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印染助劑混合的攪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14:00: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物印染生產設備的領域,更具體的是涉及一種用於印染助劑混合的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印染行業中的印染助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相溶的物質組成,怎樣使印染助劑中不相溶的物質混合在一起,形成均質穩定的混合物,就需要藉助印染攪拌裝置的攪拌作用;
而現有技術中的印染攪拌裝置在攪拌過程中攪拌作用力弱,攪拌效果較差,使得攪拌不夠充分,混合不均質、易生成沉澱,而且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夠將印染助劑混勻,工作效率低,能耗高;
另外,由於印染助劑自身的粘度比較高,因此,現有的印染攪拌裝置內壁上會存在嚴重粘料的問題,隨著粘料的不斷增加,就會形成大塊粘壁層,大塊粘壁層幹固後脫落,會造成印染助劑品質不穩定,嚴重影響質量,同時會阻塞管道,使生產被迫停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為了解決以上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印染助劑混合的攪拌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具體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印染助劑混合的攪拌裝置,包括送料筒、橫向攪拌筒和豎直攪拌罐,送料筒橫向設置,送料筒和橫向攪拌筒形成一個內部空腔連通的整體,送料筒和橫向攪拌筒軸心線重合,送料筒上設置有原料加料口,橫向攪拌筒上設置有出料口,所述的豎直攪拌罐包括豎直設置的罐體,罐體上可拆卸設置有封蓋,罐體下設置有出料管道,罐體上端一側設置有進料口,所述的進料口與出料口通過法蘭連接,罐體內部下端水平設置有過濾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的送料筒和橫向攪拌筒內分別橫向設置有輸送軸和第一攪拌軸,輸送軸和第一攪拌軸通過聯軸器連接,輸送軸一端延伸出送料筒與轉動電機A連接,輸送軸上設置有螺旋輸送片,第一攪拌軸上設置有多對與第一攪拌軸垂直的攪拌杆,攪拌杆上均布有多片攪拌葉片。
進一步地,所述的豎直攪拌罐內設置有第二攪拌軸,第二攪拌軸上從上到下依次傾斜設置有攪拌片組A、攪拌片組B和攪拌片組C,攪拌片組A、攪拌片組B和攪拌片組C的攪拌片長度依次減小,攪拌片組A和攪拌片組B之間連接有豎直攪拌片。
進一步地,所述的攪拌片組C包括對稱設置在第二攪拌軸兩側的攪拌片,每個攪拌片上均設置有柱狀凸起。
進一步地,送料筒的直徑小於橫向攪拌筒的直徑。
進一步地,出料管道上設置有控制球閥。
進一步地,所述的豎直攪拌罐的外壁上纏繞有熱水管,熱水管包括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的高度高於出水口的高度。
進一步地,所述的過濾裝置包括多層過濾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於上述印染攪拌裝置採用了兩級攪拌結構,對印染助劑進行充分地攪拌,增強了攪拌效果,縮短了印染助劑混勻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能耗。
而在印染助劑的攪拌過程中,印染助劑會因為自身的高粘度而粘貼於罐體內壁上,形成大塊粘壁層,容易造成大塊粘壁層幹固後脫落,影響印染助劑品質不穩定,質量差,同時大塊粘壁層會阻塞管道而使生產被迫停止、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通過過濾裝置能解決這個問題,封蓋與罐體可拆卸連接可更換新的過濾裝置的過濾網。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送料筒3和橫向攪拌筒4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豎直攪拌罐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轉動電機A,2-原料加料口,3-送料筒,4-橫向攪拌筒,5-攪拌杆,6-第一攪拌軸,7-出料口,8-進料口,9-第二電機,10-封蓋,11-豎直攪拌罐,12-出水口,13-攪拌片組A,14-豎直攪拌片,15-攪拌片組B,16-熱水管,17-過濾裝置,18-出料管道,19-控制球閥,20-進水口,21-輸送軸,22-螺旋輸送片,23-攪拌片組C,24-聯軸器,25-第二攪拌軸。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到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印染助劑混合的攪拌裝置,包括送料筒3、橫向攪拌筒4和豎直攪拌罐11,其特徵在於,送料筒3橫向設置,送料筒3和橫向攪拌筒4形成一個內部空腔連通的整體,送料筒3和橫向攪拌筒4軸心線重合,送料筒3上設置有原料加料口2,橫向攪拌筒4上設置有出料口7,所述的豎直攪拌罐11包括豎直設置的罐體,罐體上設置有封蓋10,罐體下設置有出料管道18,罐體上端一側設置有進料口8,所述的進料口8與出料口7通過法蘭連接,罐體內部下端水平設置有過濾裝置17。
本實施例中,印染攪拌裝置採用了兩級攪拌結構,對印染助劑進行充分地攪拌,增強了攪拌效果,縮短了印染助劑混勻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能耗。
而在印染助劑的攪拌過程中,印染助劑會因為自身的高粘度而粘貼於罐體內壁上,形成大塊粘壁層,容易造成大塊粘壁層幹固後脫落,影響印染助劑品質不穩定,質量差,同時大塊粘壁層會阻塞管道而使生產被迫停止、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通過過濾裝置能解決這個問題,封蓋與罐體可拆卸連接可更換新的過濾裝置的過濾網。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優化,具體是:
所述的送料筒3和橫向攪拌筒4內分別橫向設置有輸送軸21和第一攪拌軸6,輸送軸21和第一攪拌軸6通過聯軸器24連接,輸送軸21一端延伸出送料筒3與轉動電機A1連接,輸送軸21上設置有螺旋輸送片22,第一攪拌軸6上設置有多對與第一攪拌軸6垂直的攪拌杆5,攪拌杆上均布有多片攪拌葉片。
所述的豎直攪拌罐11內設置有第二攪拌軸25,第二攪拌軸25上從上到下依次傾斜設置有攪拌片組A13、攪拌片組B15和攪拌片組C23,攪拌片組A13、攪拌片組B15和攪拌片組C23的攪拌片長度依次減小,攪拌片組A13和攪拌片組B15之間連接有豎直攪拌片14。
所述的攪拌片組C23包括對稱設置在第二攪拌軸25兩側的攪拌片,每個攪拌片上均設置有柱狀凸起。
送料筒3的直徑小於橫向攪拌筒4的直徑。
出料管道18上設置有控制球閥19。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或2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優化,具體是:
所述的豎直攪拌罐11的外壁上纏繞有熱水管16,熱水管16包括進水口20和出水口12,
進水口20的高度高於出水口12的高度。
所述的過濾裝置17包括多層過濾網。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凡是運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同結構變化,同理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