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三節縮折傘的傘骨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06:55:16 2
專利名稱:自開三節縮折傘的傘骨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傘具結構,自開三節縮折傘的傘骨結構。
市場上銷售的三節縮折傘的傘骨結構,均採用傳統的六根傘骨組成的平行四聯杆結構。其耗料多、重量重、結構複雜、裝配困難,由於製造累積誤差,影響產品質量;又因襯骨上開有與拉絲相勾的小孔,削弱了襯骨的強度,造成傘骨易斷裂的弊端。而傘面撐開後,飽滿程度欠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開三節縮折傘的傘骨結構,改變傳統傘骨結構,使其開啟靈活方便,不會產生阻卡不到位的現象,傘外造型飽滿,耗料省、重量輕、成本低。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傘骨用鉸鏈連接成可折迭的一整體固定在與傘杆連接的上盤上,襯骨兩端分別與中盤、鉸鏈相連,壓簧固定在中、下盤之間。而套有中、下盤、壓簧的套管滑套在傘杆上,縮骨、槽骨、折骨用鉸鏈連接成一直線,縮骨能伸進槽骨內固定,拉簧兩端分別與下盤、鉸鏈相連。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傘骨折迭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傘杆(13)由可以穿套的三節圓管組成,最裡面一節下端有按鈕簧(14),圓杆形折骨(11),能使折骨翻折開口向上的鉸鏈(10)、壓簧(4)、上、中、下盤(1)、(2)、(5)與現有技術相同不詳述。
縮骨(3)為圓杆形,槽骨(9)為
形,縮骨(3)與槽骨(9)用開口向下兩邊對稱固定的鉸鏈(8)連接成一體,並通過開口向上,一邊固定的鉸鏈(10)與折骨(11)連接成一直線,縮骨(3)可以伸進槽骨(9)凹槽內,8條小拉簧(7)兩端分別與下盤(5)上凹槽及鉸鏈(8)上的銷軸連接。套筒(12)為圓管形,中、下盤(2)、(5)、壓簧(4)套在套管(12)上,套管(12)滑套在傘杆(13)上。
收傘時,向下拉動套管(12),由套管(12)牽動中、下盤(2)、(5)導致襯骨(6)回收,並使縮骨(3)伸進槽骨(9)內,套管(12)扣在按鈕簧(14)上,整個收縮過程由於用力方向垂直,不會損壞傘骨,再將折骨(11)翻折與槽骨(9)平行貼緊,傘杆(13)也收縮在最外面一節圓管內,傘就收好。
開傘時,只要按動按鈕簧(14),通過壓簧(4)、小拉簧(7)啟動套管(12),使襯骨(6)頂住縮骨(3)、槽骨(9)、折骨(11),導致傘面到位。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此傘骨結構由四根傘骨組成,打破了傳統的平行四聯杆結構,其結構簡單、易裝配、耗料少。並用小拉簧代替原有的拉絲,增加了襯骨的強度,使傘骨不易斷裂,同時又能使傘外型飽滿。採用了套管與中、下盤一起運動的結構,使其開啟靈活方便,不會發生阻卡不到位的現象。
權利要求1.一種自開三節縮折傘的傘骨結構,傘骨用鉸鏈連接成可折迭的一整體,固定在與傘杆(13)連接的上盤(1)上,襯骨(6)兩端分別與中盤(2)、鉸鏈(8)相連,壓簧(4)固定在中、下盤(2)、(5)間,其特徵在於套有中、下盤(2)、(5)、壓簧(4)的套管(12)滑套在傘杆(13)上,縮骨(3)、槽骨(9)、折骨(11)用鉸鏈(8)、(10)連接成一直線,縮骨(3)能伸進槽骨(9)內固定,拉簧(7)兩端分別與下盤(5)、鉸鏈(8)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傘骨結構,其特徵在於縮骨(3)為圓杆形,槽骨(9)為
形,套管(12)為圓管形。
專利摘要自開三節縮折傘的傘骨結構,傘骨用鉸鏈連接成可摺疊的一整體,固定在與傘杆連接的上盤上,襯骨兩端分別與中盤、鉸鏈相連,壓簧固定在中、下盤間。套有中、下盤、壓簧的套管滑套在傘杆上,縮骨、槽骨、折骨用鉸鏈連接成一直線,縮骨能伸進槽骨內固定,拉簧兩端分別與下盤、鉸鏈相連。打破了傳統的平行四聯杆結構,由四根傘骨組成,用拉簧代替拉絲,其結構簡單、耗料少、傘骨不易斷裂,傘外形飽滿,套管與中、下盤一起運動,開啟靈活方便,不會阻卡。
文檔編號A45B25/00GK2134079SQ9223396
公開日1993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1992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1992年9月19日
發明者周德善 申請人:寧波制傘總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