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03:53:31 1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鼻竇炎是一種常見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多繼發於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膿涕、頭痛為主要特徵;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常繼發於急性化膿性鼻竇炎,以多膿涕為主要表現,可伴有輕重不一的鼻塞、頭痛及嗅覺障礙。急、慢性鼻炎、鼻竇炎中醫稱「傷風鼻塞」、「鼻窒」、「鼻淵」,中醫理論認為肺氣虧虛、腠理疏洩、衛外不固、外感風寒為本病的病因病機,其病理變化與脾腎有一定關係,因肺氣的充實有賴於脾氣的輸布,而氣之根在腎,腎虛則陽氣易於耗散,風邪得以內侵致病。
慢性鼻竇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其臨床症狀為:鼻塞、流鼻涕、嗅覺障礙、頭痛。慢性鼻竇炎很難徹底治癒,臨床治療中常出現反覆發作,通常因急性鼻竇炎反覆發作未徹底治癒而遷延所致。通常的治療方法,西醫治療多以含麻黃素血管舒張類藥物為主;但是西藥治療鼻竇炎不能很好的治本。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中藥,可徹底治癒慢性鼻竇炎。
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柴胡8-12克、薄荷8-12克、菊花8-12克、蔓荊子8-12克、防風8-12克、芥穗8-12克、黃芩8-12克、桔梗8-12克、川芎8-12克、白芷8-12克、枳殼8-12克、牛角80-100克、細辛4-6克、龍膽草4-6克、辛夷12-18克。
優選地,所述的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柴胡10克、薄荷10克、菊花10克、蔓荊子10克、防風10克、芥穗10克、黃芩10克、桔梗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枳殼10克、牛角90克、細辛5克、龍膽草5克、辛夷15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煎服一次。
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成本低,配方合理,辨證施治,遵循中醫理論,治療慢性鼻竇炎療效高,具有發表散風,清熱解毒,宣肺通竅等功能,可有效治療慢性鼻竇炎。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發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柴胡8克、薄荷8克、菊花8克、蔓荊子8克、防風8克、芥穗8克、黃芩8克、桔梗8克、川芎8克、白芷8克、枳殼8克、牛角80克、細辛4克、龍膽草4克、辛夷12克。
實施例2
一種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柴胡10克、薄荷10克、菊花10克、蔓荊子10克、防風10克、芥穗10克、黃芩10克、桔梗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枳殼10克、牛角90克、細辛5克、龍膽草5克、辛夷15克。
實施例3
一種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柴胡12克、薄荷12克、菊花12克、蔓荊子12克、防風12克、芥穗12克、黃芩12克、桔梗12克、川芎12克、白芷12克、枳殼12克、牛角100克、細辛6克、龍膽草6克、辛夷18克。
實施例4:臨床觀察
1、臨床資料:本發明人於2013年至今,對103例慢性鼻竇炎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治療,其中,男58例,女45例;
慢性鼻竇炎診斷標準:症狀為膿性鼻涕,鼻塞,頭痛,嗅覺減退或喪失,視功能障礙。
2、治療方法: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煎服一次,7天1個療程,根據患者病情輕重計算治療時間,輕度患者服用3個療程,重病患者連服7-8即可痊癒。
3、療效判定標準:
治癒:臨床症狀體徵消失,恢復正常。
顯效:臨床症狀體徵基本或大部分消失。
有效:臨床症狀明顯好轉。
無效:臨床症狀體徵無改善。
4、治療效果:臨床治癒76例,佔73.8%,顯效12例,佔11.7%,有效10例,佔9.7%,無效5例,佔4.9%,總有效率為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