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動霧化洗鼻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7:49:07 2
專利名稱:手動霧化洗鼻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適用於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鼻腔霧化清洗器械。
背景技術:
鼻腔是呼吸道的首要門戶,在機體與外界環境的接觸中起重要作用。鼻腔對吸入體內的空氣有過濾及清潔作用。清洗鼻腔可以清除鼻腔異常分泌物、汙染物塵埃顆粒預防和治療鼻腔疾病,包括慢性單純鼻炎,萎縮性鼻炎,乾酪性鼻炎。清洗鼻腔是鼻內鏡手術後處理,不可缺少的方法。我們認為,適當的鼻腔霧化清洗有助於鼻腔、鼻竇內粉塵顆粒、細菌、花粉顆粒及細菌孢子的清除。減少這些致病因子對鼻腔黏膜的不良影響,保證鼻腔、鼻竇黏膜健康生理功能,預防和治療鼻腔鼻竇疾病。目前,醫院使用的鼻腔清洗設備(鼻炎型)壓縮空氣式霧化器,缺點是其驅動部分體型笨重,價格昂貴,連續噴霧不方便控制,十分不利於普通家庭日常使用。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是為了解決霧化清洗器的動力部分給日常應用帶來的不便。我們製作的手動霧化洗鼻器價格便宜,隨意噴霧容易控制,攜帶、使用方便,患者可以在自己家裡使用,使鼻腔清洗變得像刷牙一樣簡單。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方案是儲藥罐與霧化器噴頭利用儲藥罐與霧化器接口連接,再利用連接管將霧化器噴頭與單向充氣皮球相連接。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圖2是單向充氣皮球的示意圖。圖3是霧化器噴頭的詳細分解示意圖。圖4是文邱裡效應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案圖I洗鼻器包括儲藥罐11、霧化器噴頭12、單向充氣皮球13、連接管14、儲藥罐和霧化器碰頭接口 15。在圖I中,把儲藥罐11與霧化器噴頭12利用儲藥罐與霧化器接口 15連接,再利用連接管14將霧化器噴頭12與單向充氣皮球13相連接。將藥液倒於儲藥罐11中,根據液面高度適當傾斜儲藥罐使藥液流入霧化器噴頭12中。將噴頭對準鼻孔,用手擠壓單向充氣皮球13向霧化器噴頭12充氣,噴頭就會由於文氏效應使藥液霧化並輸送到鼻腔內。圖2單向充氣皮球包括控制氣體單向流動的部件21,22和充氣皮球氣囊23.我們採用的皮球是橡膠材質,這種皮球最常見的就是血壓計充氣球,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單向充氣的設備。控制氣體單向流動的部件21,22,它是通透的圓周體中有一個橡膠小球,當擠壓充氣氣球氣囊23時氣體從圓柱體底部向頭部流動,迫使橡膠小球擠壓堵塞圓柱體出氣口使氣體不能從這一方流出。當釋放充氣氣球氣囊時,橡膠小球就會打開出氣口使氣體流入。而在如圖2所示的位置同時安有這樣的部件,這樣就達到了單向充氣而不會回流的作用。圖3霧化器噴頭的詳細分解圖包括霧化器噴頭的底座31、霧化器噴頭的插座32、真空橡膠圈33、霧化器噴頭下方接口 34、霧化器噴頭側方接口 35、霧化器孔36和適用於鼻噴霧器的噴頭37。我們將帶有真空橡膠圈33的霧化器噴頭插頭32插入霧化器噴頭底座31,再將適用鼻噴霧器的噴頭蓋37蓋在霧化器底座31上。這裡的適用於鼻噴霧器的噴頭31可以替換成適用於其他器官的蓋子,比如適用於口腔噴霧器的咬嘴,適用於陰部清洗噴霧的導管等。霧化器噴頭的下方接口 34用於連接管如圖I中14與充氣皮球13的連接,霧化器噴頭側方接口 34用於連接儲藥罐11。霧化器孔36用於氣體和噴霧的流出。圖4是文邱裡效應的示意圖包括擋板41,噴嘴42和吸水管42。文氏噴射原理是指在高速流動的氣體附近會產生低壓,從而產生吸附作用。利用這個原理我們詳細介紹一下噴霧頭的工作原理。擠壓充氣氣球13產生一定壓力和流量的·壓縮空氣,空氣在噴頭附近會產生高速的氣體流動,這樣就會在噴嘴42附近產生低壓,使得藥液從吸水管43吸入噴嘴42附近,並且遇到擋板41產生噴射,從而達到霧化器的作用。而我們的噴霧頭底座31起到了承裝藥液、產生壓縮空氣利噴嘴的作用,而霧化器噴頭插頭32與底座起到了吸水管43的作用,按壓充氣氣球13產生壓縮空氣就會實現霧化作用。我們的霧化器噴頭是採用這個原理,但並不意味這我們的霧化器噴頭就完全按照這個結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利用單向充氣設備與洗鼻器相連接,解決了目前醫用洗鼻器笨重、昂貴的缺點。我們重點提出利用單向充氣設備與洗鼻器的連接,但是我們認為任何利用這項原理而實現的功能都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本實用新型具有很大的醫學推廣潛力,並且對醫療清洗鼻腔具有大的應用價值。
權利要求1.一種手動霧化洗鼻器,其特徵在於儲藥罐與霧化器噴頭利用儲藥罐與霧化器接口連接,再利用連接管將霧化器噴頭與單向充氣皮球相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手動霧化洗鼻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單向充氣皮球可以是血壓計的充氣皮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動霧化洗鼻器,該霧化洗鼻器包括霧化器頭,儲藥罐,連接管和單向充氣皮球組成。霧化器噴頭與單向充氣皮球相連接,使單向充氣皮球作為霧化器的動力部分。本霧化洗鼻器結構簡單,便於使用,並且價格低廉,在清洗鼻腔方面具有很好的醫學應用價值。
文檔編號A61H35/04GK202665961SQ20122005976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1日
發明者陳明, 曹雅傑, 陳豔超 申請人:陳明, 曹雅傑, 陳豔超