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休克治療專用床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23:06:56
專利名稱:抗休克治療專用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治療床,尤其是涉及ー種醫院用抗休克治療專用床。
背景技術:
休克是機體在多種病因侵襲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環血容量驟減、組織灌注不足、細胞代謝紊亂和功能受損為共同特點的病理生理改變的症候群。休克發病急、進展快、若未能及時發現和治療,細胞損害廣泛擴散時,可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症候群或多系統器官衰竭,發展成為不可逆性休克引起死亡。儘管休克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但治療休克的關鍵均需要儘早取出病因,迅速恢復有效循環血量,糾正微循環障礙,增強心肌功能,恢復人體正常代謝。臨床上除醫生進行各種緊急搶救外,病人還需要採取休克體位,即頭和軀幹抬高20° -30°,下肢抬高15° -20°,以增加回心血量及減輕呼吸困難,這時護士需要快速在病人頭、軀幹以及下肢下墊枕頭或被褥,由於休克病人突發狀況居多,既增加護士的勞動量,同時尋找枕頭或被褥並將其墊至所需角度還需要一定時間。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ー種可使休克病人快速採取休克體位的抗體克治療專用床。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採取下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抗休克治療專用床,包括置於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板由上部、中部和下部組合而成;所述上部床板端部向上抬起與床架形成20° -30°的夾角,所述下部床板端部向上抬起與床架形成15° -20°的夾角。所述上部床板和下部床板的端部與床架之間分別設置有支撐杆。所述的支撐杆為鉸接在床架上的端部帶有卡槽的支杆,所述卡槽與設置在床板側 邊的定位軸活動連接。所述的支撐杆為鉸接在床板上的上支杆和鉸接在床架上的下支杆,所述上、下支杆通過定位銷連為一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組合式的床板可使其保持符合休克病人體位要求的狀態,當需要搶救休克病人時,可以將病人直接抬放在床上立即進行搶救,節約了墊放枕頭或被褥的時間,為休克病人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另ー方面,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本實用新型能夠縮短搶救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搶救工作人員的工作壓カ和工作倦怠,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A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抗休克治療專用床,包括置於床架I上的床板,該床板由上部床板2、中部床板3和下部床板4組合而成;上部床板2端部向上抬起與床架I形成20° -30°的夾角(a =20° -30° ),下部床板4端部向上抬起與床架I形成15° -20°的夾角(¢=15° -20° ),整個床板形成ー個大V字形結構,呈標準的休克體位支撐,如果病人出現休克,則可將病人直接抬放在V形床板上,由於上部床板2和下部床板4已經按照休克體位準確定位,醫生可直接對病人進行搶救。如果在上部床板2和下部床板4的端部與床架I之間分別設置有支撐杆,則不用時可將支撐杆放下,上部床板和下部床板放平,就可以作為普通病床或治療床使用。實際製作時,支撐杆可以是鉸接在床架I上的端部帶有卡槽的支杆5,卡槽與設置在床板側邊的定位軸6活動連接,將床板抬起後支杆5端 部的卡槽直接卡在定位軸6上即可,非常方便、快捷;另外支撐杆也可以設計為分別鉸接在床板上和床架上的上支杆和下支杆,上、下支杆直接通過定位銷相連接。
權利要求1.ー種抗休克治療專用床,包括置於床架(I)上的床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床板由上部床板(2)、中部床板(3)和下部床板(4)組合而成;所述上部床板(2)端部向上抬起與床架(I)形成20° -30°的夾角,所述下部床板(4)端部向上抬起與床架(I)形成15° -20°的夾角。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抗休克治療專用床,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部床板(2)和下部床板(4)的端部與床架(I)之間分別設置有支撐杆。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休克治療專用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撐杆為鉸接在床架(I)上的端部帶有卡槽的支杆(5),所述卡槽與設置在床板側邊的定位軸(6)活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休克治療專用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撐杆為鉸接在床板上的上支杆和鉸接在床架上的下支杆,所述上、下支杆通過定位銷連為一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抗休克治療專用床,包括置於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板由上部、中部和下部組合而成;所述上部床板端部向上抬起與床架形成20°-30°的夾角,所述下部床板端部向上抬起與床架形成15°-20°的夾角。所述上部床板和下部床板的端部與床架之間分別設置有支撐杆。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組合式的床板可使其保持符合休克病人體位要求的狀態,當需要搶救休克病人時,可以將病人直接抬放在床上立即進行搶救,節約了墊放枕頭或被褥的時間,為休克病人爭取了寶貴的搶救時間;另一方面,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本實用新型能夠縮短搶救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搶救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和工作倦怠,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文檔編號A61G7/015GK202386885SQ20112054670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3日
發明者劉麗, 張軍, 張曉慧, 郝習, 黃顯峰 申請人:郝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