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抽油杆扶正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5:59: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止抽油杆偏磨的扶正器。
背景技術:
在石油開採過程中,利用抽油機帶動抽油杆在油管中做軸嚮往復運動,以將石油抽出。但是油管往往不是垂直設置的,具有一定的傾斜角度,抽油杆在油管中運行的過程中會與油管摩擦,久而久之會導致抽油杆受損。
為避免抽油杆受損,可以在抽油杆上設置扶正器,扶正器外徑大於抽油杆的外徑,小於油管的內徑,通過扶正器將抽油杆和油管隔開,以防止抽油杆磨損。
但是由於扶正器外表面與油管內壁接觸摩擦,導致扶正器容易磨損,常常需要更換,影響油井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抽油杆扶正器。
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抽油杆扶正器,包括:
本體部,所述本體部軸向兩端設有用於與抽油杆連接的接頭,所述本體部的外周面上內凹形成有四條導油槽,所述導油槽在所述本體部的周向均勻間隔排布;
兩所述導油槽之間的本體部外周面上沿周向設有定位槽;
耐磨機構,包括位於內側的連接板和位於外側的接觸板,所述接觸板粘接在所述連接板的外表面上,所述連接板內側凸起形成有定位條,所述定位條的位置、形狀與所述定位槽相匹配,以將所述耐磨機構可拆卸的與所述本體部連接;
所述接觸板為陶瓷所製成,所述連接板為磁鐵所製成,所述本體部為鐵所製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接頭與抽油杆通過螺紋連接。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於:
本實用新型與油管接觸摩擦的耐磨機構與本體部可拆卸連接,磨損後可以方便地進行更換,有益於保障油井的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一種抽油杆扶正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一種抽油杆扶正器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方式並不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做出的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請參見圖1至2,一種抽油杆扶正器100,包括:
本體部1,所述本體部1軸向兩端設有用於與抽油杆連接的接頭2,所述本體部1的外周面上內凹形成有四條導油槽3,所述導油槽3在所述本體部1的周向均勻間隔排布;
兩所述導油槽3之間的本體部1外周面上沿周向設有定位槽(未標註);
耐磨機構5,包括位於內側的連接板51和位於外側的接觸板52,所述接觸板52粘接在所述連接板51的外表面上,所述連接板51內側凸起形成有定位條511,所述定位條511的位置、形狀與所述定位槽相匹配,以將所述耐磨機構5可拆卸的與所述本體部1連接;
所述接觸板52為陶瓷所製成,所述連接板51為磁鐵所製成,所述本體部1為鐵所製成。
進一步的,所述接頭2與抽油杆通過螺紋連接。
扶正器隨抽油杆往復運行時受力方向主要是軸向的(與油管的摩擦力),將定位槽和定位條511設置為周向延伸可以為耐磨機構5提供軸向抵持力,固定耐磨機構5的軸向位置;安裝耐磨機構5的時候只需將定位條511的端部對準定位槽的端部,然後推動耐磨機構5相對於本體部1在周向移動,至定位條511與定位槽重合即可。
連接板51和本體部1採用能夠相互吸附的磁鐵和鐵製成,耐磨機構5安裝好後利用磁力固定其與本體部1的相對位置,防止耐磨機構5在運行過程中沿本體部1周向滑出。
請參見圖2,定位條511的內側端部有一厚度增大的卡持部,其作用在於防止耐磨機構5沿本體部1徑向脫出。
使用時,本實用新型通過接頭2與抽油杆螺紋連接,隨抽油杆一起下入油管中,並在抽油機的帶動下往復運動,由於本實用新型的外徑大於抽油杆的外徑,可以防止抽油杆磨損。
接觸板52採用耐磨損的陶瓷材料製成,使用壽命長。當接觸板52磨損後還可以將耐磨機構5拆下更換,而不需要將扶正器整體進行更換,具有使用成本低,更換迅速的優點。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於:
本實用新型與油管接觸摩擦的耐磨機構與本體部可拆卸連接,磨損後可以方便地進行更換,有益於保障油井的生產效率。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方式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方式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