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多發性骨軟骨瘤藥物的製備方法
2023-12-08 14:34:26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多發性骨軟骨瘤藥物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多發性骨軟骨瘤藥物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骨軟骨瘤屬於良性骨腫瘤,又稱骨疣,好發於四肢長骨幹骺端,形狀不一,可出現神經壓迫症狀或關節功能障礙。骨軟骨瘤無特殊治療方法,僅在局部不適,腫瘤較大並壓迫周圍組織產生症狀及發育停止後腫瘤繼續增大時方採取手術切除。骨軟骨瘤有單發性和多發性兩種,多發性骨軟骨瘤腫瘤細小,常伴有骨骼發育異常。因其多發,故而無法通過手術進行控制,但由於多發性骨軟骨瘤起自幹骺端,如不進行治療,則常引起骨骼發育障礙,常造成四肢長骨短縮或彎曲畸形,身材矮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療效肯定且副作用小的治療多發性骨軟骨瘤藥物的製備方法。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多發性骨軟骨瘤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製備而成:荔枝核1(Γ30份、枳茹6 12份、絡石藤6^12份、絲瓜絡6 12份、九裡香I飛份、茯苓3 10份、陳皮6 12份、葛根6 12份、七葉一枝花6 12份、梗通草3 10份、焦麥芽3 10份、焦谷芽10 25份。本發明中藥按下列方法製備而成:
(1)將葛根、枳茹、梗通 草粗粉分別以水蒸氣蒸餾提取揮髮油,並收集後混合備用;
(2)將焦麥芽、焦谷芽粉碎過150目篩,成細粉備用;
(3)荔枝核、茯苓、陳皮、絡石藤、絲瓜絡、七葉一枝花、九裡香混勻加10倍水量,加水煎煮2次,每次I小時,合併煎液,靜置;然後往煎液中加入3 4倍藥液的95%的乙醇,靜置15分鐘,然後以3000rpm/min離心20分鐘,取沉澱,噴霧乾燥,得出初料;
(4)將步驟I中所得揮髮油噴入步驟3所得初料中,加入步驟2中所得細粉混勻,過60目篩,裝膠囊而成。其中所述的:
蒸枝核,為無患子科植物蒸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乾燥成熟種子。性味甘、微苦,溫。歸肝、腎經。功可行氣散結,祛寒止痛。積苑,為芸香科植物枸橘Poncirus tuifoliata (L.)Raf.的樹皮屑或果皮屑。性味辛;溫。歸肝;腎經。功可息風止痙;化痰通絡。主中風身體強直;屈伸不利;口眼斜。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 (Schw.) Wolf菌核的白色部份。性味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功可利水滲溼,健脾,化痰,寧心安神。陳皮,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性味苦、辛,溫。歸肺、脾經。功可理氣健脾,燥溼化痰。梗通草,為豆科植物田阜角莖Aeschynomene indica L.的莖髓。性味苦、平。歸肺、胃經。清熱,利尿,通乳,明目。絡石藤,為夾竹桃科植物絡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 (Lindl.)Lem.的乾燥帶葉藤莖。苦,微寒。歸心、肝、腎經。功可祛風通絡,涼血消腫。葛根,葛根為豆科植物粉葛的根。甘、辛,平。入脾,胃經。功可解表,透疹,舒筋,生津,止瀉。七葉一枝花,為百合科植物七葉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的根莖。苦,微寒。入肝經。功可清熱解毒,消腫,解痙。絲瓜絡,為葫蘆科植物絲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的乾燥成熟果實的維管束。甘,平。歸肺、胃、肝經。功可通絡,活血,祛風。九裡香,為芸香科植物九裡香Murraya exotica L.和千裡香Murraya paniculata(L.)xjack的乾燥葉和帶葉嫩枝。辛、微苦,溫。行氣活血散瘀,鎮驚,解毒消腫,袪風活絡。焦麥芽,為禾本科植物大麥Hordeum vu lgare L.的成熟果實經發芽乾燥,照清炒法炒至焦褐色,放涼,篩去灰屑。性味甘,平。歸脾、胃經。功可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焦谷芽,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 (L.) Beauv.的成熟果實經發芽乾燥,照清炒法炒至焦褐色。性味甘,溫。歸脾、胃經。功可消食和中,健脾開胃。組方原理:多發性骨軟骨瘤是一種良性骨腫瘤,目前臨床上常無治療該病的藥物。發明人經過多年臨床研究發現,多發性骨軟骨瘤的發病機理在於「骨骺軟骨細胞不規則分裂」,並經過反覆試驗推敲驗證得出本發明公開的方劑。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1、組方獨特:發明人認為本病為痰夾瘀血而成,痰瘀互結,膠著為患,應活血、祛痰、散結、通絡並進,方可改善多發性骨軟骨瘤骨骺骨化中心骨骺軟骨細胞不規則分裂的病理現狀;方中避免使用培補肝腎的藥物,尤其是避免使用血肉有情之品,其原因在於該類藥物並不能改善成骨異常,反而由於「補其不虛」造成積熱於內,促進病情發展;故而方中取荔枝核、枳茹為君,荔枝核可以入關節骨骺,行氣散結,祛寒止痛;枳茹息風止痙,化痰通絡,臨床原多用於中風後遺症,但發明人實驗研究發現,小劑量的枳茹水煎劑或揮髮油均對於細胞培養中的骨骺軟骨細胞有保護作用;所述的荔枝核行散力強,而枳茹從痰從風,二者配合,一開一闔,一方面通過息風化痰來解決骨骺成骨中心島狀成骨不均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通絡散瘀緩解疼痛,緩解臨床症狀。2、血分藥絡石藤、絲瓜絡、九裡香除涼血活血功效外,均有通絡作用,一藥多效,有助於減少藥物種類和用量,不增加肝腎負擔。3、理脾以化溼,治病求其源頭,故而本發明處方用茯苓、陳皮配合枳茹利溼化痰。4、葛根舒筋、七葉一枝花解痙、九裡香行竄活絡,三藥共同作用以求緩解關節周圍組織痙攣,減少骨骺周邊韌帶牽拉張力,增加骨骺穩定性。5、開闔有道,本方中取梗通草氣機開闔;而焦麥芽和焦谷芽的使用,也是從內實脾氣考慮。6、本發明藥物原料用量是經發明人進行大量摸索總結得出的,各原料用量為在下述重量份範圍都具有較 好的療效:荔枝核量較大,發明人研究發現,只有加大劑量荔枝核方可以藥效入關節骨骺;《中華本草》中記載枳茹的劑量為15 30g,本組方中枳茹為小劑量,其原因在於,大劑量在於治療中風後遺症,而本方中為固護軟骨正常分裂成骨。而九裡香的劑量很小,原因是中大劑量的九裡香用於麻醉止痛,而本方中取九裡香作用在於行竄活絡,無需大劑量,微微即可。7、膠囊劑型,服用方便,依從性好,便於療程的鞏固;且製備方法獨特,發明人反覆動物試驗研究發現,枳茹提取揮髮油與入煎劑效果相當,但副作用明顯降低;而焦麥芽、焦谷芽不經過煎煮直接碎粉入膠囊,效果有三:①可以實脾氣;②減少了輔料的使用;③可以包裹其他藥物,起到緩釋釋放的作用,並且減少了其他藥物對胃腸的刺激。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際情況,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說明。實施例1,原料藥重量配比:荔枝核10份、枳茹6份、茯苓3份、陳皮6份、梗通草3份、絡石藤6份、葛根6份、七葉一枝花6份、絲瓜絡6份、九裡香I份、焦麥芽3份、焦谷芽10份。實施例2,原料藥重量配比:荔枝核20份、枳茹10份、茯苓6份、陳皮10份、梗通草6份、絡石藤10份、葛根10份、七葉一枝花10份、絲瓜絡10份、九裡香2份、焦麥芽6份、焦谷芽20份。實施例3,原料藥重量配比:蒸枝核30份、枳茹12份、茯苓10份、陳皮12份、梗通草10份、絡石藤12份、葛根12份、七葉一枝花12份、絲瓜絡12份、九裡香5份、焦麥芽10份、焦谷芽25份。實施例Γ 3的中藥可按下列方法製備而成:
(1)將葛根、枳茹、梗通草粗粉分別以水蒸氣蒸餾提取揮髮油,並收集後混合備用;
(2)將焦谷芽、焦麥芽粉碎過150目篩,成細粉備用;
(3)荔枝核、茯苓、陳皮、絡石藤、絲瓜絡、七葉一枝花、九裡香混勻加10倍水量,加水煎煮2次,每次I小時,合併煎液,靜置;然後往煎液中加入3 4倍藥液的95%的乙醇,靜置15分鐘,然後以3000rpm/min離心20分鐘,取沉澱,噴霧乾燥,得出初料;
(4)將步驟I中所得揮髮油噴入步驟3所得初料中,加入步驟2中所得細粉混勻,過60目篩,裝膠囊而成。可以設定每粒膠囊為0.5g。上述藥物的有效組合,互相協調,活血、祛痰、散結、通絡,有效達到治療多發性骨軟骨瘤之目的,且副作用較少。上述結果為臨床資料充分證明,有關資料如下。I對象與方法。1.1 對象。1.1.1病例選擇:2008年I月 2012年12月診斷為多發性骨軟骨瘤60例,均為門診病人,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30例,年齡12 19 (14.32±4.71)歲;治療組30例,年齡12 20 (15.48±6.11)歲。三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關節疼痛或不適症狀,治療前在性別、年齡、病情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1.2診斷標準:參照《骨病學》(第5版),全部病例均根據病史、體格檢查、X-ray檢查明確診斷,軟骨低聚物基質蛋白(COMP)檢測均為陰性。1.2 方法。
1.2.1治療方法:對照組採取對症治療,免負重,如關節疼痛則採用布洛芬口服。治療組以本發明實施例1中所得膠囊口服,2g/d,2次/d。I個月為I療程,分別在3療程和12個療程後統計療效。1.2.2觀察項目:進行症狀主訴的記錄,在3m和12m時分別進行X-ray複查,計算四肢長骨短縮或彎曲畸形的發生率。四肢長骨短縮的確定方法依從《骨病學》,用年增長比例對照該年齡段平均增長比例,如四肢中任意一側年增長比例低於平均增長比例10%則判斷為出現長骨短縮。1.2.3統計學分析:SPSS 13.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 2檢驗。2 結果。2.1臨床症狀改善比較:關節疼痛或不適症狀療效改善顯效率分別為:對照組80.00%,治療組78.57%,治療組疼痛緩解顯效率與對照組相似(P>0.05),也即是本發明的止痛效果與布洛芬相當。2.2治療前後X-ray檢查比較(治療3個月後):對照組36.67%患者出現瘤體變大或者數量增多,而治療組為16.67%。治療組的不良進展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P〈0.05)。說明本發明可以控制病情發展。2.3治療前後X-ray檢查比較(治療I年後):對照組53.33%患者出現瘤體變大或者數量增多,而治療組為20.00%,治療組明顯低於對照組(P〈0.05)。對照組36.67%患者出現四肢長骨短縮或彎曲畸形,而治療組為13.33%,治療組四肢長骨短縮或彎曲畸形的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P〈0 .05)。2.4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對照組為13.33% ;治療組為3.33%,均為一過性胃腸不適。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p〈0.05)。3.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服用本發明的治療組顯效率明顯高於對照組,且可以防止多發性骨軟骨瘤病情進一步發展。長期服藥,有助於降低四肢長骨短縮或彎曲畸形的發生率。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多發性骨軟骨瘤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藥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製備而成:荔枝核1(Γ30份、枳茹6 12份、絡石藤6 12份、絲瓜絡6 12份、九裡香1^5份、獲茶3" 0份、陳皮6 12份、葛根6 12份、七葉一枝花6 12份、梗通草3 10份、焦麥芽:TlO份、焦谷芽1(Γ25份,製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1)將葛根、枳茹、梗通草粗粉分別以水蒸氣蒸餾提取揮髮油,並收集後混合備用; (2)將焦麥芽、焦谷芽粉碎過150目篩,成細粉備用; (3)將荔枝核、茯苓、陳皮、絡石藤、絲瓜絡、七葉一枝花、九裡香混勻加10倍水量,加水煎煮2次,每次I小時,合併煎液,靜置;然後往煎液中加入3 4倍藥液的95%的乙醇,靜置15分鐘,然後以3000rpm/min離心20分鐘,取沉澱噴霧乾燥,得初料; (4)將步驟I中所得揮髮油 噴入步驟3所得初料中,再加入步驟2中所得細粉混勻,過60目篩,裝膠囊而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多發性骨軟骨瘤藥物的製備方法,以解決多發性骨軟骨瘤的治療問題。其特徵在於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製備而成荔枝核、枳茹、茯苓、陳皮、梗通草、絡石藤、葛根、七葉一枝花、絲瓜絡、九裡香、焦麥芽、焦谷芽。其製備方法包括(1)將葛根、枳茹、梗通草粗粉提取揮髮油備用;(2)將焦谷芽粉碎成細粉備用;(3)荔枝核、茯苓、陳皮、絡石藤、絲瓜絡、七葉一枝花、九裡香、焦麥芽水提醇沉,乾燥後得初料;(4)將揮髮油噴入初料中,加入焦谷芽細粉混勻,過60目篩,裝膠囊而成。臨床實驗證明本發明治療多發性骨軟骨瘤具有療效好和安全性較高的特點,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文檔編號A61K36/8998GK103157041SQ20131010768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31日
發明者曹偉, 餘小妹 申請人:曹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