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緩釋性的水稻高產有機複合肥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11:42:56
本發明涉及肥料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緩釋性的水稻高產有機複合肥。
背景技術:
水稻是草本稻屬的一種,也是稻屬中作為糧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種,又稱為亞洲型栽培稻,簡單來說也可以說是稻。水稻喜高溫、多溼、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水稻土最好。在種植水稻過程中,施肥是很重要的一步。目前,國內水稻種植施肥過程中存在化肥偏施和各種營養成分不平衡的現象,不能滿足水稻生產過程中各個階段所需的養分,同時在施用氮肥過程中容易造成水稻禾苗生長過剩,易倒伏,各種病蟲害發生嚴重等問題。現有技術中的水稻肥料的營養物質釋放的效率和質量均無法滿足水稻實際種植的需求,故此亟需設計一種高緩釋性的水稻高產有機複合肥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高緩釋性的水稻高產有機複合肥,具有優異的緩釋性能,能夠高效高質量的對營養物質進行釋放,能夠滿足水稻生長的營養物質需求,提高了水稻的產量和質量。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緩釋性的水稻高產有機複合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幹塘泥20-50份、菇渣1-3份、豬糞3-5份、蚯蚓糞3-9份、木薯渣6-12份、花生麩5-15份、豆粕3-5份、酒渣2-4份、牡蠣殼粉1-4份、高嶺土粉2-4份、滑石粉3-6份、白雲巖粉1-4份、費石粉3-6份、em菌種4-8份、尿素15-25份、磷酸一銨3-9份、氯化鉀2-4份、氯化銨1-4份、磷酸氫二銨3-5份、磷酸二氫鈣2-4份、硫酸鋅3-6份、鉬酸銨1-4份、硫酸鎂2-5份、改性緩釋劑5-15份、緩釋性增強填料4-9份。
優選地,改性緩釋劑原料按重量份包括:3,5-二羥基苯甲酸5-15份、乙酸酐3-6份、醋酸2-5份、氯化亞碸1-4份、氫氧化鈉溶液3-5份、鄰苯基苯甲酸2-6份、鹽酸溶液1-5份。
優選地,改性緩釋劑原料中,氫氧化鈉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3mol/l。
優選地,改性緩釋劑原料中,鹽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4mol/l。
優選地,改性緩釋劑按如下工藝進行製備:將3,5-二羥基苯甲酸、乙酸酐和醋酸混合均勻,攪拌,升溫,保溫,接著於冰水浴中冷卻結晶,乾燥至恆重,冷卻至室溫,然後加入氯化亞碸混合均勻,攪拌,接著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和鄰苯基苯甲酸混合均勻,調節ph,攪拌,然後加入鹽酸溶液,過濾,洗滌,乾燥至恆重,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緩釋劑。
優選地,改性緩釋劑按如下工藝進行製備:將3,5-二羥基苯甲酸、乙酸酐和醋酸混合均勻,於250-350r/min轉速攪拌20-40min,升溫至80-100℃,保溫10-30min,接著於冰水浴中冷卻結晶,乾燥至恆重,冷卻至室溫,然後加入氯化亞碸混合均勻,於450-650r/min轉速攪拌20-40min,接著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和鄰苯基苯甲酸混合均勻,調節ph至9.0-10.0,於350-550r/min轉速攪拌5-15min,然後加入鹽酸溶液,過濾,洗滌,乾燥至恆重,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緩釋劑。
優選地,緩釋性增強填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凹凸棒石10-20份、鹽酸溶液3-6份、海藻酸鈉1-4份、去離子水2-8份。
優選地,緩釋性增強填料的原料中,鹽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5-3.5mol/l。
優選地,緩釋性增強填料按如下工藝進行製備:將凹凸棒石於鹽酸溶液中浸泡10-20min,室溫下於650-850r/min轉速攪拌20-40min,抽濾,洗滌,於100-110℃乾燥2-4h,研磨過180-220目篩,冷卻至室溫得到物料a;將海藻酸鈉和去離子水混合均勻,然後加入物料a混合均勻,升溫至55-65℃,保溫10-30min,於450-650r/min轉速攪拌20-40min,冷卻至室溫,沉澱析出,抽濾,洗滌至中性,濾餅於80-90℃乾燥至恆重,研磨過70-90目篩,冷卻至室溫得到緩釋性增強填料。
本發明的一種高緩釋性的水稻高產有機複合肥,其原料包括幹塘泥、菇渣、豬糞、蚯蚓糞、木薯渣、花生麩、豆粕、酒渣、牡蠣殼粉、高嶺土粉、滑石粉、白雲巖粉、費石粉、em菌種、尿素、磷酸一銨、氯化鉀、氯化銨、磷酸氫二銨、磷酸二氫鈣、硫酸鋅、鉬酸銨、硫酸鎂、改性緩釋劑和緩釋性增強填料。以塘泥、菇渣、豬糞、蚯蚓糞、木薯渣、花生麩、豆粕和酒渣為有機料,以高嶺土粉、滑石粉、白雲巖粉和費石粉為填料,以em菌種為發酵菌劑,以尿素、磷酸一銨、氯化鉀、氯化銨、磷酸氫二銨、磷酸二氫鈣、硫酸鋅、鉬酸銨和硫酸鎂為無機營養物質,以改性緩釋劑和緩釋性增強填料為助劑,通過有機料、填料、發酵菌劑、無機營養物質和助劑的配合,得到的有機複合肥營養物質豐富,緩釋性能好,能夠有效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其中,改性緩釋劑通過將3,5-二羥基苯甲酸、乙酸酐和醋酸混合均勻,攪拌,升溫,保溫,接著於冰水浴中冷卻結晶,乾燥至恆重,冷卻至室溫,然後加入氯化亞碸混合均勻,攪拌,接著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和鄰苯基苯甲酸混合均勻,調節ph,攪拌,然後加入鹽酸溶液,過濾,洗滌,乾燥至恆重,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緩釋劑,運用到本發明的有機複合肥中,有效提高了本發明有機複合肥的緩釋性能,使得營養物質的釋放更加高效均勻,有效提高了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其中緩釋性增強填料通過將凹凸棒石於鹽酸溶液中浸泡,室溫下攪拌,抽濾,洗滌,乾燥,研磨,冷卻至室溫得到物料a;將海藻酸鈉和去離子水混合均勻,然後加入物料a混合均勻,升溫,保溫,攪拌,冷卻至室溫,沉澱析出,抽濾,洗滌至中性,濾餅乾燥至恆重,研磨,冷卻至室溫得到緩釋性增強填料,運用到本發明的有機複合肥中,與改性緩釋劑配合,使得本發明的有機複合肥具有優異的緩釋性能,使得營養物質的釋放更加均勻高效。本發明的有機複合肥具有優異的緩釋性能,能夠高效高質量的對營養物質進行釋放,能夠滿足水稻生長的營養物質需求,提高了水稻的產量和質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出詳細說明,應當了解,實施例只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是用於對本發明進行限定,任何在本發明基礎上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換等均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實施例1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緩釋性的水稻高產有機複合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幹塘泥35份、菇渣2份、豬糞4份、蚯蚓糞6份、木薯渣8份、花生麩10份、豆粕4份、酒渣3份、牡蠣殼粉2.5份、高嶺土粉3份、滑石粉4.5份、白雲巖粉2.5份、費石粉4.5份、em菌種6份、尿素20份、磷酸一銨6份、氯化鉀3份、氯化銨2.5份、磷酸氫二銨4份、磷酸二氫鈣3份、硫酸鋅4.5份、鉬酸銨2.5份、硫酸鎂3.5份、改性緩釋劑10份、緩釋性增強填料6.5份。
改性緩釋劑按如下工藝進行製備:按重量份將10份3,5-二羥基苯甲酸、4.5份乙酸酐和3.5份醋酸混合均勻,於300r/min轉速攪拌30min,升溫至90℃,保溫20min,接著於冰水浴中冷卻結晶,乾燥至恆重,冷卻至室溫,然後加入1-4份氯化亞碸混合均勻,於550r/min轉速攪拌30min,接著加入4份物質的量濃度為2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4份鄰苯基苯甲酸混合均勻,調節ph至9.5,於450r/min轉速攪拌10min,然後加入3份物質的量濃度為3mol/l的鹽酸溶液,過濾,洗滌,乾燥至恆重,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緩釋劑。
緩釋性增強填料按如下工藝進行製備:按重量份將15份凹凸棒石於4.5份物質的量濃度為2.5mol/l的鹽酸溶液中浸泡15min,室溫下於750r/min轉速攪拌30min,抽濾,洗滌,於105℃乾燥3h,研磨過200目篩,冷卻至室溫得到物料a;將2.5份海藻酸鈉和5份去離子水混合均勻,然後加入物料a混合均勻,升溫至60℃,保溫20min,於550r/min轉速攪拌30min,冷卻至室溫,沉澱析出,抽濾,洗滌至中性,濾餅於85℃乾燥至恆重,研磨過80目篩,冷卻至室溫得到緩釋性增強填料。
實施例2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緩釋性的水稻高產有機複合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幹塘泥20份、菇渣3份、豬糞3份、蚯蚓糞9份、木薯渣6份、花生麩15份、豆粕3份、酒渣4份、牡蠣殼粉1份、高嶺土粉4份、滑石粉3份、白雲巖粉4份、費石粉3份、em菌種8份、尿素15份、磷酸一銨9份、氯化鉀2份、氯化銨4份、磷酸氫二銨3份、磷酸二氫鈣4份、硫酸鋅3份、鉬酸銨4份、硫酸鎂2份、改性緩釋劑15份、緩釋性增強填料4份。
改性緩釋劑按如下工藝進行製備:按重量份將5份3,5-二羥基苯甲酸、6份乙酸酐和2份醋酸混合均勻,於350r/min轉速攪拌20min,升溫至100℃,保溫10min,接著於冰水浴中冷卻結晶,乾燥至恆重,冷卻至室溫,然後加入4份氯化亞碸混合均勻,於450r/min轉速攪拌40min,接著加入3份物質的量濃度為3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2份鄰苯基苯甲酸混合均勻,調節ph至10.0,於350r/min轉速攪拌15min,然後加入1份物質的量濃度為4mol/l的鹽酸溶液,過濾,洗滌,乾燥至恆重,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緩釋劑。
緩釋性增強填料按如下工藝進行製備:按重量份將10份凹凸棒石於6份物質的量濃度為1.5mol/l的鹽酸溶液中浸泡20min,室溫下於650r/min轉速攪拌40min,抽濾,洗滌,於100℃乾燥4h,研磨過180目篩,冷卻至室溫得到物料a;將4份海藻酸鈉和2份去離子水混合均勻,然後加入物料a混合均勻,升溫至65℃,保溫10min,於650r/min轉速攪拌20min,冷卻至室溫,沉澱析出,抽濾,洗滌至中性,濾餅於90℃乾燥至恆重,研磨過70目篩,冷卻至室溫得到緩釋性增強填料。
實施例3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緩釋性的水稻高產有機複合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幹塘泥50份、菇渣1份、豬糞5份、蚯蚓糞3份、木薯渣12份、花生麩5份、豆粕5份、酒渣2份、牡蠣殼粉4份、高嶺土粉2份、滑石粉6份、白雲巖粉1份、費石粉6份、em菌種4份、尿素25份、磷酸一銨3份、氯化鉀4份、氯化銨1份、磷酸氫二銨5份、磷酸二氫鈣2份、硫酸鋅6份、鉬酸銨1份、硫酸鎂5份、改性緩釋劑5份、緩釋性增強填料9份。
改性緩釋劑按如下工藝進行製備:按重量份將15份3,5-二羥基苯甲酸、3份乙酸酐和5份醋酸混合均勻,於250r/min轉速攪拌40min,升溫至80℃,保溫30min,接著於冰水浴中冷卻結晶,乾燥至恆重,冷卻至室溫,然後加入1份氯化亞碸混合均勻,於650r/min轉速攪拌20min,接著加入5份物質的量濃度為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6份鄰苯基苯甲酸混合均勻,調節ph至9.0,於550r/min轉速攪拌5min,然後加入5份物質的量濃度為2mol/l的鹽酸溶液,過濾,洗滌,乾燥至恆重,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緩釋劑。
緩釋性增強填料按如下工藝進行製備:按重量份將20份凹凸棒石於3份物質的量濃度為3.5mol/l的鹽酸溶液中浸泡10min,室溫下於850r/min轉速攪拌20min,抽濾,洗滌,於110℃乾燥2h,研磨過220目篩,冷卻至室溫得到物料a;將1份海藻酸鈉和8份去離子水混合均勻,然後加入物料a混合均勻,升溫至55℃,保溫30min,於450r/min轉速攪拌40min,冷卻至室溫,沉澱析出,抽濾,洗滌至中性,濾餅於80℃乾燥至恆重,研磨過90目篩,冷卻至室溫得到緩釋性增強填料。
實施例4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緩釋性的水稻高產有機複合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幹塘泥20份、菇渣3份、豬糞3份、蚯蚓糞9份、木薯渣6份、花生麩15份、豆粕3份、酒渣4份、牡蠣殼粉1份、高嶺土粉4份、滑石粉3份、白雲巖粉4份、費石粉3份、em菌種8份、尿素15份、磷酸一銨9份、氯化鉀2份、氯化銨4份、磷酸氫二銨3份、磷酸二氫鈣4份、硫酸鋅3份、鉬酸銨4份、硫酸鎂2份、改性緩釋劑15份、緩釋性增強填料4份。
改性緩釋劑按如下工藝進行製備:按重量份將5份3,5-二羥基苯甲酸、6份乙酸酐和2份醋酸混合均勻,於350r/min轉速攪拌20min,升溫至100℃,保溫10min,接著於冰水浴中冷卻結晶,乾燥至恆重,冷卻至室溫,然後加入4份氯化亞碸混合均勻,於450r/min轉速攪拌40min,接著加入3份物質的量濃度為3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2份鄰苯基苯甲酸混合均勻,調節ph至10.0,於350r/min轉速攪拌15min,然後加入1份物質的量濃度為4mol/l的鹽酸溶液,過濾,洗滌,乾燥至恆重,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緩釋劑。
緩釋性增強填料按如下工藝進行製備:按重量份將10份凹凸棒石於6份物質的量濃度為1.5mol/l的鹽酸溶液中浸泡20min,室溫下於650r/min轉速攪拌40min,抽濾,洗滌,於100℃乾燥4h,研磨過180目篩,冷卻至室溫得到物料a;將4份海藻酸鈉和2份去離子水混合均勻,然後加入物料a混合均勻,升溫至65℃,保溫10min,於650r/min轉速攪拌20min,冷卻至室溫,沉澱析出,抽濾,洗滌至中性,濾餅於90℃乾燥至恆重,研磨過70目篩,冷卻至室溫得到緩釋性增強填料。
實施例5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高緩釋性的水稻高產有機複合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幹塘泥50份、菇渣1份、豬糞5份、蚯蚓糞3份、木薯渣12份、花生麩5份、豆粕5份、酒渣2份、牡蠣殼粉4份、高嶺土粉2份、滑石粉6份、白雲巖粉1份、費石粉6份、em菌種4份、尿素25份、磷酸一銨3份、氯化鉀4份、氯化銨1份、磷酸氫二銨5份、磷酸二氫鈣2份、硫酸鋅6份、鉬酸銨1份、硫酸鎂5份、改性緩釋劑5份、緩釋性增強填料9份。
改性緩釋劑按如下工藝進行製備:按重量份將15份3,5-二羥基苯甲酸、3份乙酸酐和5份醋酸混合均勻,於250r/min轉速攪拌40min,升溫至80℃,保溫30min,接著於冰水浴中冷卻結晶,乾燥至恆重,冷卻至室溫,然後加入1份氯化亞碸混合均勻,於650r/min轉速攪拌20min,接著加入5份物質的量濃度為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6份鄰苯基苯甲酸混合均勻,調節ph至9.0,於550r/min轉速攪拌5min,然後加入5份物質的量濃度為2mol/l的鹽酸溶液,過濾,洗滌,乾燥至恆重,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緩釋劑。
緩釋性增強填料按如下工藝進行製備:按重量份將20份凹凸棒石於3份物質的量濃度為3.5mol/l的鹽酸溶液中浸泡10min,室溫下於850r/min轉速攪拌20min,抽濾,洗滌,於110℃乾燥2h,研磨過220目篩,冷卻至室溫得到物料a;將1份海藻酸鈉和8份去離子水混合均勻,然後加入物料a混合均勻,升溫至55℃,保溫30min,於450r/min轉速攪拌40min,冷卻至室溫,沉澱析出,抽濾,洗滌至中性,濾餅於80℃乾燥至恆重,研磨過90目篩,冷卻至室溫得到緩釋性增強填料。
將實施例1-實施例5中的高緩釋性的水稻高產有機複合肥運用到實際種植中,並設置空白對照組,空白對照組為施用普通肥料種植的水稻,得到的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