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09:36:01 1
一種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包括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管芯30、瞼板固定器31、淚道創口暴露器32、淚道斷端探查器33、注射器34及淚道衝洗針頭35,所述的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管芯30、瞼板固定器31、淚道創口暴露器32、淚道斷端探查器33、注射器34及淚道衝洗針頭35無菌封裝於塑膠袋36中。本實用新型的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為各種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準備了專門的配套器械,這些器械滅菌消毒後打包在一起,方便攜帶,手術時可直接打開使用,可節約手術準備時間,提高手術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用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
【背景技術】:
[0002]淚道阻塞性疾病和外傷性淚小管斷裂是常見淚道疾病,此類疾病主要是通過手術方式來治療。淚道阻塞的部位探通後或淚道的斷端吻合後,成功正確地放置淚道支撐管以保證傷口癒合過程中淚管保持通暢,是手術能否最後成功的關鍵。目前臨床上廣泛使的淚小管支撐管和放置方式仍存在如下缺陷:
[0003]1、置管方式和手術器械易對淚道造成醫源性損傷
[0004]淚道管腔細小並因分段發育而形成多個皺摺,而且還存在多個生理彎曲和狹窄部位,由於缺少專門的置管器械固定瞼板,控制淚道的生理彎曲,而是用其它的眼科手術鉗、手術鑷來代替操作,容易損傷淚道周圍的肌肉和淚小點。臨床上普遍採用的絲線逆行牽引、硬質腰麻管牽引等置管方式,存在強力牽引對淚道生量彎曲和生理狹窄的損傷,牽引物與矽膠管之間的臨時縫合處更易損傷淚道黏膜和瓣膜;牽引物與置管兩次重複損傷淚道,並可導致鼻腔微生物通過逆行置管向淚道遷移造成淚道感染。因此,傳統淚道置管術後部分患者仍出現淚道阻塞,或雖然淚道通暢但因淚道損傷所致的淚道虹吸和泵功能障礙而出現淚溢症狀。
[0005]2、淚道置管的固定方式影響外觀且易鬆脫
[0006]淚道置管手術後,需對置管進行固定以使其留置在淚道內數月,以達到對淚道管腔的支撐作用。目前淚道置管的固定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點:置管外露部分較大,直接在皮膚面粘貼、縫線固定,或與從鼻腔穿出的另一首尾相接成環固定,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外觀,易鬆脫,並可能造成淚小點開口位置異常甚至導致淚小點、淚小管撕裂。經典的上下淚小管置管術,存在破壞對側正常的淚小管和Hasner瓣的弊端,容易引起鼻淚管的炎症,發生醫源性的繼發性鼻淚管損傷性阻塞,從而導致手術失敗。
[0007]3、淚小管斷裂的確定存在困難
[0008]確定淚小管近側斷端是外傷性淚小管斷裂吻合手術成功的關鍵。由於淚小管在內眥部從內眥韌帶下穿過,加之外傷造成的傷口水腫、出血、軟組織創口不規則,使傷口暴露和近側斷端的確定存在困難,是I期手術中淚小管不能成功吻合的主要原因。而手術中過多地使用常規眼科顳子暴露眥部創口,會對內眥部軟組織造成過度損傷。因此,需要設計專門的內眥部傷口暴露器械,並配合專門的淚小管近側斷端探查器械和方法,來提高淚小管I期吻合的成功率。
[0009]4、完成置管手術的器械需要臨時組合和代替使用
[0010]目前淚小管置管手術缺少專門的手術器械,或是缺少成套的器械組合來滿足完整的手術需要。手術中往往需要用常規的眼科器械代替或臨時組合,給手術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發明內容】
:
[001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一次性的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本發明的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為各種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準備了專門的配套器械,這些器械滅菌消毒後打包在一起,方便攜帶,手術時可直接打開使用,可節約手術準備時間,提聞手術效率。
[0012]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施的:
[0013]本實用新型的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其特徵在於,包括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管芯、瞼板固定器、淚道創口暴露器、淚道斷端探查器、注射器及淚道衝洗針頭,所述的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管芯、瞼板固定器、淚道創口暴露器、淚道斷端探查器、注射器及淚道衝洗針頭無菌封裝於塑膠袋中。
[0014]所述的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由彈性和伸縮性良好的矽膠製成,具有良好的形狀記憶特性,可製成與上下淚道腔生理彎曲相吻合的「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或與下淚道管腔相吻合的「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其形狀可隨插入管腔的管芯變直,管芯撥出後可恢復原有形狀,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的管壁上留有側孔,用於插入管芯或淚道衝洗針頭,「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兩端均為盲端,其管壁上的側孔分為衝洗側孔、中部側孔及兩端側孔,兩端側孔位於盲端;「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一端為盲端,另一端為開口端,開口端的邊緣有2?3mm寬的固定片,用於淚小點旁固定,自開口端起分別為淚小點部、淚小管部、淚總管部、淚囊部和鼻淚管部,其管壁上的側孔分別為淚囊部管壁側孔和鼻腔部管壁側孔,淚囊部管壁側孔位於淚囊部,鼻腔部管壁側孔位於鼻淚管部。
[0015]所述的管芯由鋼性和彈力良好的不鏽鋼材料製成,為實心細長圓柱狀,直徑與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的長度和管徑相配匹,其一端為光滑的頭端,另一端為長2?3cm、直徑2?3_的手柄端,手柄端的表面為凹凸的羅紋面,以便於手持操作。
[0016]所述的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和管芯,均可製成不同的直徑及長度尺寸規格,以適用於不同年齡患者,所述的自固定矽膠淚道置管均有左右眼、上下淚小管不同的規格,以分別適用放置於雙眼的四條淚管。
[0017]所述的瞼板固定器由不鏽鋼材料製成,呈鉗樣結構,其結膜面葉片和皮膚面葉片呈「S」型結構,結膜面葉片的咬合面為平面,皮膚面葉片有與咬合面垂直的一個拱起,以便咬合時避開瞼緣結構。瞼板固定器的皮膚面葉片的前部有4?5排齒狀小突起,起到固定軟組織防止滑脫的作用。瞼板固定器的手持葉片端設有鎖緊裝置,以在咬合組織後以一定的強度鎖緊咬合葉片。瞼板固定器有左右兩種對稱規格,以分別適合於左右眼的操作。
[0018]所述的淚道創口暴露器由不鏽鋼材料製成,一端為兩個小「S」形的呈「V」字並排的鉤狀結構,用於鉤住並拉開內眥部軟組織,以暴露創口深部組織,另一端為四稜形手柄,用於持握和控制。
[0019]所述的淚道斷端探查器,為一空心管道,一端為封閉端,另一端為開口端,在封閉端所在的一端的管壁壁面上設有管道側孔,開口端的管腔直徑與淚道衝洗針頭的外徑匹配。
[0020]所述的淚道衝洗針頭和注射器用於向淚道和管道內注水衝洗,淚道衝洗針頭的外徑可有多個規格,與相應規格的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和淚道斷端探查器的管道內徑相匹配。[0021]本實用新型的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專門用於各種淚道再通手術和淚小管斷裂吻合手術中的淚道支撐放置,易於批量生產,成本低廉,並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0022]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0023]1、完整配置了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所需的器械,使用方便;
[0024]2、專用的器械和置管可以避免淚道二次損傷;
[0025]3、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可減少外固定造成的外觀影響和脫失;
[0026]4、可以提高I期淚小管吻合的成功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圖1-1是「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1-2是「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2是管芯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3-1是結膜面葉片的放大圖;
[0031]圖3-2是結膜面葉片和皮膚面葉片的放大圖;
[0032]圖3-3是瞼板固定器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4是淚道創口暴露器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5是淚道斷端探查器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6是注射器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7是淚道衝洗針頭的結構示意圖;
[0037]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的示意圖;
[0038]其中,1:固定片;2:淚小點部;3:淚小管部;4:淚總管部;5:淚囊部;6:鼻淚管部;7:淚囊部管壁側孔;8:鼻腔部管壁側孔;9:盲端;10:開口端;11:衝洗側孔;12:中部側孔;13:兩端側孔;14:盲端;15:頭端;16:手柄端;17:結I吳面葉片;18:小突起;19:拱起;20:鎖緊裝直;21:皮膚面葉片;22:手持葉片;23:鉤狀結構;24:手柄;25:封閉端;26:管道側孔;27:開口端;28:「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30:管芯;31:瞼板固定器;32:淚道創□暴露器;33:淚道斷端探查器;34:注射器;35:淚道衝洗針頭;36:塑膠袋。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說明,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40]實施例1:「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的放置
[0041]如圖1-1、1_2、2、3-3、4、5、6、7和8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包括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管芯30、瞼板固定器31、淚道創口暴露器32、淚道斷端探查器33、注射器34及淚道衝洗針頭35,所述的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管芯30、瞼板固定器31、淚道創口暴露器32、淚道斷端探查器33、注射器34及淚道衝洗針頭35無菌封裝於塑膠袋36中。
[0042]所述的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由彈性和伸縮性良好的矽膠製成,具有良好的形狀記憶特性,可製成與上下淚道腔生理彎曲相吻合的「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或與下淚道管腔相吻合的「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其形狀可隨插入管腔的管芯30變直,管芯30撥出後可恢復原有形狀,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的管壁上留有側孔,用於插入管芯
30或淚道衝洗針頭35,「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兩端均為盲端13,其管壁上的側孔分為衝洗側孔11、中部側孔12及兩端側孔13,兩端側孔13位於盲端14 ;「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 —端為盲端9,另一端為開口端10,開口端10的邊緣有2?3mm寬的固定片1,用於淚小點旁固定,自開口端10起分別為淚小點部2、淚小管部3、淚總管部4、淚囊部5和鼻淚管部6,其管壁上的側孔分別為淚囊部管壁側孔7和鼻腔部管壁側孔8,淚囊部管壁側孔7位於淚囊部5,鼻腔部管壁側孔8位於鼻淚管部6。
[0043]所述的管芯30由鋼性和彈力良好的不鏽鋼材料製成,為實心細長圓柱狀,直徑與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的長度和管徑相配匹,其一端為光滑的頭端15,另一端為長2?3cm、直徑2?3_的手柄端16,手柄端16的表面為凹凸的羅紋面,以便於手持操作。
[0044]所述的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和管芯30,均可製成不同的直徑及長度尺寸規格,以適用於不同年齡患者,所述的自固定矽膠淚道置管均有左右眼、上下淚小管不同的規格,以分別適用放置於雙眼的四條淚管。
[0045]所述的瞼板固定器31由不鏽鋼材料製成,呈鉗樣結構,其結膜面葉片17和皮膚面葉片21呈「S」型結構,結膜面葉片17的咬合面為平面,皮膚面葉片21有與咬合面垂直的一個拱起19,以便咬合時避開瞼緣結構。瞼板固定器的皮膚面葉片21的前部有4?5排齒狀小突起18,起到固定軟組織防止滑脫的作用。瞼板固定器的手持葉片22端設有鎖緊裝置20,以在咬合組織後以一定的強度鎖緊咬合葉片。瞼板固定器有左右兩種對稱規格,以分別適合於左右眼的操作。
[0046]所述的淚道創口暴露器32由不鏽鋼材料製成,一端為兩個小「S」形的呈「V」字並排的鉤狀結構23,用於鉤住並拉開內眥部軟組織,以暴露創口深部組織,另一端為四稜形手柄24,用於持握和控制。
[0047]所述的淚道斷端探查器33,為一空心管道,一端為封閉端25,另一端為開口端27,在封閉端25所在的一端的管壁壁面上設有管道側孔26,開口端27的管腔直徑與淚道衝洗針頭35的外徑匹配。
[0048]所述的淚道衝洗針頭35和注射器34用於向淚道和管道內注水衝洗,淚道衝洗針頭35的外徑可有多個規格,與相應規格的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和淚道斷端探查器33的管道內徑相匹配。
[0049]通過雷射或高頻浚通術,將淚小管阻塞或鼻淚管阻塞手術打通後,可從上方或下方淚小管植入「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以對淚道起到支撐作用。具體實施方法為:先將管芯30插入「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使「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變直,再用瞼板固定器31將內眥部上方或下方的瞼板固定,以使上方或下方淚小點向前開口,淚小管拉直,再將帶有管芯30的「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的盲端9從上淚小點或下淚小點插入淚道,沿淚道的生理彎曲直達鼻腔,拔除管芯30,「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即恢復為「L」形,與淚道生理彎曲相吻合起到內固定的作用。將「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開口端10的固定片1,縫合於淚小點開口周圍的皮膚,起到外固定的作用。「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固定後,可以用淚道衝洗針頭35和注射器34,從「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的開口端10注生理鹽水對管腔進行衝洗,生理鹽水從位於淚囊部5的淚囊部管壁側孔7和位於鼻淚管部6的鼻腔部管壁側孔8溢出流入鼻腔。[0050]實施例2:「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的放置
[0051]通過雷射或高頻浚通術,將淚小管阻塞或鼻淚管阻塞手術打通後,可從上方或下方淚小管植入「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以對淚道起到支撐作用。具體實施方法為:先將管芯30從「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的其中一個中部側孔12插入至盲端14,使「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的其中一個支管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剛性;再用瞼板固定器
31將內眥部上方或下方的瞼板固定,以使上方或下方淚小點向前開口,淚小管拉直,再將帶有管芯30的「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從上淚小點或下淚小點插入淚道,直達淚囊;用相同的方法將「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的另一個支管從另一個淚小點置入淚囊;最後,改從「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的其中一個衝洗側孔11插入管芯30,分別將上下兩條支管的盲端14經鼻淚管送至鼻腔,拔除管芯30,「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恢復原有的形狀,與淚道的生理彎曲相吻合,實現淚道內的自固定;「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置入後,其衝洗側孔11暴露於內眥部,可用淚道衝洗針頭35和注射器34經衝洗側孔11對「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進行衝洗,衝洗液從中部側孔12和兩端側孔13流入淚道和鼻腔。
[0052]實施例3: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
[0053]將管芯30插入淚道斷端探查器33,用瞼板固定器31固定正常的上方或下方內眥部瞼板,以使上方或下方淚小點向前開口,淚小管拉直,再將帶有管芯30的淚道斷端探查器33從正常的上淚小點或下淚小點插入淚道,直至其封閉端25到達鼻淚管,此時其管道側孔26位於淚囊內。拔出管芯30,從淚道斷端探查器33的開口端27用淚道衝洗針頭35和注射器34注入粘彈劑,粘彈劑會從管道側孔26流入淚道,最終從淚小管近側斷端湧出;用淚道創口暴露器32拉開內眥部創口的軟組織,可以充分暴露內眥部創口深部充滿粘彈劑的斷端開口 ;此時,可採用上述實施例1或實施例2的方法,將「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或「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置入淚道,「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或「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先從淚小點進入淚小管,再從淚小管遠側斷病穿出,在淚道創口暴露器32拉開創口暴露出淚小管近端的同時,可以從淚道創口暴露器32的鉤狀結構23的中間穿過淚道置管,進入已暴露和被粘彈劑擴張的近側淚小管斷端,完成「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或「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的完全置入。「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或「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完全置入後,最後進行淚小管斷端管壁和周圍軟組織的吻合,「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或「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的固定方式如上述實施例1或實施例2所述。
【權利要求】
1.一種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其特徵在於,包括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管芯(30)、瞼板固定器(31)、淚道創口暴露器(32)、淚道斷端探查器(33)、注射器(34)及淚道衝洗針頭(35),所述的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管芯(30)、瞼板固定器(31)、淚道創口暴露器(32)、淚道斷端探查器(33)、注射器(34)及淚道衝洗針頭(35)無菌封裝於塑膠袋(36)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由彈性和伸縮性良好的矽膠製成,可製成與上下淚道腔生理彎曲相吻合的「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或與下淚道管腔相吻合的「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其形狀可隨插入管腔的管芯(30)變直,管芯(30)撥出後可恢復原有形狀,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的管壁上留有側孔,用於插入管芯(30)或淚道衝洗針頭(35),「U」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8)兩端均為盲端(14),其管壁上的側孔分為衝洗側孔(11)、中部側孔(12)及兩端側孔(13),兩端側孔(12)位於盲端(14);「L」形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29)—端為盲端(9),另一端為開口端(10),開口端(10)的邊緣有2?3mm寬的固定片(1),自開口端(10)起分別為淚小點部(2)、淚小管部(3)、淚總管部(4)、淚囊部(5)和鼻淚管部(6),其管壁上的側孔分別為淚囊部管壁側孔(7)和鼻腔部管壁側孔(8),淚囊部管壁側孔(7)位於淚囊部(5),鼻腔部管壁側孔(8)位於鼻淚管部(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管芯(30)由鋼性和彈力良好的不鏽鋼材料製成,為實心細長圓柱狀,直徑與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的長度和管徑相配匹,其一端為光滑的頭端(15),另一端為長2?3cm、直徑2?3mm的手柄端(16),手柄端(16)的表面為凹凸的羅紋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瞼板固定器(31)由不鏽鋼材料製成,呈鉗樣結構,其結膜面葉片(17)和皮膚面葉片(21)呈「S」型結構,結膜面葉片(17)的咬合面為平面,皮膚面葉片(21)有與咬合面垂直的一個拱起(19),其皮膚面葉片(21)的前部有4?5排齒狀小突起(18),起到固定軟組織防止滑脫的作用,其手持葉片(22)端設有鎖緊裝置(20),所述的瞼板固定器(31)有左右兩種對稱規格。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淚道創口暴露器(32)由不鏽鋼材料製成,一端為兩個小「S」形的呈「V」字並排的鉤狀結構(23),另一端為四稜形手柄(2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淚道斷端探查器(33),為一空心管道,一端為封閉端(25),另一端為開口端(27),在封閉端(25)所在的一端的管壁壁面上設有管道側孔(26),開口端(27)的管腔直徑與淚道衝洗針頭(35)的外徑匹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淚道探查及置管手術包,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淚道衝洗針頭(35)的外徑與相應規格的自固定矽膠淚道支撐管和淚道斷端探查器(33)的管道內徑相匹配。
【文檔編號】A61B19/02GK203647479SQ201320793726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4日
【發明者】梁軒偉, 王忠浩, 黃丹平 申請人: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