液溫度維持在87℃,分批次加入2-甲基-3-氯苯胺(2)1.2mol,待反應物完全溶解之後,維持溶液溫度至8℃,滴加亞硝酸鉀1.5moL溶于于200mL水溶液配置成溶液,配置過程中維持溶液溫度在7℃,配置過程的時間維持在350min,用碘化鉀試紙測定反應終點,生成重氮鹽(3);
(ii)將0.4mol硝酸鐵和0.4mol亞硝酸鉀溶於600的水溶液中,加入500mL質量分數為70%的氯化鉀溶液,加熱溶液至60℃,生成氯化亞鐵溶液,將步驟(i)生成的重氮鹽(3)溶液緩慢加入到氯化亞鐵溶液中,維持攪拌速度500rpm,加入過程的時間維持在40min,放置2h之後,待溶液分層,油層有鹽酸洗滌5次,用氯化鉀洗滌3次,用碳酸鈉洗滌3次,最後加入碳酸氫鈉溶液使溶液pH維持在7—8,分去水層,用氧化鈣脫水,蒸餾,收集180--192℃的餾分,得2,6-二氯甲苯160.36g,收率83%。
實例3:
(i)在安裝有攪拌器、溫度計、滴液漏鬥的反應容器中,加入質量分數為50%的氯化鉀溶液500mL,加入500mL水溶液,使溶液溫度維持在90℃,分批次加入2-甲基-3-氯苯胺(2)1.2mol,待反應物完全溶解之後,維持溶液溫度至9℃,滴加亞硝酸鉀1.6moL溶于于200mL水溶液配置成溶液,配置過程中維持溶液溫度在8℃,配置過程的時間維持在40min,用碘化鉀試紙測定反應終點,生成重氮鹽(3);
(ii)將0.5mol硝酸鎳和0.5mol亞硝酸鈉溶於700mL的水溶液中,加入500mL質量分數為80%的氯化鉀溶液,加熱溶液至60℃,生成氯化亞鎳溶液,將步驟(i)生成的重氮鹽(3)溶液緩慢加入到氯化亞鎳溶液中,維持攪拌速度500rpm,加入過程的時間維持在50min,放置2h之後,待溶液分層,油層有鹽酸洗滌6次,用氯化鉀洗滌5次,用碳酸鈉洗滌3次,最後加入碳酸氫鈉溶液使溶液pH維持在7—8,分去水層,用氧化鈣脫水,蒸餾,收集180--192℃的餾分,得2,6-二氯甲苯171.95g,收率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