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翼式扶正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6:08:15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翼式扶正器,屬於石油鑽探領域,具體為定向鑽井的測井輔助零部件。
背景技術:
沿著預先設計的井眼軌跡鑽達目的層的鑽井方法稱為定向鑽井。無線隨鑽測井系統(Measure While Drilling),以下簡稱MWD,是石油鑽採定向鑽井作業的精密基礎工具,井下方位探測的精度、可靠性是隨鑽測井的技術保證。
MWD儀器作業的環境惡劣,其高溫高振動的環境以及鑽井液(稱為泥漿)的流量、含沙量大對儀器衝蝕有較大影響。石油鑽井隨著鑽井深度的加深,其井眼越來越小,井下鑽具尺寸包括內徑(泥漿通道)也越來越小。通常的鑽井井眼尺寸有17.5英寸、13.125英寸、8.5英寸、6英寸幾種,鑽具內徑通常有3.5英寸、3.25英寸、2.81英寸、2.69英寸幾種。
本申請的扶正器是指適用於4.5寸超小井眼,鑽具內徑只有2.2英寸時的超小井眼的扶正器。MWD儀器是筒狀的儀器,抗壓筒外徑通常是1.875英寸,扶正器是安裝在MWD儀器上用於隔離儀器與鑽具內壁並把儀器扶正到中心位置的工具。當外徑1.875英寸的MWD儀器使用在2.2英寸的空間時,留給鑽井液通過的空間非常狹小。在狹小空間下鑽井液的流速會非常快,對於扶正器的設計和耐衝蝕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傳統的超小井眼MWD儀器所使用的扶正器有兩種,一種三翼式墊塊扶正器,一種是五翼的膠套式扶正器。墊塊式扶正器的優點是過流面積大,但缺點是墊塊不抗振動,在高溫高振動環境下易發生破裂;五翼的膠套式扶正器優點是抗振動性能好,缺點是過流面積小易導致衝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於: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翼式扶正器,將扶正器的內套和外套分別一體成型,然後鑲嵌連接,減小扶正器的內外套之間的間隙,提高扶正器的抗衝蝕性。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翼式扶正器,包括管狀的內套、及一體成型的外套,外套嵌接於內套外側且在嵌接處與內套齊平。將內套與外套分別一體成型,從而降低內套和外套上的縫隙;採用鑲嵌連接的方式,減小內外套之間的縫隙,並避免縫隙迎向扶正器外側的水流,從而提高扶正器的抗衝蝕性。
進一步,在嵌接處,內套與外套粘連為一體,使內套與外套不可拆卸。通過粘連的方式,加強內套與外套之間的連接,進而減小內外套之間的縫隙。
進一步,外套包括套狀部和翼狀部;套狀部嵌接在內套上並與內套齊平,翼狀部凸起於套狀部。其套狀部的外接圓與內套的外接圓相接,防止在內套與外套之間形成梯度,保證嵌接處的抗衝蝕性。
進一步,所述套狀部與翼裝部一體成型。其一體成型的方式避免了一些可避免的縫隙。
進一步,所述翼狀部呈條形並平行於內套的軸線,翼狀部的兩端呈錐形。其錐形的結構能夠方便於水流的引導,防止高速的水流對翼狀部的破壞。
進一步,翼狀部上設有平行於內套軸線的導流槽,導流槽為通槽,增大水的過流量。
進一步,所述外套具有三個均勻分布的翼狀部。 採用三翼的結構,在保證扶正器穩定的情況下,提高扶正器的過流面積;有利於扶正器的小型化和鑽孔的小型化,降低了鑽井液通過時的流速,使得扶正器的衝蝕危險大大降低。
進一步,所述內套是由鈹銅製成的金屬套,金屬套的硬度為36-40;所述外套是由氫化丁晴橡膠製成的橡膠套,橡膠套的硬度為85。鈹銅是以鈹為主的銅合金,它是銅合金中性能最好的高級有彈性材料,有很高的強度、彈性、硬度、疲勞強度、彈性滯後小、耐蝕、耐磨、耐寒、高導電、無磁性、衝擊不產生火花等一系列優良的物理、化學和力學性能。氫化丁腈橡膠具有良好耐油性能(對燃料油、潤滑油、芳香系溶劑耐抗性良好);並且由於其高度飽和的結構,使其具良好的耐熱性能,優良的耐化學腐蝕性能(對氟利昂、酸、鹼的具有良好的抗耐性),優異的耐臭氧性能,較高的抗壓縮永久變形性能;同時氫化丁腈橡膠還具有高強度,高撕裂性能、耐磨性能優異等特點,是綜合性能極為出色的橡膠之一。
進一步,與扶正器配合的井眼的外徑不大於4.5英寸。該扶正器正因為採用以上結構,能夠適用於更小型的井眼,降低激流對扶正器的衝蝕。
進一步,在內套的外表面設有環形的凹槽,凹槽的深度與外套邊沿的厚度相同。其匹配嵌接的方式,有效的降低了激流對嵌接處的衝擊。
綜上所述,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將內套與外套分別一體成型,從而降低內套和外套上的縫隙;採用鑲嵌連接的方式,減小內外套之間的縫隙,並避免縫隙迎向扶正器外側的水流,從而提高扶正器的抗衝蝕性;
2.採用三翼的結構,提高扶正器的過流面積;降低了鑽井液通過時的流速,使得扶正器的衝蝕危險大大降低。外套採用耐衝蝕耐腐蝕的氫化丁晴橡膠,85的硬度既保證了膠翼的強度,也保留了良好的減振性能;橡膠與金屬濤的粘接要做到牢固、渾然一體,才能在使用中擁有良好抗衝蝕性。
附圖說明
圖1是翼式扶正器的縱向剖面圖;
圖2是翼式扶正器的橫向剖面圖;
圖3是翼式扶正器的主視圖;
圖4是翼式扶正器的使用狀態圖。
圖中標記:1-內套,2-外套,3-翼狀部,4-MWD儀器,5-井眼,6-導流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翼式扶正器,內套1和外套2,內套1呈管狀,在內套1的外側表面設置有環形的凹槽;外套2一體成型並包括的套狀部和三個翼狀部3;套狀部嵌接在內套1上並與內套1齊平,翼狀部3凸起於套狀部並均勻分布在套狀部周圍,三個翼狀部3的中心與內套1的軸線重合。翼狀部3呈條形並平行於內套1的軸線,翼狀部3的兩端呈錐形。內套1是由鈹銅製成的金屬套,金屬套的硬度為36-40;外套2是由氫化丁晴橡膠製成的橡膠套,橡膠套的硬度為85。外套2邊沿的厚度與凹槽的深度相同,使外套2嵌接於內套1外側時,在嵌接處內套1與外套2齊平。外套2套於內套1外側並與內套1粘連為一體,使內套1與外套2不可拆卸。環狀的外套2的端面與凹槽鑲嵌連接的縫隙垂直於扶正器的軸線,從而避免縫隙迎向水流,造成衝蝕。與扶正器配合的井眼5的外徑不大於4.5英寸。翼狀部上設有平行於內套軸線的導流槽6,導流槽6為通槽,增大水的過流量。翼狀部與套狀部的錐狀的夾角為約為16度。
本裝置的扶正器為超小井眼5扶正器,適用於4.5寸超小井眼5,鑽具內徑只有2.2英寸。將扶正器固定到筒狀的MWD儀器4的抗壓筒上,其外徑通常為1.875英寸;扶正器安裝在MWD儀器4上用於隔離儀器與鑽具內壁並把儀器扶正到中心位置;其翼狀部3支撐於鑽井的側壁上,翼狀部3之間的空隙用於水流/鑽井液通過,由於採用三翼式的結構,增大了過流面積,降低了水流的流速,又因為採用一體式的結構,減少了縫隙,提高扶正器的抗衝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