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學生冬至習俗作文範文
2023-12-03 01:32:51 2
中國冬至的這一天,有著吃餃子,吃湯圓的習俗,當然還有其他的習俗。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至習俗作文,歡迎閱讀。
篇一:冬至習俗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正所謂:冬至到,吃水餃。
過去,南寧人甚至把冬至提到了比年還重要的地步,在民間至今還流傳著「冬大過年」之說。每到冬至,各家各戶就要做湯圓、包肉粽,還要準備「三牲」拜祭祖先,舉家歡飲。而在鄉下,除了家家戶戶要做湯圓、包粽子外,在冬至那天所有外出的人都要到村裡祭祖宗祠,然後合家吃一頓豐盛的晚餐,以慶團圓。
據傳,南寧之所以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是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離春天已經不遠了。冬至那天,各家殺雞宰鴨,準備酒肉、果品、湯圓,而在外的親人也趕著回來過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同時冬至對於農民而言,就意味著要對來年的生產、生活進行系統的安排和籌劃,從這個角度上分析,確實是「冬至大過年」了。在民間還有「冬幹年溼」一說,即如果在冬至那天天氣晴好,在過年的時候則會遇上下雨天,十分應驗。其中奧妙,也許是因為古人千年之總結,是經驗之談。
過冬節時,南寧人的餐桌上除了雞鴨豬羊等佳餚外,還有一道特別的菜——魚生。這是因為民間有「冬至魚生夏至狗」的講法,也許是因為冬至時令氣候較涼,切好的魚生不易變質,入口時清涼爽滑美味。當然,南寧魚生口感最好的要算橫縣的,橫縣魚生還成功申報了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篇二:冬至習俗
冬至在一年中的二十四個節氣裡,在我們家鄉稱呼為「過冬節」,冬至在我們那裡算是一個很大的節日。在我的家鄉,冬至的風俗就要吃湯圓,還有那些像餃子一樣的東西,我們那裡過冬至吃過了湯圓就算多一歲了,真是猶如過年一樣,也就有了「冬至小過年」的說法。
記得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時常盼著冬至,冬至算是很開心的一天了,因為冬至那天家裡的人都是不幹活的。說是過冬,說白了就是冬休一天,大人小孩都圍在一起說說家常、吃吃湯圓,真的是很開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連家裡面圈養的豬、牛、羊那天竟然也是要吃湯圓的。冬至那天,爸媽就會提個小桶裝些湯圓去餵它們,印象中餵牛就是找些新鮮的甘蔗葉包著湯圓給它吃,餵羊就用嫩草包著湯圓給它吃,看著它們都吃得有滋有味的。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我就問爸媽,爸媽說人要過冬,家畜那天也一樣。
最讓我難忘的是村裡還有一個風俗就是冬至那天,不管你幾歲,一歲就吃一個湯圓,以此類推一百歲就吃一百個。別擔心老人們吃不了這麼多,因為我們家鄉的湯圓是沒固定大小的,有老人的家裡就做了一些很小很小的湯圓,當然也有大的,主要就圖個吉祥。對這些小時候的記憶我都時常記在心裡,真的,現在越是長大了,對小時候過節的印象就越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日一樣……
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自從上了初中之後,便在外求學,偶爾才能回家,一遇到節日,就讓我特別懷念,特別想家。
篇三:冬至習俗
今天是冬至,媽媽說要吃餃子,冬至吃餃子是我家鄉的風俗,早上吃過飯媽媽和我就去超市買包餃子用的材料。有雞蛋和韭菜,,,,買完菜回到家媽媽就沒閒著,就開始剁餡,然後我就學媽媽以前的樣子,開始和面。因為是第一次和面,首先我把一碗麵倒到盆裡,澆上溫開水就開始和起面來,看起來有模有樣的,可是完全不像想像的那麼簡單,不是水少了,面太幹了,就是水倒多了,和的面就變稀了,反覆了好多次才把面和好,但是和的面卻太多了,恐怕我們一中午都吃不完,這時,媽媽的餃子餡也剁好了,我們就忙活起來,開始包餃子了。
餃子在媽媽的教導下,似像似不像的都包好了,最後終於吃上了,我自己包的餃子。
真是開心的一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