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牙周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04:40:31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牙周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於治療牙周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牙周炎是牙周較深層組織的一種慢性破壞性疾病,其症狀表現為齦上或齦下有結石附著,牙齦呈暗紅色,輕度水腫,有牙周袋,擠壓時有膿液溢出。本病多因為菌斑,牙石, 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咬創傷等引起。目前,國內外治療牙周炎的藥物較多,有西藥也有中藥,但是,存在藥物價格高、治療效果不令人滿意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牙周炎的中藥,本發明具有理想效果,療程短,見效快,臨床治癒率高,愈後不易復發的特點。一種治療牙周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桅子50克、黃柏36克、澤瀉47克、連翹48克、女貞子20克、升麻23克。上述中藥成分中,桅子味苦、寒,歸心、肝、肺、胃、三焦經,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溼、 涼血解毒的功效,主治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溼熱黃疳、淋證、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黃柏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用於溼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溼疹瘙癢;澤瀉味甘、淡,性寒,歸腎、膀胱經, 有利水滲溼、洩熱通淋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熱淋澀痛、水腫脹滿、洩瀉、痰飲眩暈等症; 連翹苦、微寒,入心、肺、小腸經,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的功效;女貞子甘、苦、 涼,歸肝、腎經,有補益肝腎、明目、清虛熱的功效,用於頭暈目眩、鬚髮早白、視物昏花、陰虛發熱;升麻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用於風熱頭痛、齒痛、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斑、脫肛、子宮脫垂。配製及服用方法先將各原料藥的雜質去除,納諸藥於砂鍋中加水1000毫升,煎煮一小時,一日一劑,分兩次服用。本發明具有理想效果,療程短,見效快,臨床治癒率高,愈後不易復發的特點。有效率85%,治癒率80%。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一種治療牙周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桅子 50克、黃柏36克、澤瀉47克、連翹48克、女貞子20克、升麻23克。先將各原料藥的雜質去除,納諸藥於砂鍋中加水1000毫升,煎煮一小時,一日一劑,分兩次服用。典型病例1、田某,男,40歲,因長期不注意牙齒衛生,患牙齦炎多年,服用本方劑3副,症狀明顯變輕,服用5劑,完全治癒,至今不復發。2、孫某,男,35歲,因個人原因,導致上火,牙經常疼,服用本方劑4畐|J,症狀明顯變輕,服用6劑,完全治癒,至今不復發。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牙周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桅子50克、黃柏 36克、澤瀉47克、連翹48克、女貞子20克、升麻23克。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牙周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梔子50克、黃柏36克、澤瀉47克、連翹48克、女貞子20克、升麻23克。本發明對治療牙周炎具有理想效果,療程短,見效快,臨床治癒率高,愈後不易復發。有效率85%,治癒率80%。
文檔編號A61P1/02GK102370824SQ201010260429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8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18日
發明者高英豪 申請人:高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