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02:23:21 1
專利名稱: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持電子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滑動式結構的手持電子裝置,如學 習機、手機等數字產品。
背景技術:
目前,學習機、手機等數字產品已逐漸成為學生等各個群體不可或缺的學習或交 流工具。在追求時尚和個性的今天,數字產品不僅要提供創新和優質的功能,還要在產品的 結構造型上提供新穎和完美的設計,才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於是,數字產品的外觀構造不 再局限於單一的直板型,如今市面上還存在滑蓋型和摺疊型等多種產品類型以吸引用戶。 對於傳統的滑蓋型電子裝置,大多採用類似中國專利申請第200810131710. 2號文獻中所 公開的結構來實現相對滑動。然而現有技術的滑蓋型電子裝置還存在如下缺陷一、電子裝 置主體和滑蓋之間的相對滑動過程不順暢;二、電子裝置合攏時其前後上下部分的間隙不 一致。這不僅影響了電子裝置的美觀,還可能會因滑動不順等原因傷害到電子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電子裝置的滑動部與主體部之間的滑動更平 穩、順暢,且合攏後電子裝置四周邊緣的間隙均勻、美觀。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滑動式手持電子裝 置,包括表面設有顯示部的滑動部和表面設有操作部的主體部,所述滑動部和主體部通過 滑動機構上下疊合滑動連接,所述滑動機構包括與所述滑動部固接的第一滑動件和與所述 主體部固接的第二滑動件,所述滑動機構設置有助滑動裝置;滑動部與主體部之間設有導 向限位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滑動部滑動對接面兩側的導滑塊和設置在所述主體部滑動 對接面兩側且與所述導滑塊滑動配合的導滑槽。所述導向限位結構還包括凸設在所述導滑塊一側的限位擋塊;以及在所述導滑槽的一側壁水平伸出的限位擋板。所述第二滑動件兩側邊分別捲起形成用於滑動夾持所述第一滑動件兩側邊緣的
夾槽;所述導滑槽一端向外側凹設一組裝口。所述助滑動裝置為安裝在所述第一滑動件和第二滑動件上的彈性件,所述彈性件 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滑動件和第二滑動件上的轉動件套接。所述滑動機構還包括設置在第一滑動件和第二滑動件間的減摩擦結構。所述減摩擦結構為設置在所述第一滑動件和第二滑動件的塑膠防磨墊,所述塑膠 防磨墊一側設有可夾持所述第一滑動件邊緣的夾持部,另一側形成凸塊,該凸塊可嵌入所 述第二滑動件夾槽上的開口。所述助滑動裝置的彈性件為均勻排列在手持電子裝置寬度方向上的兩個扭簧,所 述扭簧具有一呈圓弧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轉動件有光滑的套接部,所述扭簧的第一端或第二端與其對應轉動件上的套接部套接。所述第一滑動件和第二滑動件通過鉚釘或螺絲分別固定到所述滑動部和主體部 上。同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裝置具有如下有益技術效果由於在電子裝置的 滑動部與主體部之間的滑動面上設置了導向限位結構、助滑動裝置和減摩擦結構,使電子 裝置在推開、合攏時,滑動部與主體部的滑動更平穩、順暢,且合攏後的機器四周邊間隙均 勻、美觀。
圖1是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一實施例呈重疊合攏狀態的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呈交錯打開的示意圖;圖3是圖1所示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4是圖1所示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其滑動部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1所示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其主體部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所示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沿A-A線的所述主體部的剖視圖;圖7是圖2所示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沿B-B線的剖視圖;圖8是圖1實施例中的滑動機構的分解示意圖;圖9、10是圖8所示的滑動機構的組裝示意圖;圖11、12是圖1所示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滑動時,滑動機構的運動情況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之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包括作為第一部分的 滑動部10和作為第二部分的主體部20,所述滑動部10的表面設有作為顯示功能的顯示部 11,主體部20上設有供用戶進行輸入及控制操作的操作部21。所述滑動部10通過一滑動 機構30滑動設置在主體部20上,通過滑動式的活動連接使得滑動部10和主體部20具有 如下兩種狀態收藏狀態如圖1所示,所述滑動部10完全重疊在主體部20上,此時所述操作部 21被覆蓋,以方便收藏;使用狀態如圖2所示,所述滑動部10和主體部20交錯分開,此時所述操作部21
被顯露出來,供用戶操作。滑動機構30包括與所述滑動部10固接的第一滑動件31、與所述主體部20固接 的第二滑動件32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滑動件31和第二滑動件32上的助滑動裝置和減摩 擦結構。滑動部10和主體部20之間的滑動面上還設有導向限位結構。所述導向限位結構如圖4、圖5及圖6所示,在所述滑動部10的與主體部20對接 之面的兩側上分別開設有一導滑塊12,導滑塊12的一側外凸有一擋塊121 ;在所述主體部 20的與滑動部10對接之面的兩側上對應導滑塊12分別開設有一導滑槽22 ;導滑槽22的 一端向外側凹設有一組裝口 221,並且該導滑槽22的一側壁上還水平伸出有一擋板222。如 圖7所示,所述滑動部10與主體部20疊合對接,所述導滑塊12插置於與其對應設置的導滑槽22中並沿導滑槽22滑動;所述導滑塊12之擋塊121從組裝口 221中裝入,並在滑動 過程中藉由擋板222的阻擋而避免在電子裝置反置時導致導滑塊12從導滑槽22中滑脫。 由此,通過導滑塊12與導滑槽22的配合,可實現電子裝置的滑動過程平穩、緊密,滑動部10 不會在滑動中相對主體部20翹起。所述助滑動裝置為滑動部10和主體部20的相對滑動提供彈性力。如圖3、圖8、 圖9和圖10所示,滑動機構30包括組裝於滑動部10上的第一滑動件31、組裝於主體部20 上的第二滑動件32以及彈性連接第一滑動件31、第二滑動件32的彈性件33。其中,兩滑 動件31、32之組裝於滑動部10、主體部20的方式,可以選擇鉚釘固定、螺絲固定或其他任何 途徑實現。所述第一、二滑動件31、32優選金屬製成,且第二滑動件32的兩相對側邊分別卷 起形成有一夾槽321 (如圖9),由此第一滑動件31的兩相對側邊可被滑動地夾持於所述夾 槽321內(如圖10),從而兩滑動件31、32得以帶動所述滑動部10與主體部20相對滑動。 為減輕第一、二滑動件31、32在滑動過程中的相互磨損,本實用新型設置了減摩擦結構,即 在所述夾槽321中設置有塑膠材質的防磨墊34。如圖8及圖11所示,所述防磨墊34的一 側具有可夾持在第一滑動件31邊緣的夾持部341,相對之另一側形成有一凸塊342,所述凸 塊342可嵌入到第二滑動件32之夾槽321上的一開口 322中,從而實現第一滑動件31、第 二滑動件32以及防磨墊34的契合裝配,減輕兩滑動件31、32在滑動過程中的磨損,使電子 裝置的滑動過程達到柔和順暢的效果。由於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電子裝置的滑動部10和主體部20的寬度及重量大,故 在該實施例中採用兩個彈性件33連接,兩彈性件33在電子裝置的寬度方向上並列均勻排 列,從而使其彈性力穩定均勻。彈性件33分別具有第一端331和第二端332,外力作用於該 兩端331、332時可彈性壓縮之。該第一端331、第二端332分別固定在第一滑動件31和第 二滑動件32上,當滑動部10與主體部20發生相對滑動時,第一端331和第二端332可隨 之移動進而壓縮兩彈性件33。如圖9及圖10所示,所述彈性件33採用扭簧,其第一端331、第二端332呈圓弧 狀,分別套在兩滑動件31、32上的轉動件35上。所述轉動件35組裝在兩滑動件31、32上, 該轉動件35具有光滑的套接部351。所述扭簧的第一端331和第二端332分別套在轉動件 35的套接部351上,由此可減小該連接處上的摩擦力,使電子裝置的滑開/閉合過程平滑、 省力。如圖11及圖12所示,在電子裝置滑動打開的過程中,第一滑動件31帶動滑動部 10沿箭頭Al方向滑動,而第二滑動件32則與主體部20相固定並保持不動;為簡明起見, 並沒有示出滑動部10與主體部2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 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 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包括滑動部(10)和主體部(20),所述滑動部(10)和主體部(20)通過滑動機構(30)上下疊合滑動連接,所述滑動機構(30)包括與所述滑動部(10)固接的第一滑動件(31)和與所述主體部(20)固接的第二滑動件(32),所述滑動機構(30)設置助滑動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具有導向限位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滑動部(10)滑動對接面上的導滑塊(12)和設置在所述主體部(20)滑動對接面上、且與所述導滑塊(12)滑動配合的導滑槽(2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限位結構包括 凸設在所述導滑塊(12) —側的限位擋塊(12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滑動件(32)兩 側邊分別捲起形成的用於滑動夾持所述第一滑動件(31)兩側邊緣的夾槽(32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滑槽(22)—端向 外側凹設一組裝口(221)。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助滑動裝置為安裝在所述第一滑動件(31)和第二滑動件(32)之間的彈性件(33),所述彈 性件(33)的第一端(331)和第二端(332)分別與所述第一滑動件(31)和第二滑動件(32) 上的轉動件(35)套接。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滑動機構(30)中設有減摩擦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減摩擦結構為設置 在所述第一滑動件(31)和第二滑動件(32)之間的塑膠防磨墊(34),所述塑膠防磨墊(34) 一側設有用於夾持所述第一滑動件(31)邊緣的夾持部(341),另一側形成凸塊(342),該凸 塊(342)嵌入所述第二滑動件(32)夾槽(321)上的開口(322)。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限位結構包括 在所述導滑槽(22)的一側壁水平伸出的限位擋板(222)。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件(33)為均勻 排列在手持電子裝置寬度方向上的兩個扭簧,所述扭簧具有一呈圓弧狀的第一端(331)和 第二端(332),所述轉動件(35)有光滑的套接部(351),所述扭簧的第一端(331)或第二端 (332)與其對應轉動件(35)上的套接部(351)套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滑動件(31) 和第二滑動件(32)通過鉚釘或螺絲分別固定到所述滑動部(10)和主體部(20)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滑動式手持電子裝置,包括設有顯示部(11)的滑動部(10)和設有操作部(21)的主體部(20),滑動部(10)和主體部(20)通過滑動機構(30)上下疊合滑動連接,滑動機構(30)包括與所述滑動部(10)固接的第一滑動件(31)、與所述主體部(20)固接的第二滑動件(32)、助滑動裝置和減摩擦結構。電子裝置設有導向限位結構,包括設置在滑動部(10)滑動對接面兩側的導滑塊(12)和設置在所述主體部(20)滑動對接面兩側且與所述導滑塊(12)滑動配合的導滑槽(22)。本實用新型通過對滑動機構的改進,使得電子裝置在推開、合攏時,滑動部與主體部的滑動更平穩、順暢,且合攏後的機器四周邊間隙均勻、美觀。
文檔編號H05K5/03GK201623933SQ201020114189
公開日2010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5日
發明者劉書潮, 彭省平 申請人:諾亞舟教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